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仙游传统竹根雕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情趣的传承发展
2024-01-14王益宾
一、仙游传统竹根雕制作技艺的特点
仙游传统竹根雕是福建仙游地区的一种特色民间艺术形式,起源于宋代,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制作技艺独特,被誉为“绿色艺术”。总结起来,仙游传统竹根雕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选材考究。制作竹根雕需要选择质地坚硬、造型美观的竹根作为原料,且年限较长的竹根更为理想。在选材过程中,传统竹根雕匠人注重挑选具备创作潜力的竹根,如形似动物或人物,以及形态各异的竹根。
二是精细雕刻和综合运用。在雕刻过程中,需要精心选择雕刻工具,合理规划造型,努力塑造出立体感和流畅感,使作品栩栩如生。同时,传统竹根雕还融合绘画、雕塑、篆刻等多种艺术形式,以丰富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价值。
三是注重以传承地域文化为主题,体现地方特色。仙游传统竹根雕多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传统文化为创作题材,表现出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文精神。
总体而言,仙游传统竹根雕制作技艺以其独特的选材、精细的雕刻和地域文化的融入,展现出卓越的艺术价值和审美魅力。它不仅是仙游地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因此,传承和发展仙游传统竹根雕制作技艺,对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仙游传统竹根雕艺术的表现手法
仙游传统竹根雕艺术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方面:
首先是形态表现手法。艺术家们善于运用各种技法,通过对竹根形态的塑造和加工处理,展现出雕刻作品独特的形态特征。通常采用设计、切割、雕琢、开线等手法,将竹根的自然纹理与人物、动物、风景等形象有机结合。如笔者创作的竹根雕作品《敦煌遗梦》(图1),以一根扁型有瑕疵的竹根进行设计,合理地利用竹根的竹疤、根须和竹钉,在技法方面实现了圆雕、浮雕、线刻等多种技法的融合,使得作品整体和谐,让敦煌文化在一根小小的竹根上表现出来,创造出生动立体、富有变化、真实自然的艺术形象。
其次是装饰表现手法。在仙游传统竹根雕艺术中,艺术家们通过运用各种装饰技法为雕刻作品增添独特的装饰魅力。通常使用大块面简洁手法,采用雕花、绘画、大漆、镶嵌等方式,对竹根进行精细处理。如笔者创作的竹根雕《众妙之门》(图2),入选“2022年度国家非遗保护资金项目《匠心竹韵》——全国竹刻名家展”,以大块面剖空的雕塑手法来表现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空”的创意来源于老子的哲学思想,他认为世间万物皆空,唯空能包容万物。
在这件作品当中,只见老子端坐如山,手握《道德经》。大块面的劈雕,造型简练、构思奇特,仿佛一扇通往玄妙的门,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宇宙的奥秘。笔者特意融合大漆艺术,以增加作品的视觉维度和艺术元素,并将竹根内部的肌理和美感清晰地呈现出来,达到内外呼应,形成一种更加开放的造型,使作品显得细腻华美,从而增添艺术品的观赏价值和装饰效果。
再者就是人物表情的表现手法。在仙游传统竹根雕艺术中,雕刻师通过对人物表情和神态的刻画,使雕刻作品更具有生动性和情感表达力。如笔者创作的竹根雕作品《屈子》(图3),先后参加“常青荟翠——全国竹刻邀请展(常州)暨竹刻文创作品大赛”以及福建省美术馆主办的“格物致道——闽学视阈下的福建非遗作品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屈原是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杰出诗人,也是楚辞之鼻祖,中国历代艺术家为纪念屈原,多有诗文书画,通常所见的屈原形象以散发仰天为主,或取意于“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然而,屈原深刻受到儒家的影响,终生践行“修齐治平”之志,因此,《屈子》一改传统艺术作品突出憔悴的手法,而是将其塑造成身微躬、手垂拱的模样,有孔夫子之儒风。笔者借竹之纹理,上有峨冠博带之意、下有坚忍不拔之志。以块面等泥塑手法表现衣褶,略如竹简,凸显伟大诗人气质。整体线条遒劲大气,恰是屈原一生刚正不阿但壮志难酬的真实写照。
总的来说,仙游传统竹根雕艺术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造型形态、装饰手法、表情刻画都是其中的重要方面。雕刻師们通过对这些表现手法的灵活运用,创作出了各具特色的雕刻作品,通过捕捉人物的神态、将形象的内在情感和外在特征完美地呈现出来,使作品生动传神、栩栩如生,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从而更好地展示出仙游传统竹根雕艺术的独特魅力。在当下,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对这些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元素,使之在现代社会中继续闪光。
三、仙游传统竹根雕艺术审美情趣的传承发展
仙游传统竹根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在仙游传统竹根雕艺术中,审美情趣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传统竹根雕艺术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的观察和研究,将自然之美与艺术创作进行融合,这种审美情趣体现在作品的形态和造型之中。竹根雕作品通过精细的雕刻和巧妙的塑造,展现出竹根的曲线和美感。同时,作品的造型也常体现出仙游地区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例如,作品中常常出现仙游的山水风景、动植物等元素,以及人物形象和民间传说等。这些造型所表现出的审美情趣,展示了仙游传统竹根雕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如今,仙游传统竹根雕艺术需要与当代审美观念相结合,进一步传承发展。在传承方面,需要保留和弘扬传统竹根雕艺术的核心特点和精华,使其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得以延续。同时,也可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和审美观念,为传统竹根雕艺术注入新的元素和创新思维。例如,可以融入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技术,使作品更加具有时代感和个性化。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全国性的竹刻交流邀请展,以及竹刻走进高校非遗培训等形式,促进仙游传统竹根雕艺术的传承与交流,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
为了推动仙游传统竹根雕艺术的发展,还需加强对艺术家的培养和扶持。首先,通过加强传统竹根雕艺术的教育,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使他们能够继承和发展传统艺术。其次,通过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为艺术家提供更好的创作和展示平台,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其他领域的艺术家交流和合作。最后,也需要注重对传统竹根雕艺术的保护和传承,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和资料,建立起丰富而完整的艺术档案,为后人提供研究和参考的资料。
四、结语
仙游传统竹根雕艺术的传承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通过研究其表现手法和审美情趣,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仙游传统竹根雕艺术必将焕发出新的光彩,并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美好体验。
作者简介:
王益宾(1988—),男,汉族,福建仙游人。国家一级/高级技师、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莆田市工艺美术大师、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仙游竹雕”代表性传承人,工作单位:仙游县榜头镇王清梅竹木工艺品厂,研究方向:竹木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