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工程思维的初中化学项目式学习
——生活中水的净化与检验
2024-01-11魏军
魏 军
(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初级中学 江苏 常州 213131)
一、项目价值分析
项目式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在每个学习主题中都给出了项目式活动建议。它是一种建构主义理念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它主张学生通过一定时长的小组合作,解决一个真实世界中的复杂、非常规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完成一项源自真实世界且需要深度思考的任务,进而逐步习得包括知识、可迁移技能、思维方式价值观等在内的21世纪核心素养[1]。本研究中的项目式学习有以下两方面的突出作用。
1.落实新课程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教师尽可能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开展分类与概括、证据与推理、模型与解释、符号与表征等具有化学学科特点的高阶思维活动;注意设计真实情境下不同陌生度和复杂度的问题解决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等多样的方式解决问题;在课后服务中,开展项目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2]。以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对作业也提出新的要求,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经历解决复杂问题的全过程,通过推理、思辨、决策、远迁移,提升学生解决问题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从而发展核心素养。
2.培育工程思维
工程是人类一种创造实践活动,是人们为了改善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条件,根据当时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进行的物化劳动的过程。工程思维是在工程的设计、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其关键是运用各种知识及方式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工程思维的主体是工程师、企业家和管理者,它的核心是筹划性地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工程实践问题,主要包含创造性思维、系统性思维、权衡性思维、价值性思维、双赢思维[3]。“生活中水的检测与净化”项目任务,按过程分,达成目标见表1。
表1 项目任务中工程思维达成目标
二、项目学习目标
该项目在学生学习沪教版化学第九章第三节“环境污染的防治——保护水资源”时实施,学生已掌握水处理的一般方法,即过滤、蒸馏、吸附、沉降等,硬水的检验、水中某些离子的检验方法、水的导电性实验等。根据课标内容,欲达成的目标如下:
1.通过查阅资料与上网信息搜索,能提炼出生活中水处理的一般方法及优缺点。
2.通过调查不同地方污水的信息,能从不同维度表述出水的生化指标。
3.通过网络查询一般家用水净水器、实地走访当地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等,根据不同的场景,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制出简易净水装置。通过实验,评价设计的净水装置,初步判断净水器的优劣,并能说出理由。
4.通过“生活中水的净化与检验”这个项目任务,能从资源利用、成本、制作难易程度、净水效果、绿色安全等视角分析水的净化与检验的流程,初步形成工程思维。并形成污水处理、水净化等相关小论文,给出一般性水处理的方案、建议。
三、项目任务及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小田同学的父亲在鱼塘边有一个工棚,由于没有通自来水,用水有困难。由于河水比较浑浊,鱼腥味大,难以作为饮用水、生活用水。他想请同学们帮他设计一个能处理水的装置,并检验合格,放心饮用。
以“生活中水的净化与检验”为总项目,经学生讨论后拆解为四个递进式子项目,以“小田同学父亲的鱼塘边的工棚用水问题”这一真实情境,引发问题,开展活动,在真实的情境中发展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工程思维。四个子项目、问题线、活动线、达成目标线如图1。
图1 “生活中水的净化与检验”教学思路
四、项目实施过程
1.子项目1——了解常见水处理的方式
[项目背景]“水的净化”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物质的性质与应用”模块下的重要内容。沪教版第三章“自然界的水”这一节中介绍了水处理的一般方法,第九章“环境污染与防治”中有污水净化相关内容。
[项目拆解]学生经分组讨论,提出以下问题:处理水的物理方法有哪些?化学方法有哪些?生化方法有哪些?小田同学的父亲有哪些用水问题?根据不同的用水问题,选择适合的水处理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请教教师,实地参观常州市深水城北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整理归纳出水处理的几种方法。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小田同学的父亲主要用水问题是工棚内的饮用水问题、生活用水问题,包括洗脸、刷牙、洗衣服用水等。
[交流展示]水处理物理法:主要有吸附、超滤、蒸馏、反渗透等。市场调查主要有三种方案,见表2。
表2 不同净水器性能与成本对比
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将污水中呈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分解氧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法处理污水可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如城市污水处理。其中常州市污水处理选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法,详见图2。
图2 活性污泥法处理简易流程
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来处理或回收的方法,多用于工业废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等。化学处理法处理效果好、费用高,多用作生化处理后的出水,作进一步的处理,提高出水水质。
[结论]同学们经过商量,一致认为小田同学的父亲买一台小型水泵,把水从河里抽到高处的水箱里,在出水口安装一台易某得的超滤净水设备,可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
[教师评价]同学们通过完成上述的项目任务,上网查阅资料,参观学习,通过评估各种方案,最终得出合理化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参观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处理水的一般方式,家用净水器的原理,净化程度及成本,根据用水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养成系统性思维和权衡性思维。
2.子项目2——水质检验的一般方法
[提问]你知道有哪些水质检验的方法?走访水质检测机构或自来水厂对水质有哪些检测指标?哪些适用于家庭检验?
