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视域下低碳创新型社会构建研究
——以北京为例
2024-01-11陆小成
陆小成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市情研究所,北京 100101)
1 低碳创新型社会:城市更新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现有资源进行再分配与再开发的过程[1]。基于城市社会空间视角,城市更新实质上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市民参与的空间再生产、利益再分配、关系再构建的城市社会演进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工业化、城市化进入新的阶段,存在产业衰退、城市贫民窟、贫富差距扩大等多方面的“城市病”问题,为了实现城市复兴,不少城市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社会重构式的城市更新活动(urban renewal)。城市更新是结合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而产生的城市复兴与社会重构过程。西方国家在经历全球产业链转移后,城市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日益衰败、资源能源不断耗竭,环境承载力不足,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水平下降,导致人口和产业外迁。在此背景下,不少国家或城市实施了旧城改造或复兴计划,力求改善内城及人口衰落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刺激经济增长,提升城市活力,推动城市再开发、产业复兴、人口回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次将“城市更新”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城市更新领域要“杜绝大拆大建”,加快城市碳减排。城市更新是对城市空间中的衰落区域进行功能改造与资源整合,通过拆迁、改造、投资和建设等,实现城市空间的复兴与繁荣发展。
1.1 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
城市更新所涉及的内容丰富,关键在于创新。城市更新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不仅是物质形态的更新,更应对城市发展观念、城市发展模式乃至空间服务对象等进行全面更新。从涉及的领域和内容来看,城市更新主要包括技术创新、产业更新、空间再利用、社会关系重构、生态环境改善等多个方面,如表1 所示。
表1 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
城市更新是技术改造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关系转型、城市文化转变、工业布局变化以及旧城、老工业区改造的过程,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生了从生产空间到生活空间、从单位化到社区化、从集聚到隔离及从空间分化到社会分异的重要转变[2]。城市更新的动力来源在于创新,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推动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改造与升级,通过技术改进、流程优化、体制变革、机制创新,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服务功能提升、社会隔阂消解、人居环境营造,推动城市空间的社会关系重构。在空间资源再利用方面,加快城市空间结构更新与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实施对已污染“棕地”的可持续再开发,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与绿色低碳发展。城市更新对空间与景观的再造,有助于塑造高品位空间,丰富城市景观,实现城市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改善[3]。在社会建设方面,城市更新要推进社会融合与关系和谐,对老城区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保护式再开发,对旧城住宅区与生活区进行更新再利用等,改善并增强生活条件和公共空间,延展城市社会功能,重塑城市社会网络,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失业者等的帮扶和社会重返,彰显人文关怀,增强市民归属感,满足市民认同感,全面提升城市的文化包容性、社会融合度和社会整合力。比如,北京胡同不仅是传统北京人生活与社会活动的物质空间,更承载着数代人的情感寄托和集体记忆,烙下了人们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4]。城市更新需要重视历史遗存的保护和文化传承,在维护重要历史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再利用。此外,城市更新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与改善等要求,加强城市社区的绿色低碳改造,增加城市绿地,扩大生态空间,重塑城市低碳形象,重构城市人居环境和低碳社会格局。
1.2 低碳创新型社会的内涵阐释
低碳创新型社会构建是推动城市更新的题中之义与重要引擎。城市更新的过程,是重新分配空间利益的过程,也是城市重新选择生态低碳发展模式的重要机会[5]。当前,城市更新不同于传统的城市化规模扩张与房屋建设,不再简单地等同于旧房拆迁改造,还应包括更加丰富的内涵。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要求,城市作为人口资源要素集聚地和碳排放的主阵地,承担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主要责任。原有的城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社会空间难以回应现阶段的绿色低碳新需求。城市更新需要破解城市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等发展难题,更加注重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嵌入。绿色低碳、创新驱动、生态宜居的社会关系重构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特征和关键元素。城市更新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选择绿色低碳的创新发展模式,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变当前城市粗放发展模式和高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应该加快城市低碳创新,构建低碳创新型社会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低碳科技创新作支撑[6]。低碳创新型社会就是以低碳发展模式为目标,整合城市的大学、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集聚带来的创新优势,以低碳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技术、制度、文化、管理等多方面的协同创新,构建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的新型城市更新模式。