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党晴梵书法的风格特点
2024-01-16高子庭
一、引言
党晴梵是陕西近现代著名学者,精于金石考评、书法鉴赏、书法实践。党晴梵书法以魏碑立基,同时师法广泛,西周金文、汉隶、唐楷等均有涉猎,熔碑帖于一炉,自成风貌,在陕西近现代书家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二、党晴梵书法师法
党晴梵(1885-1966)生于陕西省合阳县灵泉村,名沄,字晴梵,后以字行,号待庐。作为陕西近代的著名学者,党晴梵在学术上的贡献卓著,不仅体现在书法上,还包括美学、史学、金石学、古文字学、诗学等方面,其广泛的学术活动和卓越的学术成就受到陕西当地乃至全国文人的高度认可。倪文东评价其,“……是21世纪中期陕西著名的学者……以篆书和行草书著名,并且注重文史金石之研究,著书立说,收藏鉴定,对陕西地区的文史研究和书法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党晴梵自幼接受古莘书院教育,受恩师同玉章影响颇深,传统文化功底深醇,他的书法延续清代碑学一脉,也深受关中金石文化熏陶。上海公学学习拓宽了他的视野,体现出其对书法取法博采众长的特点。党晴梵五体精能,且取法高远,将碑帖铸于一炉。在他存世的书法作品中,以大篆和行草存世最多也最受推崇,楷书存世作品多为魏碑楷书风格,但其楷书却是由唐楷开蒙,并之后慢慢并向魏碑。
其子党晟现今收藏有党家旧藏明拓本欧阳询《皇甫诞碑》、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两本拓本中均有党晴梵题跋,《皇甫诞碑》其跋:“此确为明拓本,‘三监无逸’四字均未剥蚀,洵可珍也,为吾家寅清书屋旧物,曾忆儿时初学操觚,家大人即以此本同《雁塔圣教序》授之,自予九龄迄十四五岁,此本盖未尝一日离也。”由此可知,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党晴梵的书法启蒙正是由欧阳询、褚遂良为代表的初唐书家楷书入手。
党晴梵八岁即重诗文,在拜入古莘学院后,受业于山长侯晋康、教习同玉章诸师,同玉章系青门萍社社员,与同为社员的方玉润交好。同玉章金石学研究深刻,而后党晴梵研究吉金文、甲骨文也是受到恩师影响。
党晴梵的大篆也取法西周金文,在《论书》中他多次赞誉西周青铜器及石鼓文:“散盘楚钟矜宏肆,厝鼎齐罍绝谨严。南北分宗三代上,后来窠臼认秾纤。酉敦虎敦字如蚕,虢季子盘落笔酣。万里河源星宿海,惜无人向此中探。典章文物稽成周,大篆繁丽太史籀。车马工同诗句好,岐阳石鼓足千秋。”诗句中他毫不吝啬对散氏盘、楚公钟、毛公鼎、齐侯匜等西周金文和秦石鼓文的赞美。而在党晴梵的篆书创作中,也基本取法钟鼎石鼓。《高文善政》五言联、《花亚树临》七言联、《待庐之相》及部分自题著作封面都是金文创作,也有《临散氏盘》等临摹作品。
自清乾嘉以来,清碑学思想兴起,党晴梵对汉碑自然感悟颇深,他的隶书取法《乙瑛》《西狭》《衡方》等汉隶经典作品,《论书》中他对汉隶也较多推崇:“两京文字左隶行,燕尾蚕头古意更。屹屹大观丛曲阜,史晨韩敕发精瑛。衡方严整夏承奇,疏宕独推有道碑。更喜曹全开别面,时花美女妙多姿。”党晴梵取法汉碑的同时融入清隶笔意,存世作品稀少,《负米悬鱼》七言联中也参有行书笔意。
党晴梵魏碑楷书取法《龙门二十品》,而其呈现大多都是党晴梵的碑刻书丹,如《萧杨二君碑》《宋光甫墓志铭》《李太宜人行状》《雷太夫人墓志铭》等,在《论书》中也提及他对《龙门二十品》的感悟:“龙门造像笔皆方,邑子平公长乐王。密不透风宽走马,好将廿品细参详。”而他的书丹作品也体现邓石如“计白当黑”的观点。
于右任所写北魏墓志,也是用自己的书法理解表达,将死板碑刻写得活泛又富有韵味,党晴梵和于右任的魏碑创作不谋而合。同时,在墨迹作品中,党晴梵展示了自己的独造面貌,《赠别靳仲云诗》以魏碑为根基,参唐楷体势书写而成,别具一格又融洽得当。
