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探讨

2024-01-15郭静刘爱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23期
关键词:红斑狼疮风湿系统性

郭静 刘爱英

风湿免疫病是一类能够累及人体关节、软组织、骨组织的慢性疾病, 其患病主要和免疫系统相关, 常见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风湿类关节炎等,这类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及健康的影响十分严重, 而且治疗较为棘手, 多表现为病程迁延、反复发作, 给患者带来了痛苦[1]。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比较典型的风湿免疫病, 在临床中也比较常见, 故本文选取了此类患者作为样本进行观察[2]。在多年的临床研究中发现, 风湿免疫病可引起多种类型的血液系统损害, 如血小板减少、溶血、贫血等, 而在疾病的治疗当中, 对血液系统损害的控制力度比较薄弱, 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也严重影响到了患者预后[3]。以往, 在本病治疗中, 多选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疗效, 但无标准化的治疗方案, 可能会加重不良反应[4]。故本次研究分析了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并选取了2016 年1 月~2022 年9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展开调查,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 年1 月~2022 年9 月收治的80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根据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1~52 岁, 平均年龄(36.75±5.09)岁;男14 例, 女26 例;病程6 个月~2 年, 平均病程(1.56±0.49)年。对照组患者年龄20~53 岁, 平均年龄(36.72±5.43)岁;男13 例,女27 例;病程6 个月~2 年, 平均病程(1.52±0.4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同时, 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签署同意书确认。纳入标准:均经综合临床血尿常规、免疫抗体等检查确诊, 入院时, 伴有肾衰竭、发热、头痛等表现;符合相关的药物适应证。排除标准;精神异常者;交流异常者;多器官功能衰竭者;药物过敏者;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激素+吗替麦考酚酯治疗,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0727, 规格:40 mg), 1 g/d, 静脉注射, 用1~4 d。后改为甲泼尼龙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213809, 规格:16 mg)口服, 剂量为4~48 mg/d, 晨起用药。吗替麦考酚酯胶囊(海南先声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213150, 规格:0.25 g)口服,1.0~1.5 g/d, 3 个月后降低剂量为0.75~1.0 g/d, 继续用药3 个月。环磷酰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2020857, 规格:0.2 g)0.4 g, 与250 ml 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混合, 进行静脉滴注, 2 次/周,有严重皮损的患者, 进行口服硫酸羟氯喹(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90263, 规格:0.1 g)治疗,0.2 g/次, 2 次/d。

观察组患者予以激素+环孢素治疗。激素用法和对照组相同。环孢素胶囊(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60123, 规格:50 mg)口服,6~11 mg/(kg·d)。用药期间, 依据血药浓度调整用药,每2 周 下 调0.5~1.0 mg/(kg·d), 至2~6 mg/(kg·d)时,以维持剂量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半年后观察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液系统损害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指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SLEDAI 评分。疗效判定标准:病症基本消失, 白细胞、红细胞等恢复正常水平, 尿蛋白消失为完全缓解;病症减轻, 临床指标改善, 尿蛋白<3 g/d 为部分缓解;病症及临床指标均无显著改善, 或是病情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SLEDAI), 该量表从0~105 分进行评分, 评分项目包含了血管炎、抽搐、尿蛋白等多个项目, 评分>15 分表示病情重度活动, 分数越高, 表明病情越重。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呕吐、感染、心脏骤停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

2.2 两组患者血液系统损害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血液系统损害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血液系统损害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液系统损害情况比较(n,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 察 组 白 细 胞 计 数(7.69±1.02)×109/L、血 小板计数(113.42±13.29)×109/L、血红蛋白(113.26±15.29)g/L 均高于对照组的(6.62±0.57)×109/L、(93.63±10.39)×109/L、(100.63±8.49)g/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水平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白细胞计数(×109/L) 血小板计数(×109/L) 血红蛋白(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5.11±1.06 7.69±1.02a 72.52±7.26 113.42±13.29a 92.25±8.94 113.26±15.29a对照组 40 5.12±1.14 6.62±0.57 71.38±7.84 93.63±10.39 92.15±8.58 100.63±8.49 t 0.0406 5.7916 0.6748 7.4195 0.0510 4.5674 P 0.9677 0.0000 0.5018 0.0000 0.9594 0.0000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LEDAI 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SLEDAI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SLEDAI 评分(6.02±0.39)分低于对照组(6.87±0.23)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LEDAI 评分比较( ±s, 分)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LEDAI 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18.93±2.57 6.02±0.39a对照组 40 18.68±2.51 6.87±0.23 t 0.4401 11.8733 P 0.6611 0.0000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n(%)]

