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巍山彝族女性服饰百年流变探究
2024-01-10李钰王羿
李钰,王羿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 100029)
0 引言
彝族是一个在迁徙中发展的多源民族,其传统民族文化内核、历史记忆以及其民族性格都是中华民族血脉交融、文化交流的活态样本。现代彝族分布范围广远,支系众多,从而发展出与各地地理气候、历史背景、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文化面貌,并反映在其服饰文化中。因此对于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要构建在支系或者地区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的基础上。
云南省巍山地区宜人的气候、相对发达的经济以及多民族杂居的生活环境,使得该地孕育出多种彝族传统服饰形态。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世居彝族、回族、白族、傈僳族、苗族、汉族六个民族,这些民族的先民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先后迁入,多民族文化在此地相遇、沟通、融合。巍山地区的彝族在两汉时期就定居在此,曾建立辉煌一时的多民族政权——南诏。并且巍山自两汉时期设立郡县,宜人的气候环境和发达的商业环境使得该地区一直是滇西地区的政治、经济门户。因此,多民族的文化环境已经发达的社会使得该地区彝族传统服饰文化更为精彩。
时至今日,巍山彝族男子传统服饰为纯色对襟短上衣,下着长至小腿的黑色宽口裤,搭配传统彝族羊皮褂,头戴黑色瓜皮帽或者毡帽,脚穿黑色布鞋。而女子服饰则是异彩纷呈如入花海之中——巍山地区彝族有多个服饰分区,不同的服饰区的女子服饰结构、色彩、纹样大不相同,目前学界将巍山地区以女子传统服饰为标准划分为东山服饰区、西山服饰区和马鞍山服饰区。其中马鞍山地区的彝族女子传统服饰的流变轨迹较为有代表性,笔者通过田野考察与采访当地的彝族服饰研究者收集部分一手资料,按照横向和纵向的分类进行整理归纳,通过一百多年以来,特别是20 世纪50、60 年代至今的马鞍山地区彝族女子服饰在工艺、色彩、结构等方面的流变,探究该地区民族服饰流变所映射出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内核的变迁。
1 巍山马鞍山彝族女性服饰流变历程
1.1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巍山被称为蒙化,民国九年(1920 年)出版的《蒙化志稿》中记载:“猓猡有二种,一种即古之罗罗摩,为哀牢九族之一,唐南诏细奴逻后也……占蒙化之大多数,约一万一千六百余户,其在蒙城安远两乡及南涧五里公郎四里者皆以耕种樵薪牧养为业。衣羊皮,贫则麻布,富者间亦学汉式。多短衣,妇女衣服如汉装,或缺其前,以布裙半截围之,余用毡作一襁负诸背如月形。以青布裹头,用银制如菱角状订四角,又以十余菱角为耳坠,名芝麻铃,常跣足,亦有穿鞋者。”[1]虽并未明确巍山地区彝族的服饰区域划分,但是仍是明确指出巍山地区女子服饰之面料、结构与配饰——部分彝族女子着前短后长的上衣,前围围腰,后背毛毡裹背,用深色布包头,佩戴银饰。并且可见清至民国时期汉族服饰对巍山地区彝人穿衣方式具有极大的影响。
1.2 1960-1990 年
1960 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成立,该时间段内的巍山马鞍山地区彝族女性的服饰和穿着方式在现代仍可见于该地区老年妇女的日常生活中。该时期女性佩戴纯黑色包头。为了追求功能性,上衣的领口和袖口均为双层面料,袖口较宽,也有为了节省布料而使用同一色系面料进行拼接的情况。腰间系围腰,此时平常人家妇女的围腰上没有或有极少的手工刺绣的装饰,基本为黑色或者白蓝两色拼接而成。下着纯色裤子,腰间是一丈二长的纯色围腰,大部分为蓝色或黑色,如图1 所示。
图1 1960 年代巍山马鞍山地区彝族女子服饰穿着图
20 世纪70、80 年代这时间段内,马鞍山地区彝族女性服饰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如图2 第一排左侧第一到第七位女性均穿着巍山马鞍山地区彝族服饰。其中年少未婚者头梳长辫,戴刺绣鱼尾帽,已婚者打黑色或者白色包头;佩戴银质耳环;着纯色大襟长袖上衣,无领,袖子长及手腕;腰间系围腰,此时的围腰上有贴布绣工艺装饰的棋盘纹;围腰外扎长约一丈二的纯色腰带;下着黑色直筒裤。
图2 1980 年云南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大理州代表队合影
