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陶器和中华农耕文明起源之关系初探
2024-01-14贾国涛
贾国涛
最晚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华先民根据不同地区气候、土壤的特点栽培农作物,形成了一整套适应农业生产、社会发展、文化教育的制度,其文化集合即农耕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中华文化的根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分界最重要的标志是陶器的出现。陶器的出现,代表着人类文明出现了一次跨越式发展,创造力在人类生活中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陶器的重要作用
陶器时代,先民的食物主要是黍和稻。考古发现基本证实,在新石器时代,中华先民已种植粟和水稻了,主要食物亦是粟和稻。甲骨卜辞中关于黍的记载最多,近300条,其中言“受黍年”的上百条,“庚申卜贞:我受黍年。三月。甲辰卜,商受年。贞,不其受黍年”。“熟”和“享”两个字与早期祭祀使用的器皿有着密切的关系。享是陶器,黍和熟同音,源于登黍的祭礼。《说文新证》载:甲骨文孰字,从享、从丮,会于享(祭享建筑)前有所进献之意,后世加火旁作熟。《金文编注》载:甲骨文孰字,从丮,象手持食器向宗庙敬献祭品之形。本义为食物烹熟,引申为植物果实、种子成熟。食物烹熟了的意思便另加形符火,作熟。
陶釜是最早出现的炊具,使众多无法生食的动物、植物,在蒸煮后即可食用。在一万年前,陶釜仅出现在中国,在两河流域、古埃及均未发现陶釜的痕迹。
史载“燧人氏范金合土为釜”。据说,在蛮荒时代,燧人氏教会了人们钻木取火,继而教人熟食。火的灵活运用促使陶器的发明。古人发现黏土经过火烧之后会变硬,可以制造盛水煮食的器皿。可能人类开始发明陶器的目的只是为了盛水煮饭,因为水是液体,陶器是最好的盛水加工食物的器皿。《古史考》载:“黄帝始有釜甑,火食之道成。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
中华先民高超的陶器制作技术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生产量、使用量最大的手工业制品,制陶业是当时重要的手工业门类。陶器制作技术是新石器时代最为先进的生產力,是一个部落生存发展的根基。一个部落熟练掌握先进的陶器制作技术,就可以领先其他部落,为部落斗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伏羲文化、炎帝文化、黄帝文化、尧舜文化形成的密码是陶器文化。结合历史年代、考古文化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伏羲文化大体相当于裴李岗文化,炎帝文化大体相当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郑州地区的黄帝文化大体相当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陶寺文化大体相当于尧舜文化。
农耕文明是农业生产所建立的社会形态,这也是影响人类的核心文化。农耕文明奠定了中华文化的根基。
古人常常祭祀陶神,古人制陶技术和三皇五帝相关联。根据史籍《元和姓纂》《风俗通》等的记载,“殷民七族”分别为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都是以烧制陶器为业者。这说明华夏民族诞生之初,各部落首领可能就掌握高超陶器制作技术。
伏羲代表着一种制陶方式
伏羲氏虽然不是后人祭祀的陶神,但是也和制陶密切相关。《拾遗记》载:“庖牺氏易土为埙。”伏羲本名极可能为“匏析氏”,取“匏析成瓢”之意。
彝族文化学家刘志一认为,“伏羲”实际上是一种以葫芦为模型的制陶技术,也被称作贴塑法,把陶泥均匀地贴在葫芦表面,随后将葫芦和陶泥共同在窑中烧制。这样的制陶方式主要出现在伏羲氏时代后期。
考古材料和文献资料表明,江西省仙人洞遗址出土的18000年前捏塑的陶器,是人类最原始的陶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的14000年前的陶器就已是贴塑法的产物;到了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裴李岗文化遗址、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遗址一期等出土的9000-7600年前的陶器,贴塑法制陶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贴塑法制陶技术大约延续了3000年左右才由更加先进的盘筑法制陶技术替代。
