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实行个人税收递延政策对中国养老制度的发展研究

2024-01-13张忠杰杨晓睿

长治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退休年龄支柱养老金

张忠杰,杨晓睿

(兰州财经大学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1 引言

国际上通常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这个国家或地区就处于老龄化阶段。根据数据显示,2000 年中国总人口数为126743 万人,其中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为8821 万人,占比7%。中国正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阶段。根据《2022 中国经济年报》,年末全国人口达到141175 万人,其中65 岁及以上人口20978 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2021 年,我国老年抚养比已达到20.8%,人口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重。由图1 所示,老年抚养比例较高,且增长速度逐渐加快。据估计,到2050 年我国60 岁以上人口将达到48549 万人,占比34.6%,老年抚养比将增至67.6%[1]。届时我国将迈入重度老龄化社会,成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严重、速度最快的国家。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养老压力在未来会进一步增加。

1991 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从此,我国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经过不断的制度完善,中国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的“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基本建立起来,形成了三支柱养老体系(见图2)。分别表现为:由政府财政支付的、属于强制性的第一支柱,即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由企业资金作为保障建立的第二支柱,即企业年金养老保险制度;由个人银行储蓄或者理财以及商业保险公司构建的第三支柱,即个人储蓄型保险制度。但我国三支柱养老体系整体呈现出“一大二弱三空白”的特点,各支柱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见表1)。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独大,第二、第三支柱进展缓慢,导致养老保险收支缺口,是我国公共财政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深化,第一支柱的收支平衡压力逐步增大,未来预计第一支柱替代率将下降到20%[2]。第二支柱覆盖人群太少,后续亟须依靠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为核心的第三支柱进行补充。

表1 三支柱养老金构成的国际比较

表2 2020 年中国养老体系现状

图2 中国三支柱养老体系

第三支柱是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关键,其中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可以化解我国日益严重的养老问题,有助于缩小国民收入差距,早日实现共同富裕。2018 年4 月,《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正式推出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我国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采用了国际主流的EET 模式,即缴费期和投资期暂不交税,领取养老金时交税,目前的政策是:税延型养老保险抵扣金额=月工资*6%,最高可以税前列支1000 元。

2 文献回顾

2.1 老保险现状的相关研究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基本养老金保险压力逐渐增大,在人口增速、年龄结构和赡养比情况不变的假设下,预计2028 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或将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3]。在短期内,随着社会保障赤字的逐年扩大,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变得明显起来。

2.2 三支柱养老体系发展的相关研究

世界银行发布的《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及促进增长的政策》报告中提出了三支柱养老金改革模式的建议,其核心在于通过多个模式的不同养老金支柱来应对单一制度内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其中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储蓄计划,由个人通过商业投资和理财自愿性参加,以达到老年(或丧失工作能力)后更好的生活质量的目的[4]。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人均寿命的延长,养老金的支付缺口不断增大。仅依靠政府财政补贴的基本养老保险不是长久之计,应在养老保险制度中寻求参保者、用人单位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点[5]。有学者立足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提出“三期代际交叠生命周期”养老保险责任分担理论,提出转移养老与代际转移现收现付养老形成“大账户”与“小统筹”养老模式[6]。2021 年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出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金体系”,提升第二支柱企业年金与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覆盖率已成必然趋势,其中提升第三支柱养老金覆盖率对收入不平等现象有所缓解[7]。

2.3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相关研究

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包含了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个人所得税递延政策减少了养老金保险缴款对可支配收入的挤出效应,进而影响个人养老金财富,使低收入人群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养老金替代率,并确保他们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同时能够增加低收入群体的参保积极性[8]。而高收入人群可以通过保险提高其整体财富水平[9]。

针对我国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替代率,有学者提出两端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新三支柱养老制度模式,即第一支柱替代率在25%左右,第二支柱替代率在45%左右,第三支柱替代率在30%左右[10]。依据美国个人养老金(IRA)的经验,我国也应适时提高个人养老金缴费税前扣除标准,提升缴费上限,增强税收优惠政策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个人养老金覆盖率[11]。但有学者认为TEE 模式下的税收负担增长幅度远高于EET 模式下的增长幅度[12]。提升养老保险总体保障水平的途径主要通过提高个人账户替代率实现,养老基金必须通过非储蓄型方式来增值[13]。为提升第三支柱的养老金替代率,提高退休年龄是其中一项举措。退休年龄的延长对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都具有正效应,同时还能延长我国的第一次人口红利期[14]。

