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阅读与阅读素养提升研究
2024-01-11闫利利杨项宇
闫利利?杨项宇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化阅读凭借多样化的阅读资源与内容、丰富的平台互动与参与功能、多媒体形式的阅读材料,拓展了读者的阅读边界和范围,有助于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培养读者的阅读策略和信息处理能力。然而,数字化阅读也存在信息过载和注意力分散等问题,应进一步关注数字化阅读环境下的阅读素养。在个人层面,注重阅读策略和阅读指导方法,提升信息搜索和评估能力;在教育与指导层面,加强学校与图书馆等机构的支持;在规范层面,从数字出版行业的责任出发提供更加优质的阅读内容,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广数字化阅读。
【关 键 词】数字化阅读;阅读素养;内容优化
【作者单位】闫利利,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杨项宇,长春建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荐读书目研究”(19JZDW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230.7【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3.22.013
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80.1%,较2021年的79.6%增长了0.5个百分点。随着数字化阅读成为日常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阅读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也开始作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关键能力之一被广泛关注。一方面,数字化阅读具有便捷、智能、多元化等优势,为读者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可以使阅读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另一方面,信息过载、碎片化阅读和注意力分散等问题也会影响读者的深度阅读和理解能力。因此,研究数字化阅读与阅读素养的关系,探讨数字化阅读对读者的影响,以为提升读者阅读素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字化阅读的内涵及发展
数字化阅读是一种利用电子设备和数字技术进行阅读的方式,借助电子书、电子杂志、在线文章、博客等形式来提供丰富的阅读体验。相比传统的纸质阅读,数字化阅读在多个方面带来了便利和创新。
首先,数字化阅读具有跨平台的特点,可以在各种设备上进行,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等。这意味着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场景选择适合的设备进行阅读,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其次,数字化阅读提供了丰富的阅读内容和资源。通过电子书店、在线新闻平台和博客网站等,读者可以轻松获取任何领域的知识和信息,而且信息呈现方式不局限于文字,还包括图片、音视频等。
最后,数字化阅读可以适应个人阅读习惯和视觉需求,给予读者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如在电子书阅读中,读者不仅可以自定义字体、字号、背景颜色,根据个人兴趣进行定制和推荐,找到符合自身需求和兴趣的阅读材料,还可以通过书签、标注、批注和评论等功能,记录重要内容、分享想法,甚至与作者和其他读者进行交流和互动,使阅读变得更加丰富有趣[1]。
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源于数字技术的迅速进步与互联网的普及。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智能化,以及网络传输速度的提升,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一种便捷、灵活的阅读方式,深刻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阅读的方式和习惯。未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将进一步丰富数字化阅读的形式和体验,为读者带来更多创新的阅读方式和内容。
二、数字化阅读对阅读素养的影响
1.拓宽读者的阅读面
相比传统的纸质书籍,数字化阅读具有便携性和即时性的优势,读者不再受限于实体书的数量和种类,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主题和领域的阅读材料。无论是科学、历史、文学、艺术还是健康、心理等领域,读者都可以在电子书阅读软件、网络博客、论坛等数字化平台上找到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广泛涉猎各种领域的知识,拓宽阅读面。数字化阅读只需要几步点击就可以获得所需的阅读材料,如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特定的文章或者通过订阅平台获取最新的电子书,读者可以更高效、快捷地获取信息。这种便利性促进了读者对知识和信息的高效获取,有利于知识的积累。
2.提供互动参与的平台
数字化阅读平台提供了丰富的互动和参与功能,如评论、点赞、分享等。这些功能使读者能够与作者或其他读者进行交流互动,增强阅读的社交性和参与感。
首先,互动功能如评论和回复,使得读者能够具体表达对阅读材料的看法,分享自己的经验。通过与其他读者的互动,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思考方式中获取更多的观点和见解,从而拓宽思维和认知。同时,这种互动也有助于加深读者对阅读材料的理解[2]。
其次,点赞和分享功能可以增强读者的参与感和社交性。读者可以通过点赞喜欢的阅读材料或其他读者的评论,表达自己的认同和支持。分享功能使得读者可以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阅读材料推荐给其他人,扩大阅读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这种参与和分享可以促使读者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阅读材料。
最后,阅读社区汇聚志同道合的读者和作者。在这个社区中,读者可以与其他人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学习经验,甚至可以与作者直接沟通和互动。这种社区的存在增强了读者的归属感和参与感,激发了读者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成长的平台。
