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国主义精神融入血脉基因
2024-01-18高尚
高尚
爱国是本分,报国是责任。2022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这部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法律,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泛舟历史的长河,我们会发现,中华文明浩瀚而深邃的苍穹中,始终闪耀着爱国主义的星光,照亮行路,滋润心灵。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到“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从“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到“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古人的诗句、今人的歌声,穿越时空、遥相呼应,充分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如今,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的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形成制度,更要以“行”的力量将爱国主义情怀根植于心、践履于行。
让爱国主义精神融入血脉基因,就要强化率先垂范的自觉。爱国既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行动。“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这是华罗庚在归国途中,写下的《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
爱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群人,一代代人,一颗颗燃烧的火种。那一年,华罗庚、朱光亚、邓稼先、叶笃正等1000多名留美学生和在美专家学者不畏艱辛奔回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他们响应祖国召唤,逆行而上,负笈前行,彪炳史册,映照未来。
心怀家国自不凡。身体力行是最有效的示范,以上率下是最有力的引导。不管时代如何变化,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做表率、打头阵。守护不变的爱国之心,扛起新时代爱国之责,就能凝聚起亿万人民无穷的磅礴力量。
让爱国主义精神融入血脉基因,就要激发勇于担当的锐气。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
“致力非凡之事业,定有非凡之精神、非凡之担当。”只有个体拼搏担当,才能让这个最大的“家”更加富强。迎着漫天风沙,焦裕禄一往无前,“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喊着“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当代愚公黄大发;置身重大险情,义无反顾喊出“你退后,让我来”的杜富国……历史时期虽有不同,但在共产党人的精神手册中,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是一以贯之、传承至今的。前进道路上,党员干部尤需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气概、“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斗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敢于在艰难困苦和挫折坎坷中接受挑战,方能以敢为人先、勇往直前的担当锐气,在人生路上留下充实且无悔的印记。
让爱国主义精神融入血脉基因,就要锻造做则必成的本领。做则必成的本领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不经过真刀真枪的洗礼、斗争一线的锻炼,难以收获真本事、练就硬功夫。
不厚其栋,不能任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第38军第113师338团在短短14个小时内奔袭72.5公里,先敌5分钟抢占三所里,关死美军南逃的“闸门”。这期间,各级指挥员不仅表现出冲在前的胆气,更表现出极其出色的动员和组织指挥能力,确保了部队行动迅捷有序。这启示我们,如果总是游离于斗争之外,怎能强大心智、练就真功?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用好斗争这块磨刀石,才能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把每一件事干好、干出彩。党员干部人人如此,个个不凡,涓滴之水必将汇聚成不可阻挡的时代洪流。
历史的天空里,爱国情怀的光芒熠熠生辉;复兴的征程上,家国情怀的激流奔涌向前。新征程上,我们只要把爱国主义精神融入血脉基因,就一定能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