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质生产力:一个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

2024-01-11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发展

王 珏

(西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7)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调研期间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这一新概念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从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概念及其演变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及《资本论》等诸多著作中既在哲学层面使用生产力概念, 也在经济学层面使用生产力概念, 且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 有时它是指人的生产能力, 认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 是以往活动的产物”[1]532、 “生产力当然是有用的、 具体的、 劳动的生产力”[2]59; 有时指生产资料, 认为“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2]205; 有时指生产效率, “它(生产力)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2]; 有时又指生产潜力, “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 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 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3]207-208。

由此可见,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具有三个逐渐递进的层次:第一个层次,生产力是一种力量。生产力是人类在以往活动的基础上延续和传承下来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第二个层次,生产力产生于人类活动。生产力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人在使用生产资料、改造生产对象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结果;第三个层次,生产力是经济和自然共同发展的力量。既然生产力是人类在劳动活动中所获得的力量,是人与自然所进行的物质交换,那么生产力的发展,就要以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为限度[4]49。这意味着人类在从自然界获得所需物质资料的同时,要尽可能地还原自然,以保证物质获取源源不断。因此,综合马克思在不同层面上对生产力的诠释,我们可以将生产力定义为“人类在劳动活动中所产生并蕴含的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是劳动者在与自然进行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过程中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共赢的力量”。生产力包括三个关键要素: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2]202。生产力是这三个关键要素相互作用的生产系统(见图1),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

图1 生产力三要件及其关系

因而,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就是生产力发展和进步的过程,换言之,只有生产力的发展与革新才能带来社会的发展与变革。而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就是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和谐,生产力系统结构就对称,生产力发展速度就快。生产力系统结构的对称程度决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所以生产力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资源再生的结果,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和表现,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起来的。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新生产要素、生产资料的出现,生产力也必将与之相适应,要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来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既是一个发展命题,也是一个改革命题。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和时代化。

二、新质生产力:本质与内涵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仍然是一种“生产力”,但具有新的特质,是新发展格局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对应和匹配的、具有新特质的生产力。

(一)一个关键核心

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核心是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关于科学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一个重大命题,这一论述明确了生产力中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现代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正在越来越深重地影响着生产乃至整个经济和社会领域。邓小平同志在敏锐捕捉到科学技术在现代对生产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将成为其首要决定性因素后,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

新质生产力,则在坚持科学技术是决定性第一生产力的基础上,强调“创新”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是生产力从量变到质变的跃升。科学技术日益快速的更迭,正在不断缩短技术应用于生产本身的周期,同时也在缩短着产品生命周期。技术的淘汰速度日益加快,这就要求有旺盛的创新能力去创造新的技术,维持在科学技术上的持续优势和领先地位。当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并发生质变,必然会引发生产力核心因素的变革,从而产生新质生产力。先进科技及其持续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动力与源泉。

(二)两个根本原则

原则一:最大程度释放人的聪明智慧

从“人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创造新财富的能力”的狭义生产力,拓展为包括人身生产力、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或生态生产力的广义生产力,生产力在个人生产力、企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等不同层面得以形成和反映。而个人生产力最具生产力的物质根源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36。劳动者个人的机体条件、天赋资质、性格气质、神经敏感性等生理机制及能力专业、科技知识、使用及识别信息的本领等技能条件,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更大的社会属性,其进化和发展都是历史的产物。一方面,由于劳动者作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作为劳动主体,其劳动的目的不仅为了生存,更是为了自身全面发展。劳动者个性、能力、志趣、爱好等自身发展,在改变其自然属性的同时也会改变其社会属性,两者矛盾运动的结果,使个人生产力获得进步的同时更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其核心是人的创造性,包括满足主体需要和发展主体本质两方面。人的创造性是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实践能力的综合与概括,是对自然的一种改变性甚至改造性活动。而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性,不仅是劳动主体自身的活动,更需要整个社会创造能够激发劳动者创造热情和创新动力的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氛围。改革开放以及后续的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是我国在全社会范围内创造这种良好社会条件的伟大尝试。新质生产力更是在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世界、世界经济格局日益发生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深层演变的新发展阶段提出的更高要求。“一国居民投入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为了适应工作,他们往往会自发地接受学习、提高技能”[6]257-258,使其具有了资本的性质,成为推动要素配置、技术进步以及市场制度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规模与结构“决定人类(国家)未来的前景”[7]20-22。

