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功能 父母的责任
2024-01-17苏彦捷
苏彦捷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或者说为人父母,什么是特别重要的?发展心理学的很多研究会给出一些建议,比如:
在结婚准备期,要选择一个好配偶,这是将来成为好父母特别重要的基础。还要保证优生,让孩子有一个基本的能力基础。了解一些养育相关的知识,理解哪些角色特点、养育方式和做法对孩子可能会有长远的影响,为明智的养育决策打下基础。孕育和孩子出生后,最重要的是要形成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而随着从独生子女政策走向三胎时代,怎样让孩子做好和兄弟姐妹和谐共处的准备,处理好兄弟姐妹间的关系更受关注。同时,给孩子提供一个拥有丰富自己和资源的环境,接纳孩子,给他做出角色榜样,
对他一生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和诠释家庭教育,其实家庭教育不应该只是告诉家长怎么教育孩子,而更应该是在家庭中,让每一个个体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接下来,我想从两个方面和大家交流,第一,家庭教育的态度;第二,家庭教育的行动。
小孩子在半岁以后就会出现“陌生人恐惧”和“分离焦虑”,这个“陌生人恐惧”和“分离焦虑”就是孩子不清楚、不明白、不知道自己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境导致的。对于不熟悉的个体,他就会觉得“我不认识,所以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如果陌生人接近他,甚至把他抱起来时,他就会非常害怕,因为他不明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这就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第一个焦虑:分离焦虑,简言之是“不知”导致焦虑。我们理解一个客体不在眼前的时候,或者说看不见的时候它还在,这种能力叫作理解客体永存的能力。在一岁左右时,小孩子才开始发展出来这种能力。所以在半岁时,如果妈妈不在眼前,小孩就不清楚妈妈还在不在,会不会就消失了,他就会有分离焦虑。由于不明白、不清楚,就会出现恐惧和焦虑,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现象。
我们在养育和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不知道不清楚孩子发育发展的规律,就和上述的情境一样,自然就会产生焦虑。
知道得太多了,我们叫“过知”,也会导致焦虑。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家庭教育的培训和讲座层出不穷,许多家长听到了很多相关内容,它可能适合一些孩子,但未必适合所有的孩子,或者不一定适合自家的孩子,觉得自己都学了那么多了,怎么还解决不了孩子的教育问题?或者我知道该怎么做,可我就是做不到,这样也会引起焦虑。
为此我希望让大家了解,知道规律和原则,不一定保证能很好地遵循或者总能理智地做出行为。我们了解相关的知识以后可以在不同的环节帮助自己,做之前,知道怎么做比较好;做之中,尽可能及时止损;做之后,反思看看,如果前面没把握住,可以做点什么,尽可能地降低影响。
可能你们会听到一些国外的教育方法或者是教育手段,他们经常会跟小孩子谈论心理状态,谈论情绪,谈论愿望,谈论意图等,孩子就能很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或者自己的心理状态。
這样的说法会让家长非常想要去和孩子谈论心理状态。但是,我们的文化是不太谈论心理状态的,很多时候习惯讲行为、规则等。比如小孩子惹你生气了,我们通常会讲,“你要再这样的话,妈妈就不要你了”。它和西方的家长跟孩子说“如果你这样,妈妈会很难过,妈妈会很生气”,不是一个路径。
国外研究发现,我们要跟孩子说,“你这么做可能对我的心理状态会有影响”。在他慢慢长大的时候,他对心理状态的理解是会超过那些家长不怎么跟孩子讲自己心理状态的孩子。但是这个结果主要是在西方的文化中得出来的。
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家长跟孩子谈论行为的结果、行为的规则,以及知识,一样会促进孩子心理理解能力的发展。“我们都可以去促进心理理解的发展”,不是不能通过讲解心理状态去促进孩子心理理论的发展,或者叫心理理解能力的发展,而是在我们的文化下,我们习惯谈论行为、谈论规则,而不擅长讲心理状态。因为代际传递,通常是父母怎么讲,我们就很习惯地怎么去跟孩子讲。这样的教养方式和谈话方式,也一样会使得孩子的心理理解能力顺利地发展起来。
其实这两种方式或者两种途径各有利弊。在西方,从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到心理理解能力的发展,它是一个非常直接的路径。但是家长给孩子讲行为也好,规则也好,不能直接跟其心理状态相联系。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主动地去悟这样的道理:妈妈为什么不要我了?因为妈妈生气了。他在悟的过程中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在这种不同的文化比较当中,如果用西方的方式去讲解心理状态,那么孩子心理理解能力的发展会早一年左右。
但是接下来的发展,我们的孩子会很快追上西方的孩子,而且到长大成人,到大学生的时候,中国的大学生和美国的大学生在完成心理理解任务的时候,我们的大学生做得又快,反应时间也短,而且犯得错还少。所以我们要静待花开。如果知道了这个道理,你就会认识到用什么方式都可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要知道这种方式是不是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特点和要求。
