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下基层”读懂“何以为民”
2024-01-17□王杉
□ 王 杉
黎 青/图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这一工作方法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与第二批主题教育“直面基层、贴近群众”的特点贴合紧密,成为解决基层群众复杂矛盾问题的重要抓手。基层党员干部要自觉将“四下基层”融入日常工作,以“向下”之姿,行“为民”之事,走好新时代为民服务“赶考路”。
声音向“下”传,创新理论下基层深入“民”心。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增强党的群众基础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要条件,贵在打通“最后一公里”。基层党员干部是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关键一环,既不能照本宣科、搞“大呼隆”,也不能一味地追求“高精尖”,生涩枯燥,让群众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既要先学先懂、活学活用,对接“天线”,吃透上情,做足给群众讲深讲透的“准备功课”,又要“因人施策”“对症开方”,结合农民、企业工人、离退休老干部等不同人群的政策需求、文化水平、理解能力等因素,通过理论宣讲、视频音频、故事展演等形式,把理论变得可读、可听、可演,为创新理论宣传注入“活水”,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送到千家万户。
眼睛向“下”看,调查研究下基层体察“民”情。基层是最贴近民生、最反映民意的地方。调查研究下基层,能够从千头万绪的民生事项中,掌握群众最鲜活的意见想法,把复杂情况摸清、把隐藏问题找准。要“身入基层”,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到矛盾集中、群众意见突出的地方把脉问诊,从田间地头、街谈巷议中掌握更多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第一手资料。要“心入基层”,不可走“钦差式”路线,不可搞“蜻蜓点水式”调研,更不能只“调”不“研”,要与群众同坐一个炕头、同坐一条板凳,用心感受群众冷暖,用情倾听群众急盼,真正叩开群众心门、迈进群众心坎,让群众放下包袱和顾虑,大胆讲真话、实话、心里话,找清找准问题的矛盾点和突破口,变“全是问题”为“都是办法”。
身子向“下”沉,信访接待下基层排解“民”忧。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1988 年12 月20 日,习近平同志带领地县领导在霞浦首次接待群众来访,主动敞开大门,“当面锣对面鼓”地为百姓解决现实问题,赢得群众掌声和拥护。群众声音是改进工作和作风的营养品。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健全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利用组织、民政、司法、乡贤和社会组织的力量,实行矛盾纠纷和问题一站式受理,倾听群众诉求,有信必复、有访必答,坚持矛盾不上交,实现矛盾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尽力把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
步子向“下”迈,现场办公下基层关注“民”生。“现场办公”要主动把问题解决在群众心坎上,把服务送到百姓手中。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徒步跋涉两个多小时来到下党乡,在鸾峰廊桥上现场办公,就地抓落实、办实事,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问题,打通了党群“连心桥”,让党心民心同频共振。“步子”迈下去、“架子”放下去,群众幸福感才能“升上来”。基层党员干部要用好“一线工作法”,主动走出“舒适区”,多到现场看,多听具体事,把办公地点搬到厂房车间、田间地头、百姓门口,变“小院落”为“大现场”,切实把对人民群众的关切融入百姓生活的一点一滴之中,为群众解决好医疗、住房、教育、务工等大事难事,把“愁心事”当成自己的“上心事”,变成群众的“暖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