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林市七星公园旅游节庆活动开发研究

2024-01-12陆蓝梅雷可为谭启鸿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2期

陆蓝梅 雷可为 谭启鸿

摘要:节庆旅游成为旅游市场上普遍采用的形式之一,也是推动地方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业态。文章基于桂林市七星公园旅游发展的现状展开分析,对七星公园景区资源概况与桂林市节庆旅游资源梳理,总结景区和桂林节庆资源特色;设计调查问卷了解桂林市七星公园游客节庆主题偏好,从而提出桂林市七星公园旅游节庆活动开发方案。

关键词:旅游节庆;节庆活动开发;七星公园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加速,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我国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众多的旅游形式中,节日旅游以其独特的活动形式逐渐成为旅游业的亮点。其巨大的发展潜力使其成为各地区旅游业发展和振兴当地经济的重要形式。它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地方特色,成为旅游业的又一亮点。桂林作为广西的主要旅游城市,也有着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每逢节日会举办各种盛大的活动。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节庆文化是广西重要的旅游资源。本文依据旅游体验理论和旅游策划理论,以桂林市七星公园节庆活动开发为研究对象,使用了实地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通过桂林市七星公园旅游发展现状调研,分析七星公园景区旅游资源、桂林节庆资源调研及旅游节庆活动市场需求,对桂林市七星公园进行以体现桂林民俗为重点的旅游节庆活动开发策划,以利用景区优势来整合各类节庆活动资源,提高景区知名度,吸引游客为景区创收。

二、七星公园景区概况

七星公园景区坐落在桂林漓江的一条支流小东江畔,漓江的东岸,距离桂林市区1.5公里。公园面积134.7公顷,绿地覆盖率84%,是桂林市最大,历史最悠久,风景最丰富,最集中的旅游景点。这七峰的位置,就像是一颗挂在天空中的北斗七星,集桂林的“清幽”“秀美”“幽静”“浪漫”“激情”于一身,是桂林人文景观的坐标,也是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旅游胜地,更是国家重点旅游景区,是中国第一个AAAA级旅游景区。

七星公园汇集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展示了自然和文化的完美结合,可以说是桂林的风景和文化的缩影。桂林的“绿色之心”,把桂林的山水,洞穴,岩石,庭院,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些最伟大的文化遗产,就是桂林风景名胜的集中体现。

三、桂林节庆资源梳理

(一)七星公园景区旅游资源分类

本文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2017年颁布《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对桂林市七星公园景区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分类情况如表1所示。

通过对七星公园景区旅游资源梳理,该景区旅游资源共有8个主类,16个亚类,23个基本类型,其中主要以水域风光、地文景观、建筑与设施这三个亚类旅游资源为主。

(二)桂林节庆资源梳理

桂林的民族节庆资源类型丰富,分布范围广泛。桂林市有壮族、侗族、毛南族、瑶族、回族、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73.47万,主要聚居于中部、西部、西南和西北部地区,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这造就了广西拥有得天独厚的节庆旅游资源,并且这些旅游资源可以利用在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庆活动开发当中。

(三)节庆旅游资源评价

1. 桂林市旅游节庆资源丰富

桂林旅游区有12个民族,是众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拥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地域文化,诸如农耕、游牧、节庆、服饰、饮食起居、婚丧、建筑、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构成了一幅浓郁而又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图画。

2. 七星景区节庆活动开发基础好

桂林七星风景区既有优美奇异的自然风光,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其特色是自然性、历史性、时代性和生态性。七星景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创意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环境,为游客与都市居民提供了一个可以尽情享受自然与文化的舒适空间。但是,对景区进行景观资源的开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短期的经济活动,它更多的是一个长远的、综合性的发展策略。

3. 桂林市民俗文化与七星景区资源有效结合

由于桂林市的民俗文化与地域密切相关,并呈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因此,若在七星公園的节庆旅游活动开发中融入桂林的民俗文化,就可以使更多的游客对其充满好奇心,吸引更多的游客,并使游客有更好的体验性。本文以桂林市旅游景点为载体,从而进行旅游节庆活动开发研究。

四、市场调研

(一)节庆主题活动偏好调研

由图2可知,80.43%的游客表示有兴趣,看情况参加,17.39%的游客表示有兴趣,一定会参加,而少部分的游客表示无所谓及不会参加。说明大部分的游客在景区举办活动时,是大概率会参加的,景区应该积极面向可能消费的游客,举办相关活动以吸引游客。

由图3可知,有65.22%的游客选择在春节期间旅游,58.7%的游客选择在国庆节期间出行,而其他节日只有少部分游客选择,说明具有空闲时间并选择出行的节日大部分集中在春节和国庆节。

