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俄罗斯的“末日武器”

2024-01-18杨慧君

太空探索 2024年1期
关键词:核动力巡航导弹海燕

文/杨慧君

▲ 俄罗斯“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总装测试及试射

近期,俄罗斯宣布成功试射1 枚“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其研制工作接近完成。俄罗斯表示,该导弹可以绕过美国反导系统,打击美国本土,将对北约构成巨大威慑。那么,该导弹有哪些亮点和创新之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的军事价值又如何呢?

▲ 俄罗斯试射“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

无限射程的“末日武器”

2023 年10 月4 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论坛上致辞时透露,俄罗斯近期已顺利完成“海燕”9M730 核动力巡航导弹的测试工作。作为一款拥有核动力和核弹头的“双核”战略慑止武器,“海燕”导弹具备全球打击能力、无限巡航时间和超低空机动突防能力,一旦服役,将是高悬于欧美等国上空的“核灾难”。

普京总统在2018 年3 月发表国情咨文时,曾向外界展示了俄罗斯正在研制的“六大杀器”,包括“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波塞冬”核动力潜航器、“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匕首”空射高超声速导弹、“先锋”陆基高超声速导弹和“佩列斯韦特”军用激光武器,其中前三款均为核武器装备。这些装备有的已经开始列装部队,有的甚至已经开始实战运用,只有“海燕”导弹曝光率极低,“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楼”,外界只能根据俄罗斯媒体公布的有限视频资料、图片或零星的信息来窥见一斑。

“海燕”导弹由俄罗斯“革新者”设计局和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下属全俄实验物理科学研究所共同研制,采用地下井或地面发射车倾斜发射,依靠固体火箭发动机助推,然后启动核发动机进行巡航飞行。导弹长约12米,巡航级9 米,宽约1~1.5 米,重约2.2~2.4 吨,巡航速度每小时750~900 千米,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1300 千米,飞行高度在7~6000米之间,可实现50~100 米的超低空飞行。导弹采用非圆截面隐身弹体设计及隐身材料,隐身性能高,可搭载多枚常规弹头或兆吨级热核弹头,毁伤威力巨大。

▲ 俄罗斯公开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照片,只露出了弹头部分

▲ 美国“冥王星”核动力巡航导弹

▲ 苏联M-60 核动力轰炸机三视图

根据国外媒体报道,2002 年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中导条约》成为俄罗斯启动“海燕”导弹项目的导火索,此后,该项目一直处于保密状态。直到2018年前后,项目开始驶入快车道。2017 年11 月,“海燕”导弹在俄罗斯帕尼科沃试验场进行了第一次已知的飞行试验,导弹飞行大约2 分钟后,坠毁于距发射位置35.4 千米处。此后,“海燕”导弹又陆续开展了多次试验,但是国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海燕”导弹的飞行试验均以失败而告终。俄罗斯高层却对“海燕”导弹信心满满,多次表示其将于2025 年开始服役,此次俄罗斯总统普京更是亲自为其站台,对外公布其试验成功的喜讯。

曲折前行的核动力武器

早在20 世纪50~60 年代,美国和苏联就曾尝试过核动力飞行器的研究,终因技术和成本原因陆续下马。

1941 年,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研究人员提出了核动力飞行器的发展构想。此后,美国于1946 年启动了“核动力航空推进计划”(NEPA)及后继项目“飞机核动力计划”(ANP),目标是研发核动力推进的长航时战略轰炸机和航程达5 万千米的高性能飞机,共计完成了47 次飞行试验。在此期间,美国波音公司推动美国空军开展武器系统WS-125A 研制计划,研制一款“核巡航、化学冲刺”技术,利用核动力实现无限航程,并利用辅助化学燃料实现超声速飞行。1957~1964 年,美国空军与AEC联合开展了著名的“冥王星”计划,研制远程、马赫数为3 的高速、低空核动力导弹SLAM。

