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木染在服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4-01-14梁艳

西部皮革 2023年24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肌理草木

梁艳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0 引言

传统手工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工匠精神”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产与制造的内在要求与实践标准。同时,国家着重推出了一系列工艺振兴计划。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1],明确了未来几年我国振兴传统工艺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计划到2020年,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再创造能力、行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从业者收入以及对城乡就业的促进作用得到明显提升,此项举措为传统工艺适应时代创造了广阔、自由的灵活机制,更为现代工艺设计指明了方向。

随着机器制造、工业化生产的出现,人们更多地追求产品的批量化,手工产品往往失去竞争力,草木染这种传统工艺也逐渐被削弱甚至被代替。而除了手工特色,草木染在染材特色方面似乎也有可取之处。“出土有方,采以时月”,草木染用从山野植物萃取出的染料染就的作品凝聚着独特的东方美和“天人合一”的中国古典哲思,其独特质朴的工艺是传统文化的传世经典;其悠久的发展历史与人文内涵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文章结合了服饰设计对传统草木染工艺的应用途径进行了探究,对服饰面料的特色之美、图案肌理的观感美以及草木染所蕴含的意境之美等多方面进行挖掘,从多角度分析传统草木染工艺的应用带来的别具一格的审美效果。

1 草木染工艺价值分析

1.1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长期以来,人们欣喜于工业化带来的丰富资源与物质,而又一个严峻的事实摆在人类面前——生态环境遭受巨大破坏。而草木染取法自然,其生产过程强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在现代手工艺的创作过程中也时常借此向观众,因此也常常成为设计师们传达一定的生态理念、人文关怀的创作工具或主题。

天然植物染色主要针对的是天然纤维,作为天然纤维的棉、麻、丝、毛与植物染料几乎是同宗同根,二者有较好的亲和性。草木染染料使布料光润又有质感,尤其对现代羊毛材质更有保护作用,其天然的色泽、沉静柔和且具有安定力的气质并不因时日而改变。由此展现了自然生命的绵长性,成为现代手工艺融合植物染色的又一大价值。

除此以外,植物染色中部分染料是名贵的中草药材,染出的颜色不仅纯洁艳丽,色泽柔和不伤皮肤,对人体有呵护保养作用。如染蓝的染草具有杀菌解毒、止血消肿的功效;艾草的驱虫效果。其他如苏枋、红花、紫草、洋葱等染料植物,也都是民间常用的药材,这些兼具药草与染料身份的植物,能使染料具有杀菌、防皮肤病、防蛇虫与提神醒脑等特殊疗效。

1.2 带动手工艺制造多元发展

与其他设计门类不同,手工技艺往往体现的是一种对设计的自我实现,但作为一种造物活动,它同时也体现了设计的特征[2]。因此,如果将手工技艺视作“设计”,这正是它介入普通劳动者劳动生产方面可以发挥的作用和力量。以蓝染为例,不少地区设立农业合作社等专门组织蓝靛原料的种植、提炼等生产活动。例如贵州地区常有以“村社合一”为抓手,通过“公司+村级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大力实施草木染原料的种植,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纵深发展,不断振兴乡村经济,为群众开辟一条脱贫致富路。这种依靠草木染工艺带动地区发展的产业转型方式更是促进传统草木染工艺多元发展的有效途径。

1.3 满足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

草木染在我国的染织艺术史中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记录,在艺术视觉上给人们带来感染力与审美价值[3]。而结合了草木染的服饰设计是具有个性的作品呈现形式,一件艺术品的诞生,会影响和改变作为审美主体的人。

手工制作不仅存在着工艺的智慧更存在着文化及人生的智慧,其中包含的某种禅意的人生状态更是不言而喻。在草木染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可预知性,因此每一件作品的呈现都是独一无二的。自有生命的地方就有色彩,有色彩的地方就有文化,有色彩文化的地方就有情意,有情意的地方就有人文的深度。人们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色彩、文化、情意与人文。

2 草木染在服饰设计中的应用途径

服装文化源远流长,从服装诞生之日起,人们似乎从未间断过对服装起源的研究和探讨,西汉初,燕人韩婴在《韩诗外传》中称:“衣服容貌者,所以悦目也。”即强调的便是服装的审美意义。对服饰的审美不同于纯粹艺术的美,这也是所有工艺美及产品美与纯粹艺术最根本的区别。

