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移云物区”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4-01-11马楠茜
马楠茜
(阜阳师范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 阜阳 236000)
2016 年10 月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推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力争到2020 年培养出3 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 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尤其要密切关注大数据、“互联网+”发展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2021 年11 月财政部印发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推动会计学科发展,完善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加快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步伐,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全面覆盖。 2022 年10 月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力量,探索符合时代发展的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是其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因此,本文在“大智移云物区”的时代背景下,以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总结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最后给出新时代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不同路径选择。
1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1 研究方法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以安徽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会计以及审计专业的大三和大四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864 份问卷,有效回收852 份,回收率98.61%。 本问卷的问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共27 题,涉及学生的基本情况、对管理会计的基本认识、本专业的学习诉求、对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基本态度、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1)在管理会计的掌握程度方面。如图1 所示,仅有4.4%的学生学完管理会计课程后可以熟练运用管理会计工具。 由此可见,学生对管理会计课程的关注度仍有待提高,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实务分析, 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动化,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管理会计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及决策分析能力。
图1 学完管理会计课程后,对管理会计工具的运用情况
(2)在学生的学习诉求方面。调查发现,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诉求主要是求职与提升自己。 其中,94.51%的学生学习需求为考取专业证书, 考证既是为了谋求更好的职位,也是提升自己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体现。67.03%的学生有社会实践的需求,64.84%的学生认为大学期间的学习应该紧跟行业发展的需求,60.44%的学生认为理论知识应该贴近实务分析,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在管理会计备课过程中紧跟时代发展, 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提升实践性教学所占比重,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其分析与解决实际财务问题的能力,如图2 所示。
图2 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诉求情况
(3)在管理会计的教学方面。 84.62%的学生都选择了案例教学,81.32%的学生仍赞成课堂讲授方式,由此看出,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将传统的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会计理论知识与实务应用。 另外,61.54%的学生认为情景教学很重要,这说明任课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可以模拟真实的财务情景,提高学生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如图3 所示。
图3 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方法情况
(4)在管理会计的实践方面。 通过调查在管理会计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实践平台情况,发现大学生在校期间希望能在多种实践平台进行交流与锻炼。其中,专业实习、社会实践以及实地调研占比相对较高,由此可见,管理会计是一门重实践的学科,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积极搭建各种实践平台,多提供一些专业实习和实地调研的机会,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符合现代化企业需求的管理会计人才,如图4 所示。
图4 本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有效的实践平台情况
1.2 “大智移云物区”背景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目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已深入运用到我国的各行各业,会计领域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会计核算工作已经逐渐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传统会计人才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1]。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能够掌握财务核算技能的同时,能够为企业的预算、决策、规划与控制等管理活动提供有力支持、助力企业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的管理型会计人才。当前部分高校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做了积极地尝试,比如中央财经大学在本科教育中单独成立了管理会计系,通过专业培养、组建实习基地等形式,为社会输送管理会计人才。 然而,通过调查了解到现行多所应用型本科院校针对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仍以财务会计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管理会计仅作为专业的选修课程,大多数由财务会计老师来讲授, 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足以可见,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够清晰,仍在探索中。
(2)专业课程设置不完善。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的会计类专业课程,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都还是侧重于传统财务会计的方面,核算会计仍是基础。 虽然近年来,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了管理会计课程的开发,将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类授课的重要方面,但是总体来看,作为会计类专业课程的核心—管理会计类课程存在感仍较低。 并且,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务会计类课程和管理会计类课程在内容上没有进行系统的整合,重复和交叉的知识点较多,导致学生反复学习。 两类课程各上各的,也割裂了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 另外,在新时代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的当下,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类的课程设置没能够与时俱进,会计专业课程中缺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相关的技术知识课程,这种忽视新兴学科的课程设置,难以培养学生应对“大智移云物区”背景下智能财务工作的能力,较大程度上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
(3)教学内容有待升级。针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目前采用的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课堂讲授,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结合相关案例进行教学,但是很多案例引用的仍是课本上的实例,会计实务界关注的动态案例没能更多地引入课堂中,使得学生无法了解到会计行业最新准则的调整。 同时,由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过于迅猛,应用型本科院校却没能将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到教学内容和模式上,导致会计理论知识与信息技术运作的脱离和割裂,使得学生学到的会计专业知识不能适应智能时代的现实需要。 此外,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中的实践部分主要仍是针对传统的财务会计业务处理流程,管理会计的实践教学所占比重较低。 并且,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财务会计知识框架体系建立的财务会计类的课程教材及配套实训教材、在线国家精品课程等多种教学资源已经十分成熟,但是管理会计的教学资源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有一套固定的账务处理程序,其涉及的会计工作有前期、中期到后期多个阶段,业务界限模糊,方法灵活多样,所以管理会计的教学资源建设存在一定的挑战。
(4)实践平台建设薄弱。 对于“大智移云物区”时代下的管理会计人才来讲,把理论知识有效运用到实务工作中尤为重要。 然而,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中理论教学的占比远远大于实践教学。其中, 实践教学中的校内实践课程往往就是实训课,基本上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建设了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或会计信息化实训室,但是很少有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管理会计实训室。 由此不难看出,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十分重视财务会计的实训教学,相关实训室建设较为成熟,相比管理会计实训室的建设却十分薄弱,管理会计应用技能有待提升[2]。对于校外实践,通常包括参与企业实地调研和组织企业实习项目,然而由于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都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核心商业机密,再加上学生进企业实习,能为企业带来的收益与价值微乎其微,所以很多企业不愿意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践行产学研教学,进而导致学生缺乏深入企业参与实地调研与统一实习的机会。另一方面,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立了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但是企业基地的使用率并不高,实习质量有待校企联合把关与监督。
