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學術英語聽說課程思政微課建設與教學應用研究
2024-01-11劉立軍
劉立軍
燕山大學外國語學院 秦皇島 066004 中國
關鍵字:通用學術英語聽力;記筆記技能;課程思政;微課建設
一、課程思政數字資源建設與應用
1.研究背景
通用學術英語課程思政建設是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英語課程屬於公共基礎課。《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教育部,2020)為大學公共基礎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指明了方向:“要重點建設一批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人文素質、科學精神、憲法法治意識、國家安全意識和認知能力的課程,注重在潛移默化中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鬥精神,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 版)明確指出:“大學英語應主動融入學校課程思政教學體系,使之在高等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發揮重要作用(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2020:4)。”通用學術英語課程在全國高校普遍開設,可見,該門課程是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的主戰場。
在通用學術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建設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少實用的通用學術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劉正光、嶽曼曼,2020;張敬源、王娜,2020;肖瓊、黃國文,2020),外語教師的外語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建設能力也需要進一步提升(徐錦芬,2021;向明友,2022;張文霞,2022;肖維青,2023),出現“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局面。針對選定的通用學術英語聽說課程思政教學素材(以英語音視頻教學素材為主),如何編寫實用高效的通用學術英語聽說課程思政教學材料?圍繞哪些技能進行設計編寫?如何設計製作微課?這些問題需要進行系統地科學論證。對這些問題進行積極探討對於建設通用學術英語聽說課程思政微課教學資源具有積極意義。
2.研究觀點
外語課程思政微課建設離不開好的教學材料。外語課程思政教學材料的開發應基於選定的課程思政教學素材,挖掘外語課程思政元素,圍繞建構的語言技能模型進行教學材料的編寫設計。
3.研究內容
(1)建構通用學術英語聽力核心技能模型
建構通用學術英語聽力核心技能模型體系(見圖1)指導相關聽力教學資源的編寫。該技能體系包含11 個基本技能,分為Study Skills 和Critical Thinking 二個部分。其中,Study Skills 包括Listening,Speaking,Reading,Writing,Ⅴocabulary,Grammar,Translation,Academic,Note-taking 和Presentation 等10 個。
圖1 EGAP Essential Listening Skills
(2)建構通用學術英語記筆記技能模型
通用學術英語記筆記技能模型(見圖2)包括二個記筆記形式和一種記筆記方法。其中,Linear notes 有三種基本形式,Pattern notes 有六種基本形式。
圖2 Note-taking Skills
(3)8 個單元的課程思政元素和課程思政教學內容
根據選取的思政教學內容挖掘課程思正元素,如表1 所示。
表1 課程思政元素和課程思政教學內容
