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是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重要策源地论析

2024-01-18周述杰朱小宝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湖南革命思想

周述杰 饶 健 朱小宝

(1.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1; 2.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 湖南长沙 410011)

湖南作为我们党和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发出 “建党先声”、 成为 “建军摇篮”、开创“建政先河”, 成就了“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的璀璨荣光, 走出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 也为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提出、 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30 周年之际, 探讨湖南作为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重要策源地, 进一步深入研究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在湖南的孕育、 萌芽、 发展, 对揭示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现实启示具有重要意义。

一、 湖南为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萌芽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

毛泽东1893 年出生于湖南韶山的一个传统农民家庭, 26 岁以前没有离开过湖南, 26 岁到34 岁虽然走出了湖南, 但湖南仍是其主要的活动舞台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基地, 在湖南接受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学习的新思想新理论、 受到的湖湘文化熏陶、 感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 等等, 都对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产生了直接或间接影响。

(一) 在湖南受到的中华传统文化浸润为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孕育和萌芽提供了丰厚滋养

从幼年起, 毛泽东就在家乡学校接受了蕴含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教育, 习读四书五经,背诵唐诗宋词,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等博大精深的政治文化, 虽然其中没有“统一战线” 这一词汇, 但传统文化中的 “和合” 思想与 “统一战线” 思想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核心都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朋友, 孤立和打击当前最主要的敌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少年毛泽东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使他较早形成了统一战线的思维方式, 这是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孕育、 萌芽的重要前提。

(二) 在湖南广泛接触和学习各种新思想新理论为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孕育和萌芽提供了扎实基础

1910年, 毛泽东在湘乡县立东山学校读书, 看到梁启超主办的《新民丛报》, 赞同他们君主立宪的主张。 1911 年, 他从韶山冲来到省会长沙, 考入湘乡驻省中学读书, 当他看到孙中山等革命派主办的《民立报》 时, 被其中的许多革命言论所深深吸引。 1912 年, 他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时, 第一次看到了一张世界大地图, 惊奇与震撼之余, 他知道了世界有多大、中国在哪里, 也阅读了大量外国书籍, 在博览群书中, 他开始寻找实现政治抱负的答案。1913 年, 毛泽东进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14 年改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即现在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读书, 精心研读了 《昌黎先生集》 《昭明文选》 等著作。 为了解民间疾苦、 探寻真理, 他分别和萧子升、 蔡和森等外出游学, 途中结交了农民、 船工、 财主、 县长、老翰林、 劝学所长、 寺庙方丈各色人等, 初步认识到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团结各方面的力量。 1915 年, 受杨昌济等进步教师的影响, 毛泽东成为《新青年》 刊物的热心读者, 思想更加开阔, 认识不断深化。 正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先进理论和知识, 他的抱负越来越清晰,统一战线思想在这一过程中不知不觉酝酿。

(三) 在湖南接受的湖湘文化熏陶为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孕育和萌芽提供了文化土壤

在中国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史上, 湖湘文化以其独特的风采在中华民族一体多元的大文化中独树一帜, 也对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比如, 受宽容和谐理念影响提出民众联合的思想。 湖湘文化的代表人士王夫之认为“万物以和顺而为性” “没有截然分析而必相对待之物”, 毛泽东也认为 “联合” 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指出“历史上的运动不论是哪一种, 无不是出于一些人的联合。 较大的运动, 必有较大的联合。 最大的运动, 必有最大的联合”[1]4。 比如, 受对立统一说影响提出又联合又斗争的思想。 湖湘文化的代表人士谭嗣同认为阴电阳电是对立的, 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同”, 正是这种异同的相互作用, 才使它们互相碰撞, 形成有声有光的雷。 毛泽东将这种观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 并运用于统一战线工作中, 他认为统一战线中的各阶级既有合作的一面、 又有斗争的一面, 但斗争不一定都是生死斗争, 而是形式多样、 性质多样的斗争。 正如学者总结的, “毛泽东统战思想具有深厚湖湘文化底蕴, 湖湘文化是其统战思想源泉, 对其形成起到奠基作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源于湘人‘和合观’; 独立自主源于 ‘恃己观’; 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及工农联盟源于‘民本观’; 又联合又斗争源于‘对立统一观’”。[2]

(四) 在湖南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魅力为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孕育和萌芽提供了理论根基