城市更新对旧城日渐衰败的物质空间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遗存空间进行更新改造,吸引创新人才集聚与创新企业入驻[7]。城市更新的“新”就是要改变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和带来的资源能源耗竭、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转变为以创新驱动、低碳发展为本质要求的低碳创新型社会模式,营造更加具有创新活力、更加宜居宜业的低碳型社会空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城市更新要融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的低碳创新能力。加强城市更新中的低碳创新型社会构建,就是通过城市更新行动,坚持以人为本、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目标,加强面向低碳、节能、生态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绿色转型,如表2 所示。加强面向绿色低碳的创新驱动,应在城市基础设施、交通、建筑、社区、生态等各方面,融入创新、绿色、低碳等元素,让城市更新后变得更具韧性、更加低碳、更加安全,推动城市绿色低碳的社会重构与高质量发展。
表2 城市更新的低碳创新型社会目标与内容
1.3 低碳创新型社会构建对城市更新的战略意义
城市更新中的低碳创新型社会构建,主要是对城市建成区的空间形态、城市功能、城市环境等方面,依靠低碳技术、制度、管理模式等的创新,进行转型、调整、优化、升级的过程,严控大拆大建,严守安全底线,严格生态保护。构建低碳创新型社会对于城市更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通过低碳技术创新,有利于推动城市产业转型与空间再利用。城市更新构建低碳创新型社会,更加重视创新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吸引具备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人才集聚,将旧城改造、空间腾退、留白增绿等作为绿色低碳技术应用的重要空间场景,推动城市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城市更新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旧城改造,而是要着眼于城市更新的长远持续发展和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依托低碳基石创新,加快城市产业、能源、交通、建筑等多个领域的设施更新、技术升级、低碳改造、创新应用等,培育城市低碳产业,发展低碳新能源,提升城市更新质量与效益。
(2)通过制度与政策创新,有利于释放城市空间新活力。加强城市更新的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特别是创新融资模式,推动空间整治再利用,破解城市更新存在旧城改造资金不足、利益整合不力等难题。城市更新不搞大拆大建,不搞运动式搬迁,通过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的城市更新与低碳创新,激活低碳发展动力、增强城市创新服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营造低碳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有利于推动城市低碳高质量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创新、绿色等元素融入城市更新中,打破传统增量发展、粗放发展的惯性思维,把环境整治与生活便捷、空间更新与社会融合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城市的低碳转型与社会重构。城市更新将成为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深刻影响着城市经济社会和空间结构的转型[8]。在城市更新、空间重建、社会重构过程中,发挥低碳创新的集聚与引擎作用,充分利用城市在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等领域的创新资源优势,加快面向绿色低碳创新,推动低碳社区、低碳社会、低碳城市建设。以城市更新为契机,以低碳科技赋能城市更智慧、更低碳、更宜居,构建低碳创新型社会,加强生态保护,改善环境品质,拓展生态空间,提升生态承载力,加快重构绿色低碳、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新型城市社会空间。
2 城市更新中低碳创新型社会构建的主要难题
当前,不少城市旧区改造中存在“重经济、轻社会”“重物质、轻精神”“重拆建、轻保护”等系列难题。城市更新要加快解决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低碳创新能力不强、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治理滞后、生态承载力不足等许多发展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以北京为例,结合城市更新、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等工作实际,从观念、技术、产业、能源、政策、社会等多维度进行分析,北京城市更新与低碳创新发展存在许多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绿色低碳意识不强,创新政策不够完善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不少部门及社会各界缺乏绿色低碳、创新驱动等发展意识。城市更新不能简单等同于旧城改造、房屋拆迁,更重要的依托绿色低碳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的再城市化过程。不少职能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在推进城市更新过程中,面向绿色低碳发展的创新意识不强,对传统粗放型城镇化模式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性。面向绿色低碳创新的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制度和利益机制不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创新成本高,企业容易生产的短视行为,政府对这种短视行为缺乏足够的监管和惩罚力度。企业缺乏足够的动力加强节能减排和低碳创新。低碳科技创新政策缺乏专门的体系化设计,政策内容大多散布在不同的政策文本中,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政策体系[9]。许多地方不重视低碳技术创新,有关创新政策严重缺失,特别是面向创新的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缺乏自由竞争、有序竞争的规则和机制,表现为同质化竞争、无序竞争、条块分割、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创造要素流动不畅,创新动力不足。关于低碳技术创新政策、低碳产业促进政策、低碳消费政策、低碳产品推广政策、低碳产品采购政策等,还不够完善,政策制定与执行存在不少缺陷。
2.2 创新主体地位缺失,低碳创新能力不足