党晴梵行草书师法“二王”,在《淳化阁帖》用心极深,也有众多临作如《皇象帖》《君晚帖》等。党晴梵将碑帖熔铸一炉,在大字行草作品中魏碑倾向明显,且师法于右任,二者作品有许多相似的处理,如《为有》四言联,《美人明月》五言联等;在小字信札、诗书草稿方面,则《阁帖》韵味浓郁,参以魏碑意气,点画飞动,随意生发,《与述儿书》《待庐先生八札选页》及对联手稿等正是此类典范。党晴梵给战友郭坚写的墓志《郭坚墓志铭》中凭章草写法书丹,章草墓志在中国墓志史上十分罕见,不同于史游、宋克章草,完全融入了魏碑生气,是党晴梵显露出自己独造面目的完美写照。
总而言之,党晴梵的书法幼年受家学唐楷熏陶,少年受清代碑学影响,在陕西关中的土壤上培养了他对金石独到的感悟,与于右任等书家的交往让他的书法不局限于碑学,更是将帖学熔于一炉,他的书法作品不单是艺术作品的展现,也是陕西乃至中国书法风貌的变迁史。
三、黨晴梵篆、隶书的风格特点
党晴梵的篆书从西周金文脱胎,这与他对金石文字的热忱密不可分,他精于金石鉴赏、考评,对金石文字的敏锐度超乎常人,在党晴梵的篆书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厚重的气息,而这正是得益于党晴梵在钟鼎石鼓上的深耕。而他的隶书则受清代碑学思想影响,向汉碑取法。
(一)篆书的风格特点
在党晴梵的节临《散氏盘》铭文条幅中,笔法沉雄朴厚,章法跌宕起伏,随形布势,节奏明快,行进间中锋用笔沉于字内,单字空间聚散得当,线条粗细变化大,笔画动作大胆。细观单字,如第二行末尾“西”字,外圈的圆转线条内含数个方折,整个字由中心向外辐射张力,线条之间连接紧密、虚实相生,实处如铸、虚处如断,字间呼吸畅然。
金文“高文效扬马,善政绍龚黄”五言联中,相比节临《散氏盘》用笔更加沉厚,中锋用笔,万豪其力入纸,庄严刚健,古貌蕴雅,章法沿袭清篆传统排布,空间分布均匀,结合比原帖略收敛,但整体外放明显,用墨大胆,字字浓墨铸就,圆润凝重,从整体上看,有典雅韵气。这幅篆书创作严格取法《毛公鼎》,联中“文”“效”“扬”“善”“政”“黄”字都在原文中存在,而党晴梵在创作时也通过肖似字形以呈现高古雄浑的意态。
党晴梵还有许多篆书作品,1941年为段绍嘉题写《汉石经遗字》,长线纵横飞驰,短线凝重内敛,笔画细劲时十足飞白随处生发,粗粝时厚润磅礴,二者燥润相宜,横画顾盼生姿不囿于平直;1957年党晴梵自题《待庐之相》则是他篆书书法集大成之作。耄耋之年的党晴梵行笔更显老辣,顺、逆、疾、涩,调和自然,渴笔与重墨对比鲜明、动感十足,正是米芾所谓“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
党晴梵的篆书风格是从西周金文中扎实继承得来,但他的临创又表现出青铜器铭文拓片的铸凿感与书法笔墨结合的效果,金文自金文拓片中跳脱出来,再加入自己的感悟与理解,用书法的线条、用笔和墨色变化来呈现出圆润且富有力度的篆书风格。
(二)隶书的风格特点
党晴梵的隶书存世量稀少,其隶书均立基汉碑,又参入清人笔意,形成了独特的隶书风格。
党晴梵書丹的《重修利济桥碑》是党晴梵唯一的隶书书丹碑刻,该碑刻取法汉碑《乙瑛碑》《衡方碑》,全碑古拙茂密。
隶书《负米悬鱼》七言联“负米共嘉贤子孝,县鱼还述长官心”取自清俞樾联句,取汉碑用笔遒劲,有伊秉绶等清隶大家的横向趋势,但变扁方为修长,借行书笔意来写隶书,飞动笔意跃然纸上。
另有自题《华云杂记》是党晴梵的隶书墨迹精品,点画遒劲厚重,横向用笔富含跌宕,字势舒展,其中“记”字言字旁四个横画起笔方向各异,收笔复归平正但整体和谐美观,向内用力又外张卷气,“华”“杂”两字异体为之,古拙典雅,这四字题签有清隶大家遗风。
