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旅游学基础课程改革实践*
2024-01-16徐喆
徐 喆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99)
旅游学基础是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州职院)智慧景区开发与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秉承湖州职院“崇德尚能”校训,坚持践行“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育人观,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该课程有利于学生养成旅游学科的系统思维,树立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旅游职业服务意识;能够帮助学生运用所学旅游学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旅游实践问题;能够为学生深入学习其他专业理论课与技能课做好铺垫,将来从事旅游职业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高校是育人的主阵地。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都要求高校必须把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作为立足点[1]14。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立德树人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要求“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2]5。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的10大重点任务之一,也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旅游学基础应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形成德育与智育协同发展新格局,为进一步深化实施高职院校旅游大类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加快培养新时代文旅人才提供参考[3]31。
一、旅游学基础课程思政改革的现实意义
(一)展现课程思政改革的引领作用,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
作为高职旅游大类专业群的核心课程,旅游学基础应主动承担时代赋予的课程思政改革重任,认真落实立德树人进课堂的要求,将“育人先育德”理念融入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创新与教学案例选择等各个方面,注重发挥课堂教学的思政教育功能;同时,还应聚焦课程特色与优势,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道德品质和理想信念培育有机结合起来,开展课程思政的目标体系建设、教学设计创新、教学资源案例开发和学习方法改进等各方面的研究,并深入挖掘与发挥课程本身所拥有的育人元素、育人优势与育人功能,为地方培养和输送德才兼备的旅游专业高技术技能人才。
(二)响应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要求,强化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主要依靠思政类课程。课程思政则打破了高校思政教育的藩篱,提倡所有的课程都要担负起思政教育任务。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将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如价值理念、精神追求和道德观念等)挖掘出来,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融入课程教学,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多元统一。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方向、不同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各异,对学生产生的价值引领也会有所不同。旅游学基础作为旅游大类专业群的核心课程,具有明显的思想引领性、道德提升性和政治导向性。强化该课程的育人功能,充分挖掘其固有的思政元素,找准育人切入点,以课程思政改革引领教学改革实践全过程,可以有效提升旅游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水平。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2016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4]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提出:“……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5]由此可见,德育成效已成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标尺。所以,高职旅游人才培养唯有深入贯彻课程思政理念,扎实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才能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湖州职院旅游学基础课程应顺势而为,主动发挥涵养学生思想品德、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学生职业精神追求等思政育人功能。
二、旅游学基础课程思政改革的现状
(一)课程思政育人功能有待挖掘
作为高职院校旅游大类专业群的核心课程,旅游学基础是学生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了解旅游行业的入门课程。教师一般都按部就班地根据课程知识体系进行授课,为学生深入了解旅游行业、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但是,该课程的教学长期存在重理论、轻德育,重考试结果、轻育人过程等现象。教师对课程思政改革的认识不足,对课程所蕴含的育人功能重视不够,未将课程教学与育人工作结合起来,没有充分提炼课程内容中的育人元素,使得课程的精神导向与价值塑造等育人功能被弱化,课程应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课程潜在的育人功能有待进一步深挖。
(二)课程思政建设深度有待拓展
目前,湖州职院旅游学基础已经在课程思政改革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有益的实践探索,其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微课、课堂典型案例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课程思政的相关要求。课程思政改革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该课程的教学团队对课程思政改革仍存在认识不够深入、思考不够深刻等问题,对思政教育如何有效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还需做进一步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摸索。课程思政的整体架构与改革,也需要从专业与课程、课上与课下、理论与实践等各个方面进行逐步的探索与研究。由于旅游学基础课程思政元素的梳理、价值目标的构建、德育功能的发挥,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过程,因此,其课程思政改革的广度与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
(三)课程思政体系结构有待完善