U3 How to take notes:Pattern notes道路自信,革命精神,國家利益,愛國奉獻,大局觀念,大國形象,文化自信,平等自由,責任擔當,職業精神,熱愛生活,奮鬥勇為孟晚舟獲釋後發表簡短英文演講同上U4 How to take notes:Table革命精神,遠大理想,大局觀念,大國形象,探索創新,文化自信,職業精神,熱愛生命,奮鬥勇為CHINADAILY:袁隆平的夢想同上U5 How to take notes:T-Chart科研誠信,批判意識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List,Cornell,Outlineand Mapping同上U6 How to take notes:Cornell Method探索創新,審美意識,批判意識,理性分析,身心健康,保護環境,熱愛生活,奮鬥勇為Matt Cutts: Try something new for 30 days同上U7 How to take notes quickly:Using numbers,symbols &abbreviations理性分析,保護環境,節約能源,尊重生命Theworld’s environmental problems同上U8 How to take notes :Summary of how to take notes革命精神,遠大理想,國家利益,民族團結,大國形象,社會關懷,文化自信,學識淵博,責任擔當,理性分析,熱愛生活,尊重生命,樂於助人,奮鬥勇為抗擊疫情英文演講: We Are All Fighters同上
1.4 研究成果
表2 研究成果列表
1.5 應用情況
2022 年秋季學期,共有204 個大學一年級學生參加該微課的學習,學生來自文科、理科和工科等三個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的學生。為鼓勵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團隊任課教師將課程的學習成績納入到大學英語課程的平時考核成績,分值為10 分,占期末總成績的10%。任課教師將該課程的教學任務安排到教學計畫當中,共計用八個課時來完成。課堂上,任課教師進行記筆記要領的解讀,並以相關練習為案例帶領學生進行記筆記練習和開展研討,引領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在課後完成平臺的相關自測練習。
此外,利用iSmart 平臺提供的實用的教學協助工具完成了下列任務:發佈測驗一次,題型全部為主觀題,共計四道題目,解決了練習介面主觀題教師無法評分的問題;發佈活動四次,開展了四次不同的投票;問答一次,瞭解學生對課程的感受;下載中心板塊上傳了課程的配套教學ppt 課件和教案共計16 個pdf 文檔。
二、設計思路
課程的設計思路,即課程的研究過程分為如下12 個步驟,從建構通用學術英語記筆記語言技能模型到iSmart 平臺官網建課,具體步驟如圖3 所示。
圖3 課程思政數位資源設計思路
三、資源的製作方法與步驟、實現手段
1.製作方法
利用辦公軟體Office 2021的Microsoft Word和Microsoft PowerPoint 軟體進行相關文檔的編輯,利用手機佩戴耳機根據編寫好的錄音腳本進行音訊檔錄音。最後將製作好的音訊檔、錄音腳本和ppt 檔交給專業人員進行微課配套英文字幕製作。
3.2 製作步驟
課程思政數位資源製作步驟初步分為如下7 個步驟,見圖4。
圖4 數位資源製作步驟
3.3 實現手段
(1)音視頻檔製作
本系列微課使用Microsoft PowerPoint 2021 製作動態PPT 課件,利用手機配耳機設備對照錄音腳本進行錄音。
(2)視訊短片
本課程採用視訊短片軟體Camtasiastudio 9.1 進行視訊短片。
(3)視頻播放
本課程課件使用Microsoft PowerPoint 2021 即可正常運行播放;本課程微課視頻使用電腦、平板、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任意視頻播放機均可播放,使用非常方便。
四、資源應用及平臺資料分析
2022 年秋季學期,共有204 個大學一年級學生參加該微課的學習,學生來自文科、理科和工科等三個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為鼓勵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程學習的積極性,任課教師將課程的學習成績納入到大學英語課程的平時考核成績,分值為10 分,占期末總成績的10%。任課教師將該課程的教學任務安排到教學計畫當中,共計用八個課時來完成。課堂上,任課教師進行記筆記要領的解讀,並以相關練習為案例帶領學生進行記筆記練習和開展研討,引領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在課後完成平臺的相關自測練習。
截止到2022 年12 月13 日,簡要資料分析顯示(見表3),學生對該課程投入了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也取得了相對較好的成績。成績方面,最高分為100 分,最低分為10 分,平均分91.9 分;學習時長方面,學習時間最長的達到1125 分12 秒,學習時間最短的是23 分11 秒;進度完成方面,最長的進度是完成100%,最短的進度僅僅完成了3.75%,平均進度達到了88.9%。
表3 How to take notes 統計內容
五、教學效果回饋
5.1 微課單元與章節設計
How to take notes 如何記筆記系列微課分為八個單元,如下圖所示。
每個單元分為二個部分:微型講座(LECTURE)和系列自測試題(TEST)。微型講座一個,自測練習一套,每套練習設計不少於5 個自測練習。以第一單元的章節設計為例,如下圖所示。