因此,在全社会范围内彻底激发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欲望与热情,树立以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为使命的创新荣誉感和责任感,释放全体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劳动者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和产业转型要求的技术和技能,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文化基石,是培育并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原则之一。

原则二: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

马克思“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的论述表明,资源环境是发展生产力的必备条件和基础要素,先进生产力离不开可持续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在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必须保护自然条件,“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二者应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阶段,以追求经济增长以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为主要目标,粗放型发展模式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一定破坏,在完成了生产力提升的同时,也限制了生产力的进一步跃升和先进生产力的形成。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们一旦摆脱了所有制的限制和束缚,生产力将沿着人类所期望的方向无限发展”[4]24。恩格斯也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定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抵消了第一个结果。”[1]383因而,保护和改善资源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强调摆脱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增长路径,实现低消耗、高效能的可持续发展。这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即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生态保护为基本原则,要求形成健康的经济生态。

(三)三个基本要求:低污染、低消耗、低投入

人类正处于技术和工业体系发生颠覆性变革和创新的时期,经济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和使用效率被深刻改变,必然要求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经济组织形态的根本性变革,从而极大地催生了“新产业”的形成,即应用新科技成果、新兴技术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型经济活动。包括新技术应用产业化直接催生的新产业如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的新产业如传统产业改造及科技成果、信息技术推广引发的产业分化升级融合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并促发“新业态”的涌现,即顺应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需求,依托技术创新和应用,从现有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环节、新链条、新活动形态。包括以互联网为依托开展的如在线采购、商业流程、服务模式或产品形态的创新如电子商务、新媒体等,以及提供更加灵活、快捷的个性化服务如智能制造等,从而呈现出“新模式”,即为实现用户价值和企业持续盈利目标,对企业经营的各种内外要素进行整合和重组,形成高效并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商业运行模式,具体表现为将互联网与产业创新融合、把硬件融入服务、提供消费、娱乐、休闲、服务的一站式服务等,如O2O、C2C模式、智慧生产模式等。

新质生产力诞生于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其所谓“新”,必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传统生产力,而是建立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求下的,以新理念、新技术、新形态为主要内涵的生产力。其所谓“质”,则是强调创新驱动作为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在助推实现自立自强的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的基础上的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因而要求从大量资源和物质投入、大量污染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为特征的新型增长方式转变。新质生产力作为既体现传统生产力内涵提升,又覆盖数字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要求的生产力,是更具融合性和革新性的生产力,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在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的“三低”要求下,同时实现高附加价值、高经济效率、高社会效益的“三高”效应。

(四)四个主要内容: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现代企业群体、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良好生态环境

内容一: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以突出的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产业分工,这种基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具有天然所成的外生性,可变且不可控。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新一轮深化改革要求培育新优势,即从比较优势向内生的竞争优势转变,为经济注入新动能,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以产业间分工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到20世纪50年代以产业内分工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60年代以产品内分工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80年代以工序间分工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进入21世纪,受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全球生产在工序间分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产业融合,传统的低成本优势在生产中的作用逐渐弱化,“工序间分工与产业间融合”成为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特征,以高端人力资本和技术为核心的新型综合竞争优势成为关键。新质生产力紧扣“未来的国际竞争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这一核心,建立了全新的人才观,对生产力中最关键的要素——劳动者提出新的要求。

新质生产力理念下,劳动者个体维度的人才观基于理念、技能和效率三个层面。首先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彻底激发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热情,释放全体人民的聪明才智,树立以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为使命的创新荣誉感和责任感,以此,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文化基石。其次是培养劳动者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和产业转型要求的技术和技能,使其具有资本的性质,成为推动要素配置、技术进步以及市场制度的人力资本。最后是劳动生产率的全面提高。以“三低三高”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的显著表现即低投入、高产出,这就要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根本原因就是供给效率低下。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素质水平,可提高经济系统内部结构变化的适配性,通过劳动生产率提高促进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优化,缓解矛盾,推动发展。

新质生产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所要求的竞争优势还包括文化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既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精神凝结,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坚持文化自信,进一步发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竞争优势的强大来源。

制度优势是构建竞争优势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努力奋斗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财富,在以人为本的原则基础上,具有推动国家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自由平等权利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巨大优越性,具有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高效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坚持制度自信,充分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价值和生命力,将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大的竞争优势。

