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临床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2024-01-13孔德胜李忠信张守凯

系统医学 2023年20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直肠开腹

孔德胜,李忠信,张守凯

1.白银市第三人民医院外科,甘肃 白银 730799;2.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甘肃 兰州 730000;3.甘肃省人民医院外科,甘肃 兰州 730000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手术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逐渐得到推广。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已逐渐成为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2-3]。随着手术技术的成熟和器械的改良,腹腔镜手术已经可以完成淋巴结清扫、结直肠断端吻合、术中造口等多种操作,提高了手术的完整性和彻底性,可更好地治愈结直肠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是存在的,但是其影响的程度和持续时间较小。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在胃肠功能恢复方面差异不大,术后恢复时间也没有显著差异[4]。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手术创伤、肿瘤清除率、术后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5]。基于此,本研究选取白银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60 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优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60 例结直肠癌患者,以随机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各30 例。其中开腹手术组施行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腹腔镜手术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开腹手术组中男16 例,女14例;年龄33~75 岁,平均(53.28±12.66)岁。腹腔镜手术组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32~76 岁,平均(53.44±12.57)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内容获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8~76 岁的结直肠癌患者;②经组织学确诊的结直肠腺癌患者,肿瘤位置在近端结肠、乙状结肠或直肠部位;③临床分期为I、II或III 期的患者;④没有严重的心肺疾病或腹腔内其他恶性肿瘤。

排除标准:①肿瘤已经扩散至腹膜后、肝脏或其他远处器官者;②大型肠梗阻或肠套叠等紧急情况,需要行紧急手术者;③大量或顽固性腹腔粘连者;④存在晚期肝硬化或高度脂肪肝者;⑤其他不适合手术治疗的合并症者。

1.3 方法

开腹手术组施行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①麻醉:患者接受全身麻醉,确保手术期间无痛感。②切口开放:通常选择腹部中线切口,手术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开腹的位置和长度。腹腔探查:医生通过切开腹膜进入腹腔,以便观察和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周围组织的情况。③结直肠切除:根据肿瘤的位置和术前评估的结果,医生会切除患者的部分结直肠,包括肿瘤组织和周围的健康组织。④淋巴结清扫:在结直肠切除的同时,医生会清除与肿瘤相关的淋巴结,以确定是否有淋巴结转移。⑤结肠重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进行结肠重建,以确保消化道的正常功能。⑥伤口缝合: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将腹部伤口进行缝合和护理。

腹腔镜手术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①麻醉:患者经全身麻醉后被放置在仰卧位上,进行手术准备。手术切口:在患者腹部作3~4 个小切口,用于插入腹腔镜和其他手术器械。②下腹腔检查:通过腹腔镜检查腹腔内是否有转移灶,确定手术范围。检查后解剖既往的手术切口。③结直肠暴露:操作医生用特殊器械和技术将结直肠向上移动,暴露出术区。④结直肠切割和吻合:在结直肠癌肿瘤附近切下一段健康的肠管,然后在两端进行吻合,恢复肠管连续性。⑤淋巴结清扫:清除结直肠附近的淋巴结,以探查有无淋巴结转移。⑥结直肠切口闭合: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将手术切口层层闭合。⑦术中控制出血:如果术中有出血,需要及时止血,确保手术安全。⑧抽取标本:将切除的组织标本送病理检查。⑨术中控制疼痛:通过麻药镇痛等方式控制患者的术后疼痛。⑩结肠造口(如需):对需要造口的患者,术后可以在腹壁上开口,将结肠引至腹壁,使患者可以排便。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和血清胃肠癌相关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CA19-9)水平应该是主要观察的指标,这两个指标是检测胃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以及血常规情况:通过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如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 ALT)、谷草转氨酶(glutamic-oxaloacetic transaminase, 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等来评估肝功能,通过检测肌酐(creatinine, 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等指标来评估肾功能,以观察是否有明显的异常。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等。

对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胃肠功能的评估包括胃肠动力、胃动素以及胃泌素。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排气情况、食欲情况等,可以初步评估胃肠动力的改变。同时,观察和比较胃动素和胃泌素的水平变化,可以得到对胃肠功能的更准确评估。

1.5 统计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CEA 和CA19-9 水平变化对比

治疗后,腹腔镜手术组患者血清CEA 水平和CA19-9 水平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EA 和CA19-9 水平变化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EA 和CA19-9 水平变化对比(±s)

组别腹腔镜手术组(n=30)开腹手术组(n=30)t 值P 值血清CEA(ng/mL)治疗前10.24±3.28 10.76±3.26 0.385 0.674治疗后6.85±1.14 8.48±2.94 4.384<0.001血清CA19-9(KU/L)治疗前42.38±7.79 42.50±7.23 0.183 0.283治疗后21.47±3.58 30.57±5.88 5.495<0.001

2.2 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对比

治疗后,腹腔镜手术组患者肝肾功能水平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对比(±s)