计划经济时期,普通人家使用粮票、布票,缝纫机也是稀缺资源,因此该时期巍山彝族服饰色彩均为蓝、白、黑三色组合,并且以咔叽布、棉布为主,虽然服饰装饰材料稀缺,但是智慧的彝族妇女仍能够创造出造型简约、纹样装饰疏密有度并且极具实用功能的传统服饰。如图所示为该地区彝族女子的婚服,一个女子还是少女的时候家族中的长辈就为她精心制作一件这样的服装,成婚之后也作为重要场合的盛装搭配精美的刺绣围腰穿着。该时期巍山马鞍山地区女子盛装典型纹样有卍字纹(也有称“卍字不到头”“卍字靠”)、棋盘纹、如意纹和藤条纹,此类纹样中线条简单,却极具张力,能够形成具有强烈力量感和秩序感的视觉效果[2],几何纹样在马鞍山彝族服饰中均为贴布绣的装饰手法。一般盛装上衣前后片等长,除女子婚礼的时候单独穿着,其余时间穿着时搭配刺绣围腰,袖口较为宽阔,与便于劳作的常服有所区别,如图3 所示。
图3 20 世纪80 年代巍山马鞍山地区彝族女子盛装穿着图
20 世纪80 年代的常服和盛装是最富有巍山马鞍山地区彝族本土气息,该时期的彝族女性服饰装饰疏密有致,纹样比例调和对称,工艺精湛。同时又能够初见传统彝族服饰尝试性融合商业化、现代化的服装装饰材料的情况,是巍山马鞍山地区彝族女性服饰在制作、穿着和审美方面承上启下的时期。
1.3 1990 年至今
1990 年至今,随着巍山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不断深化,巍山马鞍山地区彝族女性服饰的纹样、色彩、工艺以及材料随之丰富,服饰背后所蕴含的符号语言也逐渐生动、丰满。
现代巍山地区的彝族女性传统常服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几乎销声匿迹,只有在相对偏僻的山村里偶尔有老年人穿着,而现代盛装在结婚、节日、展演的场合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如图4 所示,现代的服用材料和制作工艺的现代化从制作和穿着两方面将巍山马鞍山地区彝族女性传统服饰进行改头换面——原本的丈许长的黑布包头变为塑料泡沫制作的纯色包头帽;机器刺绣的织带代替手工刺绣出现在领口、袖口和肘部,并且装饰的层数增多、装饰纹样更为丰富;手工刺绣的围腰上出现塑料亮片、人造珍珠等饰品;出现了工业珐琅染色的银饰;增加了刺绣云肩;等等。20 世纪90 年代至今,马鞍山地区的彝族女性传统服饰制衣材料的易得性、丰富性、实用性大幅提升。
图4 现代巍山马鞍山地区彝族女子盛装穿着图
2 巍山马鞍山彝族女性服饰流变分析
服饰的质料、色彩、工艺和纹样等要素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质料由简朴演变到多样往往是装饰材料的多元化,从而使得服饰色彩也随之丰富,并且染色技术的革新往往伴随着新型的服饰面料的出现。并且服饰材料的易得性、多样性往往使得服饰纹样审美的变化,而制衣方式的革新又直接影响到当地的服饰装饰工艺。因此该地区传统服饰文化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以不同时期巍山县马鞍山地区青云村的彝族女子盛装上衣为例进行比较,如表1 所示,可以直观的看出同一地区而不同时间的同一品类的服饰的色彩、材料、纹样都有较大的差异。主要原因有文化涵化、生产力发展以及服饰审美转变三点。
表1 不同时期巍山彝族女子上衣对比
2.1 文化涵化使马鞍山彝族服饰更多源
首先是持续的文化涵化,文化的涵化现象是指不同族群持续地接触一段时间后因互相传播、采借、适应和影响,使一方或双方原有的文化体系发生大规模变异的过程及其结果。涵化强调双方长期的持续互动和全面接触[3]。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世居彝族、回族、白族、傈僳族、苗族、汉族六个民族[4],因此巍山县具有多民族混居而形成的多源社会文化。除了彝族之外的民族主要是在唐以后大规模迁入,有的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有的在巍山大力发展商业,也有的带来了先进的文化。独特的社会环境对各民族的服饰风格都产生极大的影响。如图5~图8 所示,巍山地区的少数民族偏好艳丽活泼的色彩[5],苗族、傈僳族、东山彝族服饰以红、绿等突出配色居多;白族、苗族、傈僳族、西山彝族、马鞍山彝族妇女多打圆形包头,盛装时在纯色包头外扎色彩艳丽的装饰;该地各少数民族传统的服饰装饰手法都是刺绣,刺绣手法多以平绣、打籽绣、挑花绣和贴布绣制作主要图案,搭配盘金绣和辫线绣勾勒[6];白族、苗族、彝族传统服饰的纹样以几何纹和花卉纹为主,并且多见汉族文化的投影,比如牡丹花、“一年景”“蝶恋花”等具有特殊含义的吉祥纹样[7]。
图5 傈僳族传统女服
图6 白族传统女服
图7 回族传统女服
图8 苗族传统女服
图9 穿着现代创新彝族服饰的彝族人
尤其是20 世纪70 年代左右的马鞍山地区彝族传统盛装上衣以白、黑、蓝三色为主,色彩素雅,纹样以卍字纹等几何纹样为主,搭配和谐具有韵律感。而现代马鞍山地区彝族女子盛装上衣色彩逐渐丰富、艳丽,逐渐增加红、绿、玫红等对比强烈、亮眼的装饰色彩,服饰纹样也逐渐饱满、多样。均是受到当地其他民族服饰的影响,巍山彝族在与同地区其他民族交流交往中,服饰要素之间互相影响、交流与融合,形成了如费孝通所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多元一体特征。