内容二:培育现代企业群体

发展速度快、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群体是产业扩张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是全世界工业制造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在以制造业全球转移为主要内容的第一轮全球化中大量承接了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转出,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新型组织形式的企业群体,但企业普遍以代工形式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低端锁定”困境亟待突破。

新质生产力理念推动激发新动能,就是要激活创新主体,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之成为创新要素集成、创新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打造科技、产业、金融等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在强烈的使命感下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研发水平。尤其是企业群体中最具活力的民营企业群体,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从而成为“链主企业”,对于将制造业优势从低端向高端扭转,从而高质量形成国内大循环的作用重大。其“新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具有较好的点辐射功能,即能够有效带动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转移,拉长产业链,从而有效形成大规模产业集群,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二是要具有较好的产业链边缘性质,即具有较强的跨产业关联性,能够促进产业间融合,提升竞争力。

内容三: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基于“三新”经济的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驱动作为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在助推实现自立自强的关键性技术突破的基础上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自主可控的创新能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形成基础是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而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核心正是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关于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一个重大命题,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更使得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则在坚持科学技术是决定性第一生产力的基础上,强调“创新”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当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并发生质变,必然会引发生产力核心因素的变革,从而产生新质生产力,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形成提供根本动力和源泉。

二是高度分工的专业水平。全球产业分工日益细化,经过分别以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工序间分工驱动的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分工与专业化程度已经进入以“工序间分工与产业间融合”为特征的第五次浪潮。进入21 世纪,受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全球生产在工序间分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产业融合,传统的低成本优势在生产中的作用逐渐弱化,以高端人力资本和技术为核心的新型综合优势变得更为重要。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是要通过专业化的生产和服务提高效率和质量,而以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为主要内涵的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促进专业化分工水平的提升。

三是完整协调的产业结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内容,但同时呈现多样性和复合性,要求建立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的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多领域共存的完整产业结构和全产业链。新质生产力,就要求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调发展,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融合发展,特色产业与优势产业突出发展,在国内构建起完善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产业协调的同时实现区域协调,形成良性内循环。2022年1月,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指出,西部地区要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资源精深加工、新材料、轻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绿色食品基地以及区域性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东北地区要加快高端装备、航空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中部地区要着力打造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东部地区要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加快培育世界先进制造业集群。

四是前沿开放的全球特征。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建立在全球产业调整和转型大背景下的,而新一轮国际产业格局调整受产业融合趋势与技术进步推动的影响,是由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形成的科技和产业变革,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出现了不同层次上的产业关系。作为全世界制造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新型组织形式的产业布局和企业群体,以全球化理念为指导的新质生产力,强调面向新经济的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体系与国际深度融合。

五是自然友好的产业生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绿色可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强调摆脱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增长路径,实现低消耗、高效能的可持续发展,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即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生态保护为基本原则,要求形成健康的经济生态。

值得强调的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处理好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之间的关系。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关于“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谋划未来产业”的论述独立成章,即是通过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产业辐射面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升级,推进生产力跃升。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包括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产业的未来产业,是释放强劲生产动能,加快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力量。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绝不是抛弃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并非落后产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依赖的基础和必要的技术支撑。因此要通过形成新质生产力,运用新成果、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能。而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趋势,培育周期较长,且在成长中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就是要先发制人,为新兴产业做好未来接续的基础和储备。

因此,尊重产业发展规律,释放新质生产力,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并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培育新产业集群以形成完整产业链和协调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理念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框架。

内容四: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文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众多思想和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理念的点滴体现。以“三低”为根本的新质生产力,同样包含着深刻的生态意识。

一方面,在产业在国内不同区域间转移以及国内产业重新布局的新阶段,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存在承接东部地区逐渐淘汰的污染高、收益低产业从而加剧西部地区生态恶化的风险。在新质生产力理念下,区域间产业转移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成本,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另一方面,要加速新旧动能转换,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形成整个经济系统顺畅且可持续的生态循环。

三、新质生产力:衡量与指标体系构建

新质生产力的衡量从生产力的三个构成要素展开,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资料只有通过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对象之上才能产生价值,因而共同构成生产资料。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创新驱动的生产力,创新驱动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而创新归根结底来自于人的因素,即劳动者,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劳动者精神方面的因素包括理念和素质,从数据的可获得性上,可以从就业理念和创业理念两个方面反映;劳动者的物质表现则可以用受教育程度和人力资本结构两个指标衡量。劳动者水平最终综合表现为劳动生产率,包括人均GDP和人均工资水平。