3 精算模型建立与参数设定

3.1 模型构建

在袁中美[15]及李鹏[16]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个人养老金账户以及替代率模型进行精算模拟及分析。

首先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模型,将生命周期划分为三部分,即工作前(T1),工作阶段(T2),退休阶段(T3)。设开始工作的年龄为s 岁,退休年龄X,不区分男女,且s 岁时工资值为W,因工资不会持续增长,我们假设工资以每年w 的增长率增加n 年,n 年后工资保持不变。则列出x 岁时的工资:

个人账户储存额为个人缴费基数与个人缴费率之积计息后的累计现值。从s 岁时开始购买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设免税缴费率为d,则从s+1岁开始计算x 岁时个人养老金账户余额为:

假设投资期间收益率为i 且保持不变,则账户余额在退休当年的现值为:

因我国实行的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选择EET模式,也就是说在缴纳费用与投资期间不进行缴税,而是在领取养老金时交税。因此构建出领取养老金的精算模型,设期望寿命为M,那么退休后每年可领取的养老金为:

设税率为t,则总税收为:

三支柱养老体系的个人替代率(GRR,Gross Replacement Rate)可由基本养老保险(包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企业年金替代率以及个人养老金替代率(PRR,Personal Replacement Rate)加总得出。若只研究第三支柱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对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则构建养老金替代率模型为:

对上部分构建的模型进行整理,最终得出购买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替代率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式:

3.2 参数设定

在袁中美等在2018 年进行的研究[15]以及周华林等2022 年的设定[17]基础上,选取开始工作年龄s、退休年龄X、开始工作时的工资W、工资增长率w、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缴费率d、养老金投资收益率i、期望寿命M 以及应交税率t 为研究参数。各项原始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社会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等。

开始工作年龄s: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目前还在试点阶段,因此认为选择购买的个体具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将大学毕业年龄作为开始工作的年龄,即为24 岁。

退休年龄X:新中国成立初期确定的男性60岁、女干部55 岁、女职工50 岁的法定退休年龄,近70 年未有调整,为计算简便,文章选取60 岁作为现阶段退休年龄。

开始工作时的工资W:同样考虑到个税递延型商业保险的购买者具有受教育门槛,因此根据2022 年6 月13 日麦可思发布的《202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2021 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5833 元,则平均年收入为5833*12=69996 元。

工资增长率w: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信息,近十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速为9.3%,所以将w 取值9.3%。

养老金投资收益率i:个人养老金账户的集合投资、长期投资,是有足够能力实现保值增值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过去20 年平均年化收益率高达8%以上,企业年金过去15 年平均年化收益率高达7%以上,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个人养老金账户长期年化平均收益率将达到5%以上。我们将2021 年个人养老金账户记账利率6.69%作为养老金投资收益率。

期望寿命M: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2 年7月12 日发布的《2021 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20年的77.93 岁提高到2021 年的78.2 岁。在这里进行取整将78 岁作为期望寿命的值。

领取养老金时应交税率t:根据2018 年财政部以及税务总局等发布的《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在实际领取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收入时,其中25%部分予以免征个税,其余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实际税率仅为7.5%。

4 实证结果分析

4.1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税收优惠幅度比较

国际上普遍认为EET 模式操作起来更加方便,且税收杠杆作用更大,即通过降低少量税收就能得到较高的替代率,目前我国实行的也是EET 税收模式。本部分内容通过模型推导探索新的税收政策是否对绝大多数居民有利。

4.1.1 模型结果分析

居民通常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不购买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仅依靠个人储蓄养老;另一种是购买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退休后领取养老金。

