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使命及其角色扮演

2024-01-18李宜江

教师发展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教书育人人工智能生命

李宜江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伴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学界对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变革与应对的讨论始终没有停止过。面对人工智能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持悲观论者有之,持积极论者有之,持审慎观望态度者更有之。“以AI绘画和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再次掀起了人工智能讨论的热潮。”[1]ChatGPT以其动态的、不断扩大的数据库和语料库,以及算法和算力的优势,已经在“文案策划、学术创作等人类传统实践活动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对社会就业、学术伦理和知识产权等方面产生了极大冲击。”[2]所以,“一个很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未来的人工智能会让我们的教育制度下培养学生的优势荡然无存。”[3]为此,在人工智能越加智能化的时代讨论教师的使命及其践履不仅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更有居安思危的前瞻性价值。

一、人工智能时代教师面临的挑战

(一)教师部分教书功能的可替代性与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带来的挑战

如今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人工智能给我们学习带来的便捷性。这种便捷性主要表现在知识层面,学生学习能够打破时空限制,更加方便、更加丰富且可重复。最关键的是,一些陈述性、条件性知识的传授方面,人工智能比教师更有优势;一些策略性知识和价值观引导教育方面,人工智能也可能有一定的优势。也即是说,教师的部分教书功能具有了可替代性。但这是否意味着学生就可以学得更好呢?显然,人工智能是外部因素,会对学习者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最终还是取决于学习者个体的自觉和自律程度。我们也注意到,在开展线上教学期间,那些线下不好好学习的孩子,线上也依然不好好学习;那些线下刻苦勤奋的孩子,线上依然自觉自律认真努力。因此,人工智能替代了教师的部分教书功能,可能带来学生对人工智能的依赖性,反而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尽管教师被赋能运用智能化手段来提升教学效率,有更多时间不受时空限制来指导学生学习,但是,最核心的问题依然是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自律性,没有学生的主动、自觉和自律,任何智能化的学习都无从谈起。

(二)对人机互动的依赖与以人育人渐离带来的挑战

2019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通过了《北京共识——人工智能与教育》(以下简称《北京共识》)。《北京共识》强调:“注意到虽然人工智能为支持教师履行教育和教学职责提供了机会,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和协作应确保作为教育的核心。”[4]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更新升级和在教育教学中的不断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也越来越习惯于使用智慧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对电子白板、互联网、AI技术等的依赖,甚至在临时性、突发性停电时,一些教师会感到无法上课。当前,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多了一个智能机器的中介,以往人(师)——人(生)直接互动方式有被人(师)——机(智能设备或平台)——人(生)间接互动方式取代的倾向。人机互动固然有其必要性,但即使在知识互动层面,即使是ChatGPT的知识生产,与人类的知识生产相比也是“非意向性”的,生产的文本并非是“生成的知识”,而是“既成的知识”,缺少了人类要素,[5]更不用说人机互动在情感、思维等较为复杂的、隐性的人类智能方面是非常欠缺的。“从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发展来看,智能技术过度依赖会导致学生的精神发展受阻,注意力、意志力、想象力等日趋浅薄。”[6]可见,教师教书的部分功能可以被人工智能替代,但是育人功能目前还看不出人工智能的优势所在,育人的关键在于以人育人,以成己去成人。然而现实情况是,越来越多的教师过度依赖人机互动和各种智能化教学手段,容易忽视师生直接互动,特别是情感、心灵、思维等的交流,忽视情境性、个性化的人类智能。这无疑给教师教书育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因此,《北京共识》对加强教师和学生间人机互动和协作的呼吁,正是对这一新挑战的直面回应。[4]

