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凉山彝族传统毛纺织和擀制技艺的科学与人文特征
2024-01-14李维潘海敬
李维,潘海敬
(西昌学院 艺术学院,四川 西昌 615013)
本文研究的于2008 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毛纺织及擀制技艺”,由传统羊毛有纺编织技艺与传统羊毛无纺擀制技艺组成,是凉山彝族族群用以生产披毡、擦尔瓦、百褶裙等服饰单品所需面料的重要传统纺织技艺。对于此项技艺,苏小燕[1]在基于实地田野考察,将凉山彝族服饰按方言区划分为“义诺”“所地”“圣扎”3 个不同类型,进行服饰形制特征、文化意涵的归纳总结时,有所提及;李明[2]在对包含纺线、织布、染色、刺绣镶边等在内的凉山彝族传统手工技艺进行梳理总结时,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叙;冯利等[3]不仅对凉山彝族传统毛纺织和擀制技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记载,还从时间维度对比研究了不同民族类似工具;张建世[4]对此技艺的记录则更为细致全面,不仅有对传统羊毛无纺擀制技艺与传统羊毛有纺编织技艺的详细报道,还关注到了前期原料加工及后期染整处理、生产经营情况、相关服饰品使用习俗等。然而,这些研究多以经此工艺及后期缝制、染整处理制作而成的披毡及擦尔瓦的加工生产为主线,依托田野考察对其生产情况及制作过程进行记叙,鲜少从面料生产织造的角度出发,对传统毛纺织及擀制技艺中所蕴含的科学内涵进行解读提炼。Li Wei 等[5]虽在记叙美姑披毡、擦尔瓦制作过程时对传统毛纺织和擀制技艺、泥染技艺所蕴含的科学内涵进行了介绍,但对整体科学意涵提炼相对浅显,且较少涉及技艺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基于此,本文将着重于凉山彝族传统毛纺织和擀制技艺本身,结合物理学、纺纱学、织造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对技艺的科学性进行剖析,并结合历史、地理、人文等对其文化性进行分析,让更多人感受到凉山彝族毛纺织和擀制技艺的科学与文化魅力,进一步提升其文化自信及传承热情,使其积极投身于相关技艺的传承发扬之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1 凉山彝族传统毛纺织和擀制技艺工具形制特征
综合凉山彝族自治州下辖西昌、美姑、冕宁、会理等县市的实地田野考察资料及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当前凉山州各县市彝族聚居地均有传统毛纺织和擀制技艺留存。从事相关工艺的匠人们使用纺锤与腰机等进行有纺编织,使用细竹帘、弹毛弓等进行无纺擀制,生产羊毛面料用以制作披毡、擦尔瓦、百褶裙。
纺锤是有纺编织技艺中使羊毛纤维加捻成线的工具,由纺杆与专盘2 个部分组成,如图1[5]所示。
图1 凉山彝族纺纱用纺锤
纺杆是一根长25~30cm 的木质、竹质或铁质长杆,其上方带有小弯勾,两头细,中间粗。专盘则为一直径约5cm,厚约1.2cm 的木质或铁质圆盘,其正中带有一个小孔,可使纺杆穿过并与之固定。由于专盘以上的纺杆略长于专盘以下的纺杆,纺锤重心靠下,加捻纺纱过程中,在惯性作用下,纺锤在维持相对均匀旋转速度、角度的情况下,可转圈数更多,因而所纺纱线纤长、匀称,质量较高。
腰机是有纺编织技艺中使条状毛线经纬交织成面状羊毛面料的工具,其结构形态与赵丰[6]根据浙江余杭反山遗址M23 中出土文物复原的良渚织机(见图2)大体一致,也被称为原始腰机或踞织机。此织机虽仅有几根木棍,看起来完全不像一台机器,但具备了开口、引纬、打纬、卷曲送经四大基本的织机功能机构。