课程思政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新生事物。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理念,它促使课程建设从教学改革向教育改革转变,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价值观方面的影响。因此,旅游学基础课程思政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探索中逐步推进。教师不仅需要紧紧把握专业培养方向和课程自身特点,根据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成长规律,深思熟虑地做好顶层设计;还要从课程思政的价值提炼、资源挖掘和教学方法设计等各方面进行系统的筹划,开展全面的改革,使课程思政能顺应“大思政”格局,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
三、旅游学基础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
(一)围绕课程本源,重塑思政价值目标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6]58。湖州职院旅游学基础教学团队(以下简称团队)积极谋划课程思政价值目标,秉承“课程提升、专业建设、学科发展”相协同的理念,强化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团队立足新时代思政教育理念,根据学科特色、专业优势与课程本源,以课程知识与能力教育相互融通为目标,依据课程的性质、特点、内容和专业培养目标,理顺教材结构体系和章节内容,有效识别相关思政育人元素,重点围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观”“新时代产业发展观”“爱岗奉献职业价值观”这4个方面,构建课程思政价值目标体系(参见表1),确立了课程思政价值引领的主导方向,强化了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彰显了课程思政价值主流与特色,使该课程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立足教学内容,找准课程思政融入点
课程思政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更好发挥每门课的育人功效[7]47。旅游学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旅游学基础理论、旅游活动三要素与旅游外部性问题等教学内容。该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只有立足实际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从课程观、专业观、学科观的视角,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找准课程思政融入点,才能做实、做深、做透。(1)在旅游资源的分类、开发与保护,以及文明旅游等教学内容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固树立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2)在人文旅游资源、旅游审美、旅游与文化融合等教学内容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在推动旅游文化发展中引导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在旅游起源与发展、旅游组织与行业管理、旅游产业发展趋势、旅游新业态等教学内容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教育,使学生树立旅游能够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赋能共同富裕的新时代产业发展观。(4)在旅游从业岗位的相关证书要求、人员素质要求等教学内容中融入爱岗奉献职业精神教育,以提升学生技能报国的责任心,培养他们“爱业、乐业、敬业、守业”的职业价值观。
(三)根植本土资源,推动课程思政深耕现实土壤
团队围绕旅游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材特点,深挖符合课程思政与教学要求的本土思政教学资源,活化课程思政内容,以体现思政教育的生活性、生动性、真实性与鲜明的时代性。该课程主要结合浙江省以及湖州市的文旅产业发展、文旅资源保护和利用、全域旅游建设、文旅企业质量管理与品牌培育、文旅产业对外贸易和宣传推广、乡村旅游发展与建设、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旅游重大营销活动等工作的实际情况,建成包含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乡村旅游、度假休闲产业、文旅融合赋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例如,在深挖符合课程内容的湖州本土思政教学资源过程中,团队主要选取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过程、湖州这个“乡村旅游第一市”的发展历程、“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城市品牌赋能地方发展的成效、共同富裕道路上先行示范之湖州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等内容,活化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体现课程思政“贴近生活”“深耕现实土壤”的特点,凸显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和亮点(参见表2)。
表2 旅游学基础课程思政本土教学资源案例列表
(四)契合教材内容,优选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旅游学基础虽然是基础理论课,但课程中的许多内容都与旅游行业的现实问题息息相关[8]131。因此,课程应改变以往单一讲授式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融于学科知识教学之中,以实现价值引领的思政教育目标[9]134。旅游学基础的课程思政改革,应关注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整体构建,将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与实践调研等教学方法,因地制宜地运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与文化整合、旅游产业认知、旅游职业岗位等课程内容的教学中(参见表3),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主动探究,使课程教学取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表3 旅游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设计表
总之,高职院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凸显以课程思政为引领的高职人才培养特色[10]58。湖州职院旅游学基础课程积极落实“崇德尚能”校训,其课程思政改革寓价值观教育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不断赋能学生成长。目前,围绕课程本源,旅游学基础在构建课程思政价值目标、找准课程思政融入点、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及优化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等各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彰显了自身特色。然而,课程思政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探索的过程,课程建设团队将与时俱进、不断努力,使该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更上一层楼,以达致更好的育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