[项目拆解]学生经过查阅资料,生活饮用水标准主要有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化学指标、放射性指标、消毒剂限值等。水体监测部门常检测COD、BOD、氨氮浓度、总磷等指标。初中实验室对水质检验可以闻气味、看颜色、测电导率、测pH、测氯离子、测硫酸根离子、测溶解氧等。家用有TDS(溶解性固体)水质检验仪,水质试剂盒如pH、氨氮、溶解氧、余氯、亚硝酸盐、总硬度等。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取学校附近的河水样品,将水样送至专业检测机构,得出简明报告,水质检测情况如下表3。
表3 水样指标简易报告
[实验结论]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COD属于Ⅱ类水,氨氮为Ⅲ类水,总磷为Ⅱ类水,BOD为Ⅰ类水,细菌严重超标,是国家标准的三倍。
[学生活动]通过网上查找常州市自来水公司的相关水质检测内容,见表4。
表4 水质检测项目与指标
[学生活动]通过互联网查阅塞氏盘用于测定水质透明度或透光度。制作如图3所示的塞氏盘(直径20 cm)。
图3 塞氏盘
[实验]选择小田同学家鱼塘里的水为测定对象。用钓鱼线系好塞氏盘,在无直射阳光照射处,缓慢放下塞氏盘,至看不到盘面白色时,记下鱼线的长度。设计如下表5的表格,记录数据。
表5 河水透明度测量
[分析]鱼塘岸边水比较浑浊,透明度相对小,往河中心,透明度变大。可能原因是岸边的泥沙比较多。
[实验]取样,用pH计来测量水样的pH为7.7,河水为弱碱性。利用得力TDS 水质检测仪测得数值358,不适合饮用。利用氨氮试剂盒检测,取水样至标准容器的刻度线,加入2滴氨氮试剂1,摇匀,加入5滴氨氮试剂2,摇匀,静置10分钟,将水样的颜色与比色卡对照,读数。
[结论]经实验家庭适合的水质检查可以通过观察水样的感观指标如颜色、闻气味,用各种试纸测pH、TDS水质检测仪、水质快速检测盒等。
设计意图: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水质检验的一般指标,实验测定水的透明度、pH、TDS数值、氨氮值等,培养系统性思维、权衡性思维。
3.子项目3——净水器的制作
[材料准备]矿泉水瓶、可乐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滤纸、棉花、导管、橡皮塞等。
[设计方案]参考沪教版第九章的污水净化装置,小组成员利用两个饮料瓶,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简易净水装置。
图4 水处理装置①
[小组1]将矿泉水瓶剪去底部,找一个与瓶匹配的橡皮塞,打孔,插入导管备用。在矿泉水瓶中依次装入棉花、滤纸、活性炭、石英砂、小卵石,如图4所示。
[小组2]将一个可乐瓶一分为二,将上半部分倒转,依次放入棉花、滤纸、活性炭、石英砂、小卵石,如图5所示。
图5 水处理装置②
[小组3]该组同学认为第一组同学在过滤的时候速度太慢,将图6 上的可乐瓶换成吸滤瓶,并加上注射器,在过滤时,抽动注射器,过滤速度明显加快了许多。
图6 水处理装置③
[教师]创新不易,科学家创造一个产品,也是经过不断地调试、改进。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时,也进行了成千次的尝试,做科学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设计意图:在体验中感受实验创作的乐趣、竞争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认识到创作的不易,通过作品的展示、改进和讨论,将同学们的思维显性化,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与提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勇于实践的能力,在思考中探索、改进。在体验中认识科研的艰难,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价值思维、双赢思维。
4.子项目4——净水器的测试与评价
[教师]同学们,你们的净水装置,在实际应用中有没有效果呢?净水装置的优劣应该有哪些指标呢?