图2 赵丰先生复原的良渚织机
如下结合收藏于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的用于编织人字纹面料的腰机(见图3)做使用说明。
图3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的腰机(李维 摄)
该腰机包含1 根直径约2cm 的导经竹棍、1 根直径约6cm 的分经木棍、3 根直径约2cm 的提经竹棍、1根直径约2.5cm 的卷布木棍、2 把刀片状打纬木刀。经过导纱棍的经线均自下而上逆时针缠绕于其上,不仅可以使每根经线的位置相对固定,防止织造过程中经线发生较大的位置偏移,还可以使经线始终保持相对恒定的张力。分经棍自奇偶两组经线上下分层形成的开口中穿过,起固定经线奇偶分组的作用。提经棍通过绕于其上的棉线与经线按一定规律相连,形成完整的开口机构,起存储经线开口规律的作用。打纬木刀则不仅可在织造过程中竖立固定开口,解放双手,以便手持毛线团引纬,还可在引纬结束后放平快速下滑至开口底端,进行打纬。这些零部件看似简单,却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与经线相连,密不可分,跟参与织造的人一起形成完整的织机体系。
细竹帘(见图4)是无纺擀制技艺中承托羊毛纤维的工具,与日常生活中所见竹编凉席相似,由化纤线串联数根宽度不足0.5cm 的极细竹条而成。弹毛弓(见图4)是无纺擀制技艺中将细竹帘上的羊毛纤维弹松、弹平的工具,由一粗一细两根竹竿组成,其中较粗的竹竿长约180cm,直径约3cm,较细的竹竿略短,二者两端分别以等长的线相连。
图4 美姑毛擀制匠人说古哈布的擀毡工具(李维 摄)
由于有着相同的族源与历史发展轨迹,以及相似的地理环境与生产生活习惯,凉山州不同县市彝族聚居地彝族人民传统毛纺织和擀制技艺中所用工具形制结构大体一致,呈现出异域同型的特征。由于这些工具多由相关匠人就地取材,以生活中常见木、竹等材料制作,各部件原材料极大程度保留了原材料本身的自然形态。
此外,工具制作过程中工匠没有使用专门的测量工具,而是徒手以手掌或双臂为尺粗略计算丈量,因此凉山彝族传统毛纺织和擀制技艺所用工具尺寸各异,几乎找不到完全相同的2 个工具。在具体技艺实践过程中,由于工具通常与作为工具使用者的彝族同胞紧密相连成为其身体的一部分,为保证操作的便捷性,这些工具尺寸受人体尺寸和比例影响较大,在具体数值上又呈现出大同小异的特征。其中受人体腰宽影响,腰机各组件所用竹棍或木棍长度均略长于腰宽,即50cm 左右;受人体双臂展开长度影响,细竹帘通常宽约170~200cm,弹毛弓因与细竹帘配套使用,故其长度与细竹帘宽度大体一致。
2 凉山彝族传统毛纺织和擀制技艺的工艺流程与科学特征
组成凉山彝族传统毛纺织和擀制技艺的传统羊毛有纺编织技艺与传统羊毛无纺擀制技艺传统毛纺织技艺,虽均以羊毛纤维为原材料,积线成面,但其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却相去甚远。有纺编织技艺是将长度5~10cm 的短羊毛纤维通过加捻的方式连接成长线条,并借助织机使其以经纬线条交织的方式规则排列成面,属机织物织造技艺。无纺擀制技艺则是利用羊毛纤维毡缩性,使短线条形态的羊毛纤维在湿、热及反复机械力作用下,相互穿插、缠结、集合并最终收紧成面,过程中无需经纬交织,属非织造布织造技艺。
2.1 凉山彝族传统羊毛有纺编织技艺的工艺流程与科学特征
