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数字化建设浅议

2024-01-12姚佳男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2期
关键词:数字化建设非遗数字化

姚佳男

摘要:非遗数字化建设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非遗持续创新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针对非遗数字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强化数字档案建设、加强非遗数据供给、丰富数字表现形式、抓紧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着力推进。

关键词:非遗;数字化;数字化建设

数字化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数字化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非遗工作部门和非遗工作者,必须要抓住数字化机遇,拥抱数字化浪潮,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与数字化建设紧密融合起来,才能够勇立数字化潮头,搏风击浪,不断开创非遗工作新局面。在数字化时代,结合非遗发展情况,本文就非遗数字化建设的工作支撑依据、重要意义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一、登高壮观天地间,国家战略史无前

党和国家高屋建瓴,对推动文化数字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出台政策、统筹布局,为推进非遗数字化工作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和实践性路径。

(一)总书记擘画指明方向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家强。文化是生产力,文化是软实力,文化也是竞争力。中华民族历经千年而生生不息,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就是中华文化,它始终伴随着历史的脚步长盛不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登高望远,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深厚的历史情怀,把文化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升到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进行擘画。当代中国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激扬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意义十分重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历史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强调“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还一直重视发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特别强调“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非遗工作指明了方向,必须认真贯彻,长期坚持。

“文化强国”和“数字中国”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紧密的联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必不可少。因此,文化强国要贯穿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过程、各领域,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将“数字中国”体现到社会各个方面,这样才能符合现代化要求,跟上世界潮流。非遗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同步推进,而数字化是推进这项工作的重要抓手。

(二)“十四五”规划引领发展

2021年全国两会上,“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正式纳入“十四五”规划,并作为2035年的远景发展目标。这在新中国历史上还是头一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又将其作为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深入推进落实。在“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提出以后,中办国办还相继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这两个文件明确了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基本贯通各类文化机构的数据中心,基本完成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跃上新台阶,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文化数字化生产力快速发展,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优秀创新成果享誉海内外。“十四五”规划对这一战略的部署和中办国办的两个重要文件,是党和国家“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顶层设计、行动纲领。这对于非遗工作部门和非遗工作者而言,是极大的利好。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实施,一定能够引领非遗数字化建设更好发展。

(三)各部门措施跟进落实

党和国家发展文化事业的大政方针,必须由各地方、各部门结合实际推动落实。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规划方案加以分解,突出地方特点、彰显地域特色。近年来,各地方、各部门陆续出台了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系列措施,这是对党和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深化细化具体化。其中就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内容。文化和旅游部制定了《“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将“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记录体系,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推进非遗资源数据的共享利用”作为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的重要工作内容。文旅部还专门制定了《“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出到2025年以及2035年非遗保护的发展目标,确定了非遗调查、记录、保护、传播等主要任务,其中对于非遗数字化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用“五个加强”确定了深挖非遗价值,增强非遗保护能力的工作任务。该规划紧密承接国家的整体部署,紧密结合吉林实际,方向性、针对性、操作性比较强,解渴管用。这些部门和地方制定的规划深刻领悟中央“文化强国”战略,推进非遗数字化建设措施具体,既是工作遵循,又是实践路径,还是具体要求。必须在工作中持续加力,狠抓落实。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的“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平台”就是非遗数字化的具体实施举措。该平台实现了从线下到线上、从散乱到规范、从内部循环到对外开放的转变。

二、文化传承新机会,数字非遗别有天

数字化改变了千百年来文化传承的固有模式,文化传承运用数字化手段这是一个新的机会,也使非遗保护传承别开生面,焕发生机。

(一)数字化有利于保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理念、价值取向,代表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密码、文明基因。数字化时代给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了全新机遇。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迭代,许多传统文化通过数字化手段得以传承和发展。首先,借助数字化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利用数字化手段,对有的传统文化遗产进行拍照、录音、录像、情景还原再现等,使其信息得到永久性保存;对历史上传下来的珍贵古籍和字画进行复制、扫描,减少原件使用频率,降低损坏风险,以便永续利用。其次,数字化技术能够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技术可以将传统文化资源数据转化为可溯源、可学习、可体验的技能技艺,以便人们更好地学习理解、消化吸收,使之不断传承下去。再次,数字化技术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当下,数字化技术已将传统文化融入游戏、动漫、影视等文化形式当中,可以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最后,数字化技术还可以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创造更多机会。目前,在线教育平台、互动展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通过这些新形式,可以使人们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感知体悟传统文化。