技术创新是推动城市更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但因多方面因素影响,技术创新水平低,特别是面向绿色低碳发展的低碳创新能力不足。不少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相关利益主体,在推动城市更新过程中,难以找到有效的技术突破口与创新增长点,只能依靠卖地开发房地产来驱动新型城镇开发建设,能够通过依靠某些关键性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很少见。技术创新特别是低碳创新能力不足,是目前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面临的较为普遍的问题。企业低碳创新的主体地位缺失,面向绿色低碳的创新投入少,金融、风投等机构对低碳技术项目支持力度不够。城市更新需要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企业及其科技项目的进入,依靠传统产业或者传统技术发展路径难以持续。企业在绿色低碳创新链中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成为城市更新的动力源和重要引擎,难以成为城市更新与低碳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此外,城市更新中面向低碳技术创新的人才严重缺失。
2.3 低碳产业发展缓慢,能源结构不够合理
(1)产业转型升级缓慢,低碳产业发展不足。城市更新需要一定的产业作为支撑与基础。传统城镇化建设与发展主要依靠的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等重化工产业为主导形成驱动力,带来能耗和碳排放居高不下等环境污染难题,存在“碳污同源”问题。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从本质上来讲是高碳能源结构和高能耗、高碳产业结构的问题,呈现出显著的“碳污同源”特征[10]。有的地方仅仅依靠土地财政、发展房地产来驱动城镇建设与城市更新,产业转型升级滞后,低碳产业发展不足,难以支撑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北京实施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动方案,加强传统产业淘汰与空间腾退,但在城市更新与腾退空间再利用方面,如何引入高精尖产业,如何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短板。
(2)传统能源占比高,低碳能源开发利用滞后。据统计,全世界78%的能源消耗依赖于不可再生能源,其中74%为化石能源。而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分别为:生物质能占14.4%,太阳能占1%,水能、波能和潮汐能占6.3%,风能为0.1%,地热能、海洋能为0.2%[11]。从能源消费结构看,煤炭消费比重大,碳排放强度高,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治理中任务艰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中,一方面,传统能源结构不够合理制约了城市更新与低碳发展;另一方面,开发利用低碳新能源成为加快城市更新转型与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突破口。近些年来,北京等地区采取以电代煤、以气代煤等退煤化行动,效果明显,但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消费在京津冀城市群能源结构的比重依然较高,燃煤、燃油集中排放也是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2011—2021 年《北京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显示,近10 年来,北京能源消费总量持续攀升,如表3 所示,从2010 年的6 359.49 万吨标准煤上升到2019 年的7 360.32 万吨标准煤,2020 年有所减少,为6 762.10 万吨标准煤,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持续下降,但2020 年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三大传统能源分别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50%、29.27%、37.16%,三大传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7.93%。可见,北京传统能源占比高,而且作为能源对外依存度高的城市,自身在低碳能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相对滞后,面向绿色低碳的新能源结构提升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和潜力。
表3 2010—2020年北京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情况
2.4 城市资源整合不力,低碳社会建设滞后
从社会环境看,城市更新涉及多方面利益冲突,需要多方面资源与力量的整合。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城市更新与低碳创新发展的全过程,对畅通经济循环、构建城市新发展格局、提升城市更新质量等方面至关重要。因对城市各方面的资源整合不力,难以推进低碳社会建设。
(1)创新资源整合力度不够。面向绿色低碳转型与创新发展需求,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整合。不少地区在推进城市更新中,没有很好地发挥中心城市或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未能充分整合中心城市的创新资源,创新合作力度不够,没有形成更加紧密的经济联合体,在创新发展、低碳发展等方面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与利益协调机制。以北京为例,北京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丰富,但是核心城区与远郊区、城乡接合部等之间的差距较大,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口分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均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城乡差距较大,其直接导致城镇化建设与发展中利益统筹困难。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城市功能过多地集聚在核心区,行政机构、教育、医院、商业、金融等资源过度集中在中心城区,导致人口、交通、资源、环境等承载力不足,如何发挥好中心城区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加强资源整合与低碳创新发展,推动城市空间腾退与更新任务艰巨。