1917 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3。 正是在湖南不断的斗争实践中, 毛泽东研究、 比较和检验了各种主义学说。 他的宇宙观、 社会观和人生观发生了根本转变, 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 从此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毛泽东在当时说过, 俄罗斯以民众大联合打倒贵族、 驱逐富人这个事实, 使“全世界为之震动”。 毛泽东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为其统一战线思想的提出和形成提供了源头活水。 比如毛泽东将 “民族主义” 传统改造成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爱国主义, 将道德修身传统和 “民胞物与” 精神改造成工农联盟思想等等。

二、 湖南是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孕育和萌芽之地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 思想是时代的先声。 毛泽东在湖南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探索, 形成了《民众的大联合》 《外力、 军阀与革命》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等代表作, 标志着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在湖南的孕育萌芽。

(一) 《民众的大联合》 是标志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萌芽的开篇之作, 回答了“需不需要统一战线” 的重大命题

在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军阀的群众运动中, 毛泽东觉得急需办一个刊物, 以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 于是, 毛泽东参照李大钊、 陈独秀创办的《每周评论》 的形式, 于1919 年7 月创办《湘江评论》。 接着, 毛泽东又撰写长篇论文《民众的大联合》 连载于《湘江评论》 第二、 三、四期。 文章指出, 世界什么问题最大? 吃饭问题最大。 什么力量最强? 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国家坏到了极处, 人类苦到了极处, 社会黑暗到了极处。 补救的方法, 改造的方法……就是民众的大联合。 补救的方法, 改造的方法, 教育, 兴业, 努力, 猛进, 破坏, 建设, 固然是不错的, 有为这几样根本的一个方法, 就是民众的大联合。 他日中华民族的改革, 将较任何民族为彻底。 中华民族的社会, 将较任何民族为光明。 “中华民族的大联合, 将较任何地域任何民族而先告成功”[1]4。

但是, 在那样一个黑暗的年代, 阶级矛盾尖锐复杂, 民众的大联合有没有可能成功、 如何成功呢? 毛泽东肯定地指出, 要有群, 要有社会, 要有联合, 是因为想要求到我们共同的利益。 因为一国的民众, 总比一国的贵族资本家及其他强权者要多。 认为 “大联合必要从小联合入手”。 “由许多小的联合, 进为一个大的联合……由许多大的联合, 进为一个最大的联合”[1]4。 民众大联合的思想是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萌芽, 为1922 年党的“二大” 出台我们党专门关于统一战线的第一个文件《关于 “民主的联合战线” 的议决案》 作了思想准备, 这也是新时代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主题的理论源泉。

(二) 《外力、 军阀与革命》 深刻阐述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重要性, 回答了 “团结谁、 联合谁” 的重大问题

1923年4 月, 毛泽东在湖南自修大学主办的 《新时代》 创刊号上发表 《外力、 军阀与革命》 一文, 这是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写的第一篇报刊政论文章, 与他五四时期倡导的民众大联合思想一脉相承。 文中他认为, “随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国民的革命意识会日趋强烈。 对于共产党来说, 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必须分阶段, 在民主革命时期, 就是要与资产阶级组成联合战线, 实行国共合作”。[3]这篇文章为党的三大和国民党一大召开作了舆论准备, 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加快形成。 在文章中, 毛泽东分析了当时的中国已分裂为三种势力, 包括革命的民主派, 非革命的民主派和反动派, 指出了两大营垒的对抗, 即一方是强大的民主派, 另一方是反动的军阀派。 他强调, 只有团结民主派, 才能反抗反动派,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必须发展壮大以共产党国民党合作为核心的革命民主统一战线。

(三)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鲜明指出了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等问题, 进一步回答了“与谁建立统一战线” “谁来领导统一战线” 等命题

为了让党内早一些认识到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 认识到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毛泽东一直酝酿要写一篇文章。 1924 年12 月, 毛泽东请假回到老家湖南韶山, 住了203 天, 其间他开展了农民运动和社会调研。 根据调研成果, 毛泽东写就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于1925 年12 月正式发表。

