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可视化课程的改革与探索
2024-01-10肖九龄
肖九龄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1400)
1 信息可视化课程改革的背景
传统的设计课程如品牌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等较注重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元素的表现形式,信息可视化设计是以客观的数据作为设计来源,通过图表、地图、图标等形式对信息做客观的描述,从而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可读性和易读性,让观者在真实的案例和数据中寻找有意义的新发现。在输出形式上,随着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的快速转变,特别是“万屏时代”的到来,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研究范畴从静态的视觉图形转变为互联互通的动态信息和数据[1];对信息的传达需求从基于图形的视觉符号到基于叙事的动态图形。信息可视化呈现着“动态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态势。笔者所在高校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内容从以往的基于平面媒体的图形构成创意内容转变为涉及界面设计、视频创意、品牌策划等基于动态媒体的信息分析等内容。基于此,视传专业将在不同领域贡献优质内容、优化信息传播效能作为专业发展重点。信息可视化课程也将由对平面图形的探索渐渐转向通过基于多感官手段促进信息的有效传达与沟通。
在此背景下,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可视化课程的教学理念其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在“面向国家战略,响应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的基调下,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尤为重要。如何使视觉传达设计类学生提高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数据素养,并且要让他们运用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理解和探究可视化图形背后数据的意义和价值就成为必须思考的问题[2]。
2 问题导向驱动教学改革
2.1 教学理念的创新
相对于以往强调创意、视觉表现等传统的形象思维的课程训练中,学生在以数据等抽象信息为基础的前提下,在搜集、处理的呈现数据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学生调动理性思维来处理问题,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结合课程发展的现状以及“艺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寻求自身发展的路径,从知识建构、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个方面针对学生综合设计素质加以培养,尝试探索跨学科知识架构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同时在教学模式上,主动探索信息技术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建构符合专业知识讲授与实践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而实现课程既定目标[3]:
(1)以问题为导向的信息可视化课程内容的设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信息可视化的学科知识及相关理论,为后期开展信息可视化创新项目设计奠定基础,安排的每一个项目任务,其教学内容都是对应工作流程而设置的,形成以“自选创新项目、设计调研分析、教师引导思路、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由“认知与洞察”“叙事与表达”“行动与体验”三个教学模块组成,使学生逐步从形成知识素养到以社会为切入点的跨界技能。
(2)以事实为依据的理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提高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数据素养,具备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创意转化的职业素养。主要培养学生四种能力:①调研分析能力:在老师的启发下,能完成信息可视化项目创新设计调研、需求分析,为实现“自主学习”建立好的学习习惯。②数据素养:能根据需求进行信息搜集、筛选、重组,明确传播立意及方向。③叙事推理:能掌握从数据信息中找到故事的技能,构思不同媒介的叙事框架。④团队合作:即小组合作意识、人际关系、处事方式和协调能力。
