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E”教学模式应用于“综合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

2024-01-16刘志维庄碧芸

关键词:美食思政英语

刘志维 庄碧芸

(浙江海洋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2)

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此后,“课程思政”这一说法逐渐从一个思想政治工作用语演变成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2]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3]。2020 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2022 年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5]。

在此背景下,作为学科基础课——综合英语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显得极为必要。该课程是学生接触中西文化,开展语言、思想交流与碰撞的主阵地,[6]若能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思政元素,甄选合适的思政材料,如盐在水般融于语言知识教学过程中,对于实现“立德树人、全方位育人”目标,培育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青年具有重要意义。[7]笔者尝试引入“5E”教学模式在“综合英语”课程中开展思政教学实践,既是对当代教育浪潮的积极回应,也是对“课程思政”背景下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积极探索。

一、“综合英语”课程思政的本与术

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之后,各高校都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由此可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既有共性又有区别:思政课程即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程,而是一种理念:在非思政课的其他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塑造价值,充分发挥各课程的育人功能。[8]从根本上说,课程思政就是要实现立德树人: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由此可见其必要性与重要性。

综合英语作为英语专业学科基础课,其课程思政与其他专业课程思政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这是因为,综合英语课程是开展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全面训练和英语语言知识的系统传授,旨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使其满足21 世纪国际化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与语言(文化的载体)打交道,隐含其中的必然有不同外国文化和不同的价值观念、文化理念,教学过程始终会面临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与碰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提醒学生理清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培养学生分辨是非曲直的能力,引导学生选择性地接收各国文化。此外,还要带领学生在树立文化自信基础上思辨性地评价教材内容,正确解读、对比各国文化及其思想内涵。总之,综合英语语言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国内外不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问题,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隐含于综合英语教材中的思想文化元素可能产生的巨大冲击和影响力,这是“综合英语”课程思政之本。

此外,为了解决该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问题,挖掘教材中 “弹性的、隐性的”思政成分,以便如盐在水、润物无声地完成育人目标,教学中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即教学之术。根据《纲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牢牢把握三个“主”:主力军——教师队伍;主战场——课程建设;主渠道——教学课堂。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只有紧紧抓住这三个“主”,才算是抓住教学之“术”。[9]首先,教师队伍需要掌握价值引领的正确方法,发挥“主力军”作用,然后通过课程建设中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配合价值目标同步改革,发挥课程建设“主战场”的功效。其次,教师尽量做到“三好”:引导好、把握好、反馈好。“引导好”是指要时刻引导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向,确保其思政方向正确无误;“把握好”是指要找准时间点适时融入思政元素,使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馈好”则是指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所呈现的文化鉴别力、价值取向、思辨能力、团队意识等予以评价反馈,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多方努力激发学生对“综合英语”课程的兴趣,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思考日常问题,不断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合理性和实效性。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综合英语”教育教学全过程,这是“综合英语”课程思政之术。

“综合英语”课程教师团队只有心怀该课程思政建设之本、课堂内外教学之术,同时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于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大纲撰写、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完善、评价方式甄选等各个环节,才能真正发挥英语专业学科基础课的优势,完成新时期中国高等外语教育“不仅要把世界介绍给中国,而且,更为紧迫的是,把中国介绍给世界”[10]的目标。

二、“5E”教学法理论体系

“5E”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由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会开发研究而成,是一种主张根据学生认知方式开展探究性教学的循环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由五个环节组成:吸引(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迁移(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由于其每个环节的英语单词首字母均为E,因此称其为“5E”教学法。[11]该五环节中,吸引是初始环节。此环节设法激发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兴趣,引发其探究热情。探究是中心环节,根据初始环节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内外自我探究,提升认知水平。解释是关键环节,旨在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对探究过程及探究结果的分析、展示上,同时,为学生创造一个概念表达、技能展示及价值传达的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理解相关主题的基本知识点、理解教材核心内容,掌握表达特定话题的语言技巧,然后尝试将所学知识、能力应用于关联话题的讨论与阐述中,即迁移。而评价环节穿插于前面四个环节之中,教师和学生用正式或非正式的方法从知识、能力和价值各方面对各位学生的展示开展合理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知识范畴、能力水平和认知程度。[12]“5E”教学法中的五个环节既相互影响又相对独立,从而形成课堂教学闭环,见图1。若落实充分,能使“综合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自然顺畅:自然地融入思政、自然地渗透文化、自然地迁移知识、自然地呈现观点,能做到不显山不露水地将富有时代特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附着于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之中,达到“言思协同”“思行合一”的效果。