有纺编织技艺包含纺纱络线(见图5),牵经上机和整经织布(见图6)几个步骤,是彝族人民织造披于外层,起防风御寒作用的擦尔瓦及女子所着百褶裙所用面料的重要技艺。在凉山,这项技艺主要为女性所掌握,长期以母承女继的形式传承延续,并作为衡量女子是否心灵手巧、贤淑大方的重要传统指标之一。至今许多彝族聚居区仍流传着诸如“不会织布找不到婆家”的话语。究其原因,概因此项工作对力量要求不高,却较为精细绵长,更适合于女性。以制作1 件擦尔瓦为例,1 名织工每天工作6~8h,织造完成制作1 件擦尔瓦所需面料对应耗时3~4 月,期间需重复数万次的相同动作,对织工的耐心、细心程度要求较高,因而在男耕女织的社会中,这样的分工逐渐形成。
图5 纺纱络线
图6 整经织布
2.1.1 纺纱络线
纺纱络线是以经弹毛弓击打后蓬松并缠结于一起的羊毛纤网团为原料,纺锤为具,使短羊毛纤维加捻成线,为后续面料编织提供原材料的过程,包含纺纱和并线2 个步骤。其中纺纱所用纺锤,纺杆及专盘均为木质,较轻,纺纱过程中不易产生断线,并线所用纺锤,纺杆为铁质,专盘为木质,较重,能更好地将较粗的毛线合股加捻为一根线。
由于纺纱络线的原料及所用工具小巧便携,纺纱络线受时间、空间限制较小,可随时开始,随时结束。彝族女子通常随身携带羊毛纤网团与纺锤,闲暇时,随即取出纺锤,三五成群,围坐或站立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纺线。她们先用纺锤上的小勾从纤网团上勾出一个线头,将其固定在小勾上以定捻。随后左手轻拉使蓬松缠结的羊毛纤维连续不断地从纤网团中逐渐分离,右手拇指与食指间断搓动纺锤,使其在惯性作用下持续转动,使纤网团与纺锤之间暂时缠结粘连在一起的羊毛纤维在纺锤作用下进一步拉长变细,并跟随纺锤一起转动加捻,成为较为紧实的线条。每加捻完成一段线,彝族女子会将其缠绕于纺锤专盘下端,并继续将这段线条的尾部挂于勾子上重复上述操作,继续纺纱成线。如此不断重复,直至羊毛线绕满纺锤的纺杆,再将其绕成线团备用。此后,为使得断裂强度更大,牢固不易断裂的纱线,彝族女子将换用以细铁棍为纺杆的纺锤,用同样的方式将2 根纱线合股加捻成1 根较粗的线,用以后续编织。
2.1.2 牵经上机
待编织所需毛线均合股加捻后,在平整空地上左右分列,等距排列,各树钉8~10 根长度大体相同、粗细均匀的木桩,用以牵经绕线。在凉山彝族地区,两列木桩之间的间距及同一列内相邻木桩间距,木桩粗细长度等没有统一的标准,受织布人习惯、场地大小、织造所需经线长度等影响,变化较大。木桩钉好后从其中一侧最边缘的一根木桩开始,牵引毛线来回依次缠绕于木桩上,直至织造所需的经线全部规整地缠绕于木桩之上。从末端将经线取下,编成辫子,并按前文图3 形式,依次将导纱棍、分经棍、卷布棍等织机部件与经线组装在一起,随后将远卷布轴一端的经线辫固定于一个木桩或石头上,并通过连接于卷布轴两端的腰带将卷布轴固定于织布人腰间,使经线在张力作用下绷紧,形成完整的织机结构。
2.1.3 整经织布
整经织布是凉山彝族传统羊毛有纺编织技艺中最关键的一步。与纺纱络线一致,整经织布也是彝族女性相互沟通、维系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即便这是一项可独立完成的工作,织工们也通常会聚集于空地或广场之上,围成一圈,边话家常边织布,以使久坐不断重复几个简单动作不那么单调乏味。
凉山彝族所织羊毛面料主要有平纹、斜纹、人字纹几种,其中使用最广泛的当属人字纹,斜纹则较少见。不同面料织造方式大同小异,均需不断重复开口、引纬打纬、卷曲送经几个基本步骤,差异主要在于上拉提经棍形成开口时,不同经线之间的分组位置关系,而此差异则可直接归因于提经棍及使之与经线相串联的化纤线所形成的提经开口系统的装配。
织造平纹组织面料时,织布人将用于织造的经纱按奇偶差异分成两组,分别固定于A1、B1两根提经棍上(见图7),织造时依次提起两根提经棍即可形成两个不同的梭口,手动引纬,木刀打纬,不断重复即可完成织造。织造斜纹组织面料时,织布人将用于织造的经纱按n,n+1,n+2(n=1,4,7,10……)的规律分成三组,分别固定于A2、B2、C2三根提经棍上(见图8),织造时依次提起三根提经棍即可形成三个不同的梭口,配合引纬、打纬,不断重复即可完成织造。织造人字纹组织面料时,织布人将用于织造的经纱按1+4*(n-1),2n,3+4*(n-1)(n=1,2,3,4……)的规律分成三组,分别固定于A3、B3、C3三根提经棍上(见图9),织造时依次提起三根提经棍即可形成三个不同的梭口,配合引纬、打纬,不断重复即可完成织造。
