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开展碳盘查的实践及思考
2024-01-17马若腾姚晓春曾宪伟中节能衡准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马若腾 姚晓春 曾宪伟 中节能衡准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1 背景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我国的一些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等法人主体自行聘请专业机构,开展碳盘查。通过碳盘查,摸清家底,量身定做“节能降碳”规划,挖掘节能潜力,并检验实施效果。同时,全球主要交易所都已出台了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强制信息披露指引,碳盘查结果是ESG 的组成部分。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银保监发〔2022〕15号)(以下通称《银保绿金指引》),要求银行保险机构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金融,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2 碳盘查的基本概念及工作要点
2.1 碳盘查的基本概念
“碳盘查”全称是“温室气体(GHG)盘查”,是指以政府、企业等为单位计算其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各环节直接或者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出自2006 年发布的ISO 14064 国际标准,现行版本为《组织层面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ISO 14064-1:2018)。该标准规定了温室气体资料和数据管理、汇报和验证模式,使用者可以通过标准化的方法,计算或验证排放量数值,确保1t 二氧化碳(等价)的测量方式在全球任何地方都一致。
我国碳盘查与碳核查有诸多不同。首先,碳盘查是任何法人主体均可通过合规的盘查机构开展盘查;碳核查的主体是碳市场中的重点排放单位。其次,依据标准也不相同。碳盘查对标可以是ISO 14064,也可以是已发布的其他标准、指南;碳核查则取决于各个碳市场的主管部门规定的指南或标准。最后,结果的用途不同。碳盘查的结果有多种用途,既可以是只关注于温室气体排放源和相关信息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也可以是一份完整的碳盘查报告,用于公开企业、设施或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情况;碳核查结果用于确认排放主体的年度排放量,是履约的依据。
根据ISO 14064 及ESG 指引等标准,第一步需要对排放边界内产生的7 种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进行识别。对于生产办公场所为公共建筑的银行,只涉及4 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氢氟碳化物(HFCS)和氧化亚氮(N2O);第二步需要划分范围一、范围二与范围三的排放,范围一包括直接排放的化石燃料燃烧、直接使用具有温室效应制冷剂的空调设备;范围二包括间接排放的使用净购入电力和热力等;范围三包括价值链上下游的碳排放,如垃圾处理、外包服务、员工通勤、员工差旅等产生的排放。碳排放的组成见图1。
图1 碳排放的组成
碳盘查是法人主体编制“节能降碳”规划的必要工作,通过研究制订实现自身运营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实现节能降碳的终极目标。通过碳盘查,法人主体可以建立碳排放基准线数据,并以此来确定具体的减排目标和措施。同时,通过多次的碳盘查,能够衡量各项节能减排活动的实施效果,并且建立相应的低碳数据库。
2.2 碳盘查的工作要点
(1)确定盘查边界
确组织与经营的边界,以此为依据进行后续的碳盘查工作。明确边界,即是要明确是否有租赁、外包、员工宿舍、家属区等情景,是否有单独计量,在碳盘查报告中应予以详细说明。
(2)鉴别排放源
确定组织内部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不同行业和企业的排放源差别很大,需要专业人士进行鉴别。主要的排放源分为四大类:固定燃烧排放、移动燃烧排放、制程排放以及逸散排放。
(3)碳排放的量化
必须划分清楚组织与运营边界,以及排放相关细节,再进一步量化碳排放量。在量化过程中,需明确数据的优先级,以实际消耗的能耗台账为优先数据源,以统计报表、财务数据为次优先数据源进行交叉核对。对于单一数据来源,要说明原因并在建议章节提出改进措施。
3 银行碳盘查的特点及应对措施
银行业的经营场所均为公共建筑,净购入电力排放占比高,能源使用类型较少。能源使用类型包括办公建筑用的电力、热力;自有食堂消耗的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柴油;办公车辆消耗柴油、汽油和电力;涉及自采暖的地区,消耗燃煤、天然气和电力。
银行的产值和人均产值在服务业中均位列前茅。银行的采暖、制冷、照明设备在选型上,均较为先进,表现为设备运行稳定且能源效率高,群控系统安装早。在设备运行与维护方面,自有产权建筑通常由银行的自有物业公司进行,较为规范,记录齐全。
银行的盘查工作流程见图2。
图2 碳盘查的流程
3.1 银行碳盘查的特点
(1)盘查主体多,涉及地域广
