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沙漠绿洲
2024-01-14马清温
马清温
发源于昆仑山的克里雅河,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下游区域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而达里雅布依绿洲是克里雅河下游唯一保存下来的、有定居人口的绿洲。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穿越时空,感受古丝绸之路上的这块绿洲。
▶ 航拍达里雅布依新村
绿洲是被沙漠包围着的、有植被分布的区域。达里雅布依绿洲地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克里雅河末端,是世界上罕见的、位于沙漠腹地的规模化天然绿洲,也是我国西部生态系统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
在维吾尔语中,“达里雅”意为“漂移不定”,“布依”意为“河岸”。曾经,进出达里雅布依绿洲是没有路的,这里的1400多位当地居民极少与外界交流。2019年,当地政府沿着克里雅河西岸铺设了90公里的柏油路,并在靠近公路的地方修建了有电力、网络、学校和医院的两个安置点。多数达里雅布依绿洲的居民已经搬迁到新的居住点,只有少数居民留在原地照料牲畜。
从新疆于田县出发,沿克里雅河行走至达里雅布依绿洲约200公里,距绿洲最北部约270公里。除了90公里的柏油路,这里都是连绵不断的沙丘。笔者一行只能仔细分辨来往车辆留下的少量痕迹,摸索前行。
历史上,克里雅河曾经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注入塔里木河,并由此形成了古丝绸之路的通道。后来,克里雅河断流、沿河古城废弃,达里雅布依绿洲成了人迹罕至之地,原本存在的40多种植物也只剩下了约20种。
芦苇、柽(chēng)柳、胡杨是达里雅布依绿洲最常见的植物。这与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西域传》,记载的楼兰(古代西域的一个国家,现仅留下遗迹)地区多芦苇、柽柳、胡杨、芨(jī)芨草基本一致。但目前,达里雅布依绿洲的芨芨草已不常见,仅在克里雅河边有少量分布。
克里雅河两岸的植被呈带状分布,随着水分和盐分等条件的变化,植物种类也发生着变化。
克里雅河两岸的河漫滩(汛期洪水淹没而平水期露出水面的河床两侧的谷地)上,以芦苇等草本植物为主。离河道远一些的高地上,芦苇高度变矮,但仍然是优势种,也有大量柽柳散布在芦苇丛中,高大粗壮的胡杨仅是星星点点的分布,这种景观主要分布在距离河道150米区域以内。
沿克里雅河河道往下游走,胡杨数量变多,芦苇和柽柳数量变少。到了绿洲边缘,就以胡杨林为主了。继续往沙漠深处走,植被稀少至消失,最后仅剩光秃秃的大片沙丘。沙丘之中偶有露出的古河道,附近有枯死的胡杨、柽柳和芦苇,也有极个别的植株仍然顽强地生长着。
芦苇具有无性和有性两种繁殖方式,芦苇也属于克隆植物。
克隆植物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可通过与母株相连的芽、根茎、分蘖(从茎基部节上产生分枝的现象)或枝条等产生无性繁殖的植物。这些繁殖体一旦能够独立生活,便可成为潜在的独立个体。克隆植物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即利用环境中有限的资源,扩大生存区域。
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
芦苇通过根状茎上的芽进行无性繁殖。地面以下的根状茎横向可长达10米、深入沙地可超过1米,每节上都有芽和不定根,无性繁殖能力很强。这种能力在植被恢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芦苇的根状茎连接着数量众多的分株,不同分株间通过根状茎也可以进行水分和养分的运输,这提高了芦苇在沙漠中的生存能力。
同时,芦苇也进行有性繁殖,它的种子极小,一般不到2毫米。成熟的芦苇种子有丝状柔毛,可以随风传播到远处,种子落到地面上,一旦遇到潮湿的环境即可快速发芽生长。
芦苇通过无性和有性两种繁殖方式适应环境——它以种子传播(有性繁殖)的方式扩大领地,再利用无性繁殖的方式站稳脚跟。
达里雅布依绿洲存在地表水的区域非常有限,降水量小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微乎其微。绝大多数天然植被需要依靠地下水生存,因此地下水位的高低至关重要。
在达里雅布依绿洲,离克里雅河河道越远,地下水位下降越严重。芦苇属于浅根植物,受地下水位影响更大。它通常只能生长在地下水位2~5米的区域,地下水位越高,植株越高。
已经编制好、准备铺在屋顶的芦苇
达里雅布依绿洲居民现在的住宅
有经验的当地人可以根据芦苇的生长状况,推测地下水位的高低。选择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挖出一个到达湿润沙土层的深坑,经过一夜的时间,坑里就能渗出地下水,足以解决野外考察时的饮水难题。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被认为是人类创造的奇迹。沙漠公路两侧插满芦苇秆,组成“芦苇方格”,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抵御风沙侵袭,阻止沙丘移动,防止公路被风沙掩埋。
达里雅布依绿洲的当地居民主要靠饲养山羊、绵羊、骆驼和毛驴等畜牧业养殖为生。因为这里植物种类少且分布稀疏,所以大约11.5亩(7666平方米)土地才能养育一只羊,这也是当地居民彼此居住较远的原因——在迁往安置房之前,除了原来的乡政府所在地有连片的房屋以外,其余居民沿克里雅河两岸植被丰富的区域分散居住,户距从1公里到十几公里不等。
羊群的食物主要包括芦苇和胡杨叶子。根据植物分布不同,羊群的主要食物也在改变:幼嫩的芦苇茎叶稍带甜味,且富有营养,是羊群的美食;在达里雅布依绿洲边缘,芦苇逐渐减少,主要剩下胡杨,因此这里的羊群就以食胡杨叶子为主了;甘草虽然是羊群喜欢的食物,但分布范围太小、数量也少。
据当地人介绍,与绵羊相比,山羊更耐干旱、饮水次数也少、不挑食,除芦苇、胡杨叶子和甘草外,也能吃少量柽柳等植物。
历史上,克里雅河下游区域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随着上游来水减少,下游河道逐渐退缩。古河道周边的喀拉墩(意为“黑色的沙丘”)古城、丹丹乌里克遗址和圆沙古城等已经被绵延不断的沙漠所覆盖,仅有少量房屋的残垣断壁和破败的城墙遗迹。
不论是达里雅布依绿洲居民现在的住宅,还是古城遗址中的房屋和城墙,使用的建筑材料都是芦苇、柽柳、胡杨和泥沙等。
达里雅布依绿洲居民冬天住的冬房,是用胡杨木做立柱,立柱之间用柽柳枝、胡杨枝、芦苇围成墙壁,墙外侧用薄薄的泥沙封住缝隙,屋顶用编制得密不透风的芦苇覆盖。夏房的墙只用胡杨木做立柱,立柱間宽宽的缝隙可以通风、透光,加上屋顶遮阴就可以了。
达里雅布依绿洲是一个充满大漠风情的地方,希望你也机会来这里,看看延绵的沙丘和在风中屹立不倒的植物。
(责任编辑 / 高琳 美术编辑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