不知道很多东西的时候会焦虑,知道太多,如果不可控,也会焦虑。所以,在不知道的时候怎么缓解焦虑?—— 去了解一些东西。在知道很多但又不可控的时候,怎么缓解焦虑?—— 要知道我们正在做的这件事是不是也能够起到同样的作用。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很多时候会讲究适度。就像读心能力。读心能力比较低的时候,会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难,小孩子会有一定的社会焦虑。
但是如果读心能力过强,太敏感,自我意识太强,也会产生焦虑。如何适度、适当地调控知道的东西,或者有过度现象的时候,我们懂得怎么样把它“拽”回来。如果读心能力过强,我们就要防止这种敏感过于影响自己。
研究表明,如果读心能力强,脸红的倾向低,社会焦虑就会低。这就是在“不知”和“过知”当中,找到一些调控的因素。这是关于态度的问题,我们有太多焦虑的时候,应该考虑怎样缓解焦虑,我们就可以做一些事情。要在不知的时候去了解相关的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规律,当然这种掌握规律不是说要百分百地去遵循,特别是没写清操作程序和技术性的做法,非要做成书本上说的那样就变成了一个过知导致的焦虑了,因为我们很难事事做得那么完美。
我教自己孩子的时候,也不是事事都能够做得那么理想那么完美。我做不到的时候,我就要意识到,我所做到的这件事可能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影响,我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如果是好的影响,应该怎么样去保持。如果是不好的影响,我应该怎么样去挽回那些不良的或者不利的结果。就在这种代际传递,或者说我很习惯做的一些事情和我去了解相关的规律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当然,在了解这个规律的时候,应该注重、了解发展的各个方面。家长非常关注学习,关注思维,关注认知,但其实个体发展是一个全方位的发展,它在不同层次上是彼此联系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脑的发育、生理的发展的话,就不可能有一个好的认知的发展。只有一个好的认知的發展,没有一个好的社会性支撑的作用,也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个体,或者说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应该是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来了解发展的规律。
掌握一些基本的规律,要知道有的时候小孩子的表现不是他笨,而是他那个年龄段的表现特点。
一年级刚入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是非常痛苦的,孩子也痛苦,家长也痛苦,要用一个月的时间掌握拼音对孩子来说真的挺难的,因为它没有什么规律,也没有什么道理,他也不太明白这个道理是什么。
有的孩子会通过画画把抽象的拼音记住,比如,学qiáng,就画一个城墙。他为什么是用这样的形象化的方式?是因为他在记住的过程当中,他很难去把声母韵母几个东西结合在一起,它太抽象。
这个年龄段特别适合的方法,就是要把它形象化,不能把它抽象的逻辑用一些道理串起来。
如果了解了这样的规律,我们就能够从容面对,能够缓解这种情绪的困扰。当然这种了解其实可以帮助我们去抓住一些敏感期,以免延误时机。
很多学习的能力,在社会性发展的敏感期,我们就应该去了解。比如说,我们讲不以考级为目的的外语学习就应该越早越好。因为小孩子的第一年叫世界公民,他所有的音都可以发出来。但是如果这一段时间接触不到其他的语言发音的话,可能就只保留下来我们母语中经常会用到的语音,其他的语言用到的可能就很难再发出来。了解了这样的敏感期,我们就不至于延误时机。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通常从三个方面去做研究,第一,是生理的;第二,认知的或者是智力的;第三,人格的和社会性的。
● 了解生理
首先来看生理的,生理是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个典型发展的脑,就很难发展出典型的认知能力和社会性的特点。
当然,在这生理中有很多的内容,
感知觉能力,它是怎么样发展?通常会讲耳聪目明,如果看不清楚,听不清楚,没有原材料和信息,何以达成逻辑的思考。如果你去关心认知能力的话,
你就不能不关心他的感知能力的发展。
我们要遵循脑科学的发展规律,了解早期发展的敏感期。出生之后脑迅速发育,前两年主要是突触的联系,如果有丰富的环境的话,突触联系就会多起来;如果环境贫乏,就会影响到突触联系的建立。
很多女性说生了孩子以后会变笨。我们说一孕傻三年,在发展的研究中发现不是我们傻,是因为神经发育的规律会与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相联系。在孕育生命的时候,会让大脑集中在更好地抚育后代这一关键工作上,所以保证社会性的发展及其功能的实现是最重要的。这就是脑的发育,一生可塑,成年的脑还在变化。
小孩子睡眠不够的影响很大,特别是要保证充足的深度睡眠。睡眠通常有四个时期,从浅睡眠一直到深睡眠,到深睡眠的时候,才能巩固学到的东西,且在深睡眠的时候才能清理脑中的垃圾,少得老年痴呆症,所以睡眠是很重要的。
● 了解认知
了解认知的发展规律。了解小孩子的思维在不同发展阶段可能的局限是什么,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们的表现。比如从学龄前一直到小学阶段,孩子们才逐步获得守恒概念。
认知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的情况,他的行为为什么是这样的。
● 了解社会性与人格
自我的发展、情绪的发展、道德的发展,都是在人格和社会性的发展过程当中的。当然在社会性的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知道每一个年龄段都会有重要的发展任务,这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它解决的好,可以顺利地走到下一个发展阶段,如果这个年龄段发展的任务没有很好地完成,就会使得下一个发展阶段变得复杂起来。