党晴梵的篆书风格代表了陕西关中地域对钟鼎石鼓金石文字的推崇,隶书风格也能看到晚清碑学余绪与帖学产生的碰撞和融合,通过这些篆、隶书作品也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清末民初陕西关中地区书家风格的特征指向。
四、党晴梵楷、行、草书的风格特点
(一)楷书的风格特点
党晴梵初学欧阳询、褚遂良等初唐楷书书家,后受同时代于右任、茹欲立等书学前辈和好友书风影响,邃于魏碑。他的楷书以魏碑尤其是《龙门二十品》立基,又广博取法其他北魏墓志、石刻、造像等,在他存世的楷书作品中,多为书丹碑刻,他的魏碑风格也有不同,而小楷书《送别靳仲云诗》是他的楷书墨迹作品,当中魏碑与唐楷风格结合,也体现了党晴梵碑帖融合取法广博的特点。
1.书碑楷书
《萧杨二君碑》是党晴梵取法《龙门二十品》的较为经典的书法作品,碑中“萧”“杨”指萧西丞、杨季石二人,二人系党晴梵合阳同乡,三人一同举义“讨袁逐陆”,后萧、杨二人在战场牺牲,此碑是党晴梵为纪念缅怀自己的同仁,亲手撰文并书丹而成。
《龙门二十品》是北魏时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中二十方精品造像记题字,既具隶书格调,又有楷书因素,是“魏碑”体的代表,党晴梵尤其推崇《始平公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魏灵藏造像记》等碑,他在《论书》中为赞龙门廿品诗注释中说:“龙门造像千馀种,最精者廿品。以长乐王、邑子像、始平公、魏灵藏、杨大眼为佳。”可见,他在推崇龙门廿品的同时也将折中魏碑楷书的风格带入创作。
在《萧梁二君碑》中他将“密不透风宽走马”的理念完美代入了自己的楷书创作,用笔方峻斩截,顿挫鲜明,笔势雄奇峻峭,结字外放意象明显,全文字呈方扁样态,字取势沉稳雄健,金石气十足。碑文中第一行最后一个“宋”字与《始平公造像记》中“宗”字字形和用笔方面肖似,但党晴梵也有自己的处理方式,碑中所有字可以打破一般楷书左低右高的样态,使字势刻意平行,这种处理让整个碑文工整却刀斧气力丛生。
党晴梵这种中敛内松、刀笔斩截的字态在其他作品中也有体现,如《灵泉村重修党氏祖祠碑》等。
2.墓志楷书
党晴梵不仅以《龙门二十品》作为魏碑师法对象,他取法广博,在《论书》诗中亦有体现:“云峰渤海继元常,马寺龙门师孟皇。参取方圆分内外,比干文更放光芒。迢递石门启云峰,论经挥洒其犹龙。高情逸致神仙侣,万本临摹意未慵。旌旆飞扬张猛龙,杨辈思伯亦同宗。洛阳文献付铜驼,拓跋天潢玄石多。众美备陈吾目眩,独怜安乐态婆娑。出能奔放入能收,黑女志铭第一流。更将敬训比怀令,秾华峭逋两琼楼。逸趣横生姚伯多,道家造像足研磨。惟馀仓质堪联袂,不履不衫妙若何。”博览一众魏碑,党晴梵对《吊比干碑》《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姚伯多造像记》、元氏墓志、云峰山刻石等北魏名碑都十分推崇。
《李太宜人行状》全名《先王母李太宜人行状》,是党晴梵为祖母生平行述所写碑文,更多取法元氏墓志、《张黑女墓志》等更偏细腻的魏碑作品。党晴梵评价元氏墓志,“洛阳出土元氏墓志五六十种,各体皆备,无美不收。”评价《张黑女墓志》,“张黑女墓志,出笔放,入笔收,神凝气敛,洵为杰作。”该碑较《萧杨二君碑》笔法更显规矩工整,秀润谨严,笔锋转折,仍是明显的魏碑取法,而在《李太宜人行状》(图1)中,党晴梵也意在表现出一种内敛收笔、畅放出笔的笔意,结体纵横自然,清秀隽永中亦显露道逸洒脱之姿,元氏墓志中《元瑛墓志》(图2)与此碑在线条、排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受幼年唐楷开蒙影响,字中亦有褚遂良唐楷意味,中宫紧收,向四周辐射笔画,形成了一种独到韵味。
在党晴梵的其他书丹作品中亦有如此处理,如《雷太夫人墓志铭》《宋光甫墓志》等,在这些作品中党晴梵以魏碑立基,单字处理更显方正含蓄,细劲收敛,又参唐楷意韵,体现出党晴梵书法创造力的高妙。
