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艺术类创新融合人才培养课程实践研究
——以实践教学模块构建为例

2024-01-12冯利源刘畅高精苑

湖南包装 2023年6期
关键词:育人模块融合

冯利源 刘畅 高精苑

(大连大学美术学院,辽宁 大连 130021)

创新融合人才培养,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精神,依靠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的一种高质量人才创新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是指社会企业和高等院校间在各自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相互合作[1]。创新融合人才要以研究人才培养,实现优秀成果转化,探索未来新文科体系下,高校艺术学领域新文科创新融合实践人才教学改革对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为前提。实现实用型、复合型和紧缺型人才的最大化应用,促进优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搭建高校艺术学人才培养对于前沿科技应用、产教融合、教学与科研的深度合作,形成“专业化”与“定向式”一体化培养。

教师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理念和创新动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决定性因素[2]。对于高校艺术类创新融合人才培养实践性课程模块的建设,是提升创新融合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文章拟通过研究实践教学模块中课程建设意义、教学改革思路、教学课程设计以及可拓展的实践性路径为线索,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论证,以构建对于高校艺术类创新融合人才培养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课程模块体系。

1 实践课程建设的意义

课程建设以科学的理论分析体系为基础,以实践操作为核心,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法等有机组合起来,建立联合培养的育人模式。从人才培养的背景与特征中建立合作框架,探讨育人范式,从育人机制、教学模式与方法、课程结构与设置、实践教学和人力资源反馈等方面,实现系统性、科学性和有效的对接,通过校内外多种实践活动,了解产业业态、企业文化和职业要求,增强研究生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具体建设意义如下。

1.1 以联合培养为模式,完善多元化实践课程教学体验

通过实施有效的“课堂+实践”教学合作联合培养模式,解决艺术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受到地域性和教学资源单一化的限制,以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开展多种形式合作体验,推动协同创新,探索新的研究范式,适应新的社会需求,满足新形势下教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培养需要。

1.2 以政策为先导,精准架构育人实践教学模式

在国家现行政策的指引下,论证并形成艺术教育、文化产业、创新驱动和相关产业人才需求方面,对创新高校艺术类创新融合实践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相关对策和建议。共同解决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创新驱动和相关产业人才需求方面存在的主要制约问题和有待解决的方法。

1.3 以课程建设为框架,对接式提升实践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实施“课堂+实践”合作的目标方向下,以提升创意、传播、体验和生产为前提,联合培养具有组织、协调和分析能力的高校艺术类创新融合实践人才,以学科定位、课程体系、培养模式为导向,以OBE理念为指导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建立企业兼职教师评聘机制,建设实践教育基地,推进协同育人计划,努力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4 以国家“价值观”为指引,提升课程核心的思想内涵

形成具有中国本土特色和价值观的中国美术学科体系,构建具有社会效益和精神高度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核心体系的职业素养,有效提升艺术类创新融合实践人才的社会意识和文化内涵[4]。

2 实践课程教学模块分析

实践课程的架构,从教学方面具体情况看,课程要求对于创新融合人才要具有专业覆盖面广、专业性实践性强,有创新精神,能够对接社会急需的专长,只有充分利用学科和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文化传承、产教融合、服务社会的相关工作,以带动科技成果的产生与转化,这样才能培育出创新融合人才。

2.1 教学模块技术指标分析

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以科学的理论分析体系为基础,以实践操作为核心,将项目内容、项目实施方法、项目步骤有机组合起来,通过高校艺术类创新融合实践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进行理论与实践分析,建立“课堂+实践”联合,从相互人才培养的背景与特征中建立项目合作框架,探讨育人范式,从育人机制、教学模式与方法、课程结构与设置、实践教学和人力资源反馈等方面,实现系统性、科学性和有效的对接,并从创新融合实践人才培养的结果和质量进行技术研究分析,技术路线通过现状分析、目标确定、计划行动、标准设定和实施与反馈等实现,见表1。

表1 实践教学技术指标分析列表

2.2 教学模块实践路径分析

利用国家现行政策,对高校艺术学领域新文科创新融合实践人才培养研究模式发展进行有效、合理的对策分析,调整课程设计,完善实践教学和实践创新,以学科交叉融合和科技驱动带动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发现新的研究对象,探索新的研究范式,适应新的社会需求。通过实施有效的融合培养模式,解决高校艺术学领域新文科创新融合实践人才培养过程中受到地域性和教学资源单一化的限定。

具体教学改革如下:课程通过教学计划生成,教学模块生成、展示平台模块生成、实施教学方案等4个方面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

2.2.1 路径分析一:教学计划分析

教学计划是以适应社会发展为前提,力求体现时代精神,体现实践教学理念,遵循培养人才发展的规律,以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宗旨,让课程模块的实施成为实践教学课程模块构建特色的有效路径之一。

课程教学的组合方式是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双路径”为模式,通过课堂教学模块中对于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学习的掌握与运用,完成实践教学中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针对性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统一和结合。课堂教学的方式与传统教学构建有所区别,强化利用好课堂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关联,平衡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分配。课程以灵活性、多样性、专业性及具有现代应用性的需要,建立具有多样化学习方式的丰富体验,把实践教学中可模拟的操作环节和可情景化的教学体验有效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实践模拟的预操作,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有效应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差异性与互补性的教学体验,参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模块现状分析表(表2、表3)。