图7 平纹组织面料提经装置(李维 绘)
图8 斜纹组织面料提经装置(李维 绘)
图9 人字纹组织面料提经装置(李维 绘)
2.2 凉山彝族传统羊毛无纺擀制技艺的工艺流程与科学特征
无纺擀制技艺包含铺毛弹毛(见图10)、喷水洒水、卷帘压实(见图11)等工艺步骤,是彝族人民生产制作披于外层,起防风御寒作用,是另一服饰单品披毡的重要技艺。在凉山,这项工艺主要由男性掌握,并以父承子继、兄弟相传的方式在家族内部传承。究其原因,是铺毛弹毛、卷帘压实等过程需要施加较大的外力,男性力量较大且瞬时爆发力较强,因而在长期的社会发展演变中,这样的分工逐渐形成。
图10 铺毛弹毛
图11 卷帘压实
2.2.1 铺毛弹毛
由于铺毛弹毛所需空间较大,擀毡人常于天气晴朗之时,将细竹帘平铺于户外空地上,随后在竹帘上均匀地铺撒一层又一层的薄羊毛纤维,并一手握弹毛弓弓把,一手拉动弓弦,使其弹击竹帘上的羊毛纤维。由于羊毛纤维不仅卷曲不直,表面还具有根部附着于毛干之上,尖端伸出于毛干表面并指向毛尖的鳞片[7],在弓弦弹击力作用下,本就弯曲且表面具有鳞片的羊毛纤维发生位置变动,杂乱排列,相互穿插,并在表面鳞片联结作用下,沿长度方向在不同点纠缠,形成数根羊毛纤维杂乱、均匀排列,各方向力学性能相似且呈现各向同性的较为紧密的羊毛纤网[8]。
2.2.2 喷水洒水
待羊毛纤维被弹松并平整地铺于竹帘上后,用盆、瓢等容器盛清水(热水效果更好)以手为具施撒或口含喷洒,使水均匀地洒落于平铺、弹平的羊毛纤网上,以浸润纤网。随后一边继续洒清水,一边往纤网表面撒少量洗衣粉,直至羊毛纤网充分浸湿且洗衣粉完全融化消失于纤网表面。由于羊毛纤维表面覆有一层能在热水或缩剂作用下膨润胶化的类似胶质的蛋白质,在水和主要成分为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磺酸钠等)、硫酸钠、硅酸钠、三聚磷酸钠等可作为缩剂使用的洗衣粉[9]共同作用下,羊毛纤维表面蛋白质胶化并粘连覆盖于纤维之间,最终纠缠、粘连形成难以分离的整体[7]。
2.2.3 卷帘压实
经喷水洒水毡片已初步成型,但此时毡片内部羊毛纤维的粘合连接还不够紧密,仍有大量空隙。因此待水和洗衣粉充分浸渍之后,需连同平铺于竹帘上初步成型的毡片一起,将竹帘从一端卷起,并一边卷一边用双手前后往返用力揉滚,使竹帘内的羊毛毡片在压力、摩擦力等外力反复作用下逐渐收紧缩合形成内部粘连更加紧密的毡片。
此后为得到边缘齐整且更加紧实的非织造羊毛布,擀毡人通常先将毡片边缘参差不齐的毛边内收于毡片之上,并多次重复喷水洒水、卷帘压实2 个步骤,将边缘不齐的地方内收于毡片中。随后将毡片卷绕于一竹竿或木杆上,双手握持杆两端用力在竹帘上反复揉滚并用较重的物品压制3~4h,至此一块紧实耐用,可用于彝族披毡等服饰单品生产制作的非织造羊毛布便制作完成了。
3 凉山彝族传统毛纺织和擀制技艺的传承发展与人文特征
在衣食住行中,衣为首,在经济、技术欠发达的农耕社会,传统毛纺织和擀制技艺作为凉山彝族人民生产制作日常服饰,满足最基本生理需求的重要环节,在凉山彝族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学习掌握有纺编织技艺是每个彝族女孩的重要课程,能织善织的女子在婚恋考察过程中往往更受欢迎。几乎每个彝族女子都会经历婚前辅助家中女性长辈编织面料,为家人制作服装,为自己制备嫁衣;婚后继续编织面料,并成为主导,为新的家庭成员制作服装,并像自己母亲曾经教导自己一样,将这些技能向下传递。