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国影视作品“出海”策略研究
2024-01-17王平阳
王平阳
(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影视作品是讲述中国故事、传播文化理念的重要载体,是塑造国家形象、展现文化软实力以及增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手段。全球化发展与国际传播的数字化转型为中国影视作品“出海”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诸多挑战。与跨文化传播不同,转文化传播更柔和、无侵略性,其内涵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推动各文明平等交流互鉴[1]。转文化传播是“增进跨区域、跨体系、跨主体交往的可行路径”[2]。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影视作品如何利用文化共生、文化互构、文化转型等“转文化传播”策略,达到更好的国际传播效果,值得进一步探究。
一、文化共生:影视作品“走出去”的底层助力
对中国影视作品进行包装和加工,是中华文化与影视“出海”目标国文化实现共生的基础。在影视作品呈现方面,应采用“洋为中用”的叙事策略,进一步贴合海外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通过积极符号塑造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酌情融入“他者”身份和视角,避免对抗性解读。
(一)“洋为中用”:影视作品“出海”之螺旋桨
“洋为中用”的叙事策略之于影视作品“出海”,犹如螺旋桨之于船,能有效推进影视作品“走出去”的进程。“头绪杂、节奏快、层次多、信息量大得趋于饱和,是西方当代电影普遍存在的特征”[3],故事性与戏剧冲突性已成为海外受众的审美心理定式。中国影视作品要了解海外受众需求,采用海外受众喜爱的叙事策略,才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因此,应充分挖掘受众偏好,把握受众心理需求,恰当安排叙事时间,精准控制影视叙事步骤,采用良好的叙事策略,满足受众的观影心理。此外,好莱坞动作电影也为中国影视作品“出海”提供了叙事示范,即可以将紧张刺激的打斗场面和快节奏叙事作为核心表达元素,综合应用戏剧性元素,并结合视听奇观,精准把握受众的心跳与脉搏,让受众在文化产品消费过程中产生情感偏好。
(二)积极符号:影视作品“出海”之船帆
积极文化符号之于影视作品“出海”,犹如帆之于船,能有效调整角度,助力影视作品“出海”。中国影视作品应全方位塑造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等积极正面的国际形象,为中华文化与影视“出海”目标国文化共生提供基础。海外受众对表征中华文化符号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中国影视作品在讲述中国故事时,应着重呈现多元化的积极文化符号。在符号表征层面,中国影视作品要与时俱进,积极融入现代化元素,让海外受众了解中国的发展速度和先进文化,让“时尚”“友好”等文化符号成为中国新的象征。比如,电影《流浪地球》在视听符号上以高水准的特效制作和震撼的视听奇观,让海外受众对中国科幻电影和中国技术的发展刮目相看;在内容寓意上,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内涵,不仅有利于促进文化共生,还为塑造中国新形象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融入“他者”:影视作品“出海”之东风
融入“他者”,有助于中华文化与影视“出海”目标国文化快速实现共生。融入“他者”视角、身份与形象,是助力中国影视作品走出国门的东风。第一,影视作品创作融入“他者”视角,容易被海外受众接受。可以从国际友人体验中国本土文化的视角,展现中国新面貌,比如,纪录片《做客中国——遇见美好生活》以外籍人在中国的亲身体验,解读我国精准扶贫的成果,有效避免了对抗性解读。第二,“他者”身份参与拍摄,能够增强影视作品的传播效果。可以在主创人员中选择外国人,借助他国影视技术与影视呈现特点达到快速传播的目的,比如,抗疫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由日本导演竹内亮执导拍摄,以客观的镜头记录了10个普通家庭的现状,呈现了武汉当时的真实状态,消除了人们对武汉的隔阂,并不断在国际网站播出,使海外受众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第三,影视人物塑造融入“他者”形象,有助于影视作品的在地化建设。在塑造影视人物时,可以基于影视“出海”目标国受众的心理需求,融入“他者”形象,从而拉近与海外受众之间的距离。比如,“妈祖”作为中国海洋文化的杰出符号,其海神形象融入了东南亚等地受众的理想形象元素,深受当地居民欢迎。
二、文化互构:影视作品“走进去”的根本保证
共通情感、人文精神和文化互鉴,是中华文化与影视“出海”目标国文化实现互构的深层基础。影视作品“出海”的内核层面应以共通情感连接不同文化主体;应在不同文化体系中寻求最大公约数,达成文化共识;还应在交流互鉴的基础上形成文化的升级迭代,助力影视作品“走进去”。
(一)共通情感:“走进去”的精神桥梁
共通情感是连接不同文化主体的桥梁,是引发海外受众共鸣的基础。情感认同是使海外受众产生认同的有效方式,情感同频共振是中华影视文化在海外实现有效传播的捷径。中国影视作品应以共通情感为切入点进行国际传播,突破武术、熊猫等浅层次文化符号,潜移默化地向海外输出深层次的中华文化。比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呈现了我国的饮食文化,还传递出家庭层面温馨相处、社会层面真诚相待以及关怀小人物命运等人文精神,使海外受众产生了情感共鸣。片中饮食等浅层次文化符号的输出,满足了海外受众对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好奇;情感的共鸣让海外受众进一步了解到中国“真诚”“和睦”等深层次文化。