2.2 现代化发展助推传统服饰创新
其次,由于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之巍山地区较为发达的经济与交通条件,现代的制衣方式和服装装饰材料甚至是穿戴理念都快速传入该地,对当地彝族传统服饰的形态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古代巍山地区的彝族人受其先祖氐羌部落的影响,过着半畜牧半农耕的生活,随后逐渐进入农耕社会。由于生产力并不发达,男性主要承担耕作、捕猎相关的劳动来维持生存,所穿的传统服饰都是由彝族妇女手工制作。一件衣服要经过采摘、纺织、装饰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所以在服装制作的过程中更为侧重服饰的使用价值,缺乏一定的审美价值。从生产工具的发展历程来看,受工业化发展严重滞后的影响,其服饰生产工具主要依赖祖辈传承和就地取材获取,生产工艺难以取得较大突破,产品性能仅是满足基本的耐寒防晒和劳动保护需要,服装服饰的外观、材质的创新周期较长。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现代化的生产要素,如缝纫机、刺绣机和织布机等逐步代替了原来较为落后的生产工具,巍山地区的彝族人民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始逐渐地将对新生活的赞美与热爱体现在所穿的盛装服饰中。改革开放后,大批量的机器刺绣、工业花边、色彩丰富的合成纤维面料、装饰品涌入当地市场,更是激发了巍山地区的彝族族群对于所穿的传统服饰的创作热情。并且,纺织工具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手工作坊式生产,如手工刺绣逐渐被更快速和量产的机绣代替,产出的纹饰图案已被大面积用于当下的彝族女性服饰中,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2.3 信息时代下传统服饰审美转变增速
巍山马鞍山地区彝族传统服饰以20 世纪80 年代作为分界线,随后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其中快速的信息传递是重要的助推力。现代信息媒介将外界的全新的服饰审美、生活方式和穿戴理念传入巍山地区的彝族族群中,即便是住在较为偏远的地区,也可以足不出户地获取外界资讯。巍山马鞍山地区的彝族人乐于学习和接受新兴的城市文化和时尚潮流内容,一边充分吸收当下潮流文化精华,一边将其内化创新转换为新的服饰元素,旧俗逐渐被新潮更替。人们的审美观念实现了从注重传统美到多样化的现代时尚美转变,这种顺应时代的审美转变是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3 结语
彝族传统服饰作为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的表征,直接反应了该古老民族的精神文明核心。一部巍山马鞍山地区彝族的服饰发展史,就是巍山地区历史、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其周边民族文化的交流史。因此研究巍山马鞍山地区彝族服饰流变历程,可以通过其形制特征、装饰图案、色彩特征和装饰材料等不同服装服饰要素的变化以小见大,在研究的层面是对该民族历史、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坚实佐证,更是历史上云南地区各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发展、创造的有力证明!巍山马鞍山地区彝族传统女性服饰从民国至今,其传统服饰整体面貌出现巨大的转变,究其原因是首先是由于受到该地多民族聚居形成的独特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彝族妇女在服饰方面创新动力如同涌泉般源源不断。其次是由于生产力的快速提升,为彝族妇女在借助传统服饰大展拳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且,高效的信息媒介不断输入更多、更丰富的信息,使得巍山彝族族群能够接受新鲜的咨询,更加认识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为坚定的自信、自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将其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传承、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