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文旅融合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类短视频传播路径及对策

2024-01-16张灵李易霖

参花(下) 2024年1期
关键词:文旅少数民族广西

张灵 李易霖

在文旅融合和短视频技术快速发展的前提下,许多地区利用短视频传播地域特色,为家乡旅游作宣传,同时传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引起社会强烈的反响。广西地区拥有丰硕的自然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并且在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利用互联网平台转化形成了巨大的网络传播资源。本文追溯少数民族文化类短视频的发展历程与阶段特征,通过对其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吸取全国各地优秀宣传案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帮助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类短视频寻找传播新方向,助力打造具有本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旅品牌。

一、少数民族文化类短视频发展历程及特征

随着少数民族文化类短视频逐渐走入大众视野,逐步从原来质朴的记录发展成为更多形式的传播方式,这类短视频渐渐凸显出制作者的创意构思和艺术化表达,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探索期、发展期、稳定期三个阶段,且每个时期都有其明显的阶段特征,在视频类型、内容以及剪辑手法等方面有所体现。

(一)探索期:纪实性与突破性并存

这一阶段,一些平台博主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自媒体工作者已经开始采用拍摄短视频的方式进行宣传和记录,但多数短视频只是单纯的展示少数民族服装、美食、日常生活等,对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展现较少。制作者也往往是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当地人、旅游者或爱好民族文化的视频制作業余者,制作手法上不具备过多的镜头加工艺术,视频配乐也往往采用拍摄者原声或是搭配纯音乐,相较于以往单一的风景、生活记录视频显得鲜活许多,视频制作质量与以往相比也已开始出现转变。

(二)发展期:逐步多样化、娱乐化

自2018年文旅融合战略提出后,少数民族地区博主和文旅工作者开始注重以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当地文化旅游宣传输出的特色内容,并探索出了各式各样的创作形式。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类短视频内容开始走向多样化,但因为广泛的全民参与,各类视频内容也掺杂其中,导致视频走向明显的娱乐化。例如,抖音平台的骑马变装视频,引发了许多人的效仿。其背景音乐《梅尼耶》是现代电子合成音乐,有极强的节奏性和抓耳性,但放置在少数民族文化短视频宣传中显然不具有适配性。又如,2021年,广为少数民族服饰变装视频所运用的背景音乐“山对山来崖对崖”出自滇西民歌《弥渡山歌》,一时之间无论何种类型的短视频都其作为背景音乐,但却未考虑音乐和视频的适配性,不仅容易导致观者的审美疲劳,还会使创作者精心制作的视频在大数据中隐没。

(三)稳定期:创意性与艺术性凸显

少数民族文化类短视频在半年左右的发展积淀中,数量和质量逐渐走向稳定的输出。观察视频的点赞量和热门榜数量后发现,较受观众喜爱的短视频类型仍然以服饰变装类为主。在少数民族文化相关短视频产出的同时,主走变装路线的博主杀出重围,引领着短视频平台的创作方向。如,变装前灰头土脸的形象和变装后的精致且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阳光形象给观者带来巨大的审美反差,片头运用本土方言进行十秒倒计时与民俗特色活动的剪辑相结合,加之当地民歌配乐,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者的审美期待,也传达出创作者的创意构思和艺术化表达,给各地少数民族地区的自媒体人带来新的剪辑思路。少数民族文化类短视频不再以多样、精致为目的,而是更多展现出创作者的文化创意和艺术巧思。

少数民族文化类短视频特征由纪实化逐步转向艺术化,将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融于短视频中,并推广至大众。短视频技术的运用不仅仅是承载少数民族文化的工具,也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特色化的有力方式。以短视频传播渠道宣传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地区,在文旅融合提出后广泛应用,总体呈现出一派向好的趋势,但也面临了一些问题。

二、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类短视频传播现状及问题

2020年起,有关少数民族文化类短视频已发展得如火如荼。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有着11个世居少数民族的地区,拥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同时,广西也有着桂林、北海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及具有本地特色的新媒体宣传主体资源。目前,从抖音平台上的搜索数据可看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类短视频整体还处在探索发展时期,大致可分为四种,且具有类型较少,内容较单一,制作方法不够成熟等问题。

(一)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类短视频种类

从抖音平台上现有的广西少数民族相关短视频类型看,可分为科普类、娱乐类、宣传类、纪实类四种。相关短视频种类、发布数量较少,更新频次较慢,内容较为朴素,整体发展较为缓慢,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1.科普类

目前,抖音平台上专门科普广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个人账号极少,各大企业、景区等宣传账号也兼具科普功能,但发布的视频数量、质量也都不高。科普类个人博主大多从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居住分布、民族发展历史、服饰纹样、民族方言等内容入手,内容简单明了,制作风格质朴,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因是个人账号,视频的欣赏性、艺术性以及传播范围和热度还有待提升。除了个人科普博主外,各大景区、旅游导游等也会发布科普类短视频,但内容性、专业性都不强,普及知识重复性较高,因此浏览量、点赞量并不理想。广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科普类短视频明显呈现出知识性与专业性不匹配、知识内容同质化等问题。

2.娱乐类

广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类短视频的表现形式以娱乐性为主,且多为民族服饰变装和演唱民歌等形式,这类短视频的点赞量和浏览量较高,视频产出数量也相对较多,甚至有的博主已经出现固定的观众和粉丝群体。此外,也有部分博主跟随抖音热门,在三月三等民族节庆时,发布少数民族换装视频,以此展示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服饰文化;演唱少数民族歌曲的短视频多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自发地宣传本地少数民族的特色歌曲、唱腔等,这类个人或少数人群自发的传播方式,难免面临专业性不强、受众范围窄等问题,难以将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性凸显并加以推广。