(二)文化最大公约数:“走进去”的通行证
文化最大公约数是中国影视“走进”海外市场的通行证。以自由、平等、团结为代表的全球通用价值观,是打通不同文化屏障的利刃。基于地缘及文化背景因素,我国影视作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汉文化圈或亚洲国家,欧洲、非洲占比较少。寻找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是成功实现影视作品转文化传播的关键。因此,中国影视作品在凸显中华文化独特性时也要强调不同文化的共性,在影视表达中寻求符合文化最大公约数的主题内容,传递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文精神。比如,在北美市场排名第二的外语片《一代宗师》以中国独有的武侠禅宗美学、诗意美感,传递出中国谦虚做事、大道至简等文化内涵,在凸显中国忠、孝、义价值观的同时,也融入了不畏牺牲、勇于担当等北美受众认可的价值观,实现了中华文化与当地文化的互构。
(三)交流互鉴:“走进去”的中流砥柱
中华文化与影视“出海”目标国文化交流互鉴,是中国影视作品实现在地化建设的中流砥柱。影视作品“走进去”应以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叙事核心,让不同文化在平等对话与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多向度的交流互鉴,从而使影视作品实现有效传播,使不同文化主体通过跨文化沟通,形成从“近—经验”到“远—经验”的理解和体验[4],进而产生文化的自我超越与升级迭代。比如,中国和老挝在共同文化圈的熏染与多年历史渊源的默契下,达成了中老影视的深度互融[5],促进了文化交流。
三、文化转型:影视作品“走更远”的动力之源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更新,中国影视作品“出海”的转型之路势在必行。多元化产业文化、差异化传播与数字化“出海”,是中国影视作品“走更远”的动力之源。
(一)产业文化:从单一转向多元
影视产业文化转型主要表现在生产方式和营销手段两个方面。第一,生产方式多元化有助于影视作品创作打破单一文化圈,顺利进入多元文化圈。首先,影视作品创作要从导演中心制转变为制片人中心制,让商业理性制约艺术感性。《推手》之所以能在美国大获成功,导演李安在回忆录中提到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得益于制片人特德的良好职业规范。其次,尝试中外合拍等国际合作方式,让来自多元文化群体的主创团队跨越不同文化的障碍,创作出各文化团体都满意的作品。第二,注重市场营销与影视后期开发。在海外市场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利用长尾效应充分开发衍生品,可扩大影视作品的影响力,使中国影视“出海”产业价值链实现增值。
(二)受众文化:注重柔性、差异化传播
中国影视作品“出海”要注重柔性叙事并进行差异化传播,即关注受众需求,畅通信息反馈渠道,针对不同国家进行差异化供给和传播,并及时、有效地进行反馈。第一,针对不同文化主体,在调研受众文化的基础上,采取“差异化供给”影视产品的方式,提升转文化传播的效果[6]。第二,依据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进行分众传播与“定制化”营销,根据影视进口国消费者的文化和需求制定“一国一策”的传播方案,使影视作品“出海”如虎添翼。比如,电视剧《琅琊榜》的“出海”传播,依据作品所涉及的内容、服装、化妆、道具等优势,结合国别文化和受众特点,选择了匹配度较高的韩国作为出口国之一,并针对韩国受众的审美特点,突出该剧的精细制作,IP化的内容创作以及华美的视听盛宴,最终吸引了大批韩国粉丝,形成了“琅琊榜热效应”。
(三)数字化“出海”:技术赋能构建全面传播网络
数字化“出海”有助于影视作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转文化传播。影视文化产品由官方媒体或自媒体通过国际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全方位地辐射海外受众,影响力实现了“扩群”;影视客户端也利用大数据和算法技术实现了精准化推荐。但是,目前海外网络平台(如流媒体Netflix)能搜索到的中国影片仍然凤毛麟角,已有的中国影视作品在海外的辐射面也较窄。由此可见,中国影视作品“出海”应积极拓宽海外网络发行渠道,增强融媒体矩阵的传播效应;同时,要在“一带一路”政策扶持下,积极参与影视“出海”目标国的网络建设,提高网络的在场率和触达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搭建电影观影巨幕,有效提升中国影视作品的“出海”进程。比如,2020年,我国“云?游中国”项目组借助网络和海外社交媒体,开展了旅游图片暨视频展播活动、中国抗疫主题短片、太极网课以及线上汉语教学等活动,不仅让海外受众领略到了中国的自然风光,还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四、结 语
与跨文化传播不同,转文化传播注重文化多样性,强调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文明交流互鉴,具有更柔和的传播力量。在影视传播过程中,使用文化共生、文化互构、文化转型等转文化传播策略,有助于构建中国的良好形象,团结不同区域、不同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