表2 课堂教学模块现状分析表

表3 实践教学模块现状分析表

2.2.2 路径分析二:教学模块形态分析

教学模块生成主要包括课程内容选择依据模块、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模块、课程设计模式模块。课程内容选择依据模块的设定包含课程的目标、学生需求、兴趣及身心发展水平、社会发展和科学文化知识4个方面,是体现教学设计育人目标的具体转化,课程应反映育人目标的要求,学生需求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并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起着指导的作用,教学实践中事实、概念、原理、原则的发现和建立,才有依据可寻。

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模块包含传统因素下的课程教学和创新性教学体验。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纵向组织(传统)和横向(创新)组织。纵向组织又称垂直组织、序列组织,即将各种课程要素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强调学习者从已知到未知。横向组织又称水平组织,即将各种课程要素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课程内容水平组织的基本标准是整合性,即对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程设计模式模块包含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目标模式以目标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设计的模式。课程内容的设定与课程框架的组织,要求从设定的教学目标中产生可评价的结果,结果的生成需要以课程目标为逻辑起点,从多角度、多元化的教学体验中寻求具有创新的教学框架。

2.2.3 路径分析三:教学实施状态分析

以科学的理论分析体系为基础,通过调查与研究高校艺术学领域新文科创新融合实践人才教学改革相关背景与特征,确定作为新型人才输出的高等艺术院校,在艺术类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与方法、课程结构与设置等方面的系统性、科学性及对于人才培养结果和质量的积极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1)以课程模块的设计对接,探讨“专业化”与“定向式”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教学流程包括调查与研究分析、科学的数据和“WICS”理论与实践体系分析、设计教学体验模块、教学方案实施模块以及专家论证和改进方案。

(2)以课程模块的实施对接,依托校企合作,完善创新融合实践平台的建立,推动校外实习实践、创新创业平台与校内人才培养的联动育人机制,完善制度,形成切实可行的就业促进机制,以项目为依托,充分发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协同产教、校企联合,开展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团队建设、实习实践与就业创业平台研究,深化互利合作和流程再造,发挥创新创业教育优势,研究应用型教育人才的培养机制,完善高校艺术学领域新文科创新融合实践人才培养的体系模式。

(3)以课程模块的技术路线对接,针对性设计实践培养单位对于学生实习与就业潜质能力的课程模块,以科学的理论分析体系为基础,以研究假设为核心,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有机组合起来,通过调查与研究,对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艺术学领域新文科创新融合实践人才教学改革,进行理论与实践分析,从相关背景与特征中建立研究框架,研究发展规律,从育人机制、教学模式与方法、课程结构与设置等方面,系统、科学地对高校艺术学领域新文科创新融合实践人才培养结果和质量进行技术研究,技术路线有现状分析、目标确定、计划行动、标准设定和实施与反馈构成,技术路线示意见图1。

图1 技术路线示意图。

3 实践课程教学模块、教学活动设计与分析

3.1 教学活动体验设计

实践课程教学模块教学活动设计包含互动式教学体验与互评式教学体验两个部分。互动式教学体验主要针对课堂教学的实施与教学,以课前的自主研习,课堂的自主讲授为体验方向。

互动式教学体验主要针对实践教学中所产生实践成果的评定与界定,通过课内与课外实践参与者互动式教学体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机会满足学生自主、归属和胜任力的需求;发挥评价的诊断、强化、调节和教学作用,把互动性融入教学全过程。

互动教学体验方式包含课内互动式教学体验和课后互动式教学体验。课内互动式教学体验以多种教学方法体验为教学策略,方法包含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和互动课堂教学系统应用法等,教学要求围绕课程教学大纲,开展自我研习式训练,确定讲授主题,提出相关章节问题和合理运用教学策略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抽象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归纳与演绎能力为目标。课后互动式教学体验以PBL教学体验和课外“思维发展型”课堂等教学方式开展。PBL教学体验即通过自评、组评、组间互评、教师学生互评,形成并发挥评价的诊断、强化、调节和教学作用,把评价融入教学全过程。课后互动式教学体验主要通过课后安排自主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将课堂内的专业问题转化成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案。

3.2 教学活动设计跟踪分析

完善课程资源系统,以基本资源+拓展资源展示课程的进化,以拓展课程资源系统建设教学资源共享体系。教学要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协作关系,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精准呈现出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分类指导和增加多元化体验的教学形态。在针对性的育人指导构成中[5],对于课程中具有典型性的案例要及时梳理,通过案例教学、反思性教学、研讨式教学、研究式教学、虚拟实践教学以及网络支持式教学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提升学习效率。

教学效果评价原则是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以学生课堂上教学实践与课后自主学习的双重考核为依据,重点在于通过考试激发视觉传达专业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自主性认知,提升学生创造性设计实践能力,具体评价原则见表4。

表4 实践教学模块现状分析表

在提升教学手段的同时,注重教学质量,发展内涵式教学理念,满足多样化需求,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将线上与线下教学结合,实现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及发展思维的目的。

综上所述,高校艺术类创新融合实践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是利用国家现行政策,深化对艺术领域科技应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方式的新认识。通过对高校艺术学领域新文科创新融合实践人才培养研究模式进行有效、合理的对策分析,调整课程设计,完善实践教学和实践创新,以学科交叉融合和科技驱动带动文化艺术产业发展,通过实施有效的融合培养模式,解决高校艺术学领域新文科创新融合实践人才培养过程中受到地域性和教学资源单一化的限定,以开展多种形式合作体验推动协同创新,缓解人才结构性短缺问题,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服务振兴发展能力及人才培养质量,探索新的研究范式,适应新的社会需求,满足新形势下教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创新融合实践人才培养需要。

猜你喜欢

育人模块融合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