文章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 谁是我们的朋友? 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 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 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 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 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 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 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 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 不可不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 作一个大概的分析。”[4]3在这篇文章中,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为五大部分, 并指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 官僚、 买办阶级、 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 是我们的敌人。 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 一切半无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 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 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 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 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 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4]9初步阐明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思想, 也就是无产阶级团结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争取中产阶级的左翼, 打倒帝国主义、 军阀、 官僚、 地主、 买办阶级, 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统治, 反对在中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一阶级统治的国家, 争取非资本主义的前途。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一文体现了毛泽东面对革命新形势时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 同盟军问题、 策略问题等统一战线问题进行的深入思考, 特别是文章提出的要正确认识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 解决“依靠谁, 团结谁, 打击谁” 这一首要问题的思想, 为我们党制定和完善统一战线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四)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进一步阐述了工农联盟思想, 为我们党丰富和发展统一战线政策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毛泽东全力以赴投入湖南农民运动, 深入实地调研, 做好农运大文章, 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核心问题——农民同盟军问题。”[5]1927 年1 月4 日至2 月5 日, 毛泽东以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身份视察湖南农民运动, 对湘潭、 湘乡、 衡山、 醴陵、 长沙五个县进行了实地考察, 形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从1927 年3 月5 日起, 这篇报告先后在中共湖南区委机关报《战士》 周报、 汉口 《民国日报》、 《湖南民报》 等连载。 文章的发表极大地促进了湖南农民运动的发展, 湖南农会会员人数空前增长, 至1927 年4 月, 会员总数就达518 万人, 占全国半数以上。

在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中, 毛泽东用大量确凿的事实, 驳斥了攻击农民运动的种种谬论, 指出 “很短的时间内, 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 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 其势如暴风骤雨, 迅猛异常, 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 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 一切帝国主义、 军阀、 贪官污吏、 土豪劣绅, 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4]13“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 国民革命不会成功”[3]37, 同时, “一切革命的党派、 革命的同志, 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 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 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 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 每个中国人对于这三项都有选择的自由, 不过时局将强迫你迅速地选择罢了”[4]13, 深刻阐明了农民运动与中国革命成败的关系。 这一文章表明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已经形成了比较清晰的脉络, 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早期在湖南形成的这些著作和理论成果, 把马列主义统一战线思想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初步回答了在中国革命中“需不需要统一战线” “与谁建立统一战线” “谁来领导统一战线” 等事关统一战线根本的重大问题。 在 《民众的大联合》 中, 毛泽东响亮提出以民众的大联合对抗强权者的主张, 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不仅需要, 而且有大用。 在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中, 毛泽东厘清了党内存在的对中国革命的动力、 对象的模糊认识和错误倾向, 解决了如何“分辨真正的敌友” 这个关键问题, 并充分揭示出只有中国共产党, 才是统一战线最有力的领导力量。 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中, 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农民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 为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 湖南是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最早实践地

毛泽东在进行理论探索的同时, 高度重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从最初推动成立新民学会到组织驱张运动, 从领导秋收起义到指导湖南和平解放, 等等, 都是毛泽东将统一战线思想运用到实践和斗争之中的生动体现。

(一) 推动成立新民学会, 成为全国较早具有统战性质的社会团体之一

1918 年4 月14 日, 在蔡和森租住的“沩痴寄庐”, 毛泽东、 蔡和森等人聚会, 讨论学会的名称、 宗旨、 章程, 宣告新民学会正式成立, 这是全国较早的具有统战性质的社会团体。毛泽东在 《新民学会会务报告》 中, 详细阐述了新民学会成立的根本原因: 前期, 以 “求友互助之心热切到十分” 的精神团结身边志同道合之好友, 并将学会宗旨定为 “革新学术, 砥砺品行, 改良人心风俗”; 后期, “集合同志, 创造新环境, 为共同的活动”, 即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同志, 创造新环境, 并将“改造中国与世界” 确立为学会的共同目的。 新民学会的成立最初开始是以文化界个人交友、 寻求志同道合的同志为召集, 是基于个人力量弱小而寻求个人之间的联合, 这是毛泽东在不自觉之中运用统一战线思维将有相同志趣的青年集合在身边, 虽无统一战线之名, 却有统一战线之实。

(二) 组织成立湖南学生联合会, 领导湖南学生运动进行革命斗争

1919年4 月, 毛泽东回到长沙后, 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 “要开展湖南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必须恢复和改组湖南学生联合会”。 他提出: “我们的斗争, 第一, 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方向,要力争山东主权的完整。 第二, 要有统一的组织, 以取得斗争的巨大胜利。 第三, 要对斗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足够的估计。” 可见在五四运动前后, 毛泽东对湖南学生联合会成立的必要性以及斗争目标都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 在毛泽东的努力联络下, 湖南学生联合会于1919年5 月28 日正式成立, 成为全国较早的学生团体之一, 使得湖南的学生运动有了一个统一、健全的组织。 在1919 年至1927 年学联存在期间, 领导参与了学生爱国运动、 驱张运动及国民革命运动等一系列的爱国运动, 创办《湘江评论》 《学生联合会周刊》 等进步刊物, 不仅促进了湖南五四运动的发展, 而且还传播了新思想、 新文化, 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湖南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 组织驱张运动, 这是毛泽东用民众大联合思想指导实践的重要尝试

