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医学院校教研室建设路径探究
2024-01-11郭洪峰文灿
郭洪峰 文灿
[摘 要]教研室是开展本科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如何加强教研室建设是各医学院校共同关注的课题。文章针对当前部分医学院校教研室存在的教学职能弱化、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重研轻教”和“教研分离”、教师发展共同体功能弱化等问题展开深入剖析,提出以“金课”建设为契机强化教学职能、以教学为中心引领建设、全面重塑教师评价体系等建设路径,以期凝聚共识,确保医学院校教研室建设始终围绕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这一核心展开,从而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一流本科教育;医学院校;教研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18-0001-04
医学本科教育担负着培养合格医学毕业生的重任。教研室是开展本科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如何加强教研室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桥头堡”作用,是各医学院校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结合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针对医学院校教研室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思考解决对策,以期凝聚共识,确保教研室建设始终围绕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这一核心展开,进而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一、教研室对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意义重大
“双一流”建设对我国医学院校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教研室的建设水平对医学院校跻身一流大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教研室的最初职能是实施教学工作与开展教学研究,随着时代发展,其职能逐渐拓展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尤其是科研論文产出,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2]。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指出一流大学建设必须聚焦人才培养,争创一流本科教育。对医学院校教研室而言,做好教学工作不仅是助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履行其基础职能的初心使命,对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意义重大。
二、当前医学院校教研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教师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第一资源,作为医学院校管理与组织教师活动的重要执行部门,教研室的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部分医学院校教研室发展情况与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研室教学职能弱化
教学是教研室的基础职能,也是其有别于研究所的根本特征。教研室承担着教学计划制订、课堂教学实施、教学效果评价等工作,其质量有赖于教学制度的严格落实。近年来,随着科研职能的不断强化,部分医学院校教研室的教学职能受到一定的冲击,原有的教学制度日渐流于形式;而部分医学院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完善则使得教研室行政事务不断增加,教学职能进一步被弱化。目前在部分医学院校,教研室实际上只是教师的管理部门,其教学职能仅局限于安排教学任务、应对教学检查等基本工作,并没有发挥教学研究职能[3]。
近年来,高校普遍重视学科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研究在医学院校备受重视。具体到教研室层面,部分教师逐渐将主要精力投入科研工作。尽管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在形式上从未放松对教学工作的要求,但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当前科研任务量较大的情况下,难免会顾此失彼。虽然设置教研室的初衷是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但目前在部分医学院校,有一些教师甚至教研室主任对教研室的内涵及定位并不清楚,认为教研室是“教学科研室”,甚至直接将教研室当作“科研室”。在这种认知下,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自然得不到认同,而部分医学院校往往将教师编制、建设经费等资源向科研成果丰富的教研室倾斜。此外,一些教师认为医学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好,不需要在教学上投入太大的精力,学生也能学好,因此仅仅把教学看作是一份差事而不是一项需要尽心竭力去完成的事业,这些都是“水课”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教研室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充足的师资是教研室履行各项职能的前提,但目前部分医学院校教研室面临着师资不足的问题。医学院校教研室通常按学科或课程设置,一门课程对应一个教研室。近年来随着新开课程不断增加,医学院校教研室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一方面是由于医学学科越分越细,新的分支学科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是在新医科建设的推动下,医工、医理、医文等“医学+X”交叉学科应运而生。虽然新设置的教研室促进了新学科的建设发展,但教研室数量过多也导致了师资分散的情况出现。此外,部分医学院校还存在教研室教师数量与教学任务量不匹配的问题。有些教研室的教师年均授课量可达300学时以上,过重的教学任务使得教师无暇顾及学术研究工作,导致教研室教研及科研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既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改进,也不利于学科影响力的提升。
(三)“重研轻教”和“教研分离”的现象日益严重
在教育部提出“四个回归”前,部分医学院校将科学研究摆在首位,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视与投入甚至超过了本科教育。与之相应的是,教师评价也多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发表SCI论文等科研绩效为导向。在这样的风向标下,医学院校的科研水平普遍实现了较大飞跃,但因此也造成了部分医学院校“重研轻教”现象的出现。在这种氛围下,部分青年教师往往过度重视科研成果,忽视了教书育人的主责主业。
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随着生物学、化学、材料学等非医学科研人才大量涌入医学院校,承担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任务的教研室中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教师相应变少。虽然这些科研人才能有力提升“医学+X”交叉学科的研究水平,但部分科研人才在开展医学课程教学方面,特别是在强调基础与临床整合需求的背景下,存在一定的知识短板,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此外,部分教研室为追求高影响因子SCI论文的发表,逐渐偏离了原有的学科方向,导致其研究内容与所开展的医学专业课程教学几乎不相关,从而导致“教研分离”。
(四)教师发展共同体功能弱化
长期以来,医学院校教研室主要通过以老带新、经验分享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教师自身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和进行思考总结,而且需要与其他教师进行深度交流。这种教师成长模式具有明显的团队特征,形成了教研室层面的教师发展共同体。近年来,部分医学院校教研室教学职能弱化,试讲、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教学活动也随之缺失,教师教学能力交流学习活动逐渐变少。
