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声如此夺人
——评大型红色题材杂技剧《先声》

2024-01-15张立勋

杂技与魔术 2023年6期
关键词:事变杂技抗战

文|张立勋

图|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提供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成为中国与世界格局新变动的标志性事件。国难之于国人,痛是彻骨之痛,怒是滔天之怒,志是不渝之志,所有痛苦、残酷形成深深的民族创伤,所有不沉默、不沉沦的“中国的脊梁”慷慨昂扬、壮怀激烈,以“全民族的血,洗清最大的耻辱”,为生存而战、为正义而战,民族觉醒之深刻、抗争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为世界所瞩目。

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探索赓续红色血脉、创新美学表达路径,借由观众喜闻乐见的杂技艺术语汇,独辟富有现实意义的蹊径,用心用情讲述抗战故事,完成与历史、英雄的“对话”,构筑起2023年中国杂技界重要的艺术图景——大型红色题材杂技剧《先声》。

以史引人,拉满期待。抗战题材作品在辽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以“九一八”事变为肇始的14 年抗战历程,东北人民浴血奋战的故事层出不穷,为创作强烈戏剧冲突和情感张力的作品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素材。杂技剧《先声》以“九一八”事变为题材,本身自带关注度,同时也与沈阳这座英雄的城市相契合,地域符号十足。

但如何用杂技表现如此重大的历史题材,既是创作者遇到的难题,也是观众的疑问与期待所在。本剧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历史题材叙事原则,巧妙地找到了入题切口,以“九一八”事变中王姓普通人家的视角来讲述事件发展演变的过程,这与前不久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精品杂技剧《战上海》通过一个解放军连长的视角串联起整个事件有异曲同工之妙。《先声》中的东北军军官王大力、铁路工人王大奎、进步大学生王小英兄妹三人,以及母亲王大娘、抗日名将黄显声、共青团员老疙瘩等交代得非常清楚,人物刻画细腻,从不同角度再现了当时家国沦丧、山河共泣、志士扼腕的境况,生离死别的悲恸、大开大合的结构、深沉凝重的风格谱写了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雄壮史诗,带领人们又回到了那个可歌可泣、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不肯坐当亡国奴的警察军民奋起抵抗、率先吹响中华民族抗战号角的中共满洲省委“9·19 宣言”、3 万余名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事迹,都集中呈现在了舞台上。这些有关“国难”的记忆,扑面而来的现场感、时代感和历史感,具有巨大的震撼力和冲击力,进而形成情感上的“共情”,达到艺术的渲染,积淀成一种史诗般的美学风格。

以情动人,直击心灵。空洞乏味的说教打动不了观众,平铺直叙的白描手法也难以让人动容。《先声》里面的情感交织,贯穿整剧始终,特别是前后鲜明的对比,让人心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回到剧情开头一幕,1931 年春节前夕,沈阳火车站站前广场,民间传统舞狮、高跷、耍花棍、东北秧歌等一一亮相,越是欢乐、祥和、喜庆,越与“九一八”事变后逃难的人群、满地的疮痍形成鲜明对比。除夕之夜,千家万户团圆守岁,王大娘一家却凄然冷清、举家祭奠,与丈夫王铁掌被日本人残害前疼爱徒弟、教授武功、其乐融融的氛围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日寇的铁蹄下、在日军的铁网前,一批批百姓倒下、一个个普通群众被禁锢屠戮,这将观众的悲怆与愤恨情绪点燃到极点;但中共满洲省委“9·19 宣言”的发表和东北抗日联军的组建,让大家又看到了光明和未来。虽然整部剧的感情基调是悲壮的,但中间穿插的亲情、友情和爱国情怀,总能不经意间直抵人心,让观众感觉到在沮丧时有慰藉、在悲痛时有力量、在失落时有希望。特别是剧末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伟大抗战精神的总结阐述收尾,成为点睛之笔,升华了主题,鼓舞了士气。

以技惊人,完美融合。作为一部剧目,需有合理的故事情节和跌宕起伏的剧情冲突。但众所周知,杂技长于肢体表达,逊于叙事抒情。能否处理好剧情与技巧的冲突、避免“两张皮”,成为创作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9 幕、70 余名优秀演员、30 多个高难度杂技节目、40 场布景转换串联,《先声》将30 多个杂技节目打碎重组,融入剧情当中,再通过大量运用独具地域特色的森林、冰雪等元素,使观众既能完全沉浸在故事情节中,又能酣畅淋漓地欣赏到高难度杂技动作,没有产生因展示技巧而跳出剧情的违和感。比如,“重要情报”一幕中,运用皮条技巧,将夜探日军仓库的惊险、悬疑表达得淋漓尽致;“傲然枪声”部分,95式军用侧三轮摩托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挎子”开上舞台,典型的物件引发特定的记忆,再有精彩打斗的杂技加持,令人拍案叫绝;剧尾无数抗联将士在林海雪原中高跷轮滑穿行,在白山黑水间与日寇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既是熟悉的场景再现,也预示着一颗颗红色的革命火种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全国……正如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杂技团艺术指导俞亦纲所提倡的,技巧要为剧情发展服务,剧情也要为技巧提供足够的展示空间。《先声》生动诠释了剧情和技巧如何更好融合,为今后杂技剧的创作提供了范例。

图1、2、3 为杂技剧《先声》剧照

好作品都是磨出来的。在笔者看来,本剧或有一些待改进的地方,不妨作一探讨:在主题升华上,把“九一八”事变的演进放入世界反法西斯历史发展背景中探讨,增强中国对抗战叙事的话语权,是新时代大国形象塑造和国际传播不可或缺的题中之义。展示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困厄,尤其是向往和平、反对战争的人类普遍性意识,从局部的中国叙事走向更开阔、更深刻、更普遍的国际叙事。更重要的是,国耻之训不可忘。宜将剑戟多砥砺,不教神州起烽烟。剧终的处理,如果观演双方全体肃立、警报响彻剧场,更能从那场不屈的浴血抗争中获得警示与启迪,从而时刻保持警醒和自觉,更好地肩负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同样,在细节处理上,如林海雪原中,抗战将士运用爬杆技巧表现苦练攀爬本领,但随后与敌军战斗时再次展示,稍有重复之嫌;日寇精湛的杂技技巧和艺伎精彩的扇变表演,表现了他们的军力之盛和迷惑之大,但与观众的审美观感略有冲突,有人坦言“想鼓掌但又感觉不妥”等,这些都可在日后精修中改进提升。期待着这部体现重大历史题材、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先声》能够更加精彩夺人,成为杂技界又一部扛鼎之作。

猜你喜欢

事变杂技抗战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好事变“坏”事
老鼠演杂技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环县事变”及其善后工作述论
从『九·二二』锄奸到『八·三』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