(3)以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为目标的价值塑造。充分发挥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在意识形态和文化传播上独特的感染力和生动性优势,通过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及多元文化的认同感。注重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激发其为国家学习、为民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帮助其在创造社会价值过程中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4]。我们以“为自己设计“为校园设计”“为家乡设计”为例进行信息可视化,注重科数据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技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如图1。
图1 课程设计模型
2.2 教学内容创新与重构
现以笔者所在的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逻辑为:(1)第一学期开设的是艺术通识基础课程,如造型基础、设计创意、数字图形等;(2)第二学期接触专业基础课程,如插画设计、印刷品设计等;(3)第三、四学期进入专业工作坊课程,如包装设计、品牌设计与实践、数字广告设计、交互界面设计、数字摄影与摄像、信息可视化设计等;(4)最后阶段为学生毕业前的产品专项设计和顶岗实习。可以看到,本课程设置在第三阶段,是衔接工作坊课程与产品专项设计、毕业实习等课程的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教学环节,通过前置课程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视觉图形设计能力以及平面类、动态类软件基础,有一定的图形创意和转换能力,也有一定的信息架构基础,但对于大规模的数据、信息的创意呈现以及对以用户为中心的叙事逻辑方案的相对陌生。
任务驱动教学是本课程体系设计的一大特色。针对已具备视觉图形设计能力和平面、动态、交互等相关软件基础的视传设计专业二年级学生,着重培养准毕业生在AI 时代下在服务设计领域运用数据思维和受众思维解决问题。最后采用项目化的形式,作为毕业设计“热身”性的训练,强化学生对实际案例的理解与执行能力、实际设计应用、设计输出能力。本课程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是其特点也是其难点,既要体现综合的专业视角,突出与后续毕设的衔接关系,又要注意不能偏离其信息设计的本质[5],所以在整理讲授内容,采用场景化浸润式的行动学习和同伴互教的互助学习。为此,我为学生搭建起“认知与洞察—叙事与表达—行动于体验”的整体框架,让学生体验可视化设计的全流程。
2.3 实践教学
(1)第一阶段:认知与洞察
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的,要求学生掌握信息可视化的基础知识与方法论[6]。在首次课中突出的是培养学生将数据作为一种沟通媒介来看待的习惯,关注信息设计行业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在未进行正式的课堂讲解之前,笔者策划了一组活动,随机给出一组数字,数字中有个位数、两位数、三位数,让学生根据所给的数字做出不同的可视化方案。学生所作的可视化方案表达出人意料,方式也各不相同。图中案例展示学生对该组数据的信息可视化思考,可以看出思考角度各不相同:有的从数字本身的图形化出发,以各种图形创意视觉元素表达数据;有的将拍出日常生活中和数字有关的照片如书籍的页码和厚度之间的关系,使读者能直观感受到数字逐渐增大的规律变化,有的用手工,立体展现了数字的空间形态。学生的这些思考和尝试,都初步建立起了从抽象到具象的可视化思维转化。在经过前期的概念讲述与基础练习之后,笔者从日常生活信息着手,在课程中策划了一组针对当下公共场所信息导视系统例如博物馆、高铁站等调研的分析课题,让学生明白信息可视化设计的意义在于通过增强信息或数据的可读性、易读性、可用性、美观性和易用性,来促进人们的相互理解与沟通,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相处。鼓励学生尝试通过实地或者互联网与文献查阅等不同的方式去搜集数据、图片以及专业评论,让学生体会信息可视化更深刻意义在于它是消除误解、促进交流、展示真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手段。
(2)第二阶段:叙事与表达
第二阶段的训练目的是在学会构建有意义并具有引导性的叙事架构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图表形式和语言来展示数据。这要求同学们需要理性思维的参与,从信息内容本身出发,在对前期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分类、梳理、归纳,并重新构建一个清晰、合理的图表叙事框架的基础上实现思维的跳跃和信息的可视化表达[7]。首先,要进行信息主题的探索和发现。笔者引导学生先从大家最为熟悉的“我”入手,以每位同学自己为探索对象,为了避免数据的空洞性和引导同学们将重点放在理解叙事架构上来。信息的搜集成为课程实践的开始。
接着,进行数据的搜集和分类。比如有些同学将主题定位“我的一天”,把自己从早上起床到晚上上床睡觉的一天的活动都完整的录下来,从而得到自己一天的活动数据,因此这位同学需要梳理出自己一天的时间信息。有些同学则选择将自己从小到大的身体各项数据作为成长的重要体现。因此,自身属性信息作为这位同学描述自己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根据对自身信息的梳理和分类我们可以将其确定为“时间信息”“空间信息”“自身属性信息”和“数量信息”等不同的信息类型。
