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2024-01-10魏嘉茵张欣颖徐龙辰周平达朱文涛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阈值

魏嘉茵,张欣颖,徐龙辰,周平达,朱文涛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029

脑卒中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1],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为特点。脑卒中发病基于循环系统血管壁病变之上,多因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而使血液无法进入脑部,引起脑组织损伤所致,根据病因可将其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2]。目前我国脑卒中患病率、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且病死率处于较高水平。脑卒中所致伤残调整寿命年约为1.43亿人/年,在全球疾病负担中位居第三[3]。据《中国卒中报告2019》报道,我国卒中死亡人数约占全球卒中死亡人数的1/3,已成为卒中终身风险最高和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4]。

脑卒中属中医学“中风”范畴,[5]。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皆含病理因素“瘀”,瘀血为主要致病因素与病理产物,与风、火、痰、气、毒等病理因素相互作用而致病,是脑卒中重要、客观因素[6]。活血化瘀法是中医“八法”中的“消导法”,是指运用有消散作用、能攻逐体内瘀血作用的药物以消散瘀滞、通畅血脉、通经止痛[7]。研究表明,活血化瘀法对加速清除血肿有利,并可减轻其病理反应,改善神经功能[8]。《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循证实践指南(2019)》[9]中指出,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药物,以更好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赵泽金[10]通过研究表明,活血化瘀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的独特优势。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受到研究者们的持续关注,但鲜有研究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该领域研究热点进行分析。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采用CiteSpace6.1.R2和VOSviewer1.6.18可视化研究软件,对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总结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脉络,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检索策略

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分别进行检索,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2年8月19日。检索词由疾病类型和治疗方法2部分组成,为保证纳入文献的全面性,检索策略采用两两相互结合的形式。疾病方面以“脑卒中”“中风”“脑血管意外”“脑梗死”“脑梗塞”“脑出血”为检索词,治疗方法方面以“活血化瘀”为检索词。

1.2 文献筛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治疗方法为活血化瘀理论指导下使用的治疗方法;②疾病类型为脑卒中或病理病机相同但名称不同的疾病;③文献类型为学术期刊,包括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及理论综述。排除标准:①适应症和或治疗方法与脑卒中及活血化瘀无关的文献;②新闻、广告、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等文献类型不属于期刊的文献;③重复发表的文献。

1.3 数据提取与规范

检索结果以Refworks格式导出题录,并以“download_数据库n.txt”(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VIP、CBM;n=1、2、3……)命名。合并不同数据库中导出的文件,检查并修改目标文献标记方式确保能够被CiteSpace识别,题录信息包括文献作者、发文机构、题目、期刊名称、年份、关键词、摘要、数据库来源。

将导出的文献题录导入NoteExpress3.6文献管理软件中,剔除重复文献。为了保证纳入文献与研究主题的关联性,由2名研究人员对文献进行人工筛选。以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为依据,通过阅读文章题目、关键词及摘要进行简单筛选,若无摘要或摘要不全的文献,则通过阅读全文判断是否纳入。筛选过程中出现任何争议,均由第3名研究人员介入探讨得以解决。

1.4 数据分析

利用Excel2021分析相关研究文献发文时间分布和机构发文量。利用CiteSpace6.1.R2绘制作者及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聚类图谱、关键词突现图和时间线图。建立data、project、input和output文件目录,并将Refworks格式文献导入CiteSpace软件,其中作者及对应机构合作网络分析设置其节点为“author”及“institution”;关键词聚类图谱分析设置节点类型为关键词,时间切片为1年;突现分析时设置“Burstness”按关键词出现的起始年份排序。利用VOSviewer1.6.18进行作者共现和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作者共现分析设置类型为“Co-authorship”及“institution”,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设置其参数“阈值”为5。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获得中文文献9 856篇(CNKI 3 389篇、万方数据2 386篇、VIP 1 948篇、CBM 2 133篇),剔除重复文献后,剩余4 339篇,经人工筛选剔除与该领域无关的文献及无法获取原文的文献,最终获得文献2 778篇。