4.1.1.1 不购买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

表3 中,工资收入按照9.3%的增长率计算不同等级的工资对应的应纳税额。专项扣除一般是指五险一金,养老保险个人缴纳比例为8%,医疗保险个人缴纳比例为2%,失业保险个人缴纳比例为1%,住房公积金比例为5%至12%,在这里我们取值12%。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 项专项附加扣除。假设不存在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仅扣除子女教育每人每年12000 元,赡养老人每年24000 元,每年共计36000 元。年收入减去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再减去一年的基本税前扣除费用60000 元即为应纳税所得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中对应不同的应缴税率,最终可以计算出年应纳税总额。

表3 不购买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居民应缴税额单位:元

4.1.1.2 购买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

2017年贵德县总日照时数为2728 h,比去年相比少了25 h。其各月日照的时数和去年同期相比,在2月、4月、6月、8月和10月都发生了减少,其它月份日照时间则增加了。冬季(12-2月)的总日照时间为641 h,除了2月份有所降低外,12月以及1月都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

表4 中,按照税延型养老保险抵扣金额=月工资*6%可以计算出应缴保费,但要注意个人养老金账户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000 元。根据可以计算出退休前每年养老金账户的现值,以及设定的养老金收益率可以计算出各年份养老金账户的终值。

表6 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4.1.2 结果比较

将两个表格中的应交税费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当工资增长率按9.3%的趋势增长并且月收入在22000 元时,购买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所缴的税费会低于应纳税额。也就是说,在现行税收制度下,年收入值在26 万元左右,即个人月收入高于22000 元时,EET 模式的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才具有税收的优势。而对于月收入低于22000 元的居民来说,通过储蓄积攒养老金则更为划算。

4.2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替代率分析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反映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衡量了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依据过往研究,本文选用退休人员平均退休金与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之比衡量全国养老金替代率状况[18]。由图3可得,我国总养老金替代率由2000 年的71.50%逐渐降低至2019 年的40%,2020-2021 年养老金替代率虽然有小幅上升,但仍低于警戒线。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通常认为养老金替代率保持在70%~80%可以保证劳动者退休后生活水平基本维持不变,60%的替代率只能保证基本的生活水平,55%则已经处于警戒线附近,低于此水平的退休后生活质量将显著下降。

图4 延迟退休政策下的养老金替代率

首先对模拟数据进行养老保险替代率计算。若居民选择按时退休,购买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替代率随着月收入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根据表3,月收入为22000元左右时,养老金替代率达到最高值28.86%。这说明,月工资低于22000 元时,购买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对于维持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具有一定的效果;而当月工资水平高于22000 元时,仅依靠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不足以维持较高的养老金替代率,需要有额外的养老产品进行配合。

延迟退休同时提高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比例可以提升养老金替代率[19]。但滞后窗口期不足13 年[20]。人口老龄化背景下,2022 年2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江苏、山东率先试点延迟退休方案。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退休年龄普遍都在65 岁以上,因此文章将退休年龄X 作为影响养老金替代率的一项因素进行研究。

从上表可知,对模型进行F 检验时发现模型通过F 检验(F=25.47,P=0.019<0.05),说明X 一定会对PRR 产生影响关系,X 的回归系数值为0.016(t=5.047,P=9.39e-07<0.01),意味着X 会对PRR 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使用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由表7 可以得出常数项与退休年龄X 的P 值均大于0.05,为不显著,因此不适宜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回归。

表7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选择泊松回归模型对养老金替代率PRR 与退休年龄X 进行回归分析,如表8 所示,常数项与X的P 值均大于0.05,不显著,无法拒绝参数为0 的假设,不适宜采用泊松回归进行分析。

表8 泊松回归分析结果

使用指数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由表9 可以得出常数项与退休年龄X 的P 值均大于0.05 没有能够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指数回归检验,因此不适宜采用指数回归模型进行回归。

因此,最终选择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养老金替代率的退休年龄进行拟合,将X 作为自变量,而将PRR 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公式为:

