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4-01-14程萌
程萌
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时期,本文重点分析了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析其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
区位优势明显
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郑州市中牟县核心区域,规划总面积 132 平方千米,是“郑汴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核心。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周边拥有全方位、现代化的立体交通体系。国道和省道贯穿南北,高速、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发达。西侧毗邻郑州中心城区,北侧经济带依次为郑东新区、中牟白沙,南侧经济带依次为郑州经济开发区、国际物流园区。结合文化旅游发展方向,形成了显著的区位优势。
产业发展良好
经过多年的建设,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形成了独特的产业集聚魅力。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着重打造三大主导产业,分别是以主题乐园旅游和购物休闲旅游为主的时尚体验型旅游业;以影视制作、广告策划、经纪、文化演艺、工艺美术品等表演和艺术创作为主的文化艺术产业;以商务办公、商务会展、会议培训为主的高端商务服务产业。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自成立以来,大型主题公园、专业产业基地、休闲购物商业综合体、会议会展中心、高端酒店、歌剧院、书画院等各类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集中落户。
大型主题乐园不断入驻。近年来,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优化布局大型主题乐园,带动园区产业整体升级,引领产业链向纵深发展。方特旅游度假区、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海昌极地海洋公园、只有河南主题乐园、海姿冰雪世界、绿博园等十大主题乐园签约入驻。
园区产业呈多元化发展趋势。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重点推进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以满足郑州、开封及周边区域大众购物、休闲需求,郑州杉杉·奥特莱斯、海宁皮革城、爱琴海购物中心、中原国际宝石博览园等8个大型休闲商业综合体集中落户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集中规划布局多元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兼容并蓄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载体。
功能定位清晰。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华夏文明和中原文化走向世界的窗口。一是利用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精心推出文化游、民俗展、非物质遗产会等门户级旅游产品,提升郑州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和国际知名度。二是集中培育并积极推广一批具有中原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展示中原文化的勃勃生机与活力。三是在园区内打造具有异域风情的建筑文化,引导世界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到郑州传播展示,建设中原开放的文化港。
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对郑州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与此同时,园区发展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软环境建设不足
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是由政府主导、规划并搭建平台的文化产业园区,因此园区企业大多由政府招商引资而建设,管委会并非一个单纯的为文化产业企业和人才服务的组织而是兼有多种行政职能的政府组织。这表明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很多方面还停留在房东思维阶段,文化企业日常需要的基本服务,比如为企业搭建投融资平台,提供政策、法律支持,创新创意人才培养培训等方面明显不足。
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
集聚效应使文化产业园区具有多元竞争优势和发展机遇,还能够使园区内外大量相关企业和行为主体集中在一个较小范围内,并成为一个具有有序结构化组织形式,使各种产业活动之间的协作配合及外部规模经济的实现成为可能。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围绕主导产业进行产业链的丰富和延伸、吸引更多关联产业的集聚、形成产业集群等方面还明显不足。
公共服务平台不完善
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至今,主导文化企业规模逐步壮大。但与之配套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园区周边住宿酒店数量少,餐饮企业缺乏;市区至方特、绿博园的公交车班次较少,虽然城际高铁设有绿博园站点,但是到园区其他地方的公交线路缺少规划;节假日公共交通经常发生拥堵,路况不尽如人意;路标指示有待完善等。
产业链开发不足
产业链是一种同一内容资源在空间和时间维度都重复延伸使用的结构,具有更强的融贯性和扩展性。在空间上,文化产业园区的全产业链以创意内容为轴心,既可以实现纵向伸展,使上下游各产业要素有机连接为一体,又可以实现横向产业贯通,实现内容资源重复开发的价值增值;在时间上,文化产业园区的全产业链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使创意内容实时紧跟或引导顾客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化,保持文化产品生产过程的时效性和动态适应性。目前,入驻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企业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产业链开发不足。
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政府对园区认知有误,功能定位模糊
文化产业园区作为介于政府、市场和企业之间的新型社会经济组织,服务文化企业的配套功能、孵化器功能都相对欠缺,软环境建设不足。地方政府重视本是文化产业园发展的有利条件,但政府如果认知有误,只重视招商而忽视软环境建设,并不利于产业园的健康发展。同时,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管理经验也严重不足,功能发掘不够。
市场导向不明确,对文化企业缺乏吸引力
通过实地调研,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内产业聚集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产业模式过于单一,市场导向不明确,对相关文化企业缺乏吸引力。文化企业在园区内完成空间上的集中,并不意味着园区的形成。只有空间集聚发展成为产业集聚,其中包含主导企业与相关中小企业的协同作用,这样才能形成产业集聚、形成真正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社会功能缺失,基础设施不健全