三、“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例

虽然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且涵盖教学的各个方面,但是不容否认的是课堂实施是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落地环节,[9]落实的好坏对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起到关键作用。为此,笔者选择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教程3(第3 版) Unit12 Chinese Food(中国美食)单元开展教学示范,从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思政融入、教学过程五个方面逐一阐述运用“5E”教学法开展“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探索及效果。

(一) 教学对象

本教学案例针对的是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经过第一学年的系统学习,该年级段学生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也初步具备英语文本的解读、分析能力,但尚存在对中西文化内涵了解不够,对文化差异的本质认识不足,开展中西文化对比的意识和能力较薄弱等问题,无法顺利开展双向文化批判性对比,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状况。此外,思辨能力相对不足:话题讨论过程中鲜有同学能独辟蹊径、透过现象看本质,很少能够给予某个问题思想丰富、内容充实的剖析和表述。因此,无法发挥英语的专业优势,自觉向世界传播中国思想、中国声音。为此,亟须在以“综合英语”课程为基础的各类英语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以便完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过程中塑造价值,进而向世界介绍中国”的目标。

(二)教学目标

根据外语课程思政隐性教育原则(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润物无声地实现价值引领),本案例实践教学中设定如下三个目标,其中凸显价值目标的重要地位。

1.知识目标:通过不同教学活动,学生掌握关于美食的各种表达方式及相关谚语、俗语;通过文本解读、语篇分析,学生了解文本特点、学会长句分析。

2.能力目标:通过各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基本语言技能和小组合作能力;通过中西美食对比,提升学生批判思维能力;通过不同时代美食比较,提升学生思辨能力。

3.价值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中西美食及其内含的文化,通过双向对比发现差异,感悟中国美食独到之处,树立饮食文化自信;挖掘不同时代美食制作工艺、包装技术、物流服务等,明白美食与时代(技术)的关系,赋予美食时代特征,倡导美食养生理念,同时助力中国美食话语体系构建和传播。

(三)教学内容

配合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1.结合教材了解中西饮食习惯、食材构成及制作工艺差异。

2.思考、讨论中西方美食的演变过程,领悟美食所折射出的时代精神。

3.结合教材文本和听力材料,学习用思辨方法探讨问题:美食仅仅用于果腹?食物的演变与科技的进步有没有必然联系?如何联系?新时代,人们在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如何做到美食养生?

4.学习在语境中推测、理解与食物相关的谚语、俗语及部分短语、句子在特定语境中的独特用意;学会用英语表达与食物相关的话题,讲述不同时代特征的美食及现代社会的美食养生法。

(四)教学方法

本教学案例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5E”教学法,分五步展开:吸引、探究、解释、迁移和评价。致力于引起学生对教材文本的兴趣和探索热情,旨在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基础上突显价值引领的地位。思政元素与各教学环节的融合,具体见图2。

图2 思政元素与各教学环节的融合

本案例思政教学点是挖掘教材中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中国饮食文化在不同时代的呈现方式及时代特征——以蚂蚁岛童叟皆知的番薯(sweet potato)烹饪方式的演变为例:蚂蚁岛居民口口相传的“小小蚂蚁岛,吃点烂番薯,饿着肚皮干,一心想上天”反映的是蚂蚁岛人在创业初期为了创业无暇顾及美食,食用烂番薯(rotten sweet potato)只为果腹。如今蚂蚁岛已从“癞头岛”变成“生态绿岛”,记忆中的烂番薯也从创业初期单一的吃法——地瓜粥,衍生出各种形式的地瓜美食:拔丝地瓜、咸蛋黄焗地瓜、地瓜焖海鲜、地瓜焖鸡块、地瓜姜汤等,甚至中西式结合衍生出地瓜芝士比萨的制作。

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对比中西饮食差异及演变历史;探讨不同国别、不同时代人们对美食的不同态度;了解美食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尤其重要的是揭秘中国美食奥秘,如食材的搭配原则(讲究阴阳平衡、荤素合理、健康卫生)、制作储存的技术含量(制作工艺、包装技术、冷链冷冻等),领略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科技的日新月异,从而提倡不随意浪费,不暴饮暴食,倡导美食养生理念。

