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深度思维 开展阅读教学
2024-01-12韩媛媛
韩媛媛
当前,有的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法较为机械,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进行自主思考,无法把发散性思维充分发挥出来。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良好的互动,难以收得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另外,还有的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没有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这也会对小学时期的阅读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关键路径,同时也是积累词汇、理解文章、提升语言交际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善于思考、積极创新,通过优化多种情境、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创新多元评价等途径来开展阅读活动。
一、创新多种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还不具备较强的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如果只对阅读文本进行单一阅读,就很难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所以,教师要对阅读模式进行创新,使阅读教学更具有趣味性。
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时,有的学生对这个故事有所耳闻,但若只是通过文字引导,难以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充分搜集相关史料,运用视频、PPT等多元化的输出方式,全面还原故事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充分调动了阅读兴趣。创新优化多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是阅读教学的核心所在。
二、引导主动阅读,将课堂交给学生
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教授正确的阅读方法,要利用问题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对字、词、句等充分理解,从而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学习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时,教师可通过“交流预习、整体把握、以学定教─读书感悟、自主探究、平等对话─重点阅读、领悟表达、从读到写─拓展阅读、丰富认识、发展能力”的课堂流程进行教学,重点要放在阅读感悟和发展能力上,以指导学生自学。在指导学生自学时,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独立思考,促进课堂自学;2.质疑问难,讨论学法交流;3.小组合作,拓宽学生思维;4.总结评价,改善内化学法。这样的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学得愉快,使教师教得轻松,可谓一举两得。
三、创新多元评价,提升阅读能力
教师要高度关注阅读教学评价,创新评价模式,使其更加多元化。比如,在对《海水为什么是蓝的》一文学习之后进行阅读评价时,不能只对阅读结果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阅读学习过程给予评价,看学生是否对文本内容有深入理解,是否掌握了不同的写作手法以及学习状态是否在线,进而保证评价结果的多元、客观、合理。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对阅读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勇于打破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约束,从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出发来对教学策略进行适当调整,有的放矢,进而达到预期的阅读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