3.文稿楷书
党晴梵《赠别靳仲云诗》是现存罕见的党晴梵行楷书墨迹,是党晴梵所有楷书作品中魏碑与唐楷结合最自然均衡的作品之一,他以北魏楷书的刀斧笔意立基,将唐人楷书正方的体势融入,其笔法一定程度夸张于魏碑的起收笔,瘦硬劲挺中又注重行笔的波磔变化,字形多取方扁横势,整篇作品美韵自成,独具匠心。
(二)行、草书的风格特点
苏轼所谓:“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党晴梵魏碑楷书跌宕飞逸,行草书也融入魏碑思考,凝重而不失筋力,他的行草书师法广博而创作多样,“二王”、于右任、张裕钊等都是他的师法对象,他的大字楹联、墓志书丹、书札草稿等都有不同的风格特征。
1.手札行草
在汪运渠《握芝怀瑜,晚香尤烈》一文中曾提到这样一则事:“20世纪60年代初,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纪录片《西安碑林》,党晴梵与张寒杉应邀于片中挥毫,年近八十的党晴梵所书乃背临王羲之草书帖。”足以见得“二王”对党晴梵影响之深。
项穆《书法雅言·规矩》中言明:“古今论书,独推两晋,然晋人风气,疏宕不羈。右军多优,体裁独妙。书不入晋,固非上流;法不宗王,讵称逸品?”党晴梵行、草书师法“二王”,尤其用工《阁帖》,传世多幅临作可以见得。同时,他对“二王”评价也极高,“行草大成属二王”,他评价王羲之,“银钩铁画世无双,墨沈淋漓笔似杠。书圣至今推逸少,羡他快雪对晴窗。”评价王献之,“大令居然绍右军,风华踔绝不犹人。黄庭乐毅皆名贵,又见琼瑶写洛神。”
党晴梵日常书写多以“二王”为法,与创作时架魏碑筋骨不同,他的书札、草稿、信札充满书卷气息,恬静淡雅,苏轼所谓“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恰恰能表达这种意境。在党晴梵的对联手稿和《待庐先生八札》恰能体现他的精道用笔和格熟功深,在他的对联手稿中,点画飞动,随意潇洒,字形收放自然,粗细大小随意而适,字距松紧随性,行距正斜多变,字势欹侧险绝,信笔偶书却暗合笔墨规矩,墨妙无穷。
2.大字行草书
党晴梵与陕西同时代众多书家交游甚密,这些书家都以魏碑立基,同时受清碑学思想影响,在行草书创作中普遍有碑帖融合的特点,党晴梵也受到他们的影响。草书五言联“美人隔秋水,明月照高楼”中便体现了这一特点,笔法厚重圆润,取魏碑横向取势,间杂“二王”笔意,在草书中现奇险特绝,对仗工整,用墨大胆,铺毫毫不吝啬,结密有间,凝重却有生气,下联第四个字“高”与于右任“高山养豪气,深宅养灵根”五言联中上联第一个“高”字取法、体势、用墨等处理上有许多共通之处。
五、结语
党晴梵师法广博又五体精能,其中以篆书和行草造诣最高,他的书法取法金文、石鼓、魏碑、“二王”、汉碑、唐楷、清隶等,熔铸碑帖于一炉,他以魏碑立基,进行辐射性创作,篆书金石浇铸,隶书汉碑正源,楷书样态多变,行草书结合融洽,在许多书作中形成了自己独造的面目。
参考文献:
[1]倪文东.20世纪陕西书法简史[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106.
[2]李克明,邓剑,主编.党晴梵诗文集·华云丛书,第一卷上[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89-190.
[3][宋]米芾.海岳名言[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9:286.
(作者简介:高子庭,男,本科,北京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陕西近现代书法)
(责任编辑 张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