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医话七则
——全国名中医王行宽从医经验撷菁
2024-01-17王行宽
王行宽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410007
光阴荏苒,回眸从医以来,不觉已届耄耋之岁,意欲小结本人从医之部分心得体会,命名为“杏林医话”。随灵感而笔录之,不拘长短,仅供各类业医者学习参考,未敢言经验,仅作抛砖之举。
1 “杂病治肝”之理论渊源:三生万物
《素问·三部九候》曰:“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 ”《道德经》又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何“三”能成天、成地、成人?“三”能生万物? 这与“三”在五行中的排列顺序、所主季节及其特征均密切相关。
《尚书·洪范》曰:“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医宗金鉴·运气要诀》曰:“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 ”故五行的排列顺序应为水、火、木、金、土。木序列为“三”,木应肝脏,亦应四季之春季。万物凋零的严冬,一旦立春,不久便出现一派生机勃勃、万物复生之态,故“三”生万物。内伤杂病经治疗后虽能有所恢复,但脏腑生发之气受损,恐非一般扶正祛邪之法所能济事,可选用柴胡、当归、白芍等养肝、疏肝之品,以激活、助长脏腑生发之气,此为笔者感悟而倡导“杂病治肝”之理论渊源之一。
2 倡导张仲景首创的“病-脉-证-治”诊治模式
医圣张仲景创立诊治疾病的“病-脉-证-治”模式,即辨病-辨脉-辨证-辨治模式,以下分别简述“病-脉-证-治”的意义。
2.1 辨病
病由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病之属性、疾病之归类等共同组成。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搜集病情资料,加以综合分析、确诊疾病,对于此病便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因此,张仲景非常重视疾病诊断的确定,如“太阳病脉证并治”等篇。 将疾病喻为一棵生病的大树,树由树根(病因)-树干(病机关键)-树枝(分证、分型等)组成。 作为临床医生,首先要把握病机关键这一至关重要环节。 病机犹如大树的树干,即使是参天大树,其树干一般只有一个(榕树除外),分枝(分证、分型)再多,亦由树干而派生,足以体现把握病机关键的重要性。
2.2 辨脉
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而实现。《难经·六十一难》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张仲景将“脉”列为“病-脉-证-治”诊治模式的第二位,列于“病”与“证”之间,其含义是:疾病的诊断、证候(型)的明确,除了依据其临床表现外,脉象是作为诊断的客观依据,类似西医学的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 王冰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言:“消息异同,求诸物理。 ”即明辨脏腑功能的异同,必须求助于客观的依据。 《质问本草》亦云:“能知物理,能晓医宗。 ”由此可知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脉诊,非独仲景也。
脉象意义有二:一是脉形的客观表现及其所主的病证,如浮脉表示外感表邪等;二是表明病机、病证之属性,如脉紧为寒证,脉缓为虚证,脉浮紧为表寒证,脉浮缓为表虚证等。 诊脉之时,切忌以脉浮数有力、脉浮数无力作为表实、表虚证的脉象,如发热患者,岂有心率不加速、脉象不数之理?数则为热,此为外感风热,或温病初期的脉象。学者若能细辨仲景的脉象,自然会悟彻,恕不一一列举。
2.3 辨证
病与证的关系,若皮之与毛,证附于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外感风寒的太阳病,有表寒证、表虚证之分,但不能笼统讲,表证均有表实证、表虚证之分。再言之,即使证相同而病不同,其具体治法亦强调同中有异。大多数疾病,因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故据脉、症尚可分为数个证型(证候),总的治则虽一致,然具体治法还是同中有异,如麻黄汤、桂枝汤均主治外感风寒,而又有表实、表虚之异!
2.4 辨治
治是指治则治法。 治则是指治疗原则、总体策略,如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实并治等;治法是指具体的治疗方法,如发散风寒、和解少阳、补肾益精、益气健脾等。一般而言,疾病诊断及证候(型)明确后,即可予以相应的治疗,如肺气虚证治之补益肺气,肝火旺证予以清泻肝火等。 即强调理、法、方、药的一致性。 但医道高明者,往往多不囿于此,或根据脏腑相生相克之理,或遵《难经·六十九难》中“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之训,而采用异乎常规之法论之,如肺气虚证不一定补肺气,可采用健脾益气法,虚则补其母,以培土生金;肝火旺证不一定清泻肝火,实则泻其子,可予清泄心火,子能令母虚;如治肝火旺之左金丸,用黄连清心火,心火清,火不克金,肺金健旺,又能克木,如此一箭双雕,故应强调“论治”,而非“施治”!
综上所述,故吾倡导推崇张仲景创立疾病的诊治模式:“病-脉-证-治”诊治模式,其为中医诊治疾病的最大特色!