(二)数字化有利于推动非遗持续创新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数字化存储、转换、加工、传播等手段实现其长期保存、可持续传承、便捷交流、创新发展的目的。近年来,利用数字化推动非遗不断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新趋势、新潮流。通过区块链、5G、AI、VR等技术手段,让传统非遗技能技艺与现代数字科技相结合,赋予了非遗文化新的时代元素,使非遗以新的样貌呈现在世人的面前。非遗数字化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重塑了非遗文化版图的新边界。这里的“新边界”就是创新,就是发展。非遗形态多样、综合繁杂,又是活态的,这就决定了非遗的保护传承不能被老框子、老办法所局限,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相对接、相融合,数字化就是对非遗转化和再造的最好手段。在此方面,长春市非遗保护中心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他们在工作中实现了非遗代表性项目、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非遗普查资源、非遗展示传承活动、非遗相关制度等档案数字化。截至目前,推动完成了108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国家级4项、省级49项、市级55项)、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63人(国家级2人、省级25人、市级36人)、非遺普查资源线索150余项、非遗展示传承活动1000余场次、非遗制度4项等档案数字化;制作非遗数字化专题片624个,非遗数字化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三)非遗数字化有利于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数字技术与非遗文化相遇,必然使非遗所具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更加凸显出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得到了较好满足,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相应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日益增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满足人们的某些物质需求,但蕴含其中的、可以为人们提供精神愉悦的元素有待深入挖掘。运用数字化手段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从用而不觉到潜移默化地认识非遗、感知非遗、享受非遗。数字化平台又可以让包括非遗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受众更加广泛。借助数字化平台,人们在家里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接触、欣赏非遗文化,不受时间、地点、体力、财力等条件制约,使非遗文化走进生活。数字化还可以推动非遗衍生品个性化定制。目前,有的非遗传承人用数字化手段创意设计,为消费者定制专属产品。有的非遗传承人把非遗元素和现代数字艺术有机融合,将非遗元素转化为数字图案,印在家居饰品、服装服饰、工艺摆件、旅游纪念品、环保购物袋上,制作成既具有现代创意又物美价廉的产品,让消费者喜欢,肯掏腰包购买。有的非遗企业利用数字化生产线,为某些消费群体随时切换生产所需用品,实现柔性化生产,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三、长风破浪会有时,久久为功谱新篇

非遗数字化大势所趋,各项工作业已展开,呈现方兴未艾发展态势,仍需直面问题,久久为功,谱写非遗数字化工作新篇章。

(一)问题不容忽视

非遗数字化工作发展还不够平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工作推进力度有待加强。有的地方对非遗的价值认识不高,认为非遗是软任务,实际价值不大,对数字化建设的紧迫感不足,工作推进力度存在逐级递减的问题。有的地方对于非遗数字化的上级规划方案缺乏分解落实措施,工作缺乏计划性。有的地方把非遗数字化只作为非遗工作部门的事,上下动手齐心抓,整合资源聚力抓不够。

二是数字档案建设比较简单。有的地方非遗数字化档案建设存在记流水账的问题。对非遗代表性项目中蕴含的历史渊源、丰富内涵、文化价值挖掘不够,对非遗传承人的技艺精髓、匠心追求、精神风貌展现不够,对非遗活动的举办意义、社会影响、基本经验记录不够,对非遗普查资源只记线索,地域性、时空性、关联性等方面缺乏深度分析。

三是非遗数据供给不够充分。有的地方非遗数据仅由非遗工作部门或分管领导掌握,公开、共享不够。有的非遗数字平台存在信息更新慢、推送消息慢、咨询解答慢等问题。还有的数字化平台非遗信息以“短、平、快、浅”为主,使非遗文化在直播平台上沦为“文化快餐”。有的非遗传承人对非遗数据资源不会整合、不会利用、不善宣传。

四是数字非遗表现形式尚需加强。有的地方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呈现非遗故事时,不能将声音、图片,文字、动画、影视等多种现代媒体元素有效融合,讲述内容缺少可视化、形象化,营造真实的全身心感知氛围不够,没有成为有温度的视听盛宴,缺乏有触摸的感官刺激和有参与的感知体验,不能较好地传递非遗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

五是实操人员专业技能仍要强化。最主要的是缺乏技术人才,部分非遗工作部门以擅长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员为主,在编程、建模、影像制作等方面将非遗转变成数字的人员欠缺。其次是缺乏管理人才,管理层级多数为年龄较大的人员,缺乏管理数字化方面能力。还有就是缺乏运营人才,能够熟练运用短视频、公众号、网络主播、直播平台等形式的运营人员不足。

(二)必须着力推进

“一山放过一山拦,找准关口即不难。”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以下五个方面措施。

一是加大推进工作力度。要正确认识非遗数字化的价值,增强工作紧迫感。通过会议传达、集中培训、经验交流、研讨互动等办法,使有关领导机关、非遗工作部门和非遗工作者充分认识到,非遗不仅具有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而且还具有商业价值、经济价值,非遗数字化可以使这些价值得以进一步彰显,进而认清非遗工作不是软指标,而是硬任务。非遗数字化必须强力推进、抓紧落实。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要对上级非遗数字化规划制定落实方案,层层分解任务,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有关领导机关要加强工作顶层设计、高位协调统筹、提供政策服务、加强检查督导。上下级非遗工作部门要增强工作联动互动,上级要立规矩、提要求、指路子、教方法、做示范,下级也要动脑筋、想办法、提建议、抓落实、出成绩。要加强工作创新,跟紧数字化发展步伐,明确新思路,制定新举措,取得新成效。在政策法规允许范围内,要打破上下之间、左右之间非遗数据信息“孤岛化”现象,实现资源共享。