学习掌握无纺擀制技艺的则大部分为男子,相较于有纺编织这项技艺,其生产面料的效率更高,因此掌握此技艺不仅可满足全家人的基本服饰面料需求,还可为其他没有掌握此项技艺或不愿花费时间、精力的人擀制面料换取美酒、美食等酬劳。虽然当时大部分彝族人民都会掌握传统毛纺织和擀制技艺,但具体技艺过程中,会存在一些个体差异,这些差异通常会最终呈现为成品面料质量的差异。彝族人民在长时间的织造生产过程中,不断对比差异,逐渐积累了很多经验、技巧。由于此技艺关乎家庭生计,所以在手工业时代,这些经验、技巧往往在家族内部传承。结合纺织科学知识,可以发现彝族毛纺织和擀制技艺手工艺人所总结的经验、技巧多具有一定科学原理支撑,如擀制技艺中,向平铺的羊毛纤网喷洒温热水,效果佳于冷水,这是由于羊毛纤维表面的胶质在加热条件下更易膨润胶化。由此可见,手工艺人虽不具备相应纺织科学知识,却能进行依托科学知识的经验总结,这是包含凉山彝族传统毛纺织和擀制技艺在内的中华传统手工技艺的通性,也是传统技艺科学之魅力所在。
随着凉山彝族自治州经济快速发展,彝族人民与其他民族间交流日益频繁。受周边汉族为代表的其他民族影响,彝族人民穿着习惯发生改变,许多青少年除参加火把节等重要庆典仪式及婚丧嫁娶等重要活动外,日常穿着与汉族无异,传统民族服饰需求急剧下降。此外,众多彝族人民离开家乡外出务工或往返于凉山各县市间做生意,生活水平、消费水平大幅提高。与此同时,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介入,使得市场上彝族成衣价格进一步下降,相比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自己手工制作服饰,外出务工或经商挣钱后前往服装店购买成衣明显更合算。因此自纺自织,制作民族服饰的人数进一步缩减。在穿着需求减少及现代机械化纺织技术介入的双重影响之下,传统毛纺织和擀制技艺大受冲击。
2008 年“毛纺织及擀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相关专家学者、媒体、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更多民族与地区人士了解了彝族毛纺织和擀制技艺,本民族部分人士对其认同感与传承责任感也有所提升。然而,凉山彝族传统毛纺织和擀制技艺整体落后的传承发展趋势并没有改变。
当前,传统羊毛无纺擀制技艺已较为少见。有披毡使用需求的彝族人民大都直接购买机械批量生产制作的羊毛披毡,而极少数仍自己擀毡的农村中老年人,也会自带羊毛至工厂,付费借助梳毛机,完成无纺擀制中最耗时费力的铺毛弹毛环节,获取平整的羊毛纤网片后再继续以手工擀制的方式完成后续工序。相较之下,传统羊毛有纺编织技艺则更为常见。虽然现在人们很少自纺羊毛线,而是购买机纺毛线或棉线并用腰机编织,但一些年龄较大,没有合适的工作岗位,或肩负居家培育幼儿责任而无法外出务工的女性仍会利用闲暇时间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编织面料,为家人缝制擦尔瓦,或为他人制作擦尔瓦,换取部分报酬。
4 结语
凉山彝族传统毛纺织和擀制技艺作为一种古老、传统的手工纺织技艺,长期以经验总结、口耳相传的形式代代传承。随着社会发展,民族间相互交流不断增加、深化,在现代工业化生产冲击下,这一技艺已不断自然应变悄然发生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始终没变,且不断支撑着这一传统技艺的优化发展。而今,这些技艺的普及程度虽不及以往,但仍有留存,并如同汉族十字绣、织毛衣一样成为了一种群聚制作,打发时间,维系情感的重要方式,这便是凉山彝族传统毛纺织和擀制技艺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