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劳动的理论与实践”专题
2024-01-18陈世华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如何传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传统,面向当下中国丰富多彩的传播实践,创新研究路径,推进传播与媒介研究的与时俱进和落地实践,是我们的重要使命。在日新月异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媒介的演进改变了人们的生存境况,既创造了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带来新的宰制和异化。在新兴媒介和传播样态的冲击下,人类面临二律背反的困境,一方面是万物皆媒、人人都有麦克风,媒介技术赋权普通用户的诉求表达和利益实现;另一方面是平台的扩张和固化,重构了传统的社会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暗含新的剥削和控制机制。传播行业演化出新的类型和分工,传统二元割裂的传播者和受众演化为生产和消费合二为一的产消者(prosumer),其观念和行为都模糊了传统的职业和非职业的分野,带来了突出的劳动问题,数字经济模式、数字劳工群体、数字劳动过程、数字分配方式、数字文化转型成为近年来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研究的新阵地和新热点。
本期两篇研究数字劳动的文章贴近传播实践发展前沿,呼应了近年来传播学界的热点问题,试图重新描摹网络时代普通网民的生活图景,围绕游戏玩家、灵工、网文写手等新兴数字劳动社群,援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剩余价值为理论工具,结合福柯、韩炳哲的权力理论,采用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访谈的实证研究方法,剖析网络平台中数字劳工和灵工的劳动模式,剖析数字劳工群体的卷入过程,再现了其背后不易察觉的劳动控制形式和机制,发掘了其背后的深层驱动因素,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审视当前的数字社会。在研究对象上,突破了传统研究关注组织化的主播、代练、陪玩等职业劳动群体的局限,转而聚焦到了灵工、游戏玩家、网络写手、同人创作者等普通玩家;在研究方法上,突破了纯粹的理论思辨,转向质性和量化的融合并举;在研究结论上,既看到了个人价值的发挥、表达权的赋能、利益的实现,又发现其背后隐藏的剥削和控制;既发现了让人担忧的去技能化、自我剥削、写作游戏化等劳动控制形式,也洞察了让人惊喜的主体性觉醒、劳工抗争、自主性提升、平台权益保障的乐观迹象;既探求了共通的规律,又找到了个性的差异;既回归和映证了经典理论,如劳资矛盾、权力控制、全景监视、游戏化生存、自我规训等,又丰富和拓展了新的理论框架,如液态监控、产消合一、数字牧领、自我剥削等。选题既富有现实关切又有理论高度,视角新颖又遵守学术理路,方法严谨又不失细腻,思路清晰又具有发散性,视野广阔又聚焦研究问题,观点鲜明且言之成理,资料丰富又有说服力,行文流畅又不失规范,体现了研究者高度的学术敏感、厚重的人文关怀和审慎的治学态度。
两篇文章虽然作者并未言明,但都体现出浓厚的传播政治经济学味道。两篇文章都根植中国语境,面向本土问题,关注到了传播领域新的现象,融入新的研究视角,借助新的阐释路径提出新的理论洞见,体现出理论与实践并行、批判与建言、解构与建构并重的鲜明特质,再现传播政治经济学跨越时空的理论魅力,创造了传播政治经济学在新媒体时代迭代更新的重要机遇和用武之地,为新媒体研究和传播理论革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中国学派的理论创新做出了在地的贡献,对社会文化变革与媒介技术迭代的“加速时代”提供了有力的思考与注脚。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面向精彩纷呈、繁花似锦的传播景观,我们需要诞生更多批判性、原创性、创新性的理论思考,为传播与媒介研究注入新的血液,丰富研究对象和理论视野,推进传播与媒介研究在互联网时代的与时俱进,提供中国实践、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传播中国学术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