贴塑法之前,陶器制作技术以捏塑法为主,其主要的劣势就是器型偏小,并且不规则。在葫芦贴片法的支持下,不仅能提升器型的规则性和美观性,还能使容量大幅提高。
“伏羲”一词代表着陶器的到来和创新,使黄河流域的食物的量和质得到大大提升,这些改变促使文明突破得以在这里发生,一种可以真正称之为文明的新文化——伏羲文化出现了。
炎懂得陶器成为炎帝
从甲骨文来考证炎帝制陶。《说文》载:炎,“火光上也。”《玉篇》载:炎,“热也,焚也。”《洪范》载:“火曰炎上。”《书·胤征》载:“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尔雅·释训》载:“爞爞炎炎,熏也。”与炎字有关的人物,我们首先会想到炎帝。传说姜氏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成为炎帝。从神农起,姜氏部落共有9代炎帝。
一是炎帝其人与火有关。《左传·昭公十七年》中写道:“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左传·哀公九年》云:“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洪范》中提到:“南方之极,自北户南至炎风之野,帝炎帝、神祝融司之。”
二是炎帝其事与火有关。《管子·轻重》载:“炎帝作,钻燧生火,以熟荤腥,民食之,无兹胃之病,而天下化之。”《论衡·祭意》载:“炎帝作火,死而为灶。”《路史·后记三》载:“(炎帝)于是修火之利,范金排货,以利国用。”《路史·外记》载:“炎帝以火制陶,埏埴以为器。”
根据上述记载,我们发现,炎帝与古人用火、制陶有关,尤其是炎帝另一称谓赤帝的“赤”字与“灶”字均是由土、火二字构成。我们猜测,炎帝与制陶是有关的。
据考证,江苏宜兴在西周就有圆形窑,唐代中期朝着龙窑转变。龙窑是利用自然山坡建造,符合火焰、温度自然顺坡上升的原理,使龙窑温度覆盖山底到山顶。如果我们俯视,宜兴龙窑与《甲骨文编》的
黄帝重视制陶
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均证实,黄帝时期已经有制作陶器的高超技术了。学界普遍认为,仰韶文化为黄帝部族所创造,当时陶器已是主要的生活用具。《物原》:“黄帝作碗碟。几创始自黄帝也。”《轩辕本纪》:“黄帝作灶。”
宁封子,黄帝时期宁邑(今河南修武)人,《路史·疏仡纪·黄帝》记载,“命宁封为陶正”,陶正属于黄帝时期管理制陶工作的官方职务。《列仙传》载:“宁封子者……人睹其迹,恶识其玄。”《修武县志》也有这样记载:“宁封子……葬太行山中。”宁北山是修武县云台山的旧称,因在宁邑之北而得名,是陶正宁封子飞升之地。今云台山茱萸峰闻涛亭对面尚有宁封子墓。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七月十五日,修武知县高世袭为宁封子墓撰写碑文:“中华陶瓷始祖黄帝亲封陶正宁封子之墓……惜古碑已断,特为重修立碑石,以表崇敬耳。”可见黄帝十分重视制陶。
尧是最早的陶神
尧是华夏民族的先祖,是“三皇五帝”之一。在任部落首领之前,居住在山东定陶西北,主要的职业为制作陶器,他所生活的地方称作陶丘。古文字学家葛英会先生指出,陶寺朱书尧字“上有土、下有人”。尧曾被封在唐,即唐邑,因此被称作陶唐氏。尧创立禅让制,将帝位禅让给舜。后世子孙或以技艺为氏,也有部分以封地为氏,即陶姓。人们将唐尧称作是陶姓的鼻祖。《姓苑》载:“生于伊,嗣后耆,故称伊耆氏;初封陶,后徙唐,随后被称作‘伊唐氏。”唐尧即陶唐氏,尧之名和制陶有较大的关联。结合《姓苑》记录的内容分析,上古存在陶唐氏,长期居住在陶邑,然后出现陶氏。《左传·定公四年》中有如下的记录——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陶氏是以烧制陶器为职业的姓氏。尧在其职业形象中生成“堯”字,尧字则成为专属字,并且读音没有出现任何的变动。
《山海经》载:“又东南一百五十九里,曰尧山,其阴多黄垩……其草多薯。”主要意思是指尧山区域,那里的泥土没有被太阳照射过,所以最适合做陶。尧居住在尧山里,正是利用那里的泥土来制作陶。那里的大量黄土和白砂,都是制陶的最好原料。
烧=火(窑火)+尧(陶器泥坯)。尧,既是声旁也是形旁,甲骨文“尧”像制陶者肩扛陶罐,将泥坯放在窑中的大火里制成陶器。
“尧”还有土地的意思,陶的制造离不开土,因而,尧还被尊为原始的土神,是土神创造了陶。
舜是陶器技术引领者
舜是东夷部族有虞氏的首领,故称虞舜。虞舜氏族的活动区域主要在古陶(今山东定陶)附近。《史记·五帝本纪·虞舜者传》记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吕氏春秋》记载:“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舜选中寿丘为制陶场足以体现其远见的商业眼光:一是这里的土质适宜作陶器原料;二是这里离水源较近;三是这里距负夏城近,便于运进城内贸易。