[实验1]将自制净水器搭建好,取污水加入以上三个净水器中,观察净水效果,并对比净化1次、3次、5次的效果,记录前后水的感观指标,如颜色、气味、过滤速度。
[实验2]利用显微镜(1 000 倍)观察,取过滤前一滴水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观察到有许多细沙、有许多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等,过滤后,细沙明显减少,但还有许多微生物。用同样的方法再观察过滤后的水样。
[参观实践]在教师的带领下,走进专业实验室,了解自然界的水质一般检测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水样分析仪,做几个简单的检测。
[查阅资料]净水器的优劣指标可以把水质(TDS值)、流速、滤芯、成本作为主要指标。
[教师评价]同学们自制净水器过滤材质比较单一,可以试试高透水过滤棉等其他材质。第三种装置虽然加速了过滤速度,可以考虑接一下抽气机,实现连续抽气。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查阅资料,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跨学科学习,练习了显微镜的使用,最终形成项目成果。在实验、分析、讨论中培养绿色化学理念,形成关注环境、保护水资源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5.项目成果展示
[项目作业]经过上面的学习,请每个小组写一篇水的净化与检测的小论文,利用周末的时间,每组制作一个汇报的ppt。
[交流展示]略。
设计意图:撰写论文是本项目外显的研究成果,评价学生运用知识,处理水污染有关问题,并总结提炼出模型。培训知识迁移的能力,发展化学核心素养,树立环保意识。
五、项目评价
活动结束后,本项目设计如下表所示的评价表,见表6,将活动过程与效果,学生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最后以等级的方式呈现出来,总体85~100分为优秀,70~84为良好,60~70为合格。
表6 项目活动评价表
六、项目学习实践反思
该项目基于初中化学新课标的第五个主题: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以“生活中的水的净化与检验”为总项目,拆解为四个子项目,以生活化真实的情境引发问题。知识层面,巩固了硬水、软水的区别,水处理的一般方法,吸附、沉淀、过滤、蒸馏、反渗透等;实践层面,学生经历了解决项目问题的全流程,即项目选择、制订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活动评价。特别是在成果交流环节,学生介绍许多新型即用新型水处理技术如反渗透过滤水袋,荒野求生中贝尔·格里尔斯处理水的方式,感觉到他们学习的热情。有着一定的成果驱动性,使学生经历“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做”的过程。但是在面对陌生问题时,个别女同学表现得不如解题时灵活,可能是平时实验动手的机会偏少的原因,有关生化指标,如病毒、细菌类的指标还未能去尝试表征。
同时,作为教师也应该不断地学习,拓展专业知识、跨学科相关知识,如生物中细菌、微生物的相关知识,净水机中相关的物理知识,学习专业检测机构中COD、总氮、总磷等指标测定的原理。同时,教师在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中,也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做好项目拆解,任务设计,及时发现项目实施时的生成性问题,培育工程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