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疥疮 深夜虫子在皮肤里“打洞”
2024-01-15刘泽虎徐思鹏
刘泽虎 徐思鹏
說起一年四季都会困扰大家的皮肤问题,那“痒”一定会名列其中。
平时光是看旁人挠痒,就会觉得身上痒痒,忍不住也想挠几下。但当你越挠越痒,甚至半夜也经常被痒醒,可别强忍着或者随便涂个药膏了事。因为有一种皮肤病,一人得病,就可能让全家痒到怀疑人生……
30 多岁的孕妈丁女士带着4岁的儿子来到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童皮肤病联合门诊。刚进门,丁女士就焦急地询问:“医生,孩子的湿疹咋这么顽固?用了一个月药,孩子每天晚上还是哭闹不止,拼命抓挠,可急死我们了!”
接诊医生发现,孩子四肢、身躯,甚至生殖器上都起了一粒粒的红色丘疹。
“湿疹是一个多月前出现的,白天没那么痒,但一到晚上就加剧发作。更奇怪的是,我和老公也相继开始感到痒,一到晚上,全家人就集体挠痒。”丁女士挽起衣袖,手腕、手肘上都是密密麻麻的红色丘疹,遍布抓挠后留下的血痕,“背上、肚子上还有很多。”
“这不是湿疹,可能是疥疮。”医生为丁女士和孩子进行了皮屑化验检查,在显微镜下找到了疥虫,最终确诊丁女士和她的孩子患有疥疮。
疥疮是由疥虫寄生在人体皮肤上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特别容易在家庭或集体单位中互相传染。
而丁女士怀孕,她和家人平时很注意家庭卫生与清洁,家中也少有生人前来。那么,传染的源头又在哪呢?
突然,丁女士想到了近期来家里的父亲,他身上也有“总是好不了的湿疹”。难道会是最爱孩子的外公?随后,丁女士的父亲也被确诊患有疥疮。老人无限懊悔的同时,也十分疑惑为何会患上疥疮。
“疥虫离开人体能存活2~3天,直接的皮肤接触,或是共用寝具、接触患者的衣物等都会导致传染。”医生说,“你仔细回想一下,疥疮出现前后你去过哪里?”
“之前去看过几个抱团养老的老伙计,住了几天。现在想起来其中一个也有‘湿疹’,应该是疥疮。”丁女士的父亲回忆道。
在丁女士全家接受治疗的同时,医生团队也来到了抱团养老处,确诊了多例疥疮。
疥疮是最常见导致皮肤瘙痒的疾病,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容易被忽视的热带皮肤病,好发于冬季。
近期,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陆续接诊了多名病情类似的老年患者与儿童患者,他们往往误以为是“湿疹”或“过敏性皮炎”等而延误治疗。
事实上,疥疮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白天瘙痒不明显,晚上异常瘙痒”。这是因为疥虫通常会在夜间大肆活动,在皮肤内挖掘“隧道”、产卵,啃食角质组织,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机械性刺激和皮肤超敏反应。
此外,疥疮的皮疹常表现为细小丘疹、丘疱疹、特异性的“隧道”,好发于皮肤嫩薄处。成人疥疮除了躯干和四肢泛发的湿疹样皮损外,还会出现在指缝、腋下、腹股沟、手腕、腰部、肘窝、脐周、前胸、外阴等部位。
婴幼儿因为皮肤娇嫩,感染部位没有那么典型,可能只在颈部、腋下、手掌、足部较为明显,皮疹表现也与湿疹反应类似,所以更容易误诊和忽略。而老年人受神经退化等因素影响,起初瘙痒感可能并不明显,但等到感觉瘙痒难忍时,症状往往比较严重了。因此,如果家中有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在其身上发现大量不明原因的红疹,并伴有夜间明显皮肤瘙痒症状,应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对于可疑的疥疮皮疹,不要用力搔抓,避免出现继发性脓疱疮、毛囊炎、疖病、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疥疮的传染性非常强,而且疥疮发病前有一个月左右的潜伏期。一旦确诊疥疮,住在一起的家庭成员或同事要共同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不少疥疮患者会出现疥疮反反复复的情况,一般都是因为治疗不彻底或二次感染。治疗过程中,这几点务必要做到:
开始治疗前3 天内患者接触的衣物、毛巾、床单要认真处理。患者先洗澡换衣(换上患病期间未穿过的衣物),对换下的衣服、床单及被罩等所有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的物品,进行煮洗消毒(水温>60℃,10分钟以上),不适合煮洗的可以封存2周左右。
搽药时应按照从颈部到足的顺序均匀涂遍全身,不起疹子的部位也要涂,不要遗漏任何部位,特别是手指缝、指甲缝等部位。
避免抓挠,必要时可口服止痒药物。
患病期间应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或共用同一物品。
疗程结束后,要处理患者接触的衣物、毛巾、床单等物品,处置方法与开始治疗前相同。
编辑/罗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