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飞架通南北,珠水流淌润羊城
2024-01-12
在老一辈广州人的口中,常常能听到“ 河北”与“ 河南”的说法,但这并不是指真正意义上的河北省与河南省,他们习惯以珠江为界,把珠江南岸称为河南,把珠江北岸称为河北。
广州是一座依珠江而生、依珠江而兴的城市,跨越“ 河北”与“ 河南”两岸,一座座跨江大桥成了市民过江的必经之路,这些大桥就像是“ 老伙计”,见证了广州的历史变迁与繁荣发展。本期,让我们一起“ 桥”见广州。
连接广州“河北”与“河南”的那些桥
海珠桥:广州第一座跨江大桥
在20世纪初,建成一座跨江大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海珠桥在19 29年12月正式动工,于19 3 3年2月建成,桥长18 0米,宽18.3米,代表了当时国内建桥的最高水平,是广州第一座跨江大桥。据记载,海珠桥桥身安装的钢材就重达170 0吨,全是由外国造好再拿到广州装配的。
海珠桥最精妙的设计在于其中跨部分的开启式结构,即桥梁是可开合的。这样设计是考虑到当时广州的水路交通发达,人们可用电动机拉起桥梁中间的两扇活动钢铁桁架,方便大型船只从桥下驶过。当时,海珠桥每天会开启三次,每当桥身缓缓升起时,船只会排队从桥梁的中部穿梭而过,形成珠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引来群众的驻足围观。可惜的是,由于战争,在19 3 8年至194 9年间,海珠桥多次遭受敌军轰炸,最后被炸毁。
19 50年3月,广州市政府开始重建海珠桥,同年11月,海珠桥修复通车,桥长4 8 6米,正桥182米,桥宽33米,外观与原桥大致相若。但是,重建后的海珠桥已不能再开合。后来,海珠桥又经过三次维修,最近一次是2019年8月。
对广州人而言,海珠桥早已超越了一座桥梁的意义,它见证广州的城市建设与发展,陪伴一代又一代广州市民成长与成家,成为了广州近代历史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人民桥: 北承南接,连通广州走向繁华
在海珠桥建成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是珠江上的一枝独秀,但是,随着广州的城市发展,中小型工业企业向南迁移,人们对跨江大桥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新的需求,因此,人民桥应运而生。
19 6 5年11月,人民桥正式动工,19 67年5月,人民桥竣工通车,该桥全长701.2米,面向珠江南岸,连接的是广州辉煌的工业发展史;面向珠江北岸,连接的则是当时以南方大厦为标志的城市商业中心。
人民桥的建成为广州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人们骑着自行车通过人民桥,驶向“河南”的工业区、港口和码头;货车也满载工业产品通过人民桥,去往“河北”。“万宝牌”电冰箱、“虎头牌”电池、“五羊牌”自行车、“双鱼牌”乒乓球、“双桥牌”味精……当年国内知名的工业品牌和产品很多都出自人民桥向南连接的工业大道。很多住在人民桥两岸的老街坊表示,直到人民桥通车后,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繁华近在眼前”。
此外,人民桥向北还连接着沙面一带,经过多次的改造扩容,如今,人民桥的历史文化艺术环境焕然一新,外观辨识度有了显著提升,与沙面一带的欧陆风情和岭南元素相互呼应。
一南一北,人民桥将珠江两岸的发展连成一线,推动广州走向繁华。
广州大桥: 一桥跨三区,连接广州南北的“快速道”
改革开放之后,广州出现了第三座跨江大桥——广州大桥。广州大桥位于广州市区的东部,于19 8 3年4月动工,19 85年5月建成通车,桥长9 8 8.4米,宽24米,其中车行道20米,双向六车道,两侧人行道各宽2米。
广州大桥是一座现代化的桥梁,它没有细腻的艺术元素,而是采用简洁明快的风格建造而成,由于桥面宽阔,并且一桥横跨了广州三区:海珠区、越秀区、天河区,这座外貌平凡的大桥很快成为了广州的交通主干道,以及市民上班、下班的必经之路,速度快是其所体现的直接优点,据经常通勤经过广州大桥的市民回忆,坐车通过该桥只需要两三分钟,而步行通过也不过需要三十分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往返广州南北两岸。
广州大桥的北端连接着美丽的二沙岛,桥下既有鸟语花香和代表文化先锋的美术馆、音乐厅,又有三区市民齐聚的热闹,它以简朴务实的特质连接起“新城”的繁华与“老城”的烟火气。
海印大桥: 珠江帆影,功能性与艺术性兼备
20世纪80年代,广州城市向东迅速发展,虽然广州大桥已于19 8 5年建成,但着眼于更长远的未来,在海珠桥和广州大桥之间还需要一座跨江大桥来连接,而广州人对这座大桥的造型也产生了更大的创想,于是,海印大桥便以“珠江帆影”之姿别开生面地“登场”。
海印大桥的设计专家黎宝松出生在广州,对广州有着深厚的情结,收到该桥的设计任务后,他带着20 多人的设计团队,历时3 年,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以双塔单索面斜拉桥的方式,把美学设计转化为现实,成功让海印大桥在19 8 8年12月通车。
