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陈俐(乐山师范学院教授)
2024-01-13
自上个世纪20 年代郭沫若以现代诗人的身份登上文坛以来,到现在100 余年了。伴随着他向四面八方探索的五彩人生,人们从不同的领域、不同层面来研究他的学术成果也在不断扩大、深化,其中尤以诗歌研究为最。人们在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研究范式来论说郭沫若诗歌创作时代意义及艺术价值,其研究成果沉积累叠,其探讨的触角延伸到更细更深处。所以当学界的“后浪”们要打破前人的研究壁垒,在众多研究成果中,哪怕发出一点点属于自己新声,都极具挑战性。
好在文学经典常读常新。文学的经典性往往在于其文本内部具有丰富、多重的意蕴,它可能表达了一种普遍的人性,或者人类某一群体的普遍情绪,因此不仅能引发一个特定时代情感共鸣,也能引发每个时代读者的情感共鸣。王富仁先生说郭沫若“他一生都是一个青年”,并将“大海精神”喻以郭沫若的性格和作品。好些前辈学者也关注到郭沫若诗歌的情感向度、形式样态、美学风格具有多样性、多面性。当今天的青年再次认真地阅读体验郭沫若诗歌作品时,也从郭沫若诗歌的海洋意象中读出了青年的另一面:那就是青年可以壮怀激烈,指点江山,挥斥方遒;青年也可以低迷回首,孤寂迷茫,甚至对不可知事物心怀恐惧。赵刘昆的《负向性的海洋——郭沫若五四新诗中海洋书写的另一向度》忠于自己的阅读感受,从对诗歌文本悉心的体味和解读中,读出了郭沫若作为青年在情绪表达中的负向性一面,他感同身受地指出:青年时期是最容易产生迷茫彷徨的人生阶段,哪怕是激情澎湃、狂飚突进一代五四青年们,如青年郭沫若,其情绪的负向性也是真实的存在。郭沫若对海洋的书写隐含了一种清寂、孤独、悲伤乃至死亡的负向性情绪意识。正是郭沫若现代诗歌所蕴含的青年情绪的两面性,异质性,形成了诗歌内部的情绪张力,为不同时代、不同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提供了情感共鸣的可能性,或许这也正是郭沫若的好些诗歌作品可以成为经典流传下去的原因。
郭沫若所涉及的诗歌样态也是丰富多彩。从上个世纪30 年代一直到晚年,郭沫若的题画诗更本真地反映着他的政治观念、艺术主张和美学意趣。一直以来,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文艺理论都注意到关于诗画之间的关系。但是诗与画同置于一个艺术空间形成了哪些艺术新质,郭沫若现存的大量题画诗作为典型个案,确实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研究阐释诗画关系的多种可能性。亢君妍《语图互文下郭沫若题画诗的美学意蕴之延展》一文,努力将西方的互文性理论和中国古典气韵诗论相结合,对郭沫若具有代表性的题画诗再作打量,这对在当今的读图时代中,图像和语象如何相互阐释以增强其艺术张力,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在编者看来,郭沫若题画诗不仅如本文所述“神来、气来、情来”及“境生象外”之丰富意蕴,构成了诗与画之间往返互动的统一体;不仅表现出革命的功利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从纵向看,也可以窥见他的题画诗在不同时期的才、情、趣、理的风格变化。从他中年时期繁复多样的情怀抒写,到晚年时期一个“天真的老小孩”的大雅至拙,大道至简,一直没有改变的是他诗歌中充溢着的盎然生趣。
郭沫若留传下来的精神财富以及他所经历的风起云涌的时代还有许多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本刊从上个世纪80 年代创刊到现在,为许多青年作者发表郭沫若研究的真知灼见提供了传播平台。而今,当年的青年学者已然成为郭沫若学界的“前浪”。即便如本栏目的青年作者赵刘昆,以学生身份投稿本刊,到此次文章刊发,也已经走上高校教师的岗位,开始了学术研究的新途。本刊一如既往地乐意关注并发表青年作者的创新成果,希望有更多的“后浪”们涌现出来,与“前浪”们共同再辟郭沫若研究的崭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