(5)教师信息化技能提升不到位。在“大智移云物区”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技术改变了会计知识体系, 同时对会计专业教师的要求也有相应的提升。 然而从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队伍来看,现行的会计师资力量还不能满足智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教学需求。 长期以来,会计专业教师主要有以下两种来源渠道,一种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成为教师,这类教师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但缺乏企业实践经历,传授实务经验的能力稍弱;一种是在实务部门工作,兼职高校会计教师或者由实务部门转任专业教师,这类教师实践经验丰富,能较好地实现业财融合,但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则有待提升。 同时,现有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类专业教师对信息化技能知识掌握程度仍不高。 部分会计教师具备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以及经济学等理论知识与实务经验,却完全不了解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财务共享平台等信息化应用技能。还有一部分会计教师意识到了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但是对这些知识与技术的了解大多仍停留在理论层面,将其融入原有的会计知识框架还存有一定的困难。
2 “大智移云物区”背景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在“大智移云物区”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抓住这场智能革命的机遇,以培养管理会计人才为目标导向、通过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升级教学内容、创新实践平台建设以及提升教师信息化技能这四个路径,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质量,以期更好地为社会输送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
2.1 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的中国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根本问题。具体到会计学专业,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背景下,要着力培养既能立足祖国大地又有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 基于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 积极应对数字化对会计学专业的机遇和挑战,培养满足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精通会计、管理、经济、法律及信息化技能等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智能型会计人才[3]。
2.2 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2.2.1 完善专业课程设置
(1)课程重心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调整。 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会计课程存在感较低,专业课时较少,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知识点重复较多等现实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加快推进管理会计课程体系的完善与创新,在保留财务会计这一核心课程的基础上, 增加管理会计课程的比重,从而引起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对于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 成本会计等课程交叉较多的部分,可以适当删减与合并知识点;对于管理会计所特有的知识点,应该重点讲解与考核。此外,还可以增设管理会计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4]。
(2)增设新技术类相关课程。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会计工作面临很大的挑战,会计人员不仅要精财务,还要懂管理、知业务,更要全面系统地掌握与财务相关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必要在会计专业课程中融入新技术类相关课程, 可以在通用基础课程中,新设大数据基础以及科学计算与Python 语言课程,培养学生的数字化思维[5];还可以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开设大数据财务分析、PRA 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Python 在财务和会计中的应用以及智能财务报表等课程,实现会计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合,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信息化技术处理能力。
2.2.2 加速升级教学内容
(1)课程讲授中提高案例教学的比重。 当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案例教学的应用程度仍远远不够。 在管理会计的课堂讲授中, 应当以会计实务界关注的动态案例为教学基础,增加我国管理会计实践的典型案例,以此来展示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实践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更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意义。在“大智移云物区”快速发展的今天,案例教学也要紧贴信息化知识与技术,实现管理会计与数字化技术的融合。此外,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有关管理会计的案例分析比赛,充分调动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2)强调管理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由于管理会计是一门业务性、 实务性与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所以管理会计的实践教学显得尤其重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需开设管理会计实践教学课程,在实践教学模块,可以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实践教学共同集成在大数据及财务平台上,再按照各自课程开设的前后学期分段教学,解决以往两类课程各上各的割裂问题,实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知识的串联与整合,以此构建完整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与智能会计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可以进行沙盘模拟的实践教学, 通过分组讨论、情景演练及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以企业管理者的身份,体验企业的整体运营流程,增强学生对业财融合的感性认识。
2.2.3 创新实践平台建设
(1)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协同培养。 当前,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十分快,如果学生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则不能及时了解到会计实务的最新动态。 为了应对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技术对会计实践的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需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可以跟已建立智能财务系统的企业搭建沟通平台,通过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参与实地调研与集中实习,让学生了解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与管理会计的关系,使学生直观地感受新技术对于企业财务的应用与影响,帮助学生提升实务操作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可以定期邀请企业专家深入学校开展讲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近距离指导,实现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
(2)完善管理会计实训室建设。 管理会计实验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会计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一个模块,必须组织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管理会计实验需要在机房利用电子计算机,在相关系统平台上使用电子表格进行管理会计的数据处理、模型构建与图形绘制。学生通过参与一系列实验单元的实践活动, 可以亲身体会到管理会计在履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评价职能过程中,搜集整理数据的操作流程, 熟悉各种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技巧。 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在建设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或会计信息化实训室的基础上,完善管理会计实训基地的建设。 在进行管理会计实验时,除了需要教师当堂演示实验操作过程外,还可以结合实验内容和进度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2.2.4 提升教师信息化技能
(1)组织现有教师参与信息化技能培训。 管理会计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持, 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积极组织专业教师进行数字技术的培训,使其紧跟时代发展的前沿,能够在以后的教学中把会计专业知识、管理经验与信息化技能有效融合,充分保障管理会计的现代化、高质量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可以定期邀请企业专家人士进入校园开展信息化技术讲座,对会计教师团队普及大数据思维。 此外,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可以开展校企合作,让相关教师深入信息化水平成熟的企业中,了解财务如何与信息技术融合与应用,学习与财务智能化相关的管理工作, 不断提升实践经验。
(2)直接引进数字信息化会计人才。 应用型本科院校对现有的会计专业教师进行信息化技能培训,这种路径容易实施,但可能需要较长的培训时间才能出一定的效果。 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可以直接引入既掌握传统会计知识和管理经验,又具备计算机信息化、数字化及智能化技能知识的专业教师,这种方式则更加快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资团队的信息化水平,有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立适应“大智移云物区”时代发展的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