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胫骨远端后外侧入路术治疗Pilon 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分析

2024-01-13李军杨升平唐青

系统医学 2023年20期
关键词:踝关节远端胫骨

李军,杨升平,唐青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和平外科医院骨三科,广东 佛山 528300

在近年来Pilon 骨折的发生率可谓是日渐升高,致使患者出现Pilon 骨折的常见原因有运动受伤、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1-3]。当前临床上面对Pilon骨折患者多会选择结合其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个别化手术方案,而较为常见的手术方案有胫骨远端前内侧入路、后外侧入路等[4-5]。有部分研究曾指出,相比较于前内侧入路,为Pilon 骨折患者选择实施后外侧入路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术后出现创伤肿胀和感染的风险[6-8]。基于此,本文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和平外科医院收治的66 例Pilon 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Pilon 骨折患者治疗期间采用胫骨远端后外侧入路术的具体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66 例Pilon 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遵照随机双色球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探究组,各33 例。参照组中女14 例,男19 例;平均(38.29±9.04)岁。探究组中女15 例,男18 例;平均(38.14±9.2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顺利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认可。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经规范化临床检查后确为Pilon骨折;患者年龄需在18~65 周岁;患者为单侧骨折,且无手术禁忌证;患者自愿配合研究,且已签署知情书。

排除标准:骨折发生时间至入院时间的间隔已超出12 h 者;存在免疫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者;骨折类型不适用于本研究所涉及手术切口方案者;研究中途因意外不可控因素而脱落研究者。

1.3 方法

参照组Pilon 骨折患者实施胫骨远端前内侧入路术:为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并协助患者调整至平卧位,进行常规消毒铺巾,然后则在Pilon 骨折患者的胫骨前嵴外侧切口,此基础上逐层切开患者相关皮肤及皮下组织,此后则借助钳夹和撬拔等器具为患者实施骨折复位操作,将患者胫骨远端的关节面显露出来,实施复位后则予以妥善固定处理。此后则借助0.9%氯化钠为患者进行切口反复冲洗处理,并将其筋膜缝合,然后则关闭切口。

探究组Pilon 骨折患者实施胫骨远端后外侧入路术:相关麻醉方案与参照组等同。此后则以Pilon骨折患者的跟腱外侧缘和腓骨后缘之间行纵行切口,切口需行至外踝后缘下方时先前弧形延伸至复位固定所需位置,以此将患者胫骨远端外侧充分暴露出来,同时需注重对患者的腓肠神经及小隐静脉予以必要保护。然后则可以在直视条件下为患者进行规范化手法复位,并交叉克氏针予以妥善固定,为患者选择适宜长度的加压钢板,并将其缓缓插入患者的胫骨远端内侧处,在复位准确后则可以为其置入螺钉,并将克氏针逐一拔除。随后的相关操作则等同于参照组。

1.4 观察指标

严谨记录术后恢复阶段两组Pilon 骨折患者的肿胀消失用时、切口愈合用时、骨折愈合用时等数据。

借助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围绕两组Pilon 骨折患者其术后7 d、术后1 个月以及术后3 个月的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该评分主要从反常步态、地面步行、最大步行距离、踝疼痛、后足活动、前后活动、自主活动与支撑情况、足部对线、踝-后足稳定性等9 各维度为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实施评估,分值最高为100 分,评估中患者所得分值越高即表明其踝关节功能越好。

统计并严谨记录两组Pilon 骨折患者在术后恢复阶段出现骨髓炎、伤口不愈合、皮肤坏死、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具体数据。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7.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恢复用时比较

探究组患者的肿胀消失用时、切口愈合用时、骨折愈合用时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恢复用时比较[(±s),d]

表1 两组患者恢复用时比较[(±s),d]

组别探究组(n=33)参照组(n=33)t 值P 值肿胀消失用时5.08±1.35 8.94±1.47 11.110<0.001切口愈合用时8.24±0.71 10.52±0.92 11.271<0.001骨折愈合用时84.17±15.19 103.91±17.83 4.841<0.001

2.2 两组患者AOFAS 评分比较

探究组术后7 d、术后1 个月以及术后3 个月的AOFAS 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AOFAS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AOFAS 评分比较[(±s),分]

组别探究组(n=33)参照组(n=33)t 值P 值术后7 d 71.48±6.92 64.19±8.14 3.920<0.001术后1 个月91.04±5.17 83.25±6.11 5.591<0.001术后3 个月95.04±3.61 90.06±3.18 5.947<0.001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探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Pilon 骨折可谓是比较棘手的骨折类型,该类骨折不仅其表现形式较为复杂,并且其关节面解剖复位难度非常高,因此临床上需要为Pilon 骨折患者制定有效手术治疗方案,以确保其预后良好[9-12]。胫骨远端后外侧入路术可谓是近年来临床备受认可的Pilon 骨折手术治疗方案,戴杰等[13]研究中证实,采取后外侧入路术为Pilon 骨折患者进行骨折复位,其患者的术后恢复用时会相对更短。而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本研究中探究组患者在术后恢复阶段的肿胀消失用时、切口愈合用时、骨折愈合用时短于参照组(P<0.05)。采取后外侧入路术虽然相对而言解剖结构较为复杂,但术中可通过将患者的腓骨长短肌向前侧牵拉,以此将其胫骨远端后方安全地暴露出来,方便固定,且术中可有效避开内侧已损伤组织,降低二次损伤风险,因此患者的术后恢复用时相对而言会更短。

本研究结果显示,探究组患者其术后踝关节AOFAS 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方云生[14]的研究也有证实Pilon 骨折患者接受后外侧入路术,其治疗后的AOFAS 评分数据的改善情况会更为显著,这与本研究结果相符合。借助后外侧入路,可通过将外侧胫骨骨干或胫骨干垢端进行复位,纠正旋转、恢复长度,进而间接地复位后侧关节面,操作中对于患者重要结构损伤较小,且能够确保复位后贴合程度较高,因此会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踝关节的恢复。并且恢复阶段探究组Pilon 骨折患者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这与陈晓剑等[1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其研究结果中其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出现率仅为3.9%(1/26)。由此可见采取后外侧入路可以有效避免对重要血管神经造成损伤,同时还可减少术中患者相应部位软组织损伤,并有助于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出现风险。

综上所述,采用胫骨远端后外侧入路术为Pilon骨折患者实施治疗其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还可减少患者恢复期间并发症的出现概率,促使患者以更快地速度恢复,推荐参考。

猜你喜欢

踝关节远端胫骨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远端蒂足内侧皮瓣修复(足母)趾皮肤软组织缺损
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远端胃癌的随机对照研究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
中医康复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