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西南地区玉米优质丰产种植技术

2024-01-17河南省南阳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河南南阳473056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3期
关键词:需水量粉剂可湿性

●马 雁(河南省南阳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河南 南阳 473056)

豫西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工程河南粮食生产核心主产区,玉米作为该区域第一大秋粮作物、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40万公顷以上,总产量在220万吨以上,占秋粮总产量的80%以上。由于生产上存在品种多乱杂、农机农艺配套率低、种植管理粗放、肥料农药使用不科学等问题,造成玉米品质不优、投入产出比低,影响玉米单产和品质。因地制宜集成区域性、标准化、可持续主推技术模式,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是玉米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1 科学选种

依据当地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选择高产、抗逆性强、高抗病虫害的优质良种,豫西南地区经常栽培品种有“中科505”“沃玉3号”“华农658”“良玉99”等。注意检查品种审定及种子有无霉捂等情况,确保所选种子的适宜性、高抗性、丰产性,保障一播全苗、苗齐苗壮。

2 种子处理

2.1 晒种

选择晴转多云的天气,将种子平铺于晒床、木板、土地上,不要铺塑料薄膜或金属板上,避免烫伤种子。种子摊开,厚度为5~6 cm,连续翻晒4~6 d。

2.2 浸种

将玉米种子置于45℃的温水中,水面须没过种子20~30 cm,不时搅拌,以确保种子受热均匀。待水温降低至25~28℃时,维持水温,再浸泡8~10 h后捞出。

2.3 拌种

用4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干种子质量的2%拌种,或用30%三唑酮按种子质量的4%拌种,或采取50%辛硫磷乳油拌种,将药物和种子放在一起,均匀搅拌,对防治玉米黑粉病和玉米根腐病有很好的效果。

3 深耕整地

玉米属于高秆作物,发达的根系利于吸收水分、养分和固定植株。深耕可以打破犁底层,改变耕层土壤的团粒结构,创建上松下实的高产土体,调节土壤内部水、肥、气、热关系,增强土壤蓄水抗旱能力,促进根系发育。另外,深耕整地还可深埋土表杂草和病虫,减低病虫草害发生率。翻耕深度25~30 cm,结合深耕整地施足底肥,亩(约667 m2,下同)施2200~2250 kg商品有机肥、200~250 kg尿素。

4 合理密植

中早熟紧凑型杂交品种的种植密度宜控制在2500~3500株/亩,中早熟型杂交品种密度宜控制在3700~4500株/亩,中晚熟型杂交品种控制在5000~5500株/亩。

5 播种

选择合适的节气时令播种有利于提高玉米的出芽、成活率,在大田播种时,通常采取以下措施:依据种植地的环境及灌溉条件和方式,以及生态环境、气候,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在拌种晾晒后,选择晴转多云的天气、温度在10℃左右时进行播种;播种深度应保持在7~9 cm。尽量采用机械播种,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半机械化播种方式,以提高播种作业效率。

播后适当进行覆土遮盖,避免鸟类吃食出现缺苗、少苗、死苗及苗期生长不齐的现象。严重缺苗时可及时进行人工补苗。

6 科学追肥

6.1 需肥规律

玉米磷素营养临界期在3叶期,氮素临界期则比磷稍晚,一般在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时期。临界期对养分需求并不大,但要全面、比例适宜。玉米营养最大效率期在大喇叭口期,是养分吸收最快的时期,此时肥料施用量适宜,增产效果明显。

从出苗到拔节,吸收氮素(N)2.5%~5.59%、磷素(P2O5)1.12%~3.31%、钾素(K2O)3%~14.84%;从拔节到开花、吐丝,吸收氮素(N)51.15%~60.04%、磷素(P2O5)58.46%~63.81%、钾素(K2O)84.09%~97%;从开花到成熟,吸收氮素(N)34.01%~46.35%、磷素(P2O5)35.07%~38.23%、钾素(K2O)0%~1.07%。

6.2 追肥时期及方法

6.2.1 穗肥追施在玉米抽雄前10~15 d,即大喇叭口期,追施氮磷钾混(复)合肥15~20 kg/亩。肥料与玉米苗的距离5~7 cm,结合封根培土、浇水施入效果最好。

6.2.2 根外追肥当玉米雌花丝由红转暗时,可施用磷酸二氢钾250~500 g/亩,加水50 kg喷施,或用肥500~1000 g/亩,加水200 kg喷施。喷施2次,间隔10~15 d。

6.3 注意事项

6.3.1 平衡施肥玉米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并且不可互相代替,如果某种元素过少,其他元素相对过剩,就会产生浪费和污染。