(五) 教学过程

“5E”教学模式应用于Unit12 Chinese Food (中国美食)单元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情况如下所述:

1.课前:吸引+探索

单元教学前,教师布置两项任务:首先,组内讨论“食物于你意味着什么?”(What is food to you?)。其次,调查、了解家乡的一道特色美食(Do a mini research on a distinctive food in your hometown.)。此部分旨在引发学生对美食话题的思考、探索,从而积累本单元话题知识。在任务选择方面,兼顾思政元素——寻访、熟悉家乡(本土)美食。

2.课中:探索+解释+迁移+评价

课堂教学伊始,教师讲述烂番薯和蚂蚁岛人的创业故事(Rotten sweet potatoes and people in Ant Island),引发学生讲述家乡美食及其背后的故事。紧接着,热身活动——邀请同学就课前任务“食物于你意味着什么?(What is food to you?)”阐述自己的探索结果及观点。通过观点的碰撞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以发现美食与健康、乡情、科技、艺术乃至国际交流的关系。在同学们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教师提供听力材料——食物与健康(Food and Health),通过听力练习了解食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同时完成相关练习,掌握实用表达,进而结合教材内容批判性地对比中西饮食差异,揭秘中国美食健康、合理的奥秘及时代特征,激发学生饮食文化自信。听说之余,开展话题讨论——如何理解“美食是国际化的标志”?(How to understand the saying “Food is a symbol of globalization”?)深入讨论食物国际化的过程及其蕴含的文化底蕴。在学生回答、讨论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开展点评,并邀请部分学生开展生生互评。此后,过渡至教材内容——中国美食(Chinese food),处理教材文本信息,初步了解关于中西饮食习惯差异、中国美食国际化及中国美食底蕴的描述和评论,掌握相关词汇、短语、句子,为进一步迁移做准备。

课堂教学中所穿插的思政元素主要包括:揭秘美食的时代特征、国别特征和美食国际化过程;分析美食与科技的关系;解释美食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课后:迁移+评价

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布置两项课后任务:第一,关注食堂、餐馆等地食物浪费现象,通过批判思维解锁该现象背后的原因,并探讨治理方案(Have you noticed food waste at canteen or at restaurant? Why do people at present waste more food than those in the past? How to reduce food waste problem?)。第二,寻找一道美味养生的特色美食,介绍其烹饪方式、解锁营养价值(Find a distinctive and healthful food in your hometown, then introduce its cooking process and nutrition.)。任务完成后先在组内互评、适当优化完善,然后上交教师评阅。该任务的目的是提醒学生秉持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社会高速发展,美食泛滥的时代也不要忘记美食养生。

四、结论与讨论

“5E”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将其引入综合英语的教学过程,一方面,能逐步改变学生对本土文化内涵了解不够、对中西文化差异本质认识不足的现象。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由浅入深设计教学,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对本土文化形成比较直观、系统的认识,再通过课堂解释、知识迁移对比中西文化差异,使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而在话题讨论过程中能深入内在,开展批判性讨论,系统地分析当地特色文化及其内涵,胸有成竹地讲述当地经济文化故事。另一方面,能逐步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用英语讲述本土故事的能力,逐步治愈英语专业学生中存在的中国文化(当地文化)失语症状。引入“5E”教学法,引导学生从身边故事、人物入手积极探索、提升认知,从而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独辟蹊径,给予各类话题思想丰富、时代特征鲜明的剖析观点,学会以“发展的视角认识事物的演变”,学会讲述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故事。

开展“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目的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思维能力的同时塑造观念价值,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引入“5E”教学法在“综合英语”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基于中国价值观念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的探索,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批判对比,在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运用中塑造和培育符合国家建设、社会进步、个人发展所需的核心价值观。[1]尽管5E 教学模式引入“综合英语”课堂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综合英语课程(尤其是价值引领方面)的教学效果,但仅仅只是教学基层建设。而一门课程的思政建设光是底层设计还不够,还需在顶层设计上补齐知识短板和能力培养上的条件缺憾。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能促进思辨能力和母语能力、有利于开展中外文化、制度、价值等对比的课程。为专业知识体系增补思政内容,从而真正实现多课(程)联动,全面落实外语类课程的思政建设,培养出“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能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外语人才”[13]。

猜你喜欢

美食思政英语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美食
读英语
美食都被玩坏了
酷酷英语林
美食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