1918 年3 月, 张敬尧被任命为湖南督军兼省长。 他对湖南人民实行残暴统治, 五四运动中又残酷镇压爱国斗争, 因此湖南各界人民早已恨之入骨。 1919 年5 月中旬, 北京学生联合会派邓中夏到湖南联络, 向毛泽东等介绍北京学生运动情况, 并商讨恢复和改组湖南学生联合会问题。 9 月, 毛泽东以五四运动中被张敬尧解散仍坚持秘密活动的湖南学生联合会为基础, 联络各界人士, 策动驱张。 12 月2 日, 发动长沙各界群众在教育会坪再次举行焚毁日货大会, 与会者受到张家军警的侮辱、 毒打。 毛泽东等立即抓住战机, 6 日, 召开新民学会会员和学联骨干分子会议, 分析形势, 商定对策。 不到一星期, 长沙初等以上各校陆续宣布罢课。 他还组织代表团, 到上海、 北京、 汉口等地宣传, 亲率代表团到北京扩大宣传。 在多方努力下, 驱张运动获得成功。 驱张运动主要依靠学生和教育界人士的斗争, 以组织群众斗争的方式尽可能造成民众大联合的声势, 以达到斗争的目的, 这是毛泽东对民众大联合思想的生动实践。

(四) 创办文化书社, 团结各界人士在湖南传播马克思主义

1920 年9 月, 毛泽东等人在长沙发起创办了文化书社, 书社以运销中外各种有价值之书报杂志等新出版物为主旨, 实际上是运销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出版物、 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 文化书社的投资人除一批新民学会会员外, 毛泽东还运用统一战线策略将方维夏、易培基、 王季范等一批长沙教育界、 政界人士吸纳到书社中来, 一方面借用他们在教育界、政界的影响力以及经济实力传播马克思主义, 另一方面是运用他们的影响力为书社保驾护航,防止一些人士捣乱。 这些人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名位, 有他们参与, 形成“统一战线”, 文化书社披上了合理合法的光环。 直至1927 年, 文化书社在“马日事变” 中被捣毁。 文化书社是马克思主义在湖南传播的热潮中影响最大、 传播最迅速、 持续时间最长的进步革命团体, 向湖南人民吹响了开展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五) 组织开办湖南自修大学, 成为中共第一所干部培训学校

1921 年8 月, 毛泽东等利用船山学社 (1914 年曾国藩祠创办船山学社, 以研究和发扬王夫之的思想) 社址开办了湖南自修大学, 这是中共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学校。 由于当时的湖南省政府不支持开办自修大学, 毛泽东运用统一战线策略, 多方斡旋,先是团结知识界、 教育界、 新闻界的知名人士, 做通国民党元老、 船山学社董事会总理仇鳌的思想工作, 争取支持创办湖南自修大学; 随后突击吸收杨开慧、 陈章甫等人为船山学社新社员, 使船山学社的进步势力占据优势。 最终, 在船山学社董事扩大会议期间, 经董事、 社员举手表决, 以绝对优势通过 “在船山学社创设湖南自修大学之动议”。 经毛泽东等人的努力, 中共第一所 “党校” 得以继续办学, 为党特别是湖南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到1923 年3 月在籍人员共30 余人, 包括毛泽东、 何叔衡、 李达、 李维汉等共产党中坚力量。

湖南自修大学虽然只存在短短两年零三个月时间, 但在湖南乃至全国革命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中共初期传播革命思想、 动员社会力量、 凝聚革命人才的阵地, 为革命培养了一批共产主义战士和统战干部, 被誉为湖南革命的“策源地”。

(六) 率先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省级分部, 推动工人阶级统一战线在湖南发展

1921 年8 月, 党中央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作为中国共产党公开领导全国职工运动的总机关, 并于8 月16 日发表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宣言》。 宣言强调工人阶级联合起来的重要性, 号召组成工人阶级统一战线。 11 月, 毛泽东回湘组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 并任分部主任, 这是全国成立最早的省级分部之一。