PRR=-0.739+0.016X

也就是说,延迟退休政策对提升我国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具有正向作用,当前实施延迟退休政策是正确的选择。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2014 年,中国开始在企业年金实施个人所得税递延优惠政策,缴纳企业年金并在退休后提取养老金时支付个人收入部分递延税款,减轻了当前的税收负担。2015 年在个人商业养老保险领域启动了个税递延试点,意味着税收优惠已全面覆盖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三大领域。基于此,文章针对我国实施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构建精算模型进行测算,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我国三支柱养老体系发展不平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较高,已近10 亿人,占我国养老体系的62.13%,参加第二支柱养老的人数占比37.87%,第三支柱刚刚起步,参与人数不足五万人,无法形成覆盖规模。目前,基本养老保险承担了我国主要的养老保障,一方面由于人口出生高峰期的人口集中进入老龄退休期,另一方面由于生育率的降低,基本养老保险出现可持续性风险政府负担沉重。我国个人账户中的养老金会被用来补充社会统筹账户资金。同时,企业年金的投资收益率波动较大,年平均收益率仅为7.54%,收益较低且不稳定,参与范围局限于企业职工,不具有普惠性。

第二,个税递延政策仅对收入较高群体有优势,而不利于中低收入人群,对高收入人群来说容易形成多重保障,中低收入人群未能享受政策优惠,打击了居民参与热情。但同时,对于适用于高档个税税率的纳税人而言,1000 元的抵免金额仅意味着在保险缴费期最多享受450 元的税收优惠,在领取养老金时还需补缴递延税款。考虑货币是具有时间价值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并不具有吸引力。此外,个税递延政策不能惠及所有群众,覆盖率较低。个税递延型商业保险主要针对城镇职工以及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等,而城镇居民、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无法享受个税递延政策;同时,试点地区较少,试点人群不足,导致试点效果不佳。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实施产品制模式而非账户式模式,运营流程设计复杂,限制了试点的推动。同时,目前个人养老金可以购买的产品税收优惠政策的指向较为单一。

第三,在第一第二支柱维持目前保障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实行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我国养老政策的补充对养老金替代率的提升效果较好。同时,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和人口红利的消失,给我国基本养老金带来了巨大压力。延迟退休政策显著提高了我国第三支柱养老金替代率,退休年龄与养老金待遇成正相关,退休年龄延长,则缴费时间增加,基金积累总额增加,会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的水平。

5.2 政策建议

建立发展养老金三支柱体系是我国发展养老金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客观需要。其中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推进个人养老金发展,让有需求的个人通过自我储蓄投资提高养老待遇水平。

第一,依据发达国家经验,第三支柱规模主要来源于第二支柱的滚存,因此若要促进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就应推动养老第二支柱的发展。我国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16 年来年平均收益率为6.58%,且在近三年呈现出下降趋势,且由于税收优惠政策力度不够,许多有条件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尚处于观望态度,我国第二支柱未发挥作用。因此,政府应当从税收层面上给予企业年金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费。尽快研究出台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并完善相关法规,促进企业年金和个人自愿性养老保险发展,并鼓励企业通过专业化的投资机构投资资本市场,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

第二,所有合规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都应该列入账户资金的配置范围,以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同时,相关参与金融机构应按照要求,研究开发具有各种风险偏好的丰富优质的符合规定的金融产品,便于居民个人根据需求,在缴费期内灵活更换多种投资组合。商业养老保险可以在保证一定收益的情况下,适当降低参保门槛,并尝试向城镇和农村居民全面推开,充分发挥其规模经济的优势,注重保护低收入弱势群体的利益。针对我国不同地区发展水平不平衡的问题,要实行差异化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现公平原则。对于没有达到起征点的低收入居民,可以采取政府补贴、以家庭为单位购买等方式激励居民参与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对于收入较高的居民,可以延长投资的期限,使居民获得更高的收益。

第三,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大幅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也在不断增加,当个人账户的养老金余额支付完毕而参保者仍继续存活,国家财政需承担继续支付的责任。面对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和投资收益的不确定,在统筹层次较低时提高退休年龄更有利于提高养老金替代率。因此逐步延迟退休年龄,尽快落实弹性退休制度是当前缓解养老财政压力的重要举措。促进我国健康卫生事业发展,同时配套其他有利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措施,激励居民积极参与延迟退休政策,加强居民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水平。

猜你喜欢

退休年龄支柱养老金
世界主要经济体 退休年龄都定在了65岁及以上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国电数字物资的三大支柱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建一座带支柱的房子
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基于确定缴费型养老金最优投资的随机微分博弈
养老金也可“弹性”领取
发达国家实际退休年龄男64女63
养老金并轨之门缓缓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