(三)大数据分析的可比性与个体生命成长独特性冲突带来的挑战

人工智能可以做到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分析,可以做到更加精准,但是大数据分析的可比性与个体生命成长独特性之间是有一定冲突的,更不要说大数据背后数据的可获得性、可采集性、可公开性和大数据使用的伦理性等。正如《北京共识》强调的那样,要认识到在数据开放获取和数据隐私保护之间的两难困境。[4]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通常都会带来新的伦理和安全问题。越是贴心、个性化的产品,其掌握个人隐私信息也会越多。[6]人工智能在数据分析及比较方面确实有其优势,然而,学生个体学习情况的数据化、比较性分析等也使得学业成绩不利的学生群体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反感,还容易引发一些教师对这些学生不恰当的批评,从而有可能让一些学生感到绝望。人工智能的关键所在是算法,算法决策的基本原理是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的趋势,会使教师忽视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也无法判断他依据算法做出的决定是否正确,会不会对学生成长造成负面影响。[7]学生个体的成长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规律及特征,相比而言,个体生命成长的独特性将更加重要,更不能为教师所忽视。个体生命成长的独特性不能仅依靠数据和比较等量化、客观的技术手段来支撑,还离不开情境性、感染性、生成性等质性、主观的人文陶冶来升华。

(四)促进学生发展手段的技术进步与引领学生生命价值冲突带来的挑战

相比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引领学生发展具有举旗定向的功能,事关学生成长的道路和方向,其核心是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价值观是一切教育教学改革的起点,价值观危机,是中国教育根本的危机。”[8]“我们之所以缺乏创新型人才,除了缺乏好奇心和想象力之外,就是在价值取向上太急功近利,太功利主义。急于求成的心态、成王败寇的价值观,导致更多的抄袭、复制,而较少真正的创新,更不太可能出现颠覆性创新、革命性创新。”[3]价值观是人的灵魂所在,对人具有精神统领作用。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渐发达的当下,人们往往因为更多关注技术本身而易忽视作为非技术层面的价值观因素。即使是技术也并不是与价值无关的,“技术的选择和使用越来越显现出价值的倾向。”[9]人工智能时代人们更容易关注技术而忽视人的存在意义。“人的存在是衡量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价值尺度。”[1]关注学生、重视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依然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主题。而其中最难也是最根本的是引领学生始终在“人”的轨道和“善良”的方向上不断前行。也即引领学生由人成人,第一个“人”是生物学、自然意义上的人,第二个“人”是人类学、社会意义上的人。自然之人与社会之人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是否印上了一定的社会核心价值观,能否与社会保持良好的融合度,并与社会发展实现互促共进。

二、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使命与职责

(一)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

在我国,从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到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再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无一不表明教师要有丰富、高深的学问以实现传递人类知识、智慧、文化的使命,教师还要有宽厚、高尚的德行以完成唤醒生命、培养人、塑造灵魂的使命。千百年来,教书育人已经成为教师的使命,成为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资格成为教师和一个教师是否称职的关键甚至是唯一标准。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书育人作为教师的使命,在我国被首次正式写进法律,这不仅是对教师教书育人使命的法律确认与规范,更是对教师排除干扰依法履行职业使命的法律保护。

2014年,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赢得了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10]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指出:“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11]2020年至2022年连续三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寄语广大教师“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12]“立足本职岗位,凝聚团队力量,在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13]“坚定了到基层教书育人的信念。”[14]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都特别强调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每一代教师都会面对一个时代对教师使命的新要求,但教师的事业始终是对人的一生负责任的一个事业。[15]是的,教师使命在不同时代的表现形式和具体要求有所变化,但教师始终要做到教书育人。可以说,时代越是发展,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就越显得重要且越具有时代的挑战性。时代发展到人工智能高度发达的当下,如何用更具时代化的科学精神与人文主义来教书育人,是教师必须主动肩负的使命和积极应对的挑战。

综上所述,从抽象意义上说,教书育人依然是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肩负的使命。但时代赋予这个使命以新的命题:把书教给谁、教什么书、怎么教书?为谁育人、育什么人、怎样育人?当然教书育人是不可分割的,如果结合起来再思考——教书何以育人,育人通过什么样的教书来实现?这将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