3.丰富和增强阅读体验
数字化阅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媒体形式的阅读材料,相比传统的纯文字形式,多媒体的呈现方式更加直观生动,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的感官需求,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提供更加丰富的閱读体验,进一步提升阅读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一是图片能够通过视觉直观地传达信息和情感,为文字提供更加生动具体的描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回忆阅读内容。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发展,读者可以在电子书或网络文章中直接浏览嵌入的图片,这种视觉与文字的结合大大丰富了阅读的体验[3]。
二是音频使阅读变得更加丰富。数字化阅读平台可以提供阅读材料的音频版本,读者可以选择朗读功能,以听觉的方式来阅读。一些语言表达复杂的文章通过音频的播放,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提升对作品的理解。
三是视频的运用给阅读带来全新的体验维度。视频形式的阅读材料,读者可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更加全面地感受作品的氛围和情境,而且视频可以呈现实景、人物、情节等,将阅读材料更好地演绎出来,使读者有一种亲临其境的体验。
4.培养阅读策略和信息处理能力
一方面,数字化阅读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但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鱼龙混杂的信息。读者需要具备辨别、筛选和评估信息的能力,判断源头的可信度、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这种能力可以帮助读者远离虚假、误导性的信息,获取更加真实和可信的知识。
另一方面,数字化阅读要求读者具备快速解析文章结构、寻找关键信息、快速浏览和详细阅读等技巧,这些策略能够帮助读者高效地获取有效信息,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果。此外,信息处理能力还涉及将不同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和作出判断,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使读者更加理性地对待阅读材料,帮助读者过滤和获取高质量的信息,从中获得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和见解。
三、数字化阅读背景下阅读素养提高的方法
1.个体层面的培养
知识、能力、意识和道德是数字阅读素养主要的四层要素。对于个人来说,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出发,全面提升自己在数字化阅读时代的阅读素养(见图1)。
为了提升个人的数字阅读知识储备,个体可以通过掌握数字技术知识、数字阅读内容知识和数字阅读策略知识来丰富自己的数字阅读能力,以应对日益发展的数字阅读环境。个体应该熟悉常见的数字阅读资源获取途径和方法,掌握如何有效獲取数字资源,同时学会调用已有知识来支撑阅读需求,通过梳理媒体结构来建立知识关联和运用,提升数字阅读活动的效果。
个体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数字阅读能力,培养信息获取与整合能力、阅读认知与理解能力以及信息评价与使用能力。在信息获取与整合方面,要了解和掌握有效的信息搜索方法,如利用搜索引擎、数据库和数字图书馆等资源,熟悉关键词的选择和检索策略,学会根据研究主题或问题,使用具体、精确的关键词来获得相关的结果,或利用同义词、相关词和关联词扩展关键词的范围来获取更多相关的信息[4]。在阅读认知与理解方面,要结合自身从书籍、报纸、杂志等媒介材料中获取的已有知识,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理解和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在信息评价与使用方面,要学会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和权威性,避免受到误导性信息的影响。如要关注信息来源,通过查看文章、网页的发布者,分析作者、机构或网站的信誉度和专业性;要检查支持证据,查看文章是否引用了真实、可靠的来源或研究结果,是否有相关研究或专家对观点进行支持;要考虑立场和偏见,了解作者或机构的立场、利益相关性和潜在偏见。个体要通过对比多个来源和观点,了解事物的多维度,避免单一立场的片面观点;要识别虚假和误导性信息,注意常见的虚假信息模式,如夸大、断章取义、无根据的陈述等,避免过度引导或情绪化的内容。
拥有良好的数字阅读意识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和利用数字阅读资源,提升个人素养和发展潜能。因此,个体应明确自己进行数字阅读的目的和需求,通过关注感兴趣的话题、订阅相关领域的专业网站或推送服务,以及积极参与社交媒体和在线社群,获取更多与自己需求相关的数字阅读资源;积极主动借助数字技术解决问题,提高使用各类数字工具和平台进行阅读的能力;主动认识数字阅读对个人自我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机会,参与线上线下的学习活动,持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个体还要注意提升自己的数字阅读道德,在保护自己的隐私与安全的同时不侵犯他人的权益,更好地参与数字化阅读活动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一方面,个体需要意识到自身的隐私与安全在数字阅读中的重要性,了解个人安全规范和隐私保护的基本原则,如保护个人信息不被泄露、不随意分享敏感信息等。在此基础上,个体还要掌握正确使用数字技术的方法,包括设置强密码、避免点击可疑链接、注意网络钓鱼等,确保设备的安全和信息的安全。另一方面,个体在数字阅读过程中要遵守相关的规则和道德准则,如尊重知识产权,不盗版和传播侵权内容;遵守网上聊天室、论坛和社交媒体的规定,不发表恶意、诽谤或侮辱性言论等。
2.教育与指导层面的支持