3 论治胸痹心痛撷要
胸痹心痛之病名出自《杂病广要》,《金匮要略》中以“胸痹心痛气短”命名。其病属虚实夹杂,虚为心气营亏乏(心以气为用,心主血属营。《难经·十四难》中提出“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故提出心气营亏虚),实为痰瘀互结,心络经隧狭隘或闭塞,常并发心动悸、脉结代、心力衰竭等。其治则为间者并行(或为虚实兼治),可用补益气营、豁痰化瘀、宁心通络之治法。 方用归芍生脉散合柴胡陷胸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加减治之。
吾每临证治疗胸痹心痛之时,倡导心病治肝,虚则补其母,肝心并治。 《明医杂著·五脏论》曰:“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 ”可用柴胡、当归、白芍、香附、郁金等疏肝、柔肝之品。 临床针对兼夹病症,活用权变之法:合并风眩(高血压者)者,可用天麻、钩藤、白蒺藜、石决明、生牡蛎等平肝潜阳之品;合并消渴(糖尿病)者,可用天花粉、石斛、百合、生地黄、知母等清热养阴、生津润燥之品;合并脂浊(高脂血症)者,可用决明子、山楂、荷叶、泽泻等泻浊、升清、消导之品;合并心力衰竭、咳痰、胸闷、喘促者,可选用炒葶苈子、杏仁、茯苓、浙贝母、桑白皮等泻肺、清热、化痰之品;合并下肢浮肿较著者,可用茯苓、桂枝、泽泻、猪苓、白术、车前子等通阳、健脾、利水之品。
4 论治大肠胀撷要
久泻、久泄,然“泻、泄”总是症状,推荐以“大肠胀”命名,病名出自《灵枢·胀论第三十五》,其曰:“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大肠胀病虽在大肠,因于传道(传导)失司,然与肝、脾关系密切。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土实则敦阜:敦者,厚也;阜者,高也。 土虚则卑陷:卑者,低也;陷者,坑也。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临证指南医案·卷二》曰:“脾宜升则健。 ”脾主运化水湿,虚则水湿不化,“湿盛则濡泄”等,以上阐明大肠胀传道(传导)失司之因与脾虚气陷、清阳不升或兼湿邪内蕴相关。 脾与肝,若土与木,土虚则肝木相克,“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反之,亦应悟及见脾之病,知多为肝克,当先治肝。肝木失疏,不仅自身郁滞,犯及脾土,易致脾虚,亦可致脾气郁滞,故伴见腹胀痛、肠鸣、矢气、便溏而解而不爽,即“肠鸣而痛濯濯”是也。 以上提示治疗脾虚失健、大肠传导失司之疾,必须肝脾并治,即“抑木扶土”“木疏土而脾滞以行”(《医碥·五脏生克论说》)。
熟谙大肠胀的病机关键后,其治法自能了然于胸,主要以益气健脾、升举清阳、疏肝理气、疏风胜湿或清利湿热为主法,随症加减。 方药遣选随医者经验而定,不外乎痛泻要方、香砂六君子丸、参苓白术散。 脾阳虚者,合理中汤;寒湿重者,合藿香正气丸、藿朴夏苓汤、三仁汤;湿热重者,合葛根芩连汤等。
本人经验推崇以升阳益胃汤为主治之。 本方出自《脾胃论》,由黄芪、法半夏、人参、炙甘草、独活、防风、白芍、羌活、橘皮、茯苓、泽泻、柴胡、白术、黄连组成。方中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法半夏、陈皮益气健脾、行气和胃,为脾胃虚弱证的治本之举。 方中用羌活、独活、防风、柴胡之由有三:一为疏肝,“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上述药物性辛,故均有疏肝之效;二为羌活、独活、防风均为风类药,风能胜湿,与脾虚生湿病机吻合;三为上述药物均具升举之效,风性上扬,有遂脾气宜升则健之性。白芍有养肝阴血之效,肝体阴用阳,养其肝阴则其用自平,与柴胡并用,补疏兼施,有平和肝自身阴阳之寓意,且与甘草相伍,酸甘化阴,缓急止痛。 “治湿不利小便, 非其治也”(《医学正传·卷之六·黄疸》),故方选泽泻、茯苓相伍以淡渗水湿,尤其称道处为选用泽泻,此药有治水神禹之功,泽者,润泽利尿之意,补其不足之水;泻者,利其多余之水湿,利水而不伤阴,寓西医排钠保钾利尿之意。 黄连则治脾气郁滞化热兼湿热之邪,亦可配用炮姜,苦辛寒温并用,“脾为坤土得温始健”。 切记临证尚须随证权变,切不可胶柱鼓瑟!