二是强化数字档案建设。非遗数字化是非遗记录工程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和旅游部印發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出加强非遗记录工程建设,建立健全非遗记录工作规范和标准。具体到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尽快统一建立非遗数字化档案标准,明确非遗数字化档案为什么建、怎么建、由谁来建、建到什么样等问题,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规范。首先,要收集全面。非遗涉及面较广、种类较多,在数字建档过程中必须做好收集第一手资料的工作。通过实地普查、走访调研、信息调取、汇总积累等办法,尽可能地把非遗数字化建档的基础材料掌握齐全。其次,要记录真实。非遗是真实的客观存在,不能掺半点水分。非遗数字档案应原原本本、真实反映非遗代表性项目、非遗传承人、系列非遗活动的全貌。最后,要内容丰富。非遗数字化档案必须解决“记流水账”问题,不能简单罗列。要对非遗文化中蕴含的民族韵味、人文精神、东方美学进行深度挖掘。再有就是要形式多样,不能仅限于文字叙述,还应该采用现代媒体元素记录。

三是加强非遗数据供给。大数据时代,非遗数据应用的关键是数据搜寻,而实现搜寻必须扩大非遗数据供给,并使之合规合理地开放,为非遗数据共享服务。通过共享,使非遗文化“活起来”、使非遗衍生品“火起来”,让全社会都知道非遗、认可非遗、尊重非遗。要建立健全非遗数据供给机制,畅通非遗数据开放渠道,扩大非遗数据使用人群,提高非遗数据使用效率,改变非遗数据由个别部门或少数人掌握的现状。要加强非遗数字平台维护,在保障平台健康运行的前提下,要加强非遗数据的审核把关,提升数据品质,适时更新信息,及时推送消息,及时回复解答问题。要丰富非遗数据内容,挖掘非遗文化内涵,增强非遗数据科学性、系统性,提升非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改变碎片式、快餐式的呈现方式。要提高非遗传承人对非遗数据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敢用、会用、善用非遗数据,敢于宣传自己的手艺,展示自己的技能,推销自己的产品,扩大社会影响,增加经济收入,提升生活质量。

四是丰富数字表现形式。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5G技术等的发展,数字技术这张大网已包罗了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技术是推动非遗发展和推广的重要手段。当前有丰富的新媒体技术可供选择,如短视频、电影等,近年来《白蛇:缘起》《白蛇2:青蛇劫起》等国产动画电影大火带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精彩的传统故事创新、精美的荧幕画面制作、精良的视听音效组合、精准的受众人群定位是成功的关键。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借鉴国产电影的经验,赋予新的内涵,采用3D拍摄技术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拍成短视频、电影,在手机端、大荧幕等推广,促进人们感官刺激提升。另外,还可以将剪纸、雕刻、厨艺等非遗项目做成趣味电子游戏,提升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将浪木根雕、松花石砚雕刻等制作过程,通过VR/AR眼镜等可穿戴设备,提供远程场景的身临其境。同时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应开发面向老年用户群体的非遗客户端。

五是抓紧人才队伍建设。非遗专门人才特别是综合型的非遗人才,是衔接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最核心、最基础的劳动要素。专业的事要由专业的人干,非遗数字化建设必须要有熟悉网络技术、熟悉非遗业务的人才。首先,专门培养。具备条件的高校,要结合非遗数字化所需设立包含非遗、编程等内容的专业,培养专门人才。其次,定向培训。对现有的具备数字化工作能力的非遗工作人员,要采取送出去学、请进来教、工作中练等办法,进行精准培训,不断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再次,加强合作。非遗工作部门要与高校、科技公司、网络平台开展合作,借助其扎实的理论基础、先进的科研技术、强大的运营能力,在实现业务能力快速提升的同时,锻炼工作队伍。最后,加强考核评价。建设过硬的人才队伍还需健全引进、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为优秀人才打开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东风花柳逐时新,万紫千红总是春。”非遗数字化的春天已经到来。在这个春天里努力耕耘,挥洒汗水,我们一定会迎来非遗工作万紫千红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任吉东,王丽,成淑君.数字技术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EB/OL].[2022-11-08].https://www.163.com/dy/article/HLLMASSC05346936.html.

[2]王伟杰,徐小玲.我国“非遗”数字化保护现状及未来发展路径探析[J].歌海,2020(05):24-29.

[3]黄永林.让非遗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2-02(001).

(作者单位:吉林省艺术研究院)

猜你喜欢

数字化建设非遗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文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研究
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及发展
数字化制胜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外语语言实验室数字化建设中的相关问题
少数民族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