2.1 制作工艺与效果

在挖掘草木染工艺在服饰设计中的应用过程中,笔者针对蓝染在服饰设计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实践,作者运用吊染、复染、套染的染色工艺制作出了符合实用性与装饰性的居家产品与服饰,如图1所示,同时结合拼布、刺子绣艺术对布料性质与色彩运用有一定的认识。布料缝合拼贴工艺给人一定的秩序感,不同色彩与肌理拼合叠加的同时更的丰富了平面基础上的层次。同时,刺子绣在草木染中可以作为一种主要的表现方式,亦可作为塑造形态、线条的方式,在服饰中起到某种装饰点缀的作用,结合灵动的刺子绣,从而使设计增添了精致与个性。

图1 苏木煮染结合吊染、夹板制作的围巾

2.2 色彩表现与审美

色彩美属于形式美的范畴。服装色彩是服装设计审美效果的第一视觉要素。在考虑服装造型美时,服装的色彩美对于最终的主题美起着首要作用。例如,要表达欢快、活泼、浪漫而又秀丽的主题时,首先要考虑色彩的表达魅力。而从工艺、色彩与造型设计方面的变化来看,在服饰方面也能营造出不同的观感。例如利用蓝染色彩沉稳、幽静、质朴的特点,塑造具有秩序感的作品,传达出蓝染色彩的稚拙气质与审美情趣,营造一种现代朴素主义情调与民族气息;除此以外,我们也可利用煮染染材,比如苏木之红、栀子之黄、紫草之紫甚至各色染材叠加来传达一种活泼的、乖张的时尚感或高级感,如图2所示。

图2 新疆紫草及面料呈色

在研究草木染在服饰设计的应用过程中,围绕草木染色彩的表现,进行了植物热染的实践与结论,通过煮染染材的处理与萃取实验对于热染中的色彩研究方面进行了相应的了解,认识了大量草木染染材,结合各种染色方法及扎染技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石榴皮、苏木、茜草等植物染料进行的色卡打样,如图3所示,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染材搭配不同媒染剂呈现出的色彩饱和度也不同,给人的观感也不同。由此可见,结合草木染工艺的色彩表现与色彩审美是十分高级的。

图3 栀子植物染料色卡打样

2.3 材料与图案肌理

从最早的原始图腾崇拜到如今被人追捧的纹身艺术行业,图腾纹身逐渐被人们应用,慢慢成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4]。在服装设计中,图腾与蓝染工艺结合富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神秘深远的韵味,具有朴素个性的民族特色。而针对服装面料肌理的创作开发过程中往往结合编织缝缀来进行表达,此举不仅将肌理创作与草木染融合,更将色彩层次融合于肌理之中。

众所周知,草木染的染色载体大多为棉麻丝毛等具有亲和力的布料,而当代设计师们并不满足于在传统材料工艺下的创作,于是开始结合一定的技术实现草木染染色载体的创新,比如纸、聚酯材料、木质、皮革等。笔者查阅资料发现,皮革扎染与传统扎染在基本原理方面大致相同,但由于材质不同,两者也具有各自的特点。朱海总结了皮革扎染的制作过程[5]:首先,为了提高上染率而增加了预处理的工序;其次,工艺上皮革染色温度在50℃左右为最佳;再次,扎结的方法适合采用折叠法和包物法。如图4所示,草木染结合皮革所呈现的图案生动活泼,色彩明艳亮丽,民族风格显著,符合时代特色,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服饰材料是创造产品美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服饰的材料美首先是材料的质感和肌理美,不同质地会产生不同的美感,粗糙的会产生厚重感,细腻的会产生精巧感。

图4 草木染在皮革材料中的应用(图片来源于网络)

3 结语

在化学染料被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设计制作的今天,由于传统草木染工艺在生态、人文、艺术方面所表现的优越性,使得大众越来越多的关注草木染工艺的运用及发展问题。而传承不是单纯的物质的继承,更不仅仅是形式的模仿。草木染在材料、工艺领域的探索不会停止,我们正在发掘传统工艺的可能性,探索中国传统工艺进行现代转换的途径。不仅如此,我们应结合当下致力于复古与时尚相通,传承与创新并存的道路,从而寻求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的途径,焕发草木染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肌理草木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绘心一笑
草木皆有
草木深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感受肌理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刍议现代工业设计对传统工艺的发展性继承
砖与竹
——印度传统工艺成就的家具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