(2)社会参与创新匮乏,低碳社会构建严重滞后。一方面,社会资本、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对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参与创新认识不到位,参与创新动力不足,许多人认为创新仅仅是企业干的事情、是政府管的事情,同时也缺乏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在参与绿色低碳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缺乏参与低碳创新的平台与机制,严重制约了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在全社会的推广与应用。实际上,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并非都是高精尖、高大上的技术,大部分是关系到城市生产生活的,与城市更新紧密相关的。目前,社会各界对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参与动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城市更新与低碳创新的互动发展。社会力量是低碳生活、低碳消费市场的主体,但传统的高碳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严重制约了生活方式转型与低碳创新发展。目前,受浪费、奢侈、显摆等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的影响,高碳消费模式到处存在,这些高碳排放的消费习惯、心理和模式直接引发对物质产品的过度消费,形成对低碳创新的不够重视、对低碳产品和低碳消费的抵制心理,进而形成对自然资源、能源、环境的过度破坏、浪费和不可持续性,也严重制约了低碳城市、低碳社会的生活方式转变与绿色低碳发展。
2.5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生态修复与治理滞后
从污染物排放与环境治理看,加强城市更新与低碳创新驱动发展任重道远。城镇功能的错位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城镇化模式可能会导致碳排放强度的增加[12]。不少地区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生态修复与治理难度大,生态空间严重受到挤压,成为城市更新的主要难题之一。如表4 所示,2020 年,从北京、天津、石家庄三市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来看,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中,三市分别为988 吨、9 756 吨、7 886 吨,天津市最高,石家庄其次,北京最少。在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中,三市分别为9 751 吨、29 167 吨、29 232 吨,石家庄最高,天津其次,北京最少。在生活及其他氮氧化物排放量中,三市分别为8 613 吨、3 458 吨、2 211 吨,北京最高,天津其次,石家庄最少。在生活及其他颗粒物排放量中,三市分别为4 538 吨、4 428 吨、7 429 吨,石家庄最高,北京其次,天津最少。不同的指标反映了城市的废气排放水平。传统城镇化过程中,依托土地财政,将更多的生态用地、农业用地转变为工业用地或建设用地,结果导致城市绿地少、生态空间少,城市的环境承载力严重下降。“人多地少”的情况导致城市在修建住房时过度重视提高社区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忽视社区中的绿化景观建设,绿化程度低,环境差,相应的低碳措施少甚至没有[13]。不少城市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因人口集聚、城市建筑和交通用地不断扩张,城市生态空间严重不足。受部门利益驱动,过分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城市在生活、生态、生存等方面的宜居和绿色要求,忽视城市自然景观、清新空气、绿色低碳环境对市民工作、生活、学习的重要性,严重影响城市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维护与保存。
表4 2020年北京、天津、石家庄三市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3 城市更新视域下低碳创新型社会构建的路径选择
新阶段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应加快构建低碳创新型社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城市更新应从创新政策、体制改革、创新能力、产业体系、能源转型、生态治理等多方面采取有效的发展对策,加快低碳创新型社会构建,探索与城市现代化治理相契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3.1 完善低碳创新规划与政策,加快城市创新体制改革
推进城市更新,关键是要发挥低碳技术创新的驱动作用。利用城市更新的良好契机,加快低碳技术创新的战略布局,细化和完善相关发展规划。西方发达国家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与发展中,通过制定低碳规划,实施“零排放城市和区域规划”,有效构建空气清新、经济低碳、环境友好的城市发展空间。加快现代城市规划转型,制定和完善低碳创新规划,完善低碳创新政策。加快制定低碳技术创新的各项鼓励性、引导性政策,设立低碳创新基金,增加政府对低碳创新的经费投入,以必要的政府资金支持形成种子基金,为低碳技术创新提供政策扶持和公共服务,降低低碳技术创新的社会成本。要加快深化城市创新体制改革,构建城市低碳创新系统,梳理科技创新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减少行政审批,减少制度障碍。依托体制机制改革,释放科技创新驱动的“制度红利”与“创新红利”,减少和消除各种阻碍科技创新的强势利益集团和垄断行业设置的“壁垒”与“障碍”。应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多元化发展、创新驱动为基本理念,促进城市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城市低碳创新体系。
3.2 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城市低碳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创新驱动的引擎作用,并将城市更新所覆盖的空间或区域作为技术创新的主阵地、试验田和战略实施高地,引入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科技创新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或基地。围绕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研究,夯实企业低碳创新主体地位,不断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不断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为城市更新与低碳社会重构提供技术支撑。要利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城市更新的战略契机以及转型发展中释放的空间活力,加快部署绿色低碳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先进共性减污降碳技术,提高低碳创新能力和低碳竞争力。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特别是面向低碳、生态、绿色的技术创新,以低碳技术创新突破实现企业竞争力提升,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中小企业组建低碳技术创新联合体,打造城市绿色制造研发及推广应用基地和创新平台。