◆ 角色榜样
我们不断和孩子进行互动,不断地影响着家庭教育的结果。其实发展中的共同成长是更重要的事情。我们家长自己也都处于发展历程中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重要节点,我们也有自己的发展任务,做好自己,会给孩子树立一个模仿的对象。做孩子的榜样是很重要也很必要的。
小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模仿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机制,模仿慢慢就变成了他的习惯,内化以后就成为他自己的行为模式。小孩子为什么会崇拜偶像?他会觉得别人比他强,所以就很崇拜别人,这种崇拜非常重要,它有一个内在的动机:如果我像你那个样子就好了,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家長如果能够成为孩子的崇拜对象,成为偶像,那是更好不过的。其实他很小的时候,家长是他的崇拜对象。慢慢的,他长大后会觉得你好多东西还不如我。我们经常会说一到三年级的家长是最“嚣张”的,他会觉得你说的那些东西,你做的那些小孩的作业我都会。等到四年级我们就会低调一些了,因为那个时候可能很多东西都不明白了。所以重要的不是我们告诉他们怎么做,而是成为他的模板:请你像我这样做。比如,不想让孩子总刷手机,养成读书的习惯,那在和他一起的时候,就把手机放下,专注地读书。
怎样做一个权威型的父母?怎样用权威的教育方式?我们需要告诉他一些规则,需要给他讲道理,但要考虑孩子的需求,能够平等地对话,做孩子的榜样。
◆ 工作与家庭的平衡
全职妈妈真的很辛苦,学前的时候孩子非常黏妈妈,亲子之间的依恋关系很强。但是到了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一个很强烈的变化:小孩子对全职妈妈的评价非常低,而且全职妈妈遇到的问题在这个时候也特别突出。
如果在家里父母吵架的话,小孩子会偏向父亲,尽管父亲不怎么在作业上管他,在生活上关照他,但是他会觉得这个家是爸爸撑起来的。妈妈每天就知道打牌、购物,他不知道妈妈付出了多少。
这个时候的角色榜样是非常关键的,我们不能让他觉得这样的状态是一个常态。在孩子小的时候多付出一些精力,但我们也一定要有自己的事情做。不一定非得要做成一个职业的妇女,但是要有自己的追求。要知道我们可以读书,可以在某些方面成为专家,这样的话对孩子是一个非常好的角色榜样。
◆ 发展资源
我们在国际合作研究中,总结出8-16岁孩子的发展资源,可以从十个方面来描述。第一,自我效能,即对自己能力的认识、评价,也叫自我效能感;第二,自尊是对自己价值的情感体验,我是不是喜欢自己;第三,心理一致感是对自己的整体认识,自己是谁。生活的意义感和对环境的掌控感,对孩子来说特别重要;第四,乐观,很积极地去看待事物;第五,自我调节,能够控制自己一些冲动的行为;第六,能不能站在别人的视角去考虑问题。这六个方面是源于孩子自身的发展资源。还有四个方面,有两个是家庭的,就是父母的权威教养、父母的社会情感支持;还有两个方面是学校的,孩子在学校里感受到的同伴融入(同伴关系)和教育融入(喜欢学校的课程设置、氛围以及物理环境)。
从个体的发展资源来说,其实不只是孩子方面,更应该是每个人的。因为家长也要考虑这些个体资源是不是具有并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而我们家长自己的发展资源状况对我们去教育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在研究中,我们有时会既让孩子报告自己的发展资源,也让家长评价孩子的发展资源,了解他们的一致程度。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家长和孩子谈到的几乎没有关联,当时就让我们非常的担忧,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发展资源一点不了解的话,我们怎么知道在哪些方面需要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资源。
看看这四类家长:第一类和第二类,不管分数高低,亲子是比较一致的。就是孩子说我的发展资源是一个什么样的,爸爸妈妈说我这孩子的发展资源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第三类和第四类就比较有趣了,第三类的家长是自大型的,他们认为的孩子具有的发展资源都高于孩子自己认为所拥有的发展资源;第四类叫作自谦型,他们认为孩子具有的发展资源会低于孩子自己认为所拥有的发展资源。特别是关于父母提供的权威教养和提供的情绪情感支持这两个点比较有意思,是因为直接和家长有关系。如果不一致的话,无论怎么做都可能会适得其反。了解孩子的发展资源状况,在这过程中也可以了解自己的发展资源。
我们要知道一些规律和原则,该什么时候用在孩子身上,怎么样才是合适的,来缓解教养焦虑。在做的过程当中,去学习和掌握规律,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去掌握。而且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不应该只关注孩子,也要关注我们自己在教养过程中,焦虑是需要的,但是不要过度焦虑。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来缓解焦虑。在行动的过程中,做孩子的角色榜样,我们去为他们提供发展资源。
家庭教育真的不是单向的,也不是只对孩子的,是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得其所哉,各得其所、共进共赢,这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美国心理科学学会(APS)会士。现为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心理能力的演化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