2.2 发文量分布

文献年度发文量见图1。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研究文献最早发表于1976年。1977-1990年发文量少;1991-2010年发文量逐渐增加,2009年发文量首次突破100篇;2011-2021年发文量呈小幅波动,大体呈平稳状态,平均发文量126篇,且从2011年开始年发文量均超过100篇。

图1 2 778篇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研究文献发文时间分布

2.3 发文期刊

发文量前10位的期刊信息见表1。主要有《中国中医急症》(90篇)、《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64篇)、《陕西中医》(53篇)、《中医临床研究》(50篇)、《光明中医》(48篇)、《内蒙古中医药》(48篇)、《实用中医内科杂志》(46篇)、《吉林中医药》(45篇)、《河南中医》(41篇)、《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37篇)。其中4种期刊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或联合主办,可知中华中医药学会在推动中医药在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的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表1 2 778篇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研究文献研究机构(前10位)

2.4 作者

作者合作共现网络见图2。该领域相关文献的作者中,发文量排名第一的作者为谢雁鸣(17篇),其余依次为庄严和张根明(9篇)、万海同(7篇)、荣根满和金竹青(6篇),赵建军、刘泰、金远林、符为民和周德生(5篇)。结合作者发文量结果分析,基本形成以某一研究单位为中心的合作团队,即同一高校、研究机构的发文作者以自身研究单位为中心,形成合作团队。

图2 2 778篇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研究文献作者共现网络

2.5 作者-研究机构

作者-研究机构合作网络见图3。发文量最高的研究机构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理论研究所,总发文量为24篇,其次为山东中医药大学(23篇)、湖南中医药大学(18篇)、天津中医药大学(16篇)、北京中医药大学(15篇)、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12篇)、南京中医药大学(11篇),河南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10篇)。但由于作者和机构相对分散,个体之间没有明显聚集,未形成明显聚点且以个体单位的形式呈现,不同研究机构之间相对独立,合作和联系较少。

图3 2 778篇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研究文献作者-研究机构共现网络

2.6 关键词

2.6.1 共现分析

2 778篇文献共包含关键词5 137个,频次较高的关键词有“活血化瘀”“脑出血”“中风”“脑梗死”“脑梗塞”等,频次≥20的高频关键词见表2。使用VOSviewer1.6.18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选择阈值为5,得到关键词407个,生成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4。图谱显示,关键词可分为疾病类型、中成药注射剂、中药汤剂、中药及中药提取物、研究方法、研究类型6类。

图4 2 778篇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研究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频次≥5)

①疾病类型:中风先兆、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急性期、气虚血瘀证、高血压脑梗塞、高血压脑出血、冠心病脑卒中、脑水肿、肩手综合征、脑梗死恢复期、脑卒中后抑郁等;②中成药注射剂:红花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脑醒通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等;③中药汤剂:活血化瘀汤、养阴益气活血方、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益气活血化瘀汤、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活血化瘀醒脑汤等;④中药及中药提取物:丹参、水蛭素、丹参多酚酸盐、黄芪、大黄、三七总皂苷、葛根素、川芎嗪素等;⑤研究方法: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数据挖掘、频数分析、关联原则分析;⑥研究类型:名医经验、临床经验、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实验研究、研究进展等。

2.6.2 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分析以关键词共现分析为基础,将关键词共现网络关系通过聚类分析简化成数目相对较少聚类的过程[11]。纳入文献关键词聚类标信息见表3,聚类可视化图谱见图5,共得到12个聚类,包括774个节点、2 056条连线,聚类的模块化Q值为0.507 6,聚类效果平均值为0.827 7,表明聚类结果显著且可信度较高。12个聚类的主题分别为“中风”“活血化瘀”“脑卒中”“脑出血”“治疗组”“活血祛瘀”“临床研究”“脑梗塞”“微循环”“脑梗死”“临床分析”“后遗症”。