5 论治不寐撷要
不寐为临床常见病症(包括失眠症、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症以失眠为主要痛楚者)。 各家见识、治法有同有异,各有千秋。 然一般多从心治,心主神,为神之主宰,神明出焉。 分虚实论治:虚为气阴或气血亏虚,心神失养;实多由痰热内扰,心神受扰。 或虚或实,最终均导致神不安舍或神不入舍而成不寐。亦有从肝肾亏虚、心肾不交论治者,临床亦属常见。
临证近六十载,吾于不寐辨治体会颇多,在吸取前人学术及治验的基础上,提出“人身神之三维体系”,详述如下:心虽主神,为神之主宰,然神又非尽归心之独主,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所云:“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而神、魄、魂、意、志均属神之范畴,各有其内涵及分工侧重而已。 其中与睡眠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当以心、肺、肝(胆)为主。 心藏神,为神之主宰;肺藏魄,魄神主醒,主寤;肝胆相照,肝主升,胆主降,为人身重要的气机升降之轴,肝藏魂,魂神主睡,主寐。 如此心、肺、肝(胆),神、魄、魂共同构筑人身神之三维体系。 若此三者和衷共济,相互协调,则自能寤寐正常。 若难以入眠,寐亦梦扰易醒,不易复眠,心烦易躁者,则系肝不藏魂,魂难以入舍或不安舍之象。 治疗时须心、肺、肝,神、魄、魂兼顾。 临床恒以气阴两虚,心肺失养兼夹肝胆失疏,痰热内扰,神魂难以入舍为常见。 又有年老体弱、久病体虚,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气阴两虚、肝肾亏虚、心肾不交致心神失养之分,兹分述之。
5.1 气阴两虚、心肺失养、肝胆失疏、痰热内扰证
心主血藏神,又主血脉;肺主气藏魄神,司治节,朝百脉,故心、肺病变气阴两虚,则患者主诉繁多,全身上下、内外无一舒适之处,正如仲景在《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中所讲述的“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 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 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 肝胆失疏则易气滞化热,热则灼津炼液成痰,如此则痰热内生,扰乱神魂。症见心烦,焦虑或时而抑郁不乐,难以入眠,寐亦梦扰纷纭或脑中浮想联翩,难以静谧等。 治宜益气阴,养心肺;疏肝胆,清痰热,安定神魂。 方选生脉散、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柴芩温胆汤、酸枣仁汤加减。 药用西洋参、天冬、麦冬、五味子、百合、干地黄(便溏者易熟地黄)、知母(便溏者不用)、柴胡、黄芩、枳实、竹茹、炙远志、茯神、炒酸枣仁、合欢皮、龙齿、煅牡蛎等随症加减,临床用之屡屡见效。
5.2 气血亏虚、心神失养证
症见面色萎黄无华,神疲肢软,心悸、气短,纳食不馨,大便易溏,舌淡红,脉细弱等。 治宜补益气血、养心安神。方选归脾汤加减。药用白参、黄芪、当归、白术、白芍、茯神、炙远志、桂圆肉、炒酸枣仁、阿胶、砂仁、龙骨、煅牡蛎、生姜、大枣、炙甘草等。
5.3 气阴两虚、心神失养证
症见神疲乏力,心忡,气短,五心烦热,夜难以入眠,或梦扰易醒,盗汗,口渴,咽干,大便偏干结,舌偏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等。 治宜益气滋阴、养心安神。方选天王补心丹加减。药用白参(或西洋参)、天冬、麦冬、五味子、茯神、柏子仁、炒酸枣仁、炙远志、丹参、当归、熟地黄、龙骨、煅牡蛎、炙甘草等。
5.4 肾精气亏虚、心肾不交证
症见头晕,目眩,耳鸣,或耳听欠聪,记忆减退,心忡气短,难以入眠,或梦扰易醒,神疲乏力,夜尿频多,大便或干或溏,舌淡红,脉尺部沉细,关上细数等。治宜补肾益精、养心安神、交通心肾。方选参芪地黄丸、参麦地黄丸为基础方,加养心安神药。 药用白参(阳虚者用红参)、黄芪、当归、白芍、天冬、麦冬、五味子、淫羊藿、山茱萸、山药、茯神、酸枣仁、炙远志、首乌藤、益智仁、枸杞子、菟丝子等。若论交通心肾之药,个人推崇用莲子心。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上焦篇》中的“莲心甘苦咸,倒生根,由心走肾,能使心火下通于肾,又回环上升,能使肾水上潮于心”,起交通心肾之功效,终而使未济而成既济之态,故用之每每见效。个人以往也常用交泰丸治心肾不交,但年老或久病体弱者,味口娇嫩,不是嫌肉桂药性之温燥,就是畏黄连之苦寒,故选莲子心取代之。