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目前许多医学院校都建立了教师发展中心,促进了青年教师职业适应性的养成及教学水平的提升。然而相较于教研室,教师发展中心的专业性和教研性还有待加强。目前,教师发展中心主要提供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专题培训,而对于每名教师所教的具体课程还缺乏专业的教学指导[4]。2021年,教育部开始启动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虚拟教研室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开展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域的线上及线下教研活动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在搭建教学经验交流平台、加強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实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教师协同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大力推进,部分医学院校试图以虚拟教研室取代传统实体教研室。但是虚拟教研室并非对传统实体教研室的否定,而是对传统实体教研室的补充、拓展和创新[5]。尽管虚拟教研室为学科专业相近的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日常性、面对面的交流始终是教师分享教学经验、明确教研方向的重要方式,任何“以虚代实”的做法都是对虚拟教研室内涵的曲解。
三、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医学院校教研室的建设路径
教研室职能定位与高校办学定位密切相关,虽然医学院校中不乏研究型大学,但培养合格医学毕业生始终是医学院校的根本任务,教书育人始终是医学院校教研室的核心职能。就患者而言,其关心的并不是医生发表了多少论文、主持了多少课题,而是能否治好病。近年来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国内主流的医学生培养模式,但“医学生培养八年不会看病”的问题仍存在。一流本科教育对医学院校教研室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重点在于明确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营造重视教学、激励教学、保障教学的氛围。
(一)以“金课”建设为契机强化教研室教学职能
2019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其任务之一是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即“金课建设”计划。近年来打造“金课”已成为各医学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共同举措,部分医学院校还将“金课”建设作为硬性任务安排到教研室,并规定完成期限。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抓教学工作应避免“运动式”思维,如果没有真正形成教师重视教学、热爱教学、投身教学的氛围,即使“金课”验收材料合格,这样的“金课”也只是“镀金”而非“真金”。
“金课”建设是高校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而不是最终目的,是常态化工作而非阶段性任务。医学院校应以“金课”建设为契机强化教研室教学职能,并在人才评价、教学制度、文化氛围等方面加以保障。首先,明确“金课”建设的重要地位。一方面,在“金课”认定上严格把关、控制名额,确保优中选优;另一方面,在评优评先乃至职称评审上借鉴科研人才评价“绿色通道”的做法,以“一票通过制”对“金课”团队主要成员进行业绩认定。其次,加强集体备课、以老带新、相互听课、教学研讨等制度建设,并使之成为“金课”建设的刚性要求,这些都是医学院校重视教学及课程建设的优良传统。最后,加大对“金课”教学团队及个人的宣传力度,增强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职业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让潜心教书育人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二)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引领教研室建设
教学工作是医学院校的中心工作,各项工作须围绕教学展开、为教学服务。教研室作为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部门,须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引领各项建设。在调整教研室设置以及新设教研室时,应结合学科布局科学统筹,以大教研室下设课程组的形式取代部分非医学主干课程教研室,整合师资力量,避免因教研室各自为政导致出现行政事务冗余、协作效率低下等情况。在教研室人员编制上,以教学任务量决定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编制数量,使教师能够在教学工作与学术研究工作之间取得平衡,实现教研室教学质量和学科影响力的共同提升。重视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加大实验(训)室管理力度,确保实验及技能教学工作高质量开展。在教研室主任任用上,重点考查其科研方向与教研室课程教学内容是否相关,以充分发挥教研室主任的引领作用,在教研室层面树立“教研并重”“教研合一”的理念。在师资建设上,完善教研室、虚拟教研室、教师发展中心三位一体师资培养体系,重视教研室在师资培养中的基础地位,落实其在青年教师培养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教师发展共同体的作用,实现师资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
(三)全面重塑教师评价体系,解决“重研轻教”问题
“重研轻教”现象在一些医学院校仍然存在,成为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一大堵点。医学院校要有决心和魄力,全面重塑教师评价体系。首先,明确区分教研室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主次关系,现有“在绩效考核中把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作为同等重要依据”的做法并未真正体现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应进一步加大教学业绩所占权重;将教师职称评审指标数量按教学任务量分配到各个教研室,使“以教学为中心”真正落到实处。其次,将教学管理思维从“惩罚式”转变为“激励式”,丰富教学奖励手段,解决以往教学评价制度严苛有余、激励不足的弊端,真正调动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再次,在重视教学的举措方面,由既往着力推动高层次人才走上本科讲台,转变为扶持普通教师群体,通过提高课时费以及基础性绩效工资等措施增强其获得感。最后,将年均授课量、教学成果等作为入选教学委员会的硬性条件,让真正懂教学的一线教师参与到教师评价中,同时提升教学委员会在职称晋升、人才申报等教师关注的评选工作中的话语权。
四、结语
教研室是高校组织结构中重要的元素,教研室建设的水平关系到医学院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关系到师资的培养和提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医学院校应抵制功利主义和浮躁思想,始终坚持以培养合格医学毕业生为己任,在教研室建设中努力营造潜心教书育人的氛围,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 参 考 文 献 ]
[1] 江珩,彭妍,肖湘平.“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7(4):79-82.
[2] 岳建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教研室的定位更新与功能重塑[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0,24(3):1-7.
[3] 石义秀,王先科.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高校教研室重塑与改革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9(5):25-30.
[4] 阙璧君,林夏竹.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历史脉络与发展趋势[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5(4):103-107.
[5] 曾建潮,吴淑琴,张春秀.虚拟教研室:高校基层教研组织创新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20(11):64-69.
[责任编辑:苏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