由图4可知,大部分的游客在活动因素选择时,倾向于游客的活动时间、活动多样,地方特色、景区的旅游资源情况、交通便利,景区可以根据游客的倾向定制景区的方向。

由图5可知,游客通过网络的了解景区活动的占比为91.3%,通过朋友推荐的占比为76.09%,而通过电视广告、活动宣传册、报纸杂志等方式都占比较少,景区应该注重网络宣传。

由图6可知,82.61%的游客倾向于互动类节日,71.745的游客倾向于观赏类活动,少部分的游客倾向于冒险类活动与歌舞类活动。景区可以通过这个倾向设计旅游活动。

(二)调查小结

通过发放线上调查问卷,主要面向广西居民以及各地对七星公园感兴趣的游客发放。通过分析得知游客通过网络的了解景区活动的占比为91.3%,通过朋友推荐的占比为76.09%,而通过电视广告、活动宣传册、报纸杂志等方式都占比较少,景区应该注重网络宣传。82.61%的游客倾向于互动类节日,71.745的游客倾向于观赏类活动,少部分的游客倾向于冒险类活动与歌舞类活动,景区可以通过这个倾向设计旅游活动。

五、桂林市七星公园旅游节庆活动开发方案

(一)开发原则

1. 文化原则

节庆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除了具有娱乐或休闲的因素外,还表现出中国人独特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取向。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如何运用文化原理,就是要抓住文化脉络。在旅游节庆策划中,“文化”是其核心与灵魂,要以“文化”为基本元素,要有鲜明的文化主题,要有浓厚的文化氛围。

2. 特色原则

要扩大旅游节庆的影响,使吸引更多的游客成为旅游节庆的忠实拥护者和参与者,就必须凸显旅游节庆活动的地域性和个体性,使旅游节庆具有自身的特点。旅游节庆策划要充分发挥当地特有的资源优势,发展出有个性、有特点的节庆活动,以彰显当地的特色,形成鲜明的个性、魅力。

3. 市场原则

一方面,要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来规划与之相匹配的节庆产品;另一方面,策划能提供什么,市场就需要什么,在对现有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进行精确的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将消费亮点进行挖掘,将潜在的需求转变为现实的需求,从而打造出能够引领市场潮流的旅游节庆。

(二)策划主题

本文提出以民族融合发展为特色的活动“临桂玉兔临春闹元宵”系列、“三月三”系列、端午文化体验系列、“石上生灵笋,泉中落异花”溶洞探险节、“畅游七星,寻梦山海”体验系列与七星公园的配合。

(三)旅游节庆活动营销宣传

1. 旅游节庆品牌体验营销

旅游节庆之所以能够吸引大量顾客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参与和体验性质。通过桂林七星公园,您可以亲身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活动。通过个人经验,人们还可以了解更多、更深层次的特征。一般来说,现在的游客对某个地区的文化更感兴趣,并希望在旅行中对该地区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所谓旅游体验,是指游客在亲身体验一个地方的文化后的心理反应。它可以满足游客对一个地方的心理好奇心,也可以满足他们了解一个地方所需的心理需求。主要核心内容是游客的心理感受。

2. 新媒体营销宣传

利用主流新媒体渠道,搭建“私域流量池+人格化运营”,吸引年轻高质游客,这里新媒体渠道主要指的是“两微一抖”,即微信、微博、抖音。新媒体宣传主要包括互动广告、兼具性广告、展示广告、邮件广告及通信广告、搜索引擎关键词为主的网络名片广告等内容。作为宣传的新形式、新方法,新媒體的介入让宣传推广呈现出了更多的形式和可能。

3. 中介机构宣传

旅行社是一些游客的主要来源,与旅行社合作可以间接提高景区的知名度,让更多的游客了解七星公园景区,也可以通过旅行社吸引大量的团体游客来增加收入。

六、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桂林市七星公园节庆活动开发为研究对象,使用了实地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通过桂林市七星公园旅游发展现状调研,分析七星公园景区旅游资源、桂林节庆资源调研及旅游节庆活动市场需求,对桂林市七星公园进行以体现桂林民俗为重点的旅游节庆活动开发策划,以利用景区优势来整合各类节庆活动资源,提高景区知名度,吸引游客为景区创收。希望七星公园在旅游节庆活动开发方面,可以更多地借鉴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在此领域内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洪秋艳.泉州市节庆活动策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8(04):42-45+83.

[2]张素.旅游节庆主题定位策划与旅游者效益感知——以浙江舟山为例[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8,20(03):67-72

[3]朱红,孙璐.基于旅游消费者视角的节庆活动创新策划研究——以成都西岭雪山景区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9(12):141-143.

[4]李云,殷志华,韩笑,刘帅.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茉莉花”文化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4,26(17):42-44.

[5]杨宇轩.游客满意视角下的旅游节庆活动开发——以秦淮灯会为例[J].大众文艺,2019(08):247-248.

*本文为西安欧亚学院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旅游接待业》课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KC023);2022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陕西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成效及提升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2Q010)。

(作者单位:西安欧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