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要发挥资源整合及传播优势,积极承担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责任。如学校可建立数字化阅读资源库,收集和整合优质的电子书、在线文献、学术期刊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便捷的访问途径和搜索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组织针对数字化阅读的个性化指导服务,为学生提供其兴趣和学习需求的推荐书目和阅读列表,帮助他们发掘阅读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将数字化阅读与信息素养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筛选、评估和合理使用能力;提供数字化阅读工具的技术支持和培训,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电子书阅读器、阅读应用和在线阅读平台,帮助他们解决在数字化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鼓励学生参与合作阅读和书评交流,通过小组讨论、读书俱乐部等形式,让学生相互启发、交流读书体会,增强对数字化阅读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图书馆要做好数字化资源采购,如积极与出版商和数字图书馆合作,购买数字化图书、期刊、报纸等资源,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与其他图书馆、学术机构和数字化平台合作交流,共享资源和经验,扩大数字化阅读资源的覆盖率。图书馆还要充分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行为进行分析,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推荐服务,帮助读者发现更多符合其兴趣的数字化阅读资源[5];建设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提供在线阅读平台、电子书借阅和下载服务,使读者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数字化阅读资源;定期举办数字化阅读相关的活动,如电子书展览、讲座和培训课程,帮助读者了解和熟练使用数字化阅读平台和技术,增加读者对数字化阅读的认识。
3.数字出版行业的责任
数字出版商应致力于提供真实、有价值的数字内容,推出高质量的电子书和在线期刊,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出版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注重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与权威机构、专家和学者合作,确保所提供的内容是经过仔细研究和验证的,避免错误和虚假信息的传播;二是注重内容的质量和深度,致力于推出具有独特视角和深入剖析的电子书和在线期刊,如深入报道、专题研究、学术著作和文化艺术评论等,提供有價值的知识;三是注重用户体验和界面设计,开发易于使用和导航的数字阅读平台,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和友好的界面,使读者能够方便地获取所需内容;四是借助技术手段增强数字内容的交互性和多样性,如利用多媒体元素、交互式图表和动画等丰富电子书和在线期刊的内容,提供更多的学习和阅读方式,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6]。
数字出版商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知识产权,防止盗版和侵权行为,确保作者和出版商的合法权益。一是通过加密和数字版权管理技术保护数字内容,这些技术可以限制对内容的非授权复制和分发,确保内容只能在授权的设备和平台上使用;二是建立合理的授权和许可机制,通过与权威机构和专业平台合作,确保内容只在合法渠道上行销售和传播,通过建立明确的许可协议和合同,维护作者和出版商的权益,并追究违约和侵权行为的责任;三是加强版权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活动、媒体渠道和社交媒体等,提高公众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通过向读者、作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相关的知识产权教育和培训,提供公众合法购买和使用数字内容的意识;四是积极与相关机构和行业组织合作,共同打击盗版和侵权行为,如提供实际的案例和证据,促使政府和执法机构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打击盗版和侵权行为,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数字出版商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读书俱乐部、阅读讲座、作家见面会等,为读者提供与作家互动的机会,加深读者对作品背后故事的理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配套出版指南类图书,如阅读指南、写作指南、学科教材等,帮助读者提升阅读和写作技巧,增加阅读的乐趣和效果;与学校、图书馆和其他教育机构合作开展阅读推广和培训项目,通过举办培训课程和讲座,提供阅读技巧和数字化阅读平台的导航指导,帮助读者充分利用数字化阅读资源和技术,覆盖更广泛的读者群体;开发阅读APP或平台,创造更具吸引力和便利性的阅读环境,通过在平台上提供个性化推荐、交互式阅读和社交分享等功能,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和阅读习惯。
总而言之,数字化阅读通过电子设备和数字技术的应用,为读者提供了便捷、丰富和互动的阅读体验。无论是内容上的多样性,还是平台和技术上的创新,数字化阅读都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随着数字化阅读平台的开发和智能算法的应用,数字化阅读的影响力还将进一步提升,以满足读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全方位提升读者的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周密. 数字化阅读对传统出版物的影响[J]. 中国传媒科技,2022(9):114-117.
[2]刘芳. 国民数字阅读:现状、问题与提升[J]. 科技与出版,2022(4):60-66.
[3]熊娇. 微传播环境对我国国民阅读方式的影响[J]. 传播与版权,2016 (5):22-24.
[4]钟金铃. 数字阅读时代全民阅读的推进策略分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22 (14):186-188.
[5]姜珊. 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 文化产业,2023 (2):79-81.
[6]王强. 数字出版,持续赋能出版企业[J]. 印刷杂志,2023(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