在苏联“原子弹之父”库尔恰托夫领导下,苏联开始着手研制核动力飞机。1955 年,苏联组织科研机构和航空企业从事核动力飞机研究,具体工作由图波列夫和米亚西舍夫两大设计局为牵头单位开展。苏联先后提出了图-95LAL 核动力飞机试飞平台、基于图-123 的核动力无人机侦察/攻击机设计方案、核动力飞机M-60等多个核动力轰炸机研究项目,以及洲际核动力巡航导弹“375”计划。这些项目中有的开展了实际飞行试验,有的则仅停留在纸面设计上。

纵观美国和苏联两国长达20 多年的核动力飞行器研制过程,核动力稳定性和辐射安全、核动力小型化等技术问题,以及耗资巨大等经济原因,始终是困扰美苏两国技术人员的难题,最终随着洲际弹道导弹和核巡航导弹的研制成功,核动力飞行器研制热潮退去,归于平寂。

直到20 世纪90 年代末,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研究人员发明了触发异构体热交换器,核动力发动机所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大幅降低,防辐射装置的质量随之减轻,核动力飞行器的发展才迎来一丝曙光。

另辟蹊径的战略武器

众所周知,使用化石燃料作为动力源,会对导弹的飞行速度、高度和航程产生一定的限制,但是核能却可以赋予导弹近乎无限的续航能力和极强的作战能力。无需考虑能量消耗的“海燕”导弹,解决了动力的后顾之忧,可以在低空飞行数天或数月,迂回前进绕过敌方的反导拦截系统,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攻击敌方目标,打破了原有反导系统的设计思路,具有很高的战略威慑价值。导弹采用核发动机,即使不携带核弹头,也是高悬敌方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一旦被拦截,也会造成毁灭性的伤害,使得敌方陷入“拦或不拦”的两难境地。

虽然“海燕”导弹优势非常明显,但是其风险和软肋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核泄漏和核沉降风险极高,被欧美等国诟病为“会飞的切尔诺贝利”;其次,“海燕”导弹的部署和使用限制比较多,威慑意义大于实战;再次,导弹巡航高度较低、飞行速度较慢,易被探测并跟踪。

有意思的是,“海燕”导弹的名字并非来自俄罗斯军方,而是2018年3 月曝光后,俄罗斯政府面向国民开展网络征集后确定的。在暴风雨和闪电中勇敢前行,甚至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小精灵是俄罗斯广大民众对“海燕”导弹给予的厚望,而北约则赋予“海燕”导弹SSC-X-9“天陨”的名字,毫不夸张地表达了对其深深地忌惮和恐惧。

面对北约东扩和美国全球反导系统扩张的威胁,在整体军事实力已无法与美国、北约有效全面抗衡的困境下,俄罗斯一方面强化现有“三位一体”核力量投掷工具的突防能力,研制“萨尔马特”重型洲际导弹搭载“先锋”高超声速弹头,升级“白杨”-M公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为可携带多弹头的“亚尔斯”导弹,为“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研制“布拉瓦”新型潜射弹道导弹;另一方面则另辟蹊径,创新性地扩容核武库,优先发展能够突破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新型核武器,“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和“波塞冬”核动力潜航器就是这种目的下的产物。

未来,“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和“波塞冬”核动力潜航器将强强联合,长时间巡航待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对美国本土、海外基地甚至航母编队实施打击,极大地丰富俄罗斯的战略核打击手段,进而形成“非对称”优势,慑止牵制美国,维持美俄之间新的战略平衡,成为俄罗斯破解美国全球反导系统围堵的“杀手锏”。

▲ 俄媒公布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的生产车间

▲ 俄罗斯海军用“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亚历山大三世”号成功试射“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

▲ 俄罗斯“波塞冬”核动力潜航器

猜你喜欢

核动力巡航导弹海燕
俄罗斯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
韩军方称朝鲜发射巡航导弹
美陆军授予动力系统公司无人机与巡航导弹防御系统合同
彭士禄:核动力事业的“垦荒牛”
俄成功试射“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核动力第一舰
Friendship
赏春
赏春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拦截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