6.3.2 按需施肥夏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有明显的规律,按照玉米的需肥规律供应肥料是绿色增产的基本要求,“一炮轰”的施肥方法不科学,应该予以淘汰。

6.3.3 化学肥料深施化肥(特别是氮肥)应开沟施入,覆土掩盖,以减少挥发,施入深度以7~10 cm为宜,与灌溉相结合可提高利用率,效果最好。

7 水分管理

7.1 需水规律

玉米的需水量随着植株生长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生育阶段,需水量差异较大。出苗至拔节期间需水量较少,约占全生育期总量的13%;拔节至抽雄期间需水量显著增多,占全生育期总量的32.6%;抽雄至乳熟期间需水量达到高峰,约占全生育期总量的35%;乳熟至成熟期间需水量又开始下降,占全生育期总量的19.4%。

7.2 灌溉时期

玉米灌溉时间主要根据天气、墒情、植株生长情况而定,关键是抓好苗期、拔节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4个关键阶段的水分管理。苗期,生长缓慢、地上部分较小,重点任务是促进根系发育、茎秆增粗,此时需水量较少,保持土层上部干燥疏松、下部湿润即可。拔节孕穗期,是玉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生长旺盛,水分需求量较大,尤其是抽雄前15 d左右,雄穗形成,雌穗加快分化小穗、小花,水分需求量更大。抽穗期,是需水量最多、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保障水分充足,可提高授粉结实率和叶片功能,利于增加稳粒数和千粒重。灌浆期间,及时灌溉可防止玉米早衰,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单产;灌浆以后,玉米生理活动减缓,需水量减少,占总需水量的5%~8%。

7.3 灌溉方法

7.3.1 细流沟灌操作简便,对土地要求不严,专用设备需要较少,较大田漫灌和畦灌省工、省水,每次灌水量以湿透耕层为宜。

7.3.2 软管灌用软管输水可减少渗漏损失,提高水的利用率。一端接在水泵口上,另一端延伸到玉米田远端,灌水时,挪动管道出水口,边灌边退。

7.3.3 喷灌在大喇叭口期以前使用,优点是省工、省水、高效,不破坏土壤结构,不需要修设地面渠道,但一次性投资较高。

7.3.4 滴灌对土地要求不严,劳动力投入少,节水效果好;可随水施肥,减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效;灌水效果好,能适时适量地为作物供水供肥。

8 病虫害防治

8.1 锈病

选用抗病品种;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侵染源;加强田间管理,适当早播,合理密植,中耕松土,适量浇水,雨后及时排渍降湿。在发病初期,喷洒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6000倍液,隔10 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8.2 黑粉病

选用抗病品种;彻底清除田间病株,翻地沤浸;在田间发病后及早割除菌瘿,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掉。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质量的0.2%~0.3%拌种;在玉米抽雄前,可喷施50%福美双500倍液,防治1~2次。

8.3 纹枯病

一方面要加强对抗病品种的选择推广和使用,另一方面要在播种前深翻、晾晒、细耕土壤,减少土壤表层菌核数量,减少虫卵数量,按要求及时间苗,根据科学实践合理密植,有条件的情况下,利用喷灌、滴灌新技术合理灌溉,同时,也要增施肥料,及时补充钾肥,增施磷肥,严格控制病原体的传播蔓延,及时切断传染源,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源的中间寄主。如果发现玉米种苗生长发育受阻,在发病初期,在玉米发病部位均匀喷施井冈霉素110~160 mL/亩,含量为5%,可有效防治玉米纹枯病。

8.4 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防治时要选择优质高产的抗病新品种,如 “垦玉90”“宏兴528”。适时早播,在保证施足基肥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氮、磷、钾肥的比例。在玉米抽穗期,选择晴天露水干后,用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每亩施用400~500 mL,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用背负式压杆喷雾器对玉米田地进行喷洒。每隔7 d喷洒1次,2~3次可有效控制大斑病的发生。

8.5 穗腐病

选用抗病品种;及时清除并销毁病残体;注意虫害防治。每10 kg种子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0 mL+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40 mL进行包衣或拌种;在玉米收获前15 d左右,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在雌穗花丝上喷雾防治。

9 总结

玉米是我国传统的大宗农作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玉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玉米种植中,只有不断加强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精细整地、肥水管理、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等关键技术的应用,才能为玉米优质高产奠定基础,推动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需水量粉剂可湿性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南京城市中心区生态需水量探析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猪缺锌性皮炎的诊治
10%嘧草醚可湿性粉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组合预测模型在区域需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帕满灌区供需水量平衡分析
大洋河生态需水量分析与评价
10%苄嘧磺隆·异丙草胺可湿性粉剂对水稻抛秧田杂草的防除作用
藏药甘露调血粉剂和调气粉剂对104 例高血压病人临床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