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尿毒症患者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的效果观察
2024-01-13于洋
于洋
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苏 南通 226011
尿毒症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通常是由于肾脏功能失调或衰竭引起,导致体内废物和毒素无法有效排出体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这种疾病可以在慢性肾脏疾病的晚期阶段或急性肾损伤等情况下出现[2]。如果不及时治疗,可以对身体的多个系统造成严重损害[3]。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arteriovenous fistula, AVF)属于常见的手术方式,通常用于为需要长期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建立适当的血管通道,以便有效地将血液从患者体内引流到透析机中[4]。这种手术将患者的动脉和静脉直接连接起来,创造了一个高流量的血管通道[5]。而AVF 通常选择患者的上肢作为手术部位,将一段动脉和一段静脉连接起来,以支持可持续的透析治疗[6]。在进行AVF 前,临床上通常采取局部浸润麻醉,然而有研究指出,该麻醉方式效果一般[7]。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新型麻醉技术,通常用于手臂和肩部手术麻醉,通常具有更少的麻醉风险,且术后恢复时间较短[8]。为了进一步探究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采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6月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64 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4 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2 例)及观察组(32 例)。两组患者组间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尿毒症;②年龄>18 岁;③接受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治疗。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心肺疾病者;②对麻醉药物严重过敏或不耐受者;③存在严重认知障碍或精神病史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予以局部浸润麻醉 具体过程为:在患者手术切口周围浸润注射10 mL 的2%盐酸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11020322;规格:2 mL ∶ 40 mg),实时观察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麻醉起效后,切开皮肤,游离头静脉和桡动脉,切断头静脉,其近心端注入肝素生理盐水进行液压扩张,桡动脉前壁纵行切开长约6 mm,头静脉和桡动脉行端侧吻合、为连续缝合,止血并缝合皮肤。
1.3.2 观察组予以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具体过程为: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外展患侧上肢,经超声引导,入路方式为腋路入路。通过肱二头肌、腋动脉注射20 mL 的0.25% 盐酸罗哌卡因(国药准字H20203095;规格:10 mL ∶ 100 mg)。手术方式与对照组相同。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过程中,由麻醉师评估两组研究对象的麻醉效果。分为无效、有效及显效。无效:起效时间较长,患者在手术开始时感到明显不适,且无法合作,且表现出焦躁或不安情绪。有效:起效时间较短,患者在手术开始时感到轻微不适,手术过程相对安静。显效:起效时间非常短,患者全程保持高度合作,手术过程非常平稳,且术后恢复时间较短。麻醉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疼痛程度。全程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手术时间,并采用疼痛评估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定疼痛程度,分值范围0~10 分,分数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剧烈。
比较两组动静脉血管内径及术后24 h 内瘘血管血流量。手术完成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研究对象的动静脉血管内径及术后24 h 内瘘血管血流量。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及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VAS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VAS 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VAS 评分比较(±s)
组别对照组(n=32)观察组(n=32)t 值P 值手术时间(min)103.45±12.55 95.62±13.09 2.443 0.017 VAS 评分(分)4.02±1.03 3.26±0.84 3.235 0.002
2.3 两组患者动静脉血管内径及术后24 h 内瘘血管血流量对比
观察组麻醉后动静脉血管内径及术后24 h 内瘘血管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动静脉血管内径及术后24 h 内瘘血管血流量对比(±s)
表4 两组患者动静脉血管内径及术后24 h 内瘘血管血流量对比(±s)
组别对照组(n=32)观察组(n=32)t 值P 值动脉血管内径(mm)2.17±0.12 2.25±0.14 2.454 0.017静脉血管内径(mm)1.64±0.06 1.70±0.09 3.138 0.003术后24 h 内瘘血管血流量(mL/min)345.89±50.09 379.15±52.16 2.602 0.012
3 讨论
AVF 通常用于治疗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9]。通过血管通路连接透析机,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能够对血液进行有效过滤。在进行AVF 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引起患者的疼痛和不适,因此麻醉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可接受性和成功率。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属于局部麻醉技术,通过注射麻醉药物在臂丛神经周围,阻断或减轻感觉和运动神经信号,从而实现局部麻醉的效果[10]。有研究指出,在AVF 前,采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有助于减少全身麻醉带来的风险和并发症,使手术更加安全[11]。同时,也可以减轻术后疼痛,使患者更加舒适,减少对强力镇痛药物的需求。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87.50%)(P<0.05),韩其琴等[12]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9.50%)(P<0.05)。这可能是由于通过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以有效地控制疼痛,使患者在手术期间处于无痛感受,患者全程放松后配合度更高,使手术更容易进行。同时,AVF 可能引起患者的生理反应,如心率升高、血压波动等。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以帮助调控这些生理反应,确保患者的生理状况保持稳定,进一步降低了患者在手术期间的紧张情绪和焦虑感。研究另一项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为(95.62±13.09)min、VAS 评分为(3.26±0.84)分均优于对照组(103.45±12.55)min、(4.02±1.03)分(P<0.05)。王筱婧等[13]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手术时间为(97.52±13.14)min、VAS 评分为(3.36±0.91)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04.52±12.36)min、(4.19±0.95)分(P<0.05)。这意味着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有助于更加高效地执行手术,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的复杂性。研究还发现,观察组麻醉后动静脉血管内径及术后24 h 内瘘血管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张立丰等[14]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这说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导致血管扩张,这种扩张有助于增加动静脉血管的内径,使它们更容易用于创建AVF 通路。内瘘血管是AVF 中的关键部分,它将动脉和静脉连接在一起,以便进行透析。通过使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减少了手术期间瘘血管的痉挛和紧张,从而增加了血流通过瘘血管的能力[15]。
综上所述,在AVF 中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以提高手术效率,改善患者的手术体验,减轻疼痛感受,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在特定手术情况下属于一种更有价值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