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理念的“业财融合实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

2024-01-15王捷敏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业财育人思政

王捷敏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10)

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与应用,企业正通过各种方式创新商业模式与管理体系,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组织架构中的核心部门也在顺应时代变革的需要,积极开展新形势下财务转型的研究与实践。业财融合是财务转型的方向之一,是预算、成本管理、风险控制等管理会计工具的落地举措,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按照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总体要求,在财经数智化背景下,“业财融合实务”作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财务管理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职业素养与道德品质,需要加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一、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体系理论框架

(一)OBE 理念的内涵及实施策略

成果导向的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目标导向,采用逆序思维方式培养人才的先进教育理念(张男星,2020)[1]。OBE 理念强调教育教学活动的起点是结合社会需求确立教育目标,即首先确定学生通过学习,需要达成怎样的成果,此处的成果应能够清楚表述并可评可测,不仅体现为对知识和技能的知会,还包括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应具备的价值观、素养和情感目标等;教育目标确定后,才是对如何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对教学模式、选择教学方法进行系统化设计;最后,通过多元评价体系,评价学习成果,实现持续改进,形成动态发展的教育闭环。

(二)OBE理念引导下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

OBE 理念是一项系统工程,突出“成果”的核心地位,强调目标成果的引导作用和驱动成效,避免无序的教育教学改革。以OBE 理念作为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教育理论引导,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OBE 理念引导下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并非简单地收集和传递思政元素,而是要在课程思政团队、课程思政目标、课程思政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以及评价与改进等教学全过程进行统筹。基于OBE 理念典型的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方法可设计出如图1所示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流程。

图1 基于OBE 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流程图

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首先需要组建教学团队,根据国家、社会和企业对学生的素养要求,设定课程思政目标,明确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想让学生建立怎样的思政价值观,并将课程思政目标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中,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价值引领。再以目标成果为导向来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方案,具体为:一是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内容,通过挖掘与课程各个项目任务契合的思政元素形成课程思政元素集,整体规划并以教学案例、教学视频、教材等教学资源作为载体融入教学活动。二是OBE 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是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研究如何在学生参与和实践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思政价值观,达到育人无声的效果。三是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反馈课程思政育人成效,以及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推动课程思政深入开展,保证课程思政工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业财融合实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的实践

(一)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施教主体,是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者。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高度,及其对专业课程蕴藏的思政育人价值的理解程度,决定了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建设质量。“业财融合实务”课程组建了由专任教师、思政辅导员、思政理论教师、企业导师组成的全方位、多维度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课程团队通过定期集中研讨、集体备课和经验交流等方式,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高度和结合度,以及课程思政元素的准确传达。

(二)设定课程思政目标

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课程思政建设五大目标导向和业财融合岗位素养要求提炼出如图2所示的“业财融合实务”课程思政目标。

1.课程思政总体目标导向

《纲要》高度凝练了课程思政建设的五个目标导向: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教育部,2020)[2]。专业课程可以将《纲要》的五大目标导向作为指引,结合具体课程的素质要求,科学设定课程思政目标。

2.业财融合岗位素养要求

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是专业课程,它指向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即“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知识、经验或活动过程中(邱伟光,2017)[3]。因此,课程思政应当与课程高度融合,课程思政目标的设定应当契合课程素质要求,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发挥价值引领作用。

业财融合的价值在于将财务管理职能前置,有助于财务部门进行事前控制,挖掘数据背后的业务本质及可能后果,从而为业务部门和管理层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决策支持。这是一种新的财务工作模式,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为企业创造价值,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业财融合的开展也给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要胜任业财融合工作,更好地服务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该岗位财务人员需要具备以下素养:一是严守会计职业道德,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对于业财融合岗位,尤其要强化服务意识,要从“管控型”向“服务型”转变,为国家、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链等利益相关主体创造价值。二是具备沟通与协作能力。业财融合是部门与部门的合作,基于人与人的沟通协作。良好的沟通有助于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更好地分享信息、理解问题、讨论问题,共同寻求解决方案。三是具备开放性思维。企业处于动态发展过程,财务理论、财务工具不断变革,财务人员需要秉持专业精神,坚持学习,守正创新,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与时俱进,努力推动会计事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具备成本管理意识。从业务驱动的角度合理制定预算,做好成本管控,为企业创造价值。五是具备风险管理思维。风险控制不只是知道什么不能做就不去做,而是要理解怎么做才能控制风险并创造价值,即风险管理从“合规”转向价值创造。

结合《纲要》的目标导向和业财融合岗位素养要求,作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育人目标的重要映射,“业财融合实务”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可分为家国、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三个层面:一是增强四个自信,激发新时代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二是树立爱岗敬业、沟通协作和终身学习意识,培养成本管控和风险管理意识等职业素养。三是培养坚持准则、客观公正、诚信守法、廉洁自律、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等会计职业道德。