3.宣传类

有关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宣传类视频的制作者多为官方媒体或景区宣传,且为典型的PGC模式,由专业人士拍摄剪辑而成。然而,虽然主流媒体制作的视频精良,内容多以展现自然风貌和民族风情为主,但发布数量较少、频次较低,传播定位也不明晰,因此传播力与影响力也有待提高。此外,景区所制作的宣传类视频,相较于个人博主制作,在内容和质量上有所提高,但也存在民族文化知识传播有误或文化表达较浅等问题。

4.纪实类

当前,少数民族文化类短视频中专门制作纪实类的短视频极少,且大多采用原创模式,部分纪实类短视频创作者希望通过记录并反映现实生活,唤起观者的情感共鸣。在拍摄手法上,使用简单的设备拍摄,应用简易的视频剪辑方式,由大段长镜头和乡村音乐剪辑而成,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但却难以“俘获”观者。纪实类短视频虽贴近并反映现实,但却也因缺少艺术加工、美化而无法吸引普通大众,难以将内容与主题和谐地糅合一体。由此可见,创作者提升自身审美与制作技术尤为重要。

(二)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类短视频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广西现有的少数民族文化类短视频类型分析可得出,短视频传播所反映出的问题大致体现在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

宏观层面上,虽然相关部门和主流媒体已经开始重视短视频在媒体宣传上的作用,但相较其他地区的重视和鼓励机制仍需加强。此外,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及自媒体人联动脱节,存在各自發展的状态。中观层面上,文化旅游、特色产品等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宣传上,虽可以依靠专业制作,但存在表现形式一般,内容同质化等问题。企业等主要宣传产品,没有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与产品很好地结合,只是一味地以少数民族元素吸引观者,易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微观层面上,个人创作者视频内容普遍单一化,以娱乐为主,民族文化内涵浅,甚至有失本真性;视频定位不清且表现形式局限,急需找准方向,提升专业技能。

三、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类短视频传播的建议

广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类短视频发展整体还处于初步阶段,仍有许多进步和创新空间。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广西地区民族文化和旅游经济的发展应重视短视频技术的运用,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分别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宏观上:政策与主流媒体双管齐下

从近年来广西所发布的文旅相关指导性文件中可以发现,新媒体宣传的指导性意见提及较少,并只针对主流媒体。广西相关部门曾发布关于建设旅游平台的文件中,关于新媒体宣传运用除主流媒体以外,提到了引导旅游者自发参与旅游视频的制作和发布,指出新媒体平台要坚持融合发展、创新发展、联动发展,积极转发自媒体人制作的优秀视频或主动与其共创视频,为其提供更好地传播平台和技术服务。因此,在政策指导上应注重对自媒体的重视与利用,加强主流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动性。如部分地区主流媒体通过转发自媒体优秀视频,或与自媒体人合作制作特色节目,从而达到合作双赢。政策指导和主流媒体引导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传播广西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使民众了解当地文化,进而发展特色产品经济与旅游经济。

(二)中观上:内容与产品相辅相成

企业和组织在宣传产品的同时要注重视频内容和表达上的创新。一味地追求产品宣传,视频创作倾向难免会走向同质化、单一化。与专业视频制作者合作或利用本土传播效应,寻找优质的产出者合作,可避免视频同质化、单一化现象的增长。此外,视频过于艺术化可能导致宣传产品信息不明,因此,可采用软植入、情景剧等方式,将内容和产品更自然地融合,给观者带来舒适审美体验的同时,也使其从产品潜在受众转化为目标受众。

(三)微观上:创作与观众交互发展

平台上数量较多的是本土个人创作用户。创作者首先要找准自身优势和定位,次要提升自身的创作水平,继而提高自身审美和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并通过加强优质个人用户间的合作,共创优质作品。例如,个别运营较好的自媒体账号,多以对话互动的方式,传播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既满足了观众探究少数民族文化的求知心理,又拉近了与观众间的距离,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因而更容易被观者了解和接受。此外,还要重视观众的审美需求,以创作更贴近生活、给观者带来审美愉悦的优质作品为目标,坚持创新,不断创作和输出优质内容,使短视频传播艺术化、精品化、特色化,助力广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广西文旅品牌的打造。

四、结语

近年来,广西地区为打造独特的文旅品牌,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建设和努力,积极将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在一起,并逐渐重视新媒体的宣传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果。总体而言,广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类短视频传播还处在发展初期阶段,在视频定位、内容制作等方面还需进行探索,通过学习全国各地的优秀传播营销案例,找准自身定位,优化短视频传播方式,打造“秀甲天下 壮美广西”文旅品牌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1]田川流.论艺术传播管理的基本内涵与实施理念[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21(03):16-24.

[2]黄竹兰,杨颖旎.文旅融合视野下的西部少数民族文创产品开发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6(06):78-81.

[3]陈黎.文旅融合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4):90-92.

[4]汪月如.短视频兴起对广西少数民族民歌的影响[J].名家名作,2021(11):152-153.

[5]梁佳琪. 短视频时代少数民族“网红”的形象建构[D].暨南大学,2022.

[6]吴昊.广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微传播”现状分析[J].喜剧世界(下半月),2021(03):80-81.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艺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文旅融合背景下广西壮族旅游符号的建构研究”(项目编号:XJYC202311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灵,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研究方向:文化艺术管理;李易霖,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研究方向:文化艺术管理)

(责任编辑 张云逸)

猜你喜欢

文旅少数民族广西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文旅照明的兴起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