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用以生产和创造的媒介和手段, 包括有形生产资料和无形生产资料。 有别于传统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 技术含量高, 是传统生产力在信息化、 智能化生产条件下因科技持续突破创新与产业不断升级发展所衍生的新形式和新质态, 代表着新时代中国生产力的一种跃迁。 这种将数字化等高新科技的创新因素融入传统生产资料的发展模式, 通过算法、 算力、 平台等让生产资料重新融合形成的新质生产力, 因而更加强调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化水平为主要内容的无形生产资料。 有形生产资料即物质生产资料, 考虑到新质生产力所蕴含的生态理念, 在指标选取上使用能源消耗数据(见图2)。

图2 新质生产力衡量指标体系

劳动对象则是劳动作用其上的物质,包括产业及其体系的形成和对自然的作用。进入新时代,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新态势,关键在于创新和产业之间的一种良性互动,包括通过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构建的平台经济、传统产业的高新科技化改造和生产治理数字化、智能化等。因而构建了新质产业和生态环境两大指标体系,分别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绿色环保、污染减排二级指标(见图2)。

四、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形成路径

新质生产力从全新的视角释放出的新动能和新活力,对生产力的各个要素都提出了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下的新要求,推动生产力各个要素质的提升,构建新质生产力体系。

(一)优化人力资本结构

厚植科技创新这一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关键,就是建立合理、完善的人力资本结构,实现不同层级劳动者的多样性储备。首先,要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劳动力受教育程度通过影响劳动力质量和劳动生产率而影响技术创新程度、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平,进而直接影响产业水平和结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1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从十年前的9.08年提高到9.91年。2023年10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2023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进一步提升到10.93年,高等教育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已达2.4亿人。且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59.6%,普及化水平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多样化、个性化、学习化、现代化等普及化阶段的发展特征更加显著。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巩固,需要进一步提升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在数字化改变一切的当下,形成数据驱动、人技结合、跨界开放的、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新型教育生态,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国家。其次,要加强人才梯度培养。在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强化全链条全方位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深入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在紧缺人才培养方面,继续加强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四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针对新型产业和未来产业,要加快凝练前瞻性未来技术方向,激发“政、产、学、用”等多方活力,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再次,要引导人力资源有序流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保证各区域人力资源的合理布局,加强人力资源的合理、有序流动,纠正劳动要素在不同产业和不同地区间的错配。要通过改善劳动力培训体系、优化企业生产环境和地区营商环境以及改进人才激励机制,形成良性劳动力市场供求。

(二)健全科技创新体制

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科技和人才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被统筹考虑,三者的有机联系得以强调。教育、科技与人才要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科技创新新的竞争优势。完善科技创新体制与机制也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举措,也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准确定位和合理布局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未来学院体系、工程师学院体系、现代技术学院体系等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三)完善现有产业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支柱。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利用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基础,借助超大的市场规模和劳动力优势,提高国内产业的规模效应,清晰产业国内布局,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要前提。一方面,利用东、中、西部地区的要素差异加强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推动产业链在国内区域间合理布局与协同发展。西部地区要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资源精深加工、新材料、轻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绿色食品基地,以及区域性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东北地区要加快高端装备、航空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中部地区要着力打造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东部地区要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加快培育世界先进制造业集群。另一方面,在全球产业转移第五次浪潮中,坚持对外开放、深化对外开放要有新思路,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建设的已有成就,深度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潜力与优势,并要有效借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力量,利用中国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中的枢纽地位,打破现有分工体系,构建“中国+N”的亚洲价值链布局,形成以中国为主导的区域产业价值链,适当引导部分低附加值产业或生产环节的对外转移,并借此加强中国与亚洲新兴经济体之间的产业关联,强化中国在亚洲价值链中的核心功能。

(四)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高质量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航标,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保护生态。在以制造业的国际转移为主要内容的第一轮全球化中,中国在承接西方发达国家组装加工环节的同时也承接了环境污染,生态遭到一定破坏。目前,我国的工业体系已稳固建立,以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房地产等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为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新质生产力所要求的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的新型高质量发展方式转变奠定了一定基础,但仍需在加大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实现突破与升级,坚持生态优先,落实“自然本身就是生产力”的思想,在利用自然为人类创造美好物质生活的同时,以共赢理念善待和爱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猜你喜欢

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助力
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先锻造新质思维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基于体系仿真试验床的新质作战能力评估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