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配置滞后主要因为其社会功能缺失,基础设施不健全。一是园区对信息服务、投融资服务、政策法规咨询等综合服务对接还不熟练。二是园区的基础生活配套服务,比如公共交通、餐饮住宿等,园区对此的整合还不到位。三是园區在投融资平台建设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另外,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人才培训、信息技术支撑等平台建设方面还有待完善。
企业间脱节严重,产业链条单一
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利益为纽带,把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接为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的产业链条。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产业链形态却相对较为单一,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产业链不完善。
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壮大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更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以集聚发展为核心,加强示范引领作用
突出发展主导产业。文化产业园区必须有核心的产业来支撑,才能做到基础坚实,发展强劲。主导产业是园区产业发展的关键。围绕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主旨,实施文化产品创作走精品化路线,中小文化创作企业入驻园区更能丰富园区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推进信息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园区率先踏上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制定产业准入标准,合理引导项目分类布局,突出产业特色。
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结合园区实际,对有意入驻郑州的符合条件的新建文化类项目首先选择在园区规划范围内集中布局,重大项目优先列入年度重点项目。省级设立的文化类发展专项资金,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项目。省级、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对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的具有较强公益性和示范带动作用的服务业项目,可给予适当补贴。
加大招商引资支持力度。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的文化企业、文化机构和央企投资建设或参与运营文化产业园,同时鼓励工作室或个人文化创意工作者入驻园区。对成功引进的重大招商文化类的外资项目,按不同标准给予奖励。重视创新性内容型新兴文化产业项目的引进,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质量。建立、完善文化产业园区重大招商项目名录,利用好国家、省、市组织的大型招商活动,同时也要开展专题招商。
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促进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对于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内的企业,由于技术进步、科技投入等原因,造成固定资产需加速折旧的,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全面落实增值税转型政策,企业购入符合抵扣规定的固定资产,纳入增值税的抵扣范围,以支持企业扩大投资。切实落实企业研发投入税前抵扣政策。
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健全和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加快创新服务平台和中介服务机构建设,鼓励有资质、有信誉、有业绩的中介服务机构落户,促进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此外,“互联网+”已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新趋势,园区的文化企业可以与互联网平台、电商结合,对接线下营销,开展“线上+线下”的合作模式。
加大人才政策支持力度。在引进相关专业高层次人才、设立科研工作站、吸引留学人员来郑创业等方面,向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重点倾斜。对于引进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在科研经费、岗位津贴、级别待遇、住房补贴、家属随迁等方面制定优惠措施。加快技能人才培养,通过校企联合、订单培训等形式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按照有关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政策。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列入郑州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优先安排。积极争取国家资金,优先安排园内道路、环保、通信、消防、垃圾处理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强化城市基础设施与园区的共享和衔接。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体制,通过政府引导,形成多层次、社会化、市场化的投入机制。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完善产品检测、市场交易等公共服务设施,财政扶持资金要优先向改善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倾斜。完善园区内居住、医疗、教育、商业、绿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创造宜居宜业的配套环境。
以项目为重点,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打造文化引擎。建设引领国际新商都的文创产业先导区。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可以依托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及交通优势,全面带动旅游、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逐步形成中部地区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时尚文化产业集聚区,着力扩大园区在中部地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创建旅游地标。标志性建筑或标志性文化项目,通过标志性特征唤起人们对它们的记忆,增加重游率。目前,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落地的项目,已经在省内休闲旅游方面产生了较强影响力。可以结合现有优势项目的特色,加大宣传力度,重视旅游体验,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努力建成中部地区的旅游地标。
营造生态家园。建设面向郑州市区的田园城市示范区。向北承接黄河湿地景观带以及以雁鸣湖为主体的旅游观光示范区,向南衔接贾鲁河滨河景观带,中部联合郑汴中央公园生态文化旅游区。以田园城市为建设理念,建设以绿、水为引导,以主干路网和轨道交通相结合的特色交通体系,引进项目有机结合当地自然和人文特色,全面建成面向郑州乃至全省都市区的田园城市示范区。
本文选自:“郑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比较分析研究”(编号:ZSJX20221074)2021年度郑州市社会科学调研课题。
(作者單位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