(三)挖掘并设计课程思政元素集

思政元素的挖掘应该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把握好课程思政资源与专业课教学的耦合度,避免强行植入和机械融合,防止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出现“两张皮”现象(郑敬斌等,2020)[4]。在课程思政目标的指引下,教学团队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从政治理论、时政新闻、政策文件、管理案例、经济案件和社会实践等不同渠道为课程每个项目探寻思政元素契合点,汇制成教学案例、教学视频等资源,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有力支持。课程思政元素集如表1所示:

表1 “业财融合实务”课程思政元素集

(四)改革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纲要》指出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育部,2020)[2]。这很好地契合了OBE 理念,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领悟正确的价值导向。

首先,线上、线下课堂是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的基本阵地,课程将教学平台作为重要的育人载体,在发布的平台资源或任务活动中,充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比如案例资源提供的职业道德启示或警醒,小组活动要求的沟通、协作及责任感等,使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全过程,都能够获得价值引导。其次,课程通过在教学中搭建实践(职业)场景,将学生置身于实际工作环境中,实地体验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等要求,能够加深对课程思政内容的理解与认同。校企合作育人是为学生搭建职业场景的重要途径,学生在企业实践与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新的职业认知,理解财经数智化趋势下财务人员必备的职业素养,认识到沟通、协作、创新与服务的重要性,真正领会知识更新能力比固有的职业经验更加重要,建立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意识。

(五)优化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遵循OBE 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课程团队根据实际学情,尝试在创设的项目化场景中、案例讨论中、交流分享中,用学生乐意听、能领会的话语体系,启发学生思考,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接受课程思政内容。

1.项目化教学法。教师利用企业案例创设项目场景,引导学生沉浸式思考,并做出决策。比如在销售与收款项目中,带领学生进入如下项目化场景:学生作为企业财务,发现销售部存在月中订单不多,月末翘尾的现象,引导学生从财务角度思考,客户月末集中下单对企业的影响,以及如何用数据将问题显化,如何提供辅助决策解决问题。在该场景中,当学生无法决策时,教师会用“我们财务人员是很有责任心的”等第一人称话语体系,正向引导学生领会在职场中应有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职业立场和价值判断。

2.案例讨论法。课程收集整理了大量关于诚信、法治、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真实案例,覆盖课程各级项目任务。案例教学法能够使理论知识更加生动,帮助学生理解并形成共情。比如通过还原虚开发票案件的经过,分析其动机、后果和负面影响,使学生身临其境,学生才能深刻领会财税工作应担负的责任,财务人员必须遵守法律法规。

3.交流分享法。在智能化背景下,会计准则、税法及信息技术不断迭代,财务人需保持学习、与时俱进。课程在教学中设置了“新分享”环节,教学团队遴选并推荐优秀的微信公众号,引导学生拓展学习涵盖新政策、新技术或财税实务的推文,学生在线上或线下分享可获积分奖励。通过交流分享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学到实务中的“干货”,拓宽专业视野,增强职业判断力,提高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也能让学生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六)完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

OBE 理念中教育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评价改进,这一步既是终点更是新的起点。对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是确保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业财融合实务”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主要是基于过程的质性考查,重点关注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教师维度主要考查课程思政设计和教学过程实施两个方面,评分依据包括教师自评和教学管理部门测评;学生维度主要考查学生思政素养习得,评分依据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个人自评、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学生管理部门评价等。

1.对教师的评价

一是对教师课程思政设计的评价,重点关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中是否有思政目标的价值引领;思政元素是否与专业课程结合度高,并经过设计融入到了相关的项目任务中;思政元素是否反映专业前沿,体现新时代、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

二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主要从教师、教法、教材三个主要层面进行考查。即是否组建了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团队成员结构是否能有效支撑课程思政教育任务,教师是否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开展思政育人;教学方法是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育人意识,思政内容融入是否自然;教材有没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等。

2.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思政素养习得的评价是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的评估关键点,也是评估的难点。“业财融合实务”课程尝试对照课程思政目标进行逐一评价。对每位学生“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考查结合学生管理部门对学生的操行评价、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以及其他如参与志愿服务、党团活动等能够考查学生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活动情况等进行评估;对各学生“爱岗敬业、沟通协作、服务意识”等通用职业素养的考查以教学平台中小组任务的评价结果为参考。小组任务评价包括自我评价、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多元主体的打分。教师事先在评价标准中预置以上思政育人指标,并对不同主体的评价结果设置权重,当各方结束评价时,每组和每位学生都将获得相应评分;对“坚持准则”“客观公正”等会计职业道德,以及“终身学习”“成本管控和风险防范”等职业素养的考查,主要通过案例讨论、“新分享”等环节进行观察记录。学生在案例讨论和分享新政策新技术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对专业的理解、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知,以及与时俱进的自我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对每位学生的思政素养习得进行评价以后,再测算该指标的平均得分,并将之与预期得分进行对比,可以了解指标达成度。

以上两部分课程思政评价结果将以一定的权重融入课程综合评价,形成良性和持续改进的综合评价机制。具体评价指标及权重设置如表2所示。

表2 “业财融合实务”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价表

猜你喜欢

业财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企业财务共享下怎样推进业财融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基层发电企业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