建成后的海印大桥主桥长416米,桥面宽3 5米,大桥的塔顶犹如两只“羊角”,入夜后,在灯光的映衬下,整座大桥看起来既像珠江上扬帆起航的巨型帆船,又像两把巨大的竖琴伴随着江面的波光粼粼奏响光影乐章,因此有“珠江帆影”之称。
海印大桥不仅见证了广州的经济腾飞,也促进了珠江两岸的繁荣,19 91年,广州第一家大型电器专业市场——海印电器总汇便紧靠海印大桥,附近的大沙头游船码头也是不少外地游客认识广州的第一站。
海印大桥同时兼具交通与旅游功能。自此,广州的跨江大桥不再只是市政设施,也成了城市艺术与审美的代表,给人以精神享受。
猎德大桥: 珠江之贝,串连广州新中轴线
进入21世纪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广州的城市新中軸线也逐渐形成,一条崭新的跨江大桥连通广州天河、海珠、番禺三区,串连起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广州塔等新地标,承担着广州CB D的交通使命,这便是猎德大桥。
猎德大桥于20 0 5年6月动工,20 0 9年7月竣工通车,主桥全长4 8 0 米,建成之初,广州市民亲切地将其称为“ 珠江之贝”,这是由于大桥的桥塔犹如巨型贝壳屹立于珠江上,象征“海上明珠”的母体,传递着广州与其母亲河珠江源远流长的文化渊源,更寓意广州人生生不息的开拓精神。
作为广州城市新中轴线的一部分,猎德大桥在筹划之初便追求功能与美学融合,有了“独塔双索面自锚式悬索桥”的思路,以流畅的外形线条与珠江新城其它建筑一同形成了流动曲线的美感。2023年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结束访华行程后,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段猎德大桥的灯光秀视频,让世界欣赏到广州的现代化美景。
如今,猎德大桥连接着广州重要的主干道,成为又一座重要的跨江大桥,市民从天河区去海珠区、番禺区,通过猎德大桥与新光大桥可以一路直达。
海心桥: 岭南花舟,连通城市会客厅
海心桥是近年来广州备受瞩目的一座跨江大桥,它是世界上跨度最大、宽度最宽的曲梁斜拱人行桥,“ 海心桥”的名字也是市民為它投票所取的,寓意“珠江之心”。
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海心桥仅耗时一年多便建成开通,在打造珠江两岸无缝衔接观景长廊的基础上,为市民游客提供了独一无二的通行、观景新体验。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表示,海心桥以“琴鸣绢舞、岭南花舟”为设计理念,桥面提取粤曲水袖的形态特征,再现粤曲神韵;桥拱融入岭南古琴的造型元素,桥上的拉索就好像古琴上的琴弦;桥面景观以岭南花舟为主题,共同打造极具特色的“ 花桥”,整座大桥仿佛一件超大尺寸的艺术品。
此外,海心桥还处处融入科技元素,不仅运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新材料建造,同时具备了安全监测、人脸及行为识别、智能音响、光伏发电、自动喷雾、可视化数据平台等复合功能,是一座多位一体的现代化智慧创新桥梁。
观端午龙舟、赏国庆烟花、逛桥上花市、摄日落美景,立于珠江水之上,海心桥成为了广州的一道靓丽风景与文化名片,体现城市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制造的实力。
队员们眼中的跨江大桥
在广州的珠江流域,每隔一段距离就能遇到一座跨江大桥,这些大桥共同编织出广州南北两岸不同时期的人文图景,勾勒出城市的发展印记。
伴随着这些跨江大桥的建立出现,广州每一寸生机勃勃的土地上都迸发着崭新活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技创新、制造业发展、城市治理、交通枢纽建设、文化建设、绿美广州……广州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只争朝夕、奋勇争先,正朝着更高、更远的未来迈进,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实践,高质量地完成党和国家赋予广州的使命任务。
队员们,看完上述介绍,你是否对广州的跨江大桥有了更多的了解?其实,广州的跨江通道还远远不止以上盘点的这些大桥,据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统计,截至目前,包含跨江大桥、过江隧道和人行桥,广州珠江沿岸已建3 6条跨江通道。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跨江通道伴随城市建设应运而立。
岁月如梭,珠水流淌,多座跨江大桥见证了广州的辉煌发展,也浓缩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很多队员表示,这些跨江大桥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下面,一起来听队员们讲述与跨江大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