在毛泽东的亲自组织和领导下, 湖南工人运动得到迅速发展, 先后建立了24 个工人俱乐部和工会, 会员达4 万余人。 1922 年11 月5 日, 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正式成立, 毛泽东任总干事, 湖南工人阶级实现了第一次大联合。 它与湖北省工团联合会, 成为当时党领导的全国“两大地方组合” 的工人团体, 也是中共湘区委公开领导全省工人运动的机构, 标志着全省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的统一。 在1923 年召开的中共三大的报告中, 陈独秀表扬湖南,“湖南几乎所有拥有三万人以上的工会都在我们控制之下”。 后来北伐军收复省城长沙时, 湖南省工团联合会在共产党领导下, 自动组织上千人的工人保安队维持市内秩序。 北伐军进入长沙后, 蒋介石对湖南赞不绝口, “将来革命成功, 湖南当推第一”。

(七) 领导水口山工人大罢工, 开创了中国工农联盟的先河

党的 “二大” 后, 工人运动不断高涨。 1921 年10 月, 毛泽东就明确提出, 到水口山矿去, 建党要与工人结合起来。 1922 年4 月, 毛泽东第一次来到水口山, 访问铅锌矿工人疾苦。 他的到来, 点燃了工人运动的火种。 9 月,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派遣有丰富斗争经验的蒋先云、 谢怀德等人前往水口山, 毛泽东指示他们: 要加强工人的团结, 工人团结得越紧,敌人越害怕。 12 月5 日, 水口山工人大罢工开始。 在水口山工人大罢工运动中, 毛泽东始终心系工人群众, 扎根在矿山群众之中, 亲自到水口山矿走家串户, 同工人拉家常, 调查工人的劳动强度, 在他的领导下, 工人和农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 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最终取得水口山工人运动的胜利。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邓中夏评价: “中国矿山虽多, 唯有全部组织的, 只有江西之安源及湖南之水口山二处, 而水口山铅锌矿罢工, 其雄壮不亚于安源。” 水口山工人运动彰显了刚刚登上政治舞台的工人阶级力量, 开创了中国工农联盟的先河, 为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经验。

(八) 率先创建中国共产党省级区委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 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

1922 年5 月, 毛泽东亲自创建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 (1925 年11 月改为中共湖南区执行委员会, 以下简称“湘区委”), 历时三年半, 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成立的省级区委, 它加强了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 也是毛泽东早期参加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历史丰碑。

1924 年8 月10 日, 在湘区委的领导下, 工、 农、 学、 商、 教等界联合起来, 湖南反帝国主义大联盟在长沙成立, 反帝运动大大提高了湖南人民的爱国主义觉悟, 显示了湖南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1925 年10 月底, 湘区委召开了扩大会议, 贯彻中央会议的精神, 并结合韶山等地农民运动的成绩和经验, 起草和通过了湘区委《关于农民运动决议案》, 肯定了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党“要领导中国革命至于成功”, 必须组织农民“从事经济的和政治的斗争”。 1925 年底, 为了打倒反动军阀赵恒惕, 湘区委在积极建立国共联合战线的同时, 采取了争取唐生智倒戈、 与其建立联合战线的策略。 1926 年3 月初, 湘区委先后派夏曦等去衡阳, 争取唐生智参加反吴(吴佩孚) 驱赵(赵恒惕) 联合战线, 使得赵恒惕于1926年3 月被迫提出辞职。 赵恒惕被赶走, 这是统一战线取得的重大战果, 是 “建党以来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萌芽后在湖南继续发展的生动实践”[6]。

(九) 参加中共三大, 为推动形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政策贡献智慧

1923 年6 月, 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重点讨论国共两党合作问题。 大会上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争论, 已不是共产党要不要加入国民党的问题, 而是全体党员加入还是部分党员加入的问题。 陈独秀等人提出, 既然共产国际已有指示, “我们就应该加入国民党”。 瞿秋白、 张太雷等发言赞成陈独秀的主张, 张国焘、 蔡和森等反对陈独秀的意见, 担心全体党员加入会丧失党的独立。 毛泽东既坚持了党的独立自主原则, 又坚决主张实行国共合作, 建立统一战线。 在大会发言中, 毛泽东论证了工人加入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同时指出, 湖南工人数量很少, 国民党员和共产党员更少, 可是漫山遍野都是农民, 因而任何革命, 农民问题都是最重要的, 应该把广大农民发动起来。 最终大会确定了与国民党合作,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拉开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序幕。 中共三大在党的统战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的关键性作用,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正式形成。

