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 在人生的末端回顾童年
2024-01-11
从19岁到31岁去世,萧红在每个城市住过的时间不超过一年。而在一个城市生活时,她往往还要数次搬家。漂泊,成了萧红短暂人生的命运。那次,萧红出走的终点是香港,在那里,她写出了可以用“动人”二字形容的作品——《呼兰河传》。
萧军性格上的粗粝,让两人在一起生活后屡屡产生摩擦,爱恨相加最终导致萧红与他分手。分手后的萧红怀着萧军的孩子嫁给了同是东北作家的端木蕻良,而孩子的早夭和时局的动荡,让萧红最终落脚于香港。
这番折腾和磨难,没让萧红在写《呼兰河传》时苦大仇深,反而有着此前所没有的轻盈和“天然去雕饰”的美感。
在《呼兰河传》中,萧红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背景。虽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叙述了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7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个整体。茅盾说《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的冬天是这樣的:“天空是灰色的……而且整天飞着清雪。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嘴里的呼吸,一遇到严寒好像冒着烟似的,七匹马拉着车,在旷野上成串的一辆挨着一辆地跑,打着灯笼,甩着大鞭子……这一批人马在冰天雪地里竟热气腾腾的了。”呼兰河的火烧云也很特别,“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也变成了紫檀色。”
萧红并没有单纯写故乡的风情,她记忆中的家乡有一个北方小城镇的单调美丽,也有人民的善良与愚昧。小团圆媳妇被折磨死,周围邻居的评头品足;王大姑娘和磨官冯歪嘴子冲破封建樊笼,在穷苦、诽谤、中伤中生活得恩爱、兴旺……萧红小说的风俗画面并不仅为了增加一点地方色彩,它本身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与深刻的生命体验。这里“城与人、少女与老人、生者与逝者”的关系中,存在生命中的永恒。
有人说,萧红在人生的末端,重新回顾童年的生活,握笔写下《呼兰河传》,是在替自己的心灵寻找归属。对于这位离世多年的奇女子,阅读萧红,是对她最好的纪念。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