3 讨论

在风湿免疫病中,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本病在育龄期女性群体中比较常见, 疾病可导致患者面颊出现蝶形红斑, 该疾病还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 其中以肾脏系统损害最为常见[5]。研究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和免疫系统紊乱有着密切的关联, 发病后, 可导致B 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亢进, 并在人体内部形成较多的致病性抗体, 对机体组织、细胞等造成损害, 伴随着病情的进展, 疾病将逐渐累及全身,引起十分严重的病症[6]。对于本病的治疗而言, 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十分重要。所谓标准化治疗, 就是指参照相关指南, 或是依据同一个标准进行治疗, 由于疾病治疗期间需要使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药物毒副作用较大, 故需要形成标准化的治疗方案[7]。

就目前临床对于本病的治疗现状来看, 仍存在许多不规范、不标准的现象, 在患者治疗期间, 所用激素类药物剂量、疗程等有随意调控的情况, 在病情尚未完全处于稳定或是缓解的情况下, 对剂量进行调整, 或是停止用药, 都将会影响治疗效果, 进而对预后产生不利[8,9]。由于本病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因此关于本病的治疗方案, 也尚处于研究阶段, 目前可供使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肾上腺激素等, 此类药物经临床检验有效, 但有一定的副作用。在本次研究中, 将激素+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激素+环孢素治疗两种方案进行了对比, 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 后者所产生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环孢素中含有11 个环形多肽, 并且以氨基酸形式呈现,是一种强有力的免疫抑制剂, 其与T 淋巴细胞膜有着较高的亲和力, 与其受体蛋白结合, 被动离散通过细胞膜, 对转录因子、白介素-2 助催化剂的结合进行干扰, 进而降低白介素-2 及其受体的表达水平, 弱化细胞毒T 细胞聚集作用, 减轻其导致的炎症反应[10,11]。这种治疗方案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免疫病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 不仅治疗效果好, 而且起效快, 药物用量少, 有效的控制了不良反应, 达到了安全性要求[12]。激素和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可以对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有丝分裂原同时产生抑制作用, 并且可以抑制同种异体抗原刺激导致的增生情况, 作用于细胞亚群, 实现有效的调节作用, 减少B 细胞抗体的产生, 降低血小板破坏水平, 但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马新等[13]也展开了类似研究, 该研究采取了相同的对比方案, 结果指出:MMF 组总有效率为73.1%, 明显高于CsA 组的59.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研究与本研究论证的观点相反, 差异较大, 考虑是受到了其他联合用药方式的应用, 其研究中, 并未对患者采取。环磷酰胺、硫酸羟氯喹等药物进行治疗, 这可能对最终疗效产生影响。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血液系统损害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性红斑狼疮导致的血液系统损害比较多, 如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 而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度评分中, 多个项目均与血液系统损害相关, 可见血液系统损害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呈现正相关。而血液系统损害, 如白细胞减少, 会加重感染风险, 而由此导致的感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4-16]。故在本病的治疗中,积极控制和纠正血液系统损害是减轻病情、降低死亡风险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比可见:激素+环孢素治疗可以更为有效的改善血液系统损害, 从而改善患者病情。这一点, 与本研究结果相似,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SLEDAI 评分(6.02±0.39)分低于对照组(6.87±0.2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安全性方面考虑, 本研究中所见不良反应均较少, 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 其安全性均较高, 适应性比较广泛。

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①选取的样本量比较少, 观察时间较短, 缺乏广泛的代表性, 因此结果和结论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偏差。②本次选取病例数均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而风湿免疫疾病包含了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多种类型, 故在病例的选择上, 也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 要想获得更为可靠的结果, 还需进一步加大样本量, 延长观察时间, 同时拓展样本的选取范围, 纳入多个类型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17-20]。

综上所述, 风湿免疫疾病的血液系统损害表现比较多样化, 但集中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贫血, 在治疗中, 需要重视血液系统损害情况发生。采取激素+环孢素治疗的效果较好,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症, 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而且不良反应少, 安全性高, 建议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红斑狼疮风湿系统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痛风不是风湿 罪魁祸首在嘌呤
冬病夏治,巧治风湿骨痛
重庆市成立中医风湿专科联盟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伴脱发的头皮深在性红斑狼疮并发干燥综合征一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
风湿骨痹口服液急性毒性研究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