组别腹腔镜手术组(n=30)开腹手术组(n=30)t 值P 值BUN(mmol/L)治疗前54.72±7.78 51.95±6.44 1.502 0.138治疗后45.96±6.35 40.33±5.32 3.723<0.001 Cr(µmol/L)治疗前76.85±10.74 77.85±9.96 0.374 0.709治疗后69.32±9.95 49.33±8.85 8.390<0.001 ALT(U/L)治疗前14.75±1.67 14.02±1.55 1.755 0.084治疗后12.44±1.52 15.74±1.88 7.476<0.001 AST(U/L)治疗前22.66±2.98 22.11±3.26 0.682 0.498治疗后24.99±2.96 30.22±3.85 5.899<0.001

2.3 两组患者血常规对比

治疗后,腹腔镜手术组患者血常规结果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情况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情况对比(±s)

组别腹腔镜手术组(n=30)开腹手术组(n=30)t 值P 值例数30 30 WBC(×109/L)治疗前50.39±6.38 50.33±6.29 0.006 0.995治疗后6.04±0.12 10.21±2.38 11.588<0.001 HGB(g/L)治疗前178.48±10.34 176.41±10.92 0.123 0.902治疗后142.48±11.93 165.30±13.04 5.883<0.001 PLT(×109/L)治疗前556.49±14.39 568.30±18.47 0.386 0.700治疗后254.39±21.29 476.39±23.48 39.826<0.001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腹腔镜手术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2.5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情况对比

腹腔镜手术组患者胃肠功能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情况对比(±s)

表5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情况对比(±s)

组别腹腔镜手术组(n=30)开腹手术组(n=30)t 值P 值例数30 30胃肠动力胃胀持续时间(d)2.39±0.31 4.38±0.66 5.389 0.032肛门排气时间(d)2.37±0.42 3.69±0.41 4.876 0.041胃动素(ng/L)329.58±74.43 287.43±66.49 3.190<0.001胃泌素(ng/L)143.41±18.48 121.29±12.16 3.764<0.001

3 讨论

常规的开腹手术一直是结直肠癌主要的治疗方式[6]。然而,该手术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应运而生。

结直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年龄、遗传基因、饮食习惯、炎症性肠病等。其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痛、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发展到晚期,可出现腹泻、贫血、腹胀等症状,并可能产生肠梗阻、腹膜播散等严重并发症[7]。常规开腹手术作为一种传统治疗结直肠癌的方式,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彻底切除肿瘤、清除淋巴结、阻断肿瘤供血和排除肿瘤转移等[8]。然而,常规开腹手术存在一些明显的弊端,这些弊端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首先,常规开腹手术需要切开患者的腹腔,导致术后的伤口较大。这个大伤口需要一定时间来愈合,给患者带来了长时间的疼痛和不适。术后疼痛使得患者难以进行常规的生活活动和工作,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在尚未康复的情况下,患者必须依赖药物来缓解疼痛,这可能导致药物成瘾和其他不良反应。其次,常规开腹手术的术后恢复速度较慢。由于手术切口较大,患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康复。术后恢复缓慢使患者长时间处于体弱多病的状态,对于长期卧床休息的患者来说,还可能导致肺部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增加。患者也可能因为康复过程中的不适和身体的虚弱而感到绝望和压力,这对于心理的恢复同样具有负面影响。最后,常规开腹手术切口的愈合也可能出现困难。尽管现代医学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有一部分患者可能面临着伤口感染、瘢痕增生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延缓伤口愈合的时间,还可能导致更大的疼痛和不适。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技术,通过腹腔镜器械在腹腔内进行手术。其作用机制与常规开腹手术相似,但相比之下有以下优势:①创伤小:腹腔镜手术只需进行3~4 个小切口,相比于常规开腹手术而言,创伤更小,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恢复较快。②普适性强:腹腔镜手术适用于大部分结直肠癌患者,包括老年患者、肥胖患者、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等。③相关合并症风险低:相比于常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的相关合并症风险,如感染、出血等,明显降低。④准确性高:腹腔镜手术可以放大显微镜下视野,有助于医生准确找到淋巴结,并且可以通过腹腔镜进行探查,提高手术的准确性[9]。⑤美观性好:常规开腹手术的切口较大,术后容易留下明显的疤痕,而腹腔镜手术的切口较小,疤痕相对不明显,美观性好。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微创手术技术,其临床疗效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然而,也需要注意的是,腹腔镜手术在技术要求上更高,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操作技巧[10]。一方面,手术后可能导致胃肠道的运动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食物的顺利通过肠道,可能出现胃胀、腹泻等消化系统不适感[11]。另一方面,手术后还可能导致胃肠道的吸收功能受损。例如,术后可能出现胃酸过多、胆汁反流等情况,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这些影响胃肠功能的状况在术后一段时间内可能会持续存在,但通常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恢复正常。为了减少手术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术后的营养支持和康复非常重要。手术后应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建议,其内容包括逐渐恢复饮食、避免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鼓励适量运动等[12]。此外,还可以使用药物来调节胃肠功能。例如,可以使用胃肠动力药物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改善食物通过肠道的速度和顺利度;对于胃酸过多的患者,可以使用胃酸抑制剂等药物。

综上所述,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相比于常规开腹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有效治疗结直肠癌,并减轻患者的术后痛苦。但是,医生需要在具体操作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术前评估结果,权衡利弊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直肠开腹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18F-FDG PET/CT在结直肠偶发局灶性18F-FDG摄取增高灶诊断中的价值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1 32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避免中转开腹的治疗体会
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