3.3 加快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大力开发低碳新能源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孕育兴起,正在和中国新型城镇化、创新驱动等战略实施形成历史性交汇,为城市更新、低碳创新发展、低碳社会构建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城市更新应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加快以低碳技术创新为引擎,大力培育低碳产业和低碳能源体系,助推低碳城市与低碳社会重构。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低碳产业发展、低碳能源开发是城市更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突破口和必然选择。一方面,在城市更新与产业调整方面,应大力发展氢能、人工智能、生态环保、绿色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现代新兴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产业优化升级相结合,培育低碳产业体系,加快产业低碳化、数字化、现代化转型;另一方面,应加大城市能源结构调整、能源技术创新,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加快降低城市能耗、碳排放和环境污染水平,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要先立后破有序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城市更新的低碳能源发展路径如表5 所示。发挥传统能源特别是煤炭、煤电的调峰和兜底保供作用,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新能源技术创新与开发利用模式创新。要重视光伏、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技术创新,破解新能源开发利用以及消纳、储能等方面的瓶颈性制约。要立足城市更新的良好契机,加快低碳能源开发与利用,创新新能源发展模式,特别是利用城市区域及周边远郊区的建筑屋顶、广场、荒山、荒地、荒漠等闲置空间,大面积安装光伏风力等发电设备,建设屋顶光伏发电站、充储一体化的太阳能充电站、光伏电杆等,推进能源替代,提高城市新能源占比,加快构建城市低碳能源结构。
表5 城市更新的低碳能源发展路径
3.4 加强资源整合与多元参与,形成低碳创新的社会合力
未来的城市社会应该是鼓励多元参与、重视社区融合、拓展绿色低碳的新型社会空间。新时代的城市更新应加强低碳创新型社会构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整合多主体、多领域、各方面的创新资源,引导多主体参与城市低碳制度、低碳技术、低碳管理、低碳文化等创新过程,形成多元参与、多主体协同的低碳创新社会合力(图1)。政府部门在低碳创新中发挥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产业引导等作用;企业在低碳技术研发、低碳技术成果应用、低碳技术产业化等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科研院所为低碳创新提供低碳知识、低碳科技的创新源泉作用;社会组织为低碳创新提供中介服务,如城市更新与低碳创新的相关法律咨询、工业设计等服务;城市居民是城市更新与低碳创新的主要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应充分发挥城市居民的主体参与作用,加强城市居民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的资源整合,形成城市更新与低碳创新的协同效应和社会合力。
图1 城市更新中低碳创新型社会构建的多元参与模式
要发挥城市、社区的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完善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等参与城市更新与低碳创新之中。政府在社会政策体系调整、社区公共事务处理中赋予居民、社会组织和社区整体更大的参与权与影响力,激发其自我权能和主体自治意识,推动优势互补、权能合作的社会共治格局形成[14]。从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均等化布局等方面加强中心 城区与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区、城市与农村的一体化建设,将更多的创新资源、公共服务资源等辐射到欠发达区域,加强老旧小区改造、绿色低碳社区建设,推动城市协同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绿色低碳发展。要加快低碳创新型的社会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社会力量、城市居民积极参与低碳创新、低碳社会建设活动,形成鼓励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城市更新强化从创新人才需求角度,致力于营造多元的城市文化,更新原有设施,植入新的功能和服务,完善便利的服务设施,营造创新氛围[15]。要强化社会低碳发展责任,培育低碳生活方式,鼓励低碳消费,形成全社会注重节约、生态、低碳的消费习惯。要发展低碳交通体系,完善慢行交通系统,倡导公众参与造林增汇活动,参与生态修复和生态补偿,共同营造低碳创新、低碳生活、低碳消费的新型城市社会环境。
3.5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推动低碳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建立绿色交通系统。建立起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广无污染、低能耗、低碳化的交通工具使用,建立多样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交通供给系统。加强绿色交通技术创新,特别是新能源技术与交通工具的结合,使用新型动力汽车,加快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鼓励发展电动车,完善充电站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绿色建筑和屋顶绿化建设。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研发,推广绿色节能建筑材料,强化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既有建筑改造、低碳建材、建筑物耐久性等绿色建筑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是注重城市文化传承与环境保护,加强从“拆改留”变为“留改拆”的模式转变与创新。“留改拆”,即尽可能多地保留建筑、构件和材料,尽可能地减少拆除量,少而准地拆危、拆违,拆“建”留“材”,减少建筑垃圾处理、新建材生产环节的碳排放,保护传承城市记忆与历史文化[16]。在城市更新实际的操作中,须注重公园绿地的作用和布置,防止大拆大建,注重对环保混凝土及废弃物的利用等[17]。城市更新、旧区改造要加强对建筑物的节能改造,全面打造绿色建筑,促进屋顶绿化。三是深入开展城市绿化行动,持续推进留白增绿。加强北京城市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鼓励植树造林,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大尺度拓展生态空间。立足新阶段,城市更新应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为理念,以低碳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以低碳社会重构为支撑,全面提升城市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推动城市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