5.2 學生端答題情況
下圖為某個學生移動端答題情況截圖。截圖顯示學生在手機移動端完成學習任務,學生端系統會顯示取得的整體的成績、進度和班級排名情況。此外,針對每一個單元的學習情況,系統會顯示具體的單元學習成績和進度情況。
5.3 問卷調查
為了系統地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任課教師在課程的平臺發佈了四個投票活動。
問題1:選出一個你認為最簡單的題型。
204 個學生中有178 個學生投票。投票結果如下圖所示,在聽寫填空(31 票),筆記填空(12 票),英譯漢(81 票),記筆記(10 票),口頭總結(12 票)和討論(32票)六種題型之中,45%的學生認為英譯漢練習最簡單,只有6%的學生選擇了記筆記。由此可見,學生普遍認為英譯漢題型最簡單,記筆記的題型難度相對較大。
問題2:選出一個你認為最難的題型。
204 個學生中有178 個學生投票。投票結果如下圖所示,在聽寫填空(70 票),筆記填空(34 票),英譯漢(3 票),記筆記(34 票),口頭總結(30 票)和討論(7票)六種題型之中,39%的學生認為聽寫填空題型難度最大;記筆記和筆記填空題型難度相同,二者均為19%;相比之下,英譯漢題型最簡單。由此可見,學生們普遍認為聽寫填空題型難度最大,其次為記筆記和筆記填空。
問題3:選出一個你最想增加的題型。
204 個學生中有178 個學生投票。投票結果如下圖所示,在選擇題(107 票),判斷題(41 票),簡答題(6 票)和寫作題(24 票)四種題型之中,60%的學生希望增加選擇題;23%的學生希望增加判斷題。相比之下,希望增加簡答題和寫作題的相對較少,只有14%的學生希望增加寫作題,3%的學生希望增加簡答題。由此可見,選擇題最受學生歡迎,其次分別為判斷題、寫作題和簡答題。
問題4:對本微課的總體評價:選出一個最符合你對本微課總體評價的表達。
204 個學生中有145 個學生投票。投票結果如下圖所示。47%的學生認為本課程非常實用(新穎,有新鮮感,學習後提升了我的記筆記水準)(68 票);51%的學生認為本課程實用(感覺有用,但難度較大,不好上手,需要老師多指導和常練習)(74票);0%的學生認為本課程一般(感覺和中學沒啥區別)(0 票);2%的學生認為本課程不實用(學了也沒用,不想學)(3 票)。由此可見,絕大多數學生認為本課程非常實用或實用,認為課程實用的比非常實用的多出4%。
六、總結與反思
1.優化微課設計,有效輔助大學英語課堂教學
微課的設計需要精益求精,不斷優化,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優質的微課設計短小精悍,會成為英語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本系列微課為通用學術英語記筆記技能,技能講解難免有點枯燥,微課後期的優化需要增加課程的趣味性。
2.改進平臺自測練習題型
受平臺自測練習評分功能的技術限制,應用於平臺自測練習的題型設計需要改進。為便於評分的可操作性,練習題目的設計應該以客觀題為主,主觀題為輔,因為客觀題可以進行系統自動評分,主觀題需要教師進行手動評分,而且需要以測驗的形式進行發佈。
根據對學生的問卷回饋資訊,考慮增加選擇題和判斷題。這二種題型便於學生在移動端操作,學生操作起來難度降低,會節省學習者的很多時間和精力。
完善填空題目的設計。填空題目的難度相對較大,很多學生的單詞拼寫存在問題。填空題目的設計有單詞、短語和句子三個不同的難度。學生普遍反映填寫句子難度太大,沒有能力來完成。後期填空題目的設計可以考慮降低填空題的難度,不使用填寫句子的題型,僅使用單詞和短語題型。
3.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調查顯示學生對本微課的總體評價是非常認可的。47%的學生認為本課程非常實用,微課新穎,有新鮮感,學習後提升了自己的記筆記水準;51%的學生認為本課程實用,感覺本微課有用,但難度較大,不好上手,需要老師多指導和學生自己經常練習。由此可見,絕大多數學生認為本課程非常實用或實用,認為課程實用的比非常實用的多出4%。教師需要精心設計課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練習記筆記能力,以期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4.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融入大學英語課程學習
為更好地落實大學英語課程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大學英語課程的育人功能,在教學內容的選取方面,教師應嚴格選材,力求選取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關元素的素材作為教學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