(二)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应坚守促进和引领学生成长的职责

如前所述,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那么为完成这一使命教师的职责定位是什么,这个职责定位在人工智能时代是否有所变化?笔者以为,为完成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应坚守促进和引领学生成长的职责。正如分析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使命一样,在抽象的、一般的意义上说,促进学生成长和引领学生成长是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完成教书育人使命的职责定位。促进和引领虽然是密切相连、相辅相成的,但若是分开来看两者还是有区别的。促进主要是教师在学生发展道路与方向正确的基础上促使、推进学生的发展,形象地说就是促使学生在现有的道路和方向上快马加鞭、行稳致远。促进一般不需要教师考虑学生发展的方向和道路问题,因为学生已经行走在正确的道路和方向上。但是引领很难,引领主要是教师在学生发展方向的确定和道路的选择上给予适切指导和有效影响。教师之于学生成长最直接、也最易实现的职责就是促进学生的成长;但最根本、也是最难实现的职责就是引领学生的成长。通俗地讲,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从业过程中遇到聪明的、勤奋的、好学的学生,只要点一点就可以了,鼓励他、支持他,给他的学术之火、生命之火添一点油、加一把劲儿就可以了。此时,教师做的更多工作实际上是一个量的累积,不需要去做改变学生发展本质的东西,学生会在量的积累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发生质的变化。这就是教师促进学生发展职责的履行。但教师的引领职责,就有一个方向确定和道路选择的问题,正如《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个修道的“修”字,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修炼的修,即教师修炼发现、遵循学生天性之道。但另一方面,修道的“修”字还有修正之意,就需要教师调整那些偏离健康发展轨道学生的发展方向。这个是最难的,但恰恰也是教育最根本的东西,也即引领学生的成长。对于学生来说,促进其发展有锦上添花之意,但是引领其发展却有生命再造之德。虽然引领离不开促进,但是促进未必能够达到引领的目标。促进必须以引领为价值导向方显其作用,引领也必须从促进入手方可落地。

三、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使命践履的角色扮演

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该以怎样的角色去践履教书育人使命呢?笔者以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需要扮演好四个角色,即个性化学习的支持者、学生创新思维的启迪者、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推动者、师生生命与灵魂的塑造者。

(一)个性化学习的支持者

“个性化学习是以个体发展需求为中心,意味着在任何地方和场所,在流动的任何时间,学习个体都可以从差异化的需求出发,进行弹性化学习,都可以自己驱动学习的路径。”[16]所以,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个体之间发展的差异,正视学生个体之间发展的差距。有了尊重和正视以后,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打一个比方,就像我们手机的导航一样,你驾车前往某个地方,手机导航就会提醒你前方50米右转;你若继续保持直行,稍后导航可能继续提醒说前方50米右转;你若还继续保持直行,它会说前方适合路口请选择掉头;你若仍继续直行,它停顿一下会说你已偏离路线,新的路线正在为你重新规划中。所以,基于学生引导学生就像导航一样,它要基于驾驶者引导驾驶者,哪怕驾驶者路走错了,它也不埋怨驾驶者错了,它会基于驾驶者现在走错的路,重新规划导航到正确的路上去。这就是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引领和引导,可以称之为精准导航,一人一策,意即基于学生引导学生,不是基于教师来引导学生。手机导航还有一点是需要教师们关注的,就是它在一再提醒你右转和掉头过程中,并没有因为你的固执而放弃对你的导航,它很有耐心,不放弃你,直至为你重新规划路径,引导你到达目的地。导航系统的上述两个“品质”即:细心—精准导航和耐心—不放弃导航,是值得教师好好学习的。所以说,教育之于个体的魅力在于提供给每一个学生适合其发展的支持与引导,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使学生达到自己最佳的发展水平,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因此,“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应修正为“没有不能教得更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相比于“好”,“更好”是一种相对的评价标准,相对于学生的过去而言是一种进步,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状态和积跬步以至千里的期待。[17]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就是要做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支持者。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构建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系统,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同一教学环境中对不同个体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教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6]当前,人工智能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面呈现出浅层次、表面化现象,未能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深层次的个性化。“事实上,真正的个性化是帮助每个学生发掘自己的潜力,自我实现,并增强能动性,但目前很少有人工智能教育工具能够实现。”[18]为此,教师就必须充分发挥人文关怀和情境化的心灵沟通作用,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来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学生创新思维的启迪者

