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者不拒,去者不拦

2024-01-12锋云

领导文萃 2024年1期
关键词:袁术董卓袁绍

锋云

贾诩在劝张绣和自己一起跳槽时,第一句话是“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奉天子”对包括贾诩在内的天下士人的影响。那么,这种影响是如何实现的,其影响程度又有多深多广呢?

人人都知道天子是一种资源不假,但真正拥有过天子的人才会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天子不仅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有毒的资源。董卓、王允、李傕和郭汜用血一般的教训证明,谁拥有了天子,谁就将孕育和吞下不堪想象的苦果。然而,曹操却完全不同。

说来真是神奇,汉献帝刘协这张原本在董卓等人手里都不是很灵的王牌,在袁绍、袁术等诸侯眼中已经贬值到可有可无的王牌,如今到了曹操手中,却奇迹般地成了一张力挫群雄的真正王牌。

无论是刘表身边的韩嵩还是吕布身边的陈珪,无论是对话袁术的张承还是规劝袁绍的崔琰,无论是身处关中的傅干还是寄居辽东的凉茂,一旦涉及反曹和拥曹这样的是非问题,全都不顾安危、众口一词地反对起了自己身边的主公。他们虽然没有如贾诩那般拉上主公一起跳槽,但后来无一例外地都成了曹操的手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是,曹操真正地让天子重新成为天子,让朝廷重新成为朝廷。

首先,曹操恢复了天子的生活待遇。自从将天子接到许县后,曹操就想方设法改善天子的生活条件,他不仅一应俱全地提供了从书案到香炉、从唾壶到澡盘、从皇帝自用到贵人公主使用的一系列纯金纯银纯象牙的生活用品,而且恭谦地声称这些都是自己的祖父曹腾在汉顺帝时期得到的御用之物,这次只不过是重新贡献给天子罢了。这些还不算什么,曹操日常对于天子的关心也是无微不至,遇到好吃好喝的东西时更是没有忘記天子。一次,曹操在把自己酿制的九酝春酒贡献给天子时,还不忘叮嘱,如果觉得九酝依旧味苦难饮,可以再发酵一次,这样就会“差甘易饮”了。

其次,曹操恢复了天子的政治尊严。建安元年(196),也就是曹操迎奉天子的这一年,曹操因为天子的封赏,四次上书让封。在这些上书中,曹操虽然不乏“诛除暴逆,克定二州”的自夸,但更多表现出的却是“资质顽素,材志鄙下,进无匡辅之功”的自谦,而之所以能够有所进益则全是依靠“陛下垂乾坤之仁,降云雨之润”。如此三推四辞,除了为了表示自己的恭谦,更是为了重树天子的威严。

再次,曹操恢复了朝廷的和谐稳定。有别于董卓、王允掌权后的政治清算,曹操除了为树立自身的权威而杀掉了几个无关紧要的人物,以与袁术有姻亲关系为由恐吓了一下世家大族代表人物杨彪之外,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政治清洗。不仅不排除异己,曹操甚至对天子的老班底进行封赏,皇后的父亲伏完、皇妃董贵人的父亲董承等十三人被封为列侯。建安四年(199),曹操甚至没有反对汉献帝“以董承为车骑将军,开府”的诏令,所谓“开府”,就是可以设置自己的幕僚机构。这一做法对曹操的冲击可想而知,但曹操之所以隐忍,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能够保持朝廷内部的稳定。

有别于董卓、李傕等人猴急猴急地要吃鸡蛋、喝鸡汤的做法,曹操真正要培育的是一只能下金蛋的鸡。然后,通过蛋再来孵出小鸡,鸡再生蛋,蛋再生鸡,最终把天子从一种有毒资源变成一种再生能源。

那么,曹操心目中的“蛋”又是什么呢?没错,就是人才。正如曹操在创业伊始就宣称的“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那样,要想取得“任天下之智力”这只金蛋,就必须要用“奉天子”这面道义的旗帜来号召,通过“扶弘义以致英俊”,最终才能“无所不可”。因此,曹操把天子侍奉得威严重现,把朝廷经营得荣光渐回。

那么,对于人才,曹操又采取了什么绝招呢?通过下面一组聊天记录,我们可略窥一斑。

兴平元年(194),由于陈宫、张邈的反水,曹操遭遇了创业以来最大的挫败。面对兖州老部下的纷纷倒戈,曹操自信地说了一句:“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就是说,只有魏种不会把我抛弃。可是,话音未落,就传来了魏种反叛的消息。盛怒之下,曹操放话:“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除非你一直逃到最南端的南越或者最北端的北胡,否则我一定不会放过你!

然而,一旦真的生擒了魏种,曹操却出人意料地冒出了一句:“唯其才也!”说着就把魏种的绳索给解开了。迎立天子、打跑张杨后,曹操任命魏种为河内太守,使他成为抵御袁绍的前沿力量。

认为背叛者魏种是个人才,难道曹操这不是在鼓励反叛吗?难道曹操就不怕有更多人违令抗命吗?

对此,似乎可以在曹操对待刘备的态度上找到部分答案。

作为与自己以及袁术、吕布多次交手的人物,刘备的存在多少构成了对曹操的威胁。所以,一旦刘备被迫前来投奔,许多人提出了一劳永逸的建议。程昱对曹操说:“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其众,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还有人说:“备有英雄志,今不早图,后必为患。”面对这些“早图”的劝谏,曹操只有一句话:“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心,不可。”听明白了吗?曹操真正的野心是收揽天下英雄和获取天下人心,先立乎其大者,小者还能夺吗?

基于这一原则,曹操不仅没有杀掉刘备,而且大胆地使用刘备,甚至放走了刘备。建安四年(199),听说穷途末路的袁术要从下邳北上投靠袁绍,曹操立刻派熟悉徐州情况的刘备前往拦截。结果,刘备一到下邳,就反了。

不过,曹操放走的人还不止于此。建安五年(200),为了消除后顾之忧,曹操以闪电般的攻势赶跑了盘踞在徐州的复叛者刘备,生擒了他手下的第一猛将关羽。为了收服这位“万人之敌”,曹操先是诱之以利,拜关羽为偏将军,对他礼遇有加;后又试之以情,让与关羽私交颇深的张辽去试探关羽的想法。然而,再怎么用情使劲,关羽总是不领情。在孟津之战帮曹操斩杀了袁绍手下的猛将颜良后,关羽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寻找旧主刘备的不羁之旅。

对于关羽的不辞而别,曹操的左右都想去追击,而曹操本人却相当豁达,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彼各为其主,勿追也。”就是说,关羽也是为了他的主公,别追了。于是,关羽得以脱身。于是,成语“各为其主”就此而生。

日后,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谈到此事,毫不吝惜对曹操的溢美之词,认为“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义,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于此乎?”

(摘自《聊出来的三国·曹魏豪雨》)

猜你喜欢

袁术董卓袁绍
三国鼎立之王允计除董卓
袁术:想当大佬被打脸
袁绍其实不无能
袁绍其实不无能
王允计除董卓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陆绩怀橘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