6 论治肺结节撷要
查阅中医书籍,未见相应肺结节之病名,似与《杂病源流犀烛》所介绍之“肺中积块”相同。《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曰:“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宣通,为痰为食为血,皆得与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而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故建议以此命名。本病多因长期直接或间接吸入烟毒,或污秽不洁之气,熏灼肺津,炼液成痰,痰热夹毒内蕴于肺,致使肺络瘀阻而成积块。其病变关键为痰热瘀毒互结。若久蕴不愈,有积块肿胀恶变为肺癌之可能。肺为娇脏,以气阴为用,痰热久蕴,势必耗损肺之气阴。其临床症状表现不一:或无任何不适;或有轻微咳嗽、咯痰、胸闷胸痛;若伴有久咳、肺胀、肺热病者,则咳嗽、咯痰、胸闷痛,动则气短、气喘等症状均较著。
本病之治则宜虚实兼顾。 治法为益气养阴、清热豁痰、化瘀消结,佐以泄毒。 虽云“结者散之”,建议改用“结者化之”“结者消之”,避免病症万一恶变为癌且有转移之征时,因据其“散之”而引发医疗纠纷。 方剂可选用三拗汤、泻白散、千金苇茎汤、蒌贝二陈汤等加减。 药用南沙参、北沙参、百合、忍冬藤、炙麻黄、杏仁、桑白皮、黄芩、浙贝母、瓜蒌皮、天竺黄、桃仁、莪术、茯苓、重楼、山慈菇、冬瓜仁、薏苡仁、甘草等。 若咯痰清稀者,示寒痰较著,可加陈皮、法半夏,去天竺黄;若胸闷喘促者,可加炒葶苈子、紫苏子等泻肺、降气定喘之品;若兼有久咳肺胀,肺肾两虚,肺不主气,肾不纳气者及年老体弱者,则去南沙参、北沙参,加白参、紫河车、天冬、麦冬、五味子、紫苏子与沉香并用,以补益肺肾之气阴,翼其起主气、纳气之功。化瘀、消结、泄毒则借重桃仁、莪术、重楼、山慈菇之力。 倡导用莪术,此药确有较强活血化瘀之功效,又因为“术”,故尚有健脾燥湿、杜绝生痰之源的作用,不必误认为莪术活血化瘀力峻而畏惧用之。
7 论治瘿瘤撷要
瘿瘤,属中医学“瘿病”范畴之一种。 瘿病,缨脉为病。 “缨脉”之名见之于《素问·通评虚实论篇》中“刺手太阴旁三痏与缨脉各二”。王冰注:“缨脉,亦足阳明脉也,近缨之脉,故曰缨脉。缨,谓冠带也。”缨脉位于结缨两旁,结缨即喉结也。 “缨”系帽的带子。《说文·系部》曰:“缨,冠系也。 ”缨脉为颈两侧帽带结系部位的动脉,属足阳明经。 缨脉虽属足阳明经,然其位亦近于足厥阴肝经循行径路,且足阳明胃经脉络畅通与否,与肝主疏泄、藏血,“血道由肝”密切相关,故诊治瘿瘤绝无舍治肝木之理。其病因多因长期情志不遂,郁怒失于控制,肝木疏泄失司,导致缨脉内气血逆调,气滞则血瘀,瘀阻则津液留阻为痰,如此则气滞血瘀痰凝互结为瘿瘤,若久蕴有酿毒恶变为瘿癌之可能。 治法多用疏肝解郁、豁痰化瘀、软坚消结。可选逍遥散、消瘰丸、桃红四物汤加减。药如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熟地黄、川芎、桃仁、莪术、丹参、生牡蛎、浙贝母、玄参、皂角刺、合欢皮、玫瑰花、法半夏、甘草等。若合并瘿气(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可加昆布、海藻(去甘草);若兼肝热、肝火证者,可加牡丹皮、炒栀子、赤芍、黄芩、夏枯草等;若结节较大,分类级别高者,可加山慈菇、重楼、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化消结节之品。 本病应重视情志调养,务必怡情悦怀,豁达心胸,“难得糊涂”,牢记“人生哪能多满意,事事只求半称心”之告诫。
8 结语
吾步入中医之门至今,将六十余年的学术思想初步总结为“杂病治肝、多脏调燮、微观辨证、疏通督脉”,临证多结合张仲景“病-脉-证-治”诊治模式,于临床诊治疾病多有效验。 撰此文力求为读者于临床诊治、中医药学习及科研研究工作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