“人工智能以其内在的学习模拟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强大智能性,使人的主体性面临严峻挑战。”[2]面对人工智能在信息存储、大数据分析、海量信息基础上的文本生成、计算速度等方面的优势,人类更加迫切需要在创新思维方面不断突破。“在智能时代,真正创新的事情还是要人类自己来做。”[19]叶澜教授强调:“教育的魅力,应从创造中去寻找。教师的魅力在哪里?就在于创造。它是一种直面人的生命发展的创造。”[20]在人工智能日渐发达的时代,教师必须要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启迪者。首先,教师自己应是创新思维的先行者和示范者,教师要能够驾驭人工智能,不能为人工智能所捆绑和束缚。为此,教师要与时俱进地学习有关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掌握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同时,教师还要保持技术维度与人的维度的综合平衡,突出人的维度的价值导向。教师既要看到人工智能的进步意义,也要警惕人工智能可能带给教育的负面影响;既要积极善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也要突破技术限制直面学生的生命发展。其次,教师要善于、勤于、乐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提升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创新思维从其本质上讲是一种求异思维,体现为敢于表达与已有观点认识不一样的看法。当然,这种创新思维不是哗众取宠的噱头,也不是否定一切的“标新立异”。创新思维是基于对现实问题、相关背景知识、已有观点的基本了解,经过个体深思熟虑和逻辑推演而得出的不同于已有认识的一种新认识的思维品质。为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在与学生交往中,要尊重并理解学生的真实表达,鼓励并宽容学生的“胡思乱想”,引导并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最后,教师要重视学生提出问题和批判性参与能力的培养。对于以ChatGPT为代表的更加高级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似乎只要人类能够提出问题,ChatGPT都能给予回答,特别是在一般性、规范性的文本生成方面。可以说,对于ChatGPT数据库中已有各种类型的信息存储,它都能够根据人类的需求提供出超出多数人水平的文本。如此,如何向人工智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于人工智能生成的文本或者其他信息,如何进行批判性地接受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关涉人类的伦理、价值观、人文关怀等方面。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提出高质量问题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批判性参与人工智能教育的能力,引导学生始终保持对人工智能的理性、审慎态度。

(三)师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推动者

教师从事的事业是育人,教师应以其健康的人格影响学生,而不只是“专业”。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像“人”一样地活着,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一种使其成为人的影响。这并不是说教师活得像一个圣人,而是说你很真实、很努力、有信仰,并为这个信仰付诸行动。[15]儒家也有这样的观点,即“修己方能安人”。佛家也强调“以人渡人”。因此,依照此逻辑,教师“教己方能教人”,教师是教己的,不是教别人的,是在教己成己中教人成人的。教书其实比较容易,它就是一个知识的搜集、汇总、再加工、整合与传递过程;育人则很难,因为育人要以人来育人,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阳光善良的人性熏陶感化学生,以教师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人生状态来促进和引领学生不断成人。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教师自己要活得像个人才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也是学习者,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教师的学习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教书育人职业使命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教师唯有学习方能不断发展、完善自己,并以更加美好的自己去感染、去促进、去引领学生更好地发展与完善。“随着人工智能教育时代的到来,教学活动的主体逐渐扩大并以共同体的形式存在。”[9]教师要成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推动者,一方面要以自己的持续学习不断成己达人,进而更好地履行促进和引领学生成长的职责;另一方面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求、学习动力,这样既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又能对教师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倒逼教师更加注重终身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形成了在学习共同体关系上的教与学的辩证统一。