表3 2 778篇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研究文献关键词聚类信息

图5 2 778篇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研究文献关键词聚类网络

2.6.3 突现分析

纳入文献时间线图见图6。结合关键词突现时间分析,除去检索词外,“流变学”“总有效率”等持续时间最长,“临床疗效”“中医”“生活质量”“针灸”“数据挖掘”“用药规律”“临床疗效”“真实世界”“神经功能”和“不良反应”自2014-2019年成为热点并延续至今。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度不断上升,1977-2015年,研究热点集中在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不同阶段的有效性和以活血化瘀法作为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研究2个方面;2016年至今,研究热点除聚焦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外,还集中在活血化瘀针灸疗法干预脑卒中、活血化瘀法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的用药规律、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的真实世界数据及探讨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的不良反应等。

图6 2 778篇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研究文献关键词聚类时间线

从突现强度来看,“神经功能”最大,其次为“脑梗塞”“临床疗效”“临床观察”“数据挖掘”“治疗组”“用药规律”等。活血化瘀法对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的临床研究和基于数据挖掘探究活血化瘀法用药规律是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的核心研究热点。前29位突现关键词见图7。

图7 2 778篇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研究文献突现关键词

3 讨论

3.1 加强脑卒中预防和预后阶段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共现分析表明,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的研究热点不仅包括治疗疾病本身,同时关注预后阶段,对脑卒中并发症功能恢复、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情绪起到重要作用。庞艳楣等[12]和刘鸣曦等[13]基于数据挖掘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用药规律;杨华[14]观察发现血府逐瘀汤治疗后的NIHSS评分、HAMD-17评分、PSQ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其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及睡眠质量。表明已有研究针对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的各个阶段开展针对性研究。目前,针对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各个阶段的研究数量和质量还较为薄弱,脑卒中病程前期可以针对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开展活血化瘀法预防脑卒中的研究,探究活血化瘀法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预防年轻化的可能性,降低脑卒中的危害;脑卒中病程后期可以关注活血化瘀法干预其并发症和关联疾病临床有效性的研究。

3.2 探索针灸等中医特色疗法

关键词共现分析表明,中药注射液和中药汤剂是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较为常见的手段,对于其他中医特色疗法预防和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较为薄弱。根据关键词突现分析可知,中医针灸等研究内容成为近期研究热点。徐薇薇等[15]在“活血化瘀、通络解喑”的治疗理念中结合现代医学的神经解剖理论,通过“针灸治标”和“药物固本”两方面论证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新理念;杨政坤等[16]发现,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祛瘀生新针法治疗可更大程度改善舌微循环充盈及舌表面血流量,进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更显著。中药汤剂和中成药作为活血化瘀干预脑卒中的主要治疗手段,已经有较多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等。活血化瘀法作为干预脑卒中的治疗思路不能仅局限于药物治疗,今后可从中医针灸、中药熏蒸等方面持续深入研究。

3.3 多学科视角为临床研究提供科学证据

多学科视角为认识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提供新思路,将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路径进行必要的整合是科学理解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内涵的关键。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数据挖掘、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探究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卒中用药规律,经典复方解读,药物经济性等已成为近年来的热点。戴璐璐等[17]采用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分析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组方规律,发现功效占比位居前2位的处方类别是益气活血类及化瘀通脉类,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支持度较高的组合为活血化瘀药和清热药;廖远生等[18]采用关联规则分析与聚类分析分析治疗急性脑出血相关中药组方规律,得出脑出血的治疗药物主要为活血化瘀药。从不同学科视角论证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为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卒中的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支持。

3.4 局限性

本研究的局限性来源于纳入文献的全面性,本研究检索以“主题”或“篇关摘”为“活血化瘀”和“脑卒中”等近义词的相关文献,且人工筛检时剔除因无法获取原文导致不能判断其与该领域是否相关的文献,可能导致存在遗漏部分,对研究结果有一定影响。

猜你喜欢

阈值
采用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作为假体周围感染的阈值
小波阈值去噪在深小孔钻削声发射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基于CS-TWR的动态阈值贪婪算法成像研究
基于自适应阈值和连通域的隧道裂缝提取
比值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阈值确定(插图)
室内表面平均氡析出率阈值探讨
基于迟滞比较器的双阈值稳压供电控制电路
基于改进阈值去噪的谐波检测
基于新阈值函数的小波阈值降噪方法
基于小波阈值去噪的改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