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和挡不住
2024-01-15范晓波
范晓波
余华和苏童在一起回顾投稿经历时用了一个说法:要好得挡不住。
最初当然也是四处碰壁,虽然自我感觉作品不比刊物上的差,就是发不出来。当有一天,他们的作品好到挡不住的份上时,就到处都能发表了,对自身才华和编辑眼光的怀疑全都烟消云散。
好得挡不住这话豪气也解气,只是,从已成名作家嘴里说出来,一些仍在黑暗中磕磕碰碰的投稿者未必能感同身受。挡不住是要多好呢?写得和刊物上已发表的作品差不多好还不行吗?
我曾在一次小范围创作交流中十分坦诚地分享自己年轻时的投稿心得。
最初不认识一位文学编辑,稿件到了编辑部都是自然来稿。当我觉得作品写得和所投刊物上作品差不多好时,稿子一定发不出来。自我感觉作品比刊物上的好20分(百分制)左右时,作品偶尔会被选中。自我感觉作品比刊物上大多数作品好50分以上时,作品大都会被发表。
我一直是用这种理念指导自己投稿的。为什么感觉差不多时不会发表?因为人都有认知盲区和自我美化的本能,自认为作品写得和刊物上的差不多时,其实很可能还差二三十分。当我们认为比他人高二三十分时,很可能才刚刚与之比肩。
这是我作为一位作者的自我反省和经验总结。等我成为文学编辑,对各大期刊的选稿流程比较了解后,对此有了另一视角的理解。
那些过于眼高手低的作品先不说,即便作者的自我认知相对客观,作品水准已和刊物上发表的部分作品差不多,为什么也不一定会被选中?因为每个文学期刊的来稿都是海量的,差不多能达到发表水准的作品也不在少数,编辑会率先注意到那些光芒夺目的最优作品,如果这个层次的作品足夠多,就会挤占那些刚及格作品的发表机会。如需选点此类作品补充版面,投稿者就要看运气了,如刚好这期缺某类体裁或某类题材的稿子,刚好你符合,又被编辑看见,可能就选上了。
其实,好作品的归宿,并不只是发表。因为,同样是发表,不同作品发表后的命运也是天壤之别。那些勉强过线的作品,发表之后基本就定居在刊物上了,不会有二次传播。那些好得挡不住的作品,发表之后,还可能会被选刊选本转载,被影视剧改编,被评论家念念不忘,被读者口口相传,所谓的名篇和经典也因此产生。
这个经典化的过程,是每一位编者和作者都神往的境界,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和编者才可能最大限度地相互成就。
从作家成才的角度来说,投稿的才能可算是写作才华的一部分。我们要学会客观评估自己,还要理解不同刊物的不同栏目的发稿定位,从中找到个人作品和刊物的契合点。
作为《星火》的主编,我一直要求编辑们重视每一份自然来稿,尽量不错过每一个有潜力的无名作者。
作为一位写作者,我愿意这样和其他文友共勉:尽量在投稿之前,把作品写得好些再好些,直到好得在芸芸众稿中散发出独特的气息被编辑轻松识别,好到发表后不断在读者的舌尖上四处奔走,好得自身的局限和外在的困难都统统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