舜还对制陶技术进行改造优化:一是对泥条盘筑法进行优化,发明了陶车轮制法,由手工改为轮制,大大提高了制陶的速度;二是由还原烧成技术改为氧化烧成技术,大幅提升了陶器成品率;三是在陶器上加上美丽的纹饰,比如柳叶纹、方格纹、人字纹、绳纹等,满足个性化需求。
由于舜制作的陶瓷产品有技艺精湛、外形美观、经济实用等优势,所以被人们所追捧。大量的制陶人主动向舜请教,舜也乐意将自己的技术向他人传授。很快,舜的制陶技术传遍黄河上下,舜因此受到广大民众的拥戴。《竹园陶记》记录道:“中国有陶,始于神农,至舜而术益进。”
夏都是一个制陶中心
禹在位时期有三个都城:阳翟、阳城、平阳。《竹书纪年》记录道:“元岁癸亥,帝(启)即位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诸侯从。”此处所提到的姒启在夏邑即帝位,在钧台用酒食款待天下诸侯,诸侯都听从他。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夏邑,一个是钧台,夏邑就是阳翟,也就是今河南禹州,邑就是封地,夏邑可以理解为夏的封地,禹的封地就在阳翟。夏朝迁都主要围绕阳翟、阳城、平阳、斟鄩4个区域,阳翟→阳城→平阳→阳翟→斟鄩→阳翟→原→老丘→西河→斟鄩。上述夏都除老丘外都是夏朝制陶中心。
《礼记·王制篇》记录:“凡执技以事上者……不移官。”表明商周时期依附于贵族的手工业者应世代相袭,从事同样的工作。阳翟、阳城、平阳、斟鄩均为夏朝的都城遗址,均发现陶工掌握的先进制陶技术,可能代表的不是个别现象,而是都城中的某些制陶家族长期的制陶实践。
二里头遗址,夏都斟鄩所在地。2021年首次发现丰富制陶遗存。祭祀区西部、西北部有较为丰富的制陶遗存,其中包含:陶窑、存泥坑、泥坯、大量碎陶片等。目前,二里头遗址探明窑址10多个。二里头遗址北缘西侧有较为完善的陶窑,底部则保留少量的火塘。火塘为马蹄形状,内壁烧结呈青灰色,窑壁烧结有5厘米的厚度。窑址残存大量的红烧土和灰烧土块等,还有众多未烧结的泥坯深腹罐残片。
制陶是夏都手工业加工中心的主要产业,陶器作为最重要的生活用具,是高附加值的产品,除了一部分高档陶器作為都城自用、朝廷赏赐,其余部分可作为商品和其他部落交换有价值的物品。夏都因大量生产陶器而变成一个经济中心,因此,夏都也是一个制陶中心。
陶器先于农业而出现
陶器与中华文明起源息息相关。从目前考古发现来看,不论是中国的南方还是北方,陶器的出现均早于农业。因此,陶器的发明,为史前先民的定居和农业起源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整个东亚地区早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陶器的出现使中华先民饮食生活上的蒸煮方式诞生,使食器得到发展。鼎、鬲、釜、甑、甗、斝、鬶、盉、簋、罍、瓿都是和煮有关的陶器。“煮”属于会意兼形声字,从者,是指烧柴,也代表着煮食物的意思,者兼表声;隶变后,楷书以“鬻”表现,异体以“煑”表现。随着汉字规范化,“煮”演变成为正体。
仰韶文化时期,因为定居生活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陶器需求量大幅增加。在陶器制作工艺和烧制条件的优化下,陶器器型更为多样化,陶器核心品种为杯、钵、碗等。之前,因为生产条件不完善,陶器在功能方面呈现为一器多用。例如:三足钵不仅用于饮食器,同时发挥盛食器和炊煮器的作用。仰韶文化时期的产品有着精细化的特点,结合多个使用功能,在设计上更为专业,陶器功能性设计向着一器专用转变。
传统文献记载和考古证据都证实陶器出现于农耕文明之前,可以说是农耕文明起源、发展的催化剂。农耕文明并非陶器的产生原因,而是陶器出现后的新发展方向。
中国早期陶器的产生,大约距今20000—9000年,这一阶段处在干冷—暖湿频繁变换的阶段,总体来说是由冷变暖。在自然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人类必须寻求一种更高能量获取方式,陶器的产生,掀起了一场熟食革命,改变了人类饮食结构,是人类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和技术探索方面的一个伟大创举。
中华民族是最早诞生农耕文明的民族之一,陶器属于人类物质文明的主要代表,也是人类改造自然、创造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所以,中华先民对拥有陶器制作技术的人充满崇拜。伏羲、炎帝、黄帝、尧舜,是先民对一种社会背景的记忆,随着时间推进,历史背景的缩影被化作了文字,吸纳进了人名,成了中华民族的初祖。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中华民族一直在延绵不断地传承着民族的历史记忆,我们史前的历史并不是虚无的神话。
(作者单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