风险导向视域下企业审计工作的困境与路径
2024-01-18涂少勇
涂少勇
【摘要】企业审计工作的落实需要以外部环境及内部环境建设为基础,为提高审计质效,要求企业转变传统的事后评估方式,运用事前预测及事中控制手段,构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工作模式。本文围绕影响企业审计工作的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企业审计工作面对的困境,并提出风险导向视域下企业审计工作走出困境的有效策略,旨在强化企业审计的实效性,通过风险防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风险导向;企业审计工作;客观性
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受到传统内部审计模式的影响,企业审计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及权威性也难以得到保证。应加大风险导向视域下企业审计工作的研究力度,加强对审计理念及审计模式的创新,强化对企业风险的准确识别与管控。
一、风险导向视域下企业审计工作面对的困境
1.传统内部审计模式带来不良影响
在传统发展理念及内部审计模式的影响下,不利于保证企业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尤其在风险导向视域下,企业审计工作面对很多挑战,如模式创新、转型发展等。传统的企业审计工作中,风险评估以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为主,但在风险导向视域下,要求改变风险评估模式,即变为重大报错风险、检查风险,以上两种风险评估模式存在一定差异,后者的简洁性更强,但要求计算的内容较多,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同样扩大了风险防控范围,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审计工作重点,可为内部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而纵观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依然以传统的风险评估模式为主,缺少对重大报錯风险的重视,过于依赖财务数据,无法保证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及可靠性。
2.缺少健全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部分企业落实审计工作时,缺少对潜在风险的正确识别,导致出现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为缺少健全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因为企业审计工作的落实离不开风险识别判断标准的引导,企业经营管理中需面对经济、法律、政治及行业等多种风险,还会遇到内部决策等多种问题,增加了风险评估工作的复杂性,在缺少统一标准的背景下,容易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且一些企业缺少对认定体系的了解,所以,给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带来不良影响。
3.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差
企业经营管理中,对审计部门的要求较高,不仅要完成基本的审计监督工作,还需具备较强的独立性,以防因其他部门的干涉影响审计工作的客观性,让内部审计更加公平公正。总结分析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较差,缺少清晰的职责范围,且管理人员缺少对审计部门的重视,缺乏对审计部门独立设置的考虑,在部门设置及工作安排等层面忽略了审计部门独立运转的重要性,增加了部分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的概率,无法保证审计工作的公平性及可靠性,不利于发挥企业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4.企业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审计人员是企业审计工作的重要基础,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及审计模式的科学性,可见,只有提升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可靠性。在部分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缺少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在审计部门工作人员招聘及选聘等方面过于随意,缺少人才招聘标准,甚至一些企业会安排财务人员落实审计工作,财务人员不仅缺少对审计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还不熟悉审计工作流程与基本要求,很难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落实,且在岗位设置及人力资源配置中,无法做到人适其岗,审计工作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不利于内部审计的规范化落实。
二、风险导向视域下突破企业审计工作困境的路径
1.树立现代化发展理念,构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企业想要突破审计工作困境,应摆脱传统审计模式的束缚,树立现代化发展理念,坚持风险导向,正确理解企业审计工作性质与具体要求,了解内部审计模式优化的重要性。因此,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及审计人员明确职能与责任,深刻理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含义,即围绕风险防控落实企业审计。提高对现代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为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降低经营管理中的企业风险。此外,进行风险导向企业审计时,应构建匹配度更高的新型审计模式,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
2.增强风险评估意识,构建完善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为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落实,应结合企业发展特点及各部门实际运行情况,构建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尤其在风险导向视域下,需重视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可有效防范企业风险,减少企业风险带来的不良影响。为此,企业可立足实际,重点学习与掌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有关的理论知识,准确捕捉风险分析切入点,通过查找企业风险形成原因,为风险防控措施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此外,重点围绕企业经营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审计风险进行研究,采用事先防控及事中控制的方式,提高自身的风险识别与判断能力,增强协调发展意识,综合考虑单一风险的发生概率及相关影响因素,了解单一风险事件性质,有助于实现对常见企业风险的有效控制,进而创设和谐稳定的企业经营管理环境。
3.合理设计组织结构,突显企业审计部门独立性
企业应赋予内部审计部门更强的独立性,避免其与其他部门有过多交叉,不仅可保证审计工作的客观性,还能提高审计工作质效。因此,企业应立足部门设置及组织结构调整层面,重点分析企业治理结构相关内容,坚持独立性原则进行优化,合理划分不同部门的职能与责任,并做好责任机制的细化,使得审计工作职责界限更加清晰,通过规范化、专业化审计降低企业风险。同时,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在风险导向设计模式的过程中,应减少对审计部门的依赖,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安排专门的审计人员进行定期宣讲,强化企业内部员工对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正确认识,在此基础上加强与现代化发展理念的融合,做好审计工作计划、方案的适度调整,逐步形成协同化内部审计体系,让审计工作质量得到保证,提升企业风险防控水平。
4.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因为审计人员是企业审计工作能否得到规范化落实的重要决定要素,所以,企业应针对审计人才培养加大资金和精力投入力度,只有通过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才能满足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要求。首先,企业应针对现有的审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重点学习与审计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实操技能,且需保证审计人员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其次,制定科学统一的人才聘用标准,明确人才审核指标,配合进行岗前培训与考核,保证聘用的审计专业人才在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等层面均能满足岗位要求;最后,强化审计人员的继续学习意识,围绕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与掌握,定期参加市场调查,了解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调整及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为风险导向视域下企业审计工作的高质量落实提供助力。
三、结束语
传统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的思想观念滞后性强,且工作方式单一,不利于保证审计工作质量,也无法发挥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因此,要求企业坚持风险导向,构建新型审计模式,融入现代化发展理念,逐步形成制度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结合工作体系,为企业创设良好的审计监督环境,有助于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成丽.基于风险导向与战略管理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策略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3,(15):185-188.
[2]夏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分析[J].财经界,2019,(15):155-156.
[3]赵建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策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4):105+107.
(作者单位:江西大信诚信会计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