(四)师生生命与灵魂的塑造者

教育的“育”字其本义就蕴含着一个新的生命诞生的含义,在教书育人中,这个“育”字之于教师而言就是给学生以“新的生命”,让学生在自然生命基础上迎来社会生命的生长,是学生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过程。叶澜教授指出:“谁如果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者,谁如果愿意把自己的生命献给这一伟大而崇高的事业,那么,谁就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富有历史感和时代感的人,成为热爱人、理解人、善于研究人的人,成为深刻地了解社会与教育相关的一切,并对人类社会未来充满信心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为使人类与社会变得更美好的教育事业中贡献自己智慧、力量和生命的同时,使自己也变得更美好。”[21]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不能因为技术的迭代更新加快,关注技术维度而忽视人的维度。“目前的人工智能教育过多地关注单向灌输、信息轰炸、刷题训练,缺乏有效沟通、动机维护、情感交流,学生难免会出现压抑、焦虑、单调的感觉,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9]“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人的发展,离开人的生命自觉自主和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任何教育都将因失去价值旨归而缺乏意义。人存在意义不仅在于其生命,更在于其灵魂,有了灵魂的生命才会更加精彩,失去灵魂的生命就会黯然失色。人工智能时代,“技术是被人来用的观念也会遭到颠覆。技术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同时,也在反作用于人,甚至在异化人。”[9]此时可能出现人越来越像机器,而机器越来越像人的尴尬情形。学生因处在心智成长尚不稳定的阶段,对于人工智能可能会陷入过度依赖甚至痴迷的境地,容易失去灵魂而成为人工智能控制或奴役的生命。为此,有灵魂的生命应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应有之义。有灵魂的生命会更加坚定与坚韧,不会轻易被外界因素干扰;有灵魂的生命会对技术保持科学和理性的态度,不会简单地拒绝技术,也不会轻易地滥用技术,而是会合乎人性、伦理和法律的规定去应用技术,让有灵魂的生命与人工智能和谐共生。如前所述,教师要想塑造学生的生命与灵魂,就必须先使自己成为有灵魂的生命,然后以人育人,以自己对生命的热爱与绽放来唤醒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与绽放,以自己纯净高贵的灵魂来感召学生纯净高贵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生命的塑造更多地是涵养学生的灵魂,以学生灵魂的不断升华来拓展学生生命的宽度。从教师是师生生命与灵魂的塑造者观点出发,教学就是教师这个相对成熟、仍需不断成熟的生命体带领一群相对不成熟的、正在不断成熟的生命体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一种“善”举。这种善蕴含着真(科学性)与美(艺术性)。因此,教学就是一场真、善、美动态和谐演绎的师生生命经历与意义展现。

四、结 语

“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智慧的产物,理所应当造福人类”[2],《北京共识》强调的以下观点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重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工智能使用方面的人文主义取向,以期保护人权并确保所有人具备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进行有效人机合作以及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相应价值观和技能。我们还申明,人工智能的开发应当为人所控、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的部署应当服务于人并以增强人的能力为目的;人工智能的设计应采用符合伦理的设计方法,减少系统中的歧视与偏见,提高系统透明性,增强系统可解释度、可预测性,使系统可追溯、可核查、可问责等;应在整个价值链全过程中监测并评估人工智能对人和社会的影响。[4]人工智能时代不是不加节制、不合伦理、不顾隐私的使用人工智能,更不是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奴役人类甚至毁灭人类的“零和游戏”。

“人工智能有三个要素:数据、算法、算力。教育也有对应的三要素,分别是:经历与体验、思维与认知、体力与毅力。‘投喂’给机器的是数据,‘投喂’给人的,主要是经历与体验;计算机要做算法的改进,人要做思维与认知的升级;计算机的工作靠算力支撑,人类的工作靠体力与毅力支持。提升这三个要素,将是学校教育未来的方向。”[22]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在师生学习共同体中若能助力学生的“经历与体验”丰富化、个性化,助力学生的“思维与认知”高级化、创新化,助力学生获得“体力与毅力”以塑造师生生命与灵魂,教师在人工智能时代依然可以很好地践履教书育人的使命。

猜你喜欢

教书育人人工智能生命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教书育人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篆刻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试论民办高校教书育人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