然后,是信息的重构和可视化表达。在第一阶段搜集数据和第二阶段整理数据的基础上,根据信息内容的种类寻找规律并构建线索形成叙事架构,这也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这一阶段是如何描述信息,也就是如何“把故事讲好”。设计师的任务是构建有条理、系统性的信息让受众更容易理解。因此,需要叙事逻辑帮助来帮助设计师构建合适图表框架,更好的讲述故事。例如,在面对时间信息时,可以构建时间线索,在信息框架的选择中可以运用时间轴等形式来表现;面对空间信息时,可以选择用地图等形式来构建地理空间线索。
最后,是信息可视化的呈现。学生将以前的广告设计、字体编排设计和插画设计、短视频制作等专业知识运用起来,进行综合呈现。这里的表现媒介不是重点,学生可以运用平面静态的手段表达,其次可以加入动态或交互等手段。如图2~7。
图2 罗青仪海报作品《high school》
图3 洪宝慈海报作品《迷茫》
图4 卢佩琪海报作品《我的大脑》
图5 敖琼好视频作品《我的一天》
图6 苏林萍视频作品《我的恋爱脑》
图7 余淑珍视频作品《奇妙的一天》
(3)第三阶段:行动与体验
在完成阶段一、二的课程任务后,学生通过信息可视化“感性认识—理性知识—叙事表达”的实践过程,逐步塑造了理性思考与归纳的设计思维。第三阶段的练习应该具有综合性,课题设定既需要体现“交叉”的学科特点基本宗旨,又要体现行动、体验等关键词。为了在项目训练中使同学们轻松地进入专业状态,理解信息数据的意义以及信息自我展示及互动的方式,同时体现出当下信息可视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涵盖相当范围的数字媒体方向,最终确定了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数智校园地图”和“家乡非遗可视化”这两个训练课题。
第一个是围绕将信息可视化植入智慧校园建设,为学生“翻译”信息、“引导”行为,“沟通”生活。在此课程训练中,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一个深度了解及剖析自己母校生活环境机会,也是提高专业能力的重要方式。具体包括:分组调研本学校的历史、文化、环境和未来规划。以自己母校的面貌更新、历史脉络、文旅融合以及未来幻想为主题,重新设计从不同角度提供信息的校园地图。需要给出相关的设计方案或设计草图,并进行课堂汇报。在这个项目中以番职校园数“智”地图为实践案例,从校园的建筑景观、人文面貌、文化脉络中寻找话题和素材,以信息可视化的思维和形式构建校园新叙事——数“智”地图。尝试以信息化手段向读者展示校园文化底蕴、描绘人物事件变迁、讲述校园故事,使读者感受到校园文化的魅力。具体的教学设计,以项目三为例。通过5 个任务让学生体验校园数“智”地图的全流程,每一个环节均有明确的、可测评的目标,并提供学习资源支撑。项目实施完毕,校园数“智”地图从无到有,学生的知识能力逐步提升。这是OBE 教学理念的具体应用,实现了教学、目标和评价的一致性。整个课程实施下来,最终产生了“微游番职”“番职一日游”等非常有意义的大作业项目。
戚冬燕、谢建欢、何文斌三位同学的《微游番职》是一份将校园文化特色与H5 动效结合的互动地图集设计,主要以番职校园文化景点为题材,通过在游客打卡的形式加入交互式体验设计,使游客的观赏体验更具想象空间、娱乐性和参与性,既充分展示了番职校园丰富的文化底蕴又融合了新媒介的交互、宣传优势,如图8、9。林芳梅、苏丽婵、戴媛媛、卢佩琪四位同学的《番职一日游》是一份将校园文化与H5 相结合的交互地图集设计,设计理念是为番职新生介绍整体校园,能让新生对学校可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主要是以第三视角去介绍校园建筑,各类学院的分布情况,使新生可以快速的熟悉校园情况,避免不清楚等尴尬问题,再者我们使用扁平化风格,既充分的展示的番职院校的文化底蕴又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到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如图10。
图8 戚冬燕、谢建欢、何文斌同学的《微游番职》地图集设计方案海报展示
图9 《微游番职》H5 静态页面设计
图10 林芳梅、苏丽婵、戴媛媛、卢佩琪《番职一日游》地图方案及H5 静态页面设计
第二个项目为家乡非遗信息可视化。项目内容:以家乡历史文化风貌发展为背景,需要同学们对所选主题进行实地调研梳理出历史发展脉络,对文化数据进行整理分类串联和整合,进而选取叙事性可视化方法,利用数字媒体技术,从而进行家乡非遗文化的“再造”以及品牌的延伸推广,最后提交一份宣讲视频,用视频表达作品寓意团队合作和创作故事,锻炼同学们讲设计的能力。项目三以家乡非遗文化等传统文化为主题,从历史、建筑、节日、习俗、戏曲、文学、饮食等文化中寻找,同时结合全国大学生数字艺术大赛“国潮非遗”赛道的比赛要求,以信息可视化的思维和形式构建,向读者讲述自己家乡非遗文化的历史故事、展示文化底蕴,使读者多感官体验家乡非遗的魅力。在这个项目中涌现出“中山纪念堂信息可视化”“木偶戏”“客家传统手工工艺”及“唐三彩”等优秀信息可视化作品,如图11~13。
图11 中山纪念堂信息可视化
图12 木偶戏
图13 客家传统手工工艺
以上作品参加第十四届大学生数字视觉传达设计大赛并获得一等奖数项,最后以课业展览的方式检验教学成果,整个教学不仅形成闭环,并呈现为一种进阶式的学习模式。
3 结语
随着工业设计4.0 时代的到来,一方面,设计师无论是直接参与设计还是依靠智能化工具辅助产生创意想法,掌握基本的数据素养是设计师适应未来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的重要能力;另一方面,基于信息传达与沟通的专业重点,在表现媒介和手段的选择上更加多样化,可以更好地进行创意与视觉表达。对于这些新的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新发展新变化,信息可视化课程的设置还需要不断摸索。特别对于应用型高校,在三全育人、专创融合的大趋势下,将思政元素和创业精神融入教学全过程,也是传统课程必须作出调整的方向之一。