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肾活血汤治疗慢性肾脏病CKD 3~4 期的疗效探讨

2024-01-13顾勤根

系统医学 2023年19期
关键词:尿蛋白肾小球活血

顾勤根

东台市中医院老年科,江苏东台 224200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为肾脏出现结构或功能损害,而且损害时间超过3 个月,是危害公共健康主要问题,具有较高的发病和病死率[1]。CKD 主要症状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严重会出现蛋白尿、血尿,影响患者健康。CKD 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呈进行性加重,且不可逆转,疾病发展至晚期会导致肾衰竭的发生,危害患者生命[2]。临床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将CKD 分为5 期,达到5 期时通常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患病后面色变得晦暗,舌质呈紫色,四肢麻木,皮肤粗糙不平,符合中医理论中的“久病入络”[3]。临床对于CKD 3~4期患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常规对症治疗无法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且长期的药物作用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加,抗感染导致机体菌群紊乱,增加感染的发生率[4]。益肾活血汤通过多种中药组合,形成药物的相互作用,改善患者肾功能,延缓疾病进程。本研究选取2019 年10 月—2021 年6 月期间东台市中医院收治的86 例CKD 3~4 期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益肾活血汤治疗CKD 3~4 期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86 例CKD 3~4 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 例,所有患者为血瘀症。对照组中男24 例,女19 例;年龄18~70 岁,平均(49.74±3.49)岁;慢性肾小球肾炎19 例、慢性肾盂肾炎8 例、其他16 例;病程3~6 年,平均(3.79±0.72)年。观察组中男22 例,女21 例;年龄20~69 岁,平均(50.35±3.51)岁;慢性肾小球肾炎18 例、慢性肾盂肾炎9 例、其他16 例;病程2~8 年,平均(4.01±0.6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知情同意,且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批件号:2019 伦审论文第22 号)。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老年人慢性肾脏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5]中对慢性肾脏疾病诊断标准患者;②临床分期为3~4 期患者;③有自主行为能力患者;④未接受过中药治疗患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患者;②精神障碍患者;③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④近期使用过糖皮质激患者素;⑤心、肺功能异常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在就餐时或空腹服用缬沙坦(国药准字H20 030638;规格:80 mg)80 mg/次,1次/d。口服金水宝胶囊(国药准字Z10 890003;规格:每粒装0.33 g)3 粒/次,3 次/d,病情严重患者可增加剂量至6 粒/次。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益肾活血汤治疗:缬沙坦、金水宝的使用方法、剂量同对照组,益肾活血汤组方包括:丹参24 g,白花蛇舌草、积雪草各15g,牡丹皮、桃仁、红花、熟地黄、炙黄芪各12 g,生赤芍、炒山药、茯苓、泽泻、党参、制大黄、淫羊藿、陈皮各10 g,山茱萸6 g,炙甘草3 g。1 剂/d,水煎服,2 次/d,早、晚服用。

以上患者连续治疗3 个月。

1.4 观察指标

肾功能: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经过高速离心取上清液。使用放射免疫法对患者24 h 尿蛋白定量、尿素氮(usea nitrogen, BUN)进行测定,使用肌氨酸氧化酶法对患者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进行测定。SCR 正常值为30~110 μmol/L,BUN<100 pg/mL,24 h 尿蛋白定量正常值<150 mg/24 h。

中医证候积分: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的中医证候为评价标准,其中主症:神疲乏力、恶心呕吐、畏寒肢冷、颜面浮肿、食少纳呆、面色晦暗、口干咽燥,以0、2、4、6 分计分,总分0~42 分;次症:小便频多短黄、腰膝酸软、脘腹胀满、头晕耳鸣、大便干结,以0、1、2、3 分计分,总分0~15 分;舌脉为舌淡苔白,脉弱。

不良反应: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恶心、头晕、腹泻、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组间对比。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肾功能对比

治疗前,两组肾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肾功能(SCR、24 h 尿蛋白以及BUN)水平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肾功能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肾功能对比(±s)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P<0.05。

?

2.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症、次症积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P<0.05。

?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CKD 具体有较高发病率,随着疾病的发展,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发生,增加了患者死亡的风险[7-8]。CKD 为进行性加重的疾病,病情具有不可逆性,临床根据肾小球滤过率的不同将CKD 分成5 期,分期越高表明疾病严重程度越高,治疗难度越大[9-10]。对于CKD 3~4 期患者,在进行保肾、促氮排泄治疗的同时,控制患者血压,减少蛋白尿的发生[11]。常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长期西药降压、抗感染治疗效果达不到临床预期,所以在常规对症基础上使用中医治疗,以从根本上改善患者肾功能,控制疾病发展[12]。

CKD 3~4 期在中医来讲属于肾病、水肿范畴,主要是由脾肾两虚、湿热内蕴导致机体气化不利、脾肾阴阳衰惫,在临床的治疗中通过扶正、驱邪进行治疗[13]。益肾活血汤组方中的桃仁、红花、赤芍、丹参为君药,可以清除瘀血、热毒和积滞;黄芪、党参、制大黄为臣药,可以增强气血、清除湿热并促进血液循环[14]。六味地黄丸中的熟地黄和炒山药等药物作为佐药,可以调节肾脏功能,滋补肾阴,增强骨髓和补益肝脏,生津涩精,健脾祛湿,清热凉血,通过三补三泻,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15]。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两组SCR、24 h 尿蛋白以及BUN 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丹参、白花蛇舌草、积雪草、牡丹皮、红花、生赤芍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的作用,能有效保护肾功能、缓解肾脏炎症、改善肾脏微循环。熟地黄、炒山药用来滋阴补肾、补益肾气,炙黄芪用于益气养血,保护肾脏功能的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体质,增强免疫力。茯苓、泽泻利水,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降低BUN 水平[16]。制大黄用来泻火,可能清除体内废物。诸药联合,能有效改善肾小球滤过率、减轻肾小管间质炎症,减少尿蛋白排泄。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两组主症、次症积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张晓菊[17]研究发现,使用益肾活血汤治疗后,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下降至(4.65±1.8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研究具有相似性,这说明,益肾活血汤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具有较高用药安全性。分析原因:组方中的丹参、红花、白花蛇舌草能够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良好的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淤血、水肿等证候。泽泻、茯苓清热利湿,对于湿热中毒、水湿互结等证候有改善作用,通过排除体内湿热,可以改善患者的尿频、尿急、水肿等症状。熟地黄、炙黄芪等成分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滋养肾阴,可以改善患者的口干、口渴、头晕等症状。炙黄芪和党参等成分有益气固表的作用,能增强患者体质,提高免疫力[18]。

综上所述,CKD 3~4 期患者在治疗中应用益肾活血汤,对于患者肾功能的提升和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有积极影响,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尿蛋白肾小球活血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活血化痰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