商业性银行在海外、国内均设有多级分支机构,此外,还包含保险、资产管理、投资等多类型分支机构。某商业银行的二至四级机构(不包含自助银行)数量众多。由此,产生了时差、热寒温带建筑特点和设备运行特点的差异、能耗限额和排放因子的差异。
(2)涉及部门多,数据体量大
一般情况下,资料收集涉及多个部门,包括后勤、风险控制(碳资产管理归于风控部门)、科技处(数据中心)、物业(设备管理、餐厅服务)、车队(移动源排放)等部门,同层次的分支机构少则5、6 个,多则几十个,需要在此项工作上投入足够的时间来保证较好的数据质量。盘查周期为一个自然年,信息披露时间一般在次年的4 月份,完成前期准备、启动会、资料收集、交叉核对、报告编制的全流程时间,数据统计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
(3)既有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等单元未得到分项计量
数据中心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对于银行来说,达到一定面积和设备功率的网络机房、灾备中心均可划分到数据中心。由于工作需要,银行较早地建设了数据中心,一般在二级分支机构均设有至少一个数据中心。由于建设较早,建设时并未考虑能耗比,即PUE 值。在现场盘查中发现,数据中心其监测指标往往并不包含PUE 值,甚至对于总用电量、IT 设备用电量并未进行计量或定期抄表。与之类似,一些租赁区域的消耗量并无分项计量,是按照能耗量的面积占比进行折算。
(4)不同场景下,对应的人数差异大
银行的单位面积在编人数较低,其人均指标普遍偏高。银行实际用能人数指标还包含物业服务、保洁、保安、实习生、进修、服务对象等,远远大于在编人数,而且在一个统计年份中变动较大,难以准确折算,对于人均指标的影响也较大。再如用餐人数,银行已经进行较长时间的统计,用以计算人均餐厨垃圾产生量。用餐人数与用能人数又不相同。若不准确统计在不同场景下的人数,则造成人均指标与实际情况的偏离,进而影响方案制定。
3.2 银行碳盘查的应对措施
(1)设计独有的数据报送平台
专业盘查机构为银行设计独有的数据报送平台,由银行的各级联络人完成资料上传。原因有三:一是从数据安全的角度考虑,涉及财务票据,资料包的发送需要建立安全的信道;二是从资料体量的角度考虑,交叉核对的证明材料为50~800 兆的压缩包文件,结合庞大的盘查数量,需要预留充分的存储空间,避免资料丢失或遗漏。三是从数据统计的角度考虑,二至四级分支机构在系统填报数据后,上一层级可以对数据进行审核和汇总,与盘查机构同步完成了报送进度的跟进和数据内部审核的工作。平台报送也可以在后台对不同地域的机构进行分类,套用当地的政策、指标限额以及排放因子,智能化地输出“一地一况”的排放结果。在建立了相应的方案库后,还可“一地一策”地提出初步的降碳方案。
(2)完善答疑手册、数据表格的设计
为了如期完成盘查工作,尽量减轻配合人员的负担并保证数据质量。需要较为全面地设计答疑手册,将专业的词汇化为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话语,解答系统使用、边界确定、数据统计等问题。对于数据汇总表,年度更新的时候可增可删,但减少既有表格的调整,尽量固定表格的整体风格和录入顺序。
(3)加强分项计量及统计
加强各个子系统的分项计量,例如,存在能耗转供的机构,不论是否是同系统内的单位,增加计量表。计量是统计基础,统计是管理手段。增加了计量器具之后,还需制定相应的统计制度,落实到岗到人,增加奖惩措施,对于能源消耗的管理才可落到实处。
(4)填报系统迭代优化
参与盘查工作的专业人员对接大量的联络人,在答疑、现场盘查、文件评审中积累了大量的反馈意见。为了实现系统的智能化,需要开发者根据使用反馈意见,对系统进行迭代。以解决各情景下人数不同的问题为例,对每一个纳入分析的人均指标,对应获取的人数可以在系统中展示准确定义,并给出确定的折算方法。初期每周进行迭代,在完成一次盘查后,目标银行的填报定制系统日臻完善,频次可拉长至两周一次更新。总之,在投入了人工进行迭代优化后,系统才会更加贴合目标银行的用能特点,使用起来才存在用户黏性。
4 思考
欧盟在温室气体控排政策上先行一步。《欧洲绿色新政》是欧盟委员会于2021 年3月19 日提出的一项新的十年战略。《新政》提出了一系列与碳盘查相关的政策措施,包括制定企业碳排放报告和核查制度,建立统一的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推进建筑、交通等行业的低碳发展等。此外,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以下通称“CBAM”机制),预计在2026 年开始实施。CBAM 将会对中国相关行业的出口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在过渡期,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
我国碳核查工作从2013 年启动试点工作,至今已经有了10 年之久。在各试点地区重排单位以及全国火力发电行业都积累了大量数据及经验。“3060”目标已提出3年,证监会正在指导沪深证券交易所研究起草指引,自愿开展的碳盘查工作的企业或组织越来越多。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下,中国的“碳”圈更多地关注到国内主体的碳核查、碳盘查、碳资产管理、双碳规划的领域中来。在《银保绿金指引》等政策指导下,将有越来越多的银行、保险机构开展碳盘查。随着开展碳盘查工作的银行越来越多,巨大的盘查体量、广泛详实的数据、优秀的专家团队可以支撑盘查工作的标准化建设,形成我国银行业碳盘查标准。未来,碳盘查必将在我国各行业大范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