(十) 在全国较早帮助筹建国民党省级党部, 在湖南形成了团结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战线

1923年9 月, 毛泽东回湖南进行建立国民党在湘组织有关事宜, 这次回湘, 毛泽东直到12 月才离开。 他先后在长沙、 宁乡、 安源等地建立了国民党分部和湖南总支部。 1924 年3月, 国民党中央党部委任夏曦为湖南筹备员, 为了组建和发展全省的国民党组织, 中共湘区委成立了国民运动委员会, 由夏曦担任书记。 经过1 年多时间的艰辛开拓和政治活动, 至1925 年5 月, 湖南已有17 个县、 市建立国民党组织, 发展国民党员2 750 人。 5 月25 日至6月1 日, 国民党湖南临时省党部在长沙秘密举行第一次全省代表大会, 大会通过了扩大党组织、 发展农民运动、 拥护孙中山联俄政策等六项工作计划和《对时局宣言》, 选举产生了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第一届执、 监委员会, 选举李维汉等10 人为执行委员、 何叔衡等3 人为监察委员, 其中共产党员占77%。 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的建立, 标志着以共产党员为核心、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团结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战线在湖南形成。

(十一) 领导秋收起义, 这是我党领导下最早的工农兵大联合的武装起义

八七会议后, 中共中央决定毛泽东回湖南传达会议精神, 贯彻会议提出的党的统一战线方针, 领导秋收起义。 1927 年9 月9 日,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开始。 秋收起义部队军事力量的组成, 主要有三部分: 一部分是由共产党员卢德铭率领的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 一部分是由500 多名安源矿工组成的安源工人纠察队, 以及由我党掌握的安源矿井队改编而成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400 人; 还有一部分是集结在安源一带的农民军。 秋收起义已不是纯粹的工人起义, 也不是单纯的农民起义, 而是我党领导下最早的工农兵大联合的武装起义。 由此可以看出,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策略, 经历了由单纯地依靠工人阶级, 发展到工农联盟, 再到工农兵大联合这样一种轨迹。

(十二) 指导湖南和平解放, 彰显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伟大力量

内战爆发后, 毛泽东多次指示要用统一战线策略争取和平。 解放战争时期, 他在 《1946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 一文中提出“须从国民党军队内部去准备和组织起义”。 毛泽东十分关心湖南问题的和平解决。 1945 年9 月, 他在重庆与国民党和谈时就专程拜访程潜, 推心置腹地做程潜的工作, 希望他为湖南的民生事业作贡献。 中共湖南省工委在1949 年1 月成立策反(统战) 小组, 由地下党员、 湖南大学讲师余志宏任组长, 与程星龄、 方叔章等一起, 通过桃子湖家宴形式争取更多的程潜身边人。 1949 年6 月, 程星龄在香港拜会了与毛泽东常有来往的湘籍知名人士章士钊。 章士钊转达毛泽东的话说, “当时, 陈明仁是坐在他们的船上, 各划各的船, 都想划赢, 这是理所当然的, 我们会谅解, 只要他站过来就行了, 我们还要重用他”。 后来, 程星龄将这些话转达给陈明仁, 听到毛泽东的话陈明仁大为震动, 更坚定了他走和平道路的决心。

1949 年6 月, 根据省工委指示, 余志宏动员程潜、 陈明仁写 《备忘录》, 接受共产党和平解放8 项条件, 呈报党中央和毛泽东。 7 月4 日, 毛泽东复电程潜: “先生决心采取反蒋反桂及和平解决湖南问题之方针, 极为佩慰。” 对于程潜的难处, 毛泽东表示 “如遇桂系压迫,先生可权宜处置一切。 只要先生决心站在人民方面, 反美反蒋反桂, 先生权宜处置, 敝方均能谅解”。 8 月4 日, 长沙各大报纸发表了程潜、 陈明仁领衔的起义通电。 毛泽东于16 日复电程潜、 陈明仁暨全体起义将士, 对他们 “率三湘健儿, 脱离反动阵营, 参加人民革命,义声昭著, 全国欢迎, 南望湘云, 谨致祝贺”。 湖南和平解放彰显了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伟大力量。

湖南作为伟人故里, 对